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置换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戊型病毒性肝炎三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魏迎凤 朱勇根 翟林云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0-61,共2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较多合并肝损害,包括甲亢性肝损害、病毒性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症状多较严重,治疗棘手。在其合并病毒性肝损害中,以合并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多见。当甲亢合并严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较多合并肝损害,包括甲亢性肝损害、病毒性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症状多较严重,治疗棘手。在其合并病毒性肝损害中,以合并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多见。当甲亢合并严重肝损害时,抗甲状腺药物、手术及I治疗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血液净化已在治疗中显示一定的价值。现对我院2000~2011年收治的12例甲亢合并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2例合并重型肝炎及1例胆汁淤积严重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戊型病毒性肝炎 血浆置换治疗
原文传递
介入联合索拉菲尼治疗肝癌伴门脉癌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丁丁 付守忠 +7 位作者 戴锋 丁苇 薛红 王斌 王晓维 殷梦杰 沈建东 张勤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索拉非尼联合门静脉支架及碘125粒子链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肝细胞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予TACE序贯索拉...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索拉非尼联合门静脉支架及碘125粒子链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肝细胞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予TACE序贯索拉非尼联合门静脉支架及碘125粒子链治疗,对照组予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及碘125粒子链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PIVKA-Ⅱ)、甲胎蛋白(AFP)水平、近期疗效、36个月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5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PIVKA-II、AFP水平均低于各自治疗前的水平,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个月和11个月,观察组的生存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序贯索拉非尼联合门静脉支架及碘125粒子链治疗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碘125粒子 门静脉支架 肝动脉栓塞化疗 索拉菲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及血清中HBVcccDNA的对照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晓琦 吴月平 李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8期586-587,589,共3页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病患者外周血中HBVcccDNA存在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PCR-微流芯片法检测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例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患者血清HBVM、HBV DNA、HBVcccDNA、...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病患者外周血中HBVcccDNA存在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PCR-微流芯片法检测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例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患者血清HBVM、HBV DNA、HBVcccDN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cccDNA。结果17例慢性乙型肝病患者、12例肝移植患者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中HBVcccDNA检出率分别为10/17、7/17和1/12、8/12,血清HBV DNA检出率分别为12/17、0/12。结论血清HBVcccDNA的来源可能不只是肝组织;慢性乙型肝病患者外周血PBMC中HBVcccDNA低于血清HBVcccDNA及HBV DNA,HBVcccDNA、HBV DNA二者联合检测更能准确判断病毒复制;肝移植术后血清病毒复制不活跃,外周血低滴度HBVcccDNA的存在可能为乙型肝炎的复发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病 HBVCCCDNA 血清 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消化系统中的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郑露 邵建国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55-457,共3页
随着CYP2C19基因多态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它不仅存在个体差异和种群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影响酸相关性疾病及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影响慢性肝病及肝移植患者的药物选择,影响对肿瘤高危性的判断等。此文就近年CYP2C19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作一... 随着CYP2C19基因多态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它不仅存在个体差异和种群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影响酸相关性疾病及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影响慢性肝病及肝移植患者的药物选择,影响对肿瘤高危性的判断等。此文就近年CYP2C19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消化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防止肝移植术后HBV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松平 蔡卫华 +1 位作者 凌勇武 吴月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防止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感染的效果。方法21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患者移植前后应用拉米夫定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HBV再感染,同时检测血清HBV标志物。结果21例肝移植...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防止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感染的效果。方法21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患者移植前后应用拉米夫定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HBV再感染,同时检测血清HBV标志物。结果21例肝移植者术后随访显示,6个月时HBV感染率为14.3%(3/21),12个月时为11.8%(2/17),24个月时为11.1%(1/9)。结论拉米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能有效地防止乙型肝炎相关肝病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有较好的费用-疗效比(cost-effective),值得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乙型肝炎病毒 拉米夫定 乙肝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先艮 谈树宾 +1 位作者 朱慧 徐钱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24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极汽化电切术(TUPKVP)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TUPKVP治疗高龄高危BPH患者61例。结果:手术切除前列腺重量(14.1~90.0)g,平均53g,出血量30~100ml,未出现TURS、真性尿失禁...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极汽化电切术(TUPKVP)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TUPKVP治疗高龄高危BPH患者61例。结果:手术切除前列腺重量(14.1~90.0)g,平均53g,出血量30~100ml,未出现TURS、真性尿失禁,术中、术后无输血,所有患者术后均排尿通畅,随访3~12个月,IPSS评分由术前(22.4±4.2)分,降至术后(7.2±3.3)分。结论:TUPKVP是高龄高危BPH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TUPKVP的汽化止血效果更好,更能减少TURS的发生,对高龄高危的BPH患者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 高龄高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一线护士自我效能与赞许需要调查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屈卫娟 钱湘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一线护士自我效能与赞许需要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通过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对357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护龄、职称和人事性质的临床一线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 目的:探讨临床一线护士自我效能与赞许需要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通过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对357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护龄、职称和人事性质的临床一线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护龄、职称护士赞许需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理者充分了解临床一线的自我效能与赞许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提升护士自我效能,满足临床一线护士的赞许需要,能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及职业成就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赞许量表 自我效能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MRI诊断特点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斌 陈小东 +2 位作者 张涛 陆健 姜吉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3期5053-5054,共2页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患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以提高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21例TOBS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影像特点主...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患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以提高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21例TOBS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影像特点主要以两侧枕叶、丘脑、小脑半球及颞叶病变为主,均为多发病灶,且两侧受累常见(16/21),TOBS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性,病灶常呈多发和或对称性分布。结论颅脑MRI结合临床表现对TOBS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BS MRI 临床征候群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管理模式下二类精神药品地佐辛在手术镇痛中的管控成效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朋 赵彦 乔进 《海峡药学》 2022年第4期139-142,共4页
目的对医院2020年7~10月二类精神药品地佐辛用于手术镇痛的情况进行管控与分析,为临床手术合理使用该类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多学科管理模式的持续干预,从医院病案系统中提取2020年7~10月医院的手术病例,利用PASS合理用药系统筛... 目的对医院2020年7~10月二类精神药品地佐辛用于手术镇痛的情况进行管控与分析,为临床手术合理使用该类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多学科管理模式的持续干预,从医院病案系统中提取2020年7~10月医院的手术病例,利用PASS合理用药系统筛选出使用地佐辛注射液镇痛的手术病例,通过Excel统计相关数据,整理与分析地佐辛在手术镇痛中的合理使用情况。结果2020年7~10月,每月手术病例使用地佐辛注射液镇痛的手术分别占82.87%、77.87%、77.81%与72.50%;2020年7~10月,患者的诊断、给药间隔、单次给药量、给药途径与用药疗程合理率呈现逐月上升趋势(P<0.05或P<0.01),改善较大的两个主要问题是给药间隔与用药疗程的合理率,分别为给药间隔由7月89.98%合理率提升至10月的97.19%,用药疗程由7月84.97%合理率提升为10月的96.25%(P<0.01)。结论医院手术病历使用地佐辛注射液基本合理,但在给药间隔与用药疗程上仍然存在些许问题,经过多学科管理模式的干预,上述问题的改善能取得较好的成效,提示该模式在临床的应用能提高二类精神药品地佐辛的合理应用,降低临床用药风险,有效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管理 地佐辛 二类精神药品 手术镇痛 成效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颈、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Hcy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园园 魏迎凤 +1 位作者 翟林云 卢学超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4年第2期48-50,共3页
选择15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B超测得的IMT分为颈动脉血管病变组(a组)及颈动脉无血管病变组(b组);股动脉血管病变组(A组)及股动脉无血管病变组(B组),分别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 选择15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B超测得的IMT分为颈动脉血管病变组(a组)及颈动脉无血管病变组(b组);股动脉血管病变组(A组)及股动脉无血管病变组(B组),分别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Hcy、IMT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的年龄、Fib、D-D、IMT、Hcy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动脉与颈动脉结果相似;颈、股动脉IMT均与年龄、病程、Fib、Hcy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cy均与CIMT及FIMT独立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颈、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与Hcy密切相关,监测Hcy有助于早期预测糖尿病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术联合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疝
11
作者 刘先艮 谈树宾 +1 位作者 朱慧 徐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年第12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TUPKVP)联合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BPH)并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先行TUPKVP术。再同期行疝修补术:用花瓣状网塞填充疝环口,用片状补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结果术中安全、术后效果满意,具...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TUPKVP)联合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BPH)并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先行TUPKVP术。再同期行疝修补术:用花瓣状网塞填充疝环口,用片状补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结果术中安全、术后效果满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拔出尿管后排尿顺畅、腹股沟区无紧缩感、疼痛轻等优点;随访3个月~4年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及疝复发的优点。结论TUPKVP术联合疝无张力修补术一期治疗高龄BPH并腹股沟疝效果良好,尤其对合并其他内科疾病的患者更具有优越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腹股沟疝 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裂囊肿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12
作者 程斌 陆健 +3 位作者 张涛 孙春锋 姜吉锋 丁丁 《工企医刊》 2009年第3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MRI表现和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对8例脉络裂囊肿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均曾行MRI检查,2例同时做了CT检查,3例行MR增强扫描。结果:8例患者均为单侧单发病变,病变均位于脉络膜裂内,右侧6例、左侧...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MRI表现和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对8例脉络裂囊肿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均曾行MRI检查,2例同时做了CT检查,3例行MR增强扫描。结果:8例患者均为单侧单发病变,病变均位于脉络膜裂内,右侧6例、左侧2例,呈境界清楚的囊样信号,囊壁光滑菲薄,周围无水肿,病灶在不同序列上均与脑脊液信号一致,最大直径21mm,最小直径9mm,3例行Gd-DTPA增强扫描后病灶均无强化。结论:脉络膜裂囊肿由于位置特殊,再加上MRI具有多参数、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可明确诊断并能与其他囊样病变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裂 囊肿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食管癌病人的围术期处理
13
作者 施海 陆辉辉 +1 位作者 朱峰巍 张宏飞 《工企医刊》 2006年第6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的围术期处理。方法:对45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根治性切除44例,姑息切除1例。根治手术切除率97.8%,并发症发生率26.6%,无手术死亡,获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老年食管...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的围术期处理。方法:对45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根治性切除44例,姑息切除1例。根治手术切除率97.8%,并发症发生率26.6%,无手术死亡,获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老年食管癌在肿瘤能切除,无明显远处转移时外科治疗仍是首选方法。选择合理的术式、加强围术期治疗、控制输液量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食管癌 围术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外科封堵术的治疗体会
14
作者 施海 陆辉辉 朱峰巍 《工企医刊》 2006年第6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微创外科封堵术的治疗措施。方法:对3例房间隔缺损病人实施经右胸前外侧第四肋间小切口,在食道超声的引导下,经右心房置入外科封堵器闭合房间隔缺损。结果:本组3例病人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恢复顺利,术后3天~...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微创外科封堵术的治疗措施。方法:对3例房间隔缺损病人实施经右胸前外侧第四肋间小切口,在食道超声的引导下,经右心房置入外科封堵器闭合房间隔缺损。结果:本组3例病人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恢复顺利,术后3天~5天出院,术后未发生闭合器脱落及移位.结论:房间隔缺损外科封堵术在房间隔缺损的治疗上是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微创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科教学读片会模式变革及意义
15
作者 曹和涛 陆健 《医学信息》 2012年第6期48-49,共2页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我国前期医学教育的改革方向,应用于后期临床实践教学同样具有革命性意义,我院影像科教学读片会变革传统模式(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应用PBL教学模式,提高了诊...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我国前期医学教育的改革方向,应用于后期临床实践教学同样具有革命性意义,我院影像科教学读片会变革传统模式(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应用PBL教学模式,提高了诊断水平,增强了全科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了科室管理的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医学教育 教学改革 科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清蛋白及胆碱酯酶与肝组织病理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玉兰 黄书明 丛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前清蛋白(PAB)、胆碱酯酶(CHE)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9例经肝活检证实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PAB,CHE检测,并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进... 目的探讨前清蛋白(PAB)、胆碱酯酶(CHE)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9例经肝活检证实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PAB,CHE检测,并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LT,PAB及CHE与炎症分级均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CHE与纤维化分期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PAB有较弱的相关性(P<0.05),ALT变化无规律。随着炎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PAB,CHE均逐渐下降,且G4,S4分别与G0,G1,G2,G3和S0,S1,S2,S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AB,CHE能敏感反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的炎症程度,对早期肝硬化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 PAB C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粘液瘤的外科治疗
17
作者 陆辉辉 陈崇伟 《工企医刊》 2006年第6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粘液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粘液瘤摘除12例,切除粘液瘤及蒂周围0.5cm^1.0cm的房间隔组织,房间隔缺损小的直接缝合,大的补片修补。结果:12例手术病人均无死亡。随访8个月至6年,无粘液瘤复发及再生... 目的:探讨心脏粘液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粘液瘤摘除12例,切除粘液瘤及蒂周围0.5cm^1.0cm的房间隔组织,房间隔缺损小的直接缝合,大的补片修补。结果:12例手术病人均无死亡。随访8个月至6年,无粘液瘤复发及再生。结论:心脏粘液瘤的最佳诊断方法是超声心动图,手术的关键是保持瘤体完整,将瘤体连同蒂部周围部分组织一并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粘液瘤 原发性心脏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金丸联合易善复治疗脂肪肝68例
18
作者 朱浩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24期43-44,共2页
目的评价加味白金丸联合易善复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脂肪肝患者98例,随即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应用加味白金丸联合易善复治疗;对照组予易善复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体重指数、肝功能、血... 目的评价加味白金丸联合易善复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脂肪肝患者98例,随即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应用加味白金丸联合易善复治疗;对照组予易善复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体重指数、肝功能、血脂、B超声像检查。结果治疗组血脂(TC、TG)、肝功能(ALT、AST)、B超脂肪肝图像及临床症状等项目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加味白金丸联合易善复治疗脂肪肝对促进肝脏脂肪代谢、降低血脂、修复损伤的肝细胞,且阻止或改善肝纤维化均有明显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白金丸 易善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波 李玉前 王震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991-993,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游离型腰间盘突出症病人93例。所有病人均接受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统计93例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卧床时间...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游离型腰间盘突出症病人93例。所有病人均接受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统计93例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卧床时间,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疗效,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记录术后3个月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2个月内复发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82.35±10.61)分钟、(48.47±6.59)ml和(8.65±1.72)天。术后12个月,病人优良率为92.47%。术后12个月病人VAS评分、ODI低于术后1个月和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病人的VAS评分、ODI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病人中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45%。术后12个月,复发3例,复发率为3.23%。结论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减轻病人腰腿痛,恢复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方前置审核联合SD-PA点评模式在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晓群 石禹 +1 位作者 陆清溪 吴欢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6期166-169,共4页
目的 观察处方前置审核联合样本递减抽取方法+PASS初评结合抗菌药物累积强度法(SD-PA)点评模式在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门急诊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18 968张,住院... 目的 观察处方前置审核联合样本递减抽取方法+PASS初评结合抗菌药物累积强度法(SD-PA)点评模式在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门急诊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18 968张,住院抗菌药物医嘱6 240张。将2020年6月—2021年5月未开展处方前置审核联合SD-PA点评模式工作开具的抗菌药物门急诊处方9 492张和住院抗菌药物医嘱3 120份作为对照组,2021年6月—2022年5月开展处方前置审核联合SD-PA点评模式工作开具的抗菌药物门急诊处方9 476张和住院抗菌药物医嘱3 120份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门急诊处方合格率、住院医嘱合格率及不合格处方的原因,并针对处方前置审核联合SD-PA点评模式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处方合格率为98.74%(9 357/9 476),高于对照组的90.59%(8 599/9 492)(χ^(2)=623.958,P<0.001)。观察组医嘱合格率为95.70%(2 986/3 120),高于对照组的55.83%(1 742/3 120)(χ^(2)=1 350.816,P<0.001)。观察组抗菌药物用药频率、用药剂量、适应证、重复用药或不必要的联合、未执行分级管理、品种选择不合理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开展处方前置审核联合SD-PA点评模式工作后发现,仍存在抗菌药物用药频率、适应证(感染相关依据不足)、疗程过长、重复用药或不必要的联合问题。结论 处方前置审核联合SD-PA点评模式可明显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的发生率,可作为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督促合理用药的药事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前置审核 处方点评 SD-PA点评模式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