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颖的永磁轴承及其在叶轮全人工心脏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钱坤喜 茹伟民 +1 位作者 曾培 袁海宇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2003年第3期46-47,共2页
研制了一种新颖的永磁轴承,由两个大小不同、充磁方向相同的同心磁环组成。将这种永磁轴承应用于叶轮式全人工心脏的结构设计,现已完成了样机制作和初步测试。耐久性试验已经持续14个月(进行中),血泵流量和压力没有任何变化,电机驱动参... 研制了一种新颖的永磁轴承,由两个大小不同、充磁方向相同的同心磁环组成。将这种永磁轴承应用于叶轮式全人工心脏的结构设计,现已完成了样机制作和初步测试。耐久性试验已经持续14个月(进行中),血泵流量和压力没有任何变化,电机驱动参数如电压、电流及转速也没有任何变化,表明泵内没有机械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血泵 全人工心脏 永磁轴承 磁悬浮轴承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磁浮技术在叶轮式人工心脏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钱坤喜 曾培 +1 位作者 茹伟民 袁海宇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2002年第2期57-58,共2页
将永磁力跟非磁力相结合实现永磁磁浮 ,研制出永磁磁浮叶轮血泵的样机。当电机转速逐渐增加到4 0 0 0r/min以上时 ,转子在液动力的作用下从接触点与定子相脱离 ,实现完全悬浮。压力和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显示血泵的内部没有机械摩擦和湍... 将永磁力跟非磁力相结合实现永磁磁浮 ,研制出永磁磁浮叶轮血泵的样机。当电机转速逐渐增加到4 0 0 0r/min以上时 ,转子在液动力的作用下从接触点与定子相脱离 ,实现完全悬浮。压力和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显示血泵的内部没有机械摩擦和湍流。与采用机械轴承的血泵相比 ,采用永磁磁浮技术的血泵不仅效率高 ,寿命长 ,而且不会产生溶血和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式人工心脏 人造心脏泵 永磁磁浮技术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血泵产生低溶血搏动流的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钱坤喜 曾培 +3 位作者 茹伟民 袁海宇 封志刚 李岚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91-393,共3页
为减少心室辅助装置中叶轮泵输出搏动流对血液成分的破坏作用 ,我们将泵的入口和叶轮外形轮廓设计成锥形 ,研制出博动流轴流泵 ;并设计出扭曲形叶片的叶轮 ,周期性的改变叶轮的转速 ,研制出搏动流离心泵。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这两种类型... 为减少心室辅助装置中叶轮泵输出搏动流对血液成分的破坏作用 ,我们将泵的入口和叶轮外形轮廓设计成锥形 ,研制出博动流轴流泵 ;并设计出扭曲形叶片的叶轮 ,周期性的改变叶轮的转速 ,研制出搏动流离心泵。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这两种类型的装置均无明显附加紊流产生 ,也没有对血液成分产生破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流 叶轮泵 紊流切应力 轴流泵 离心泵 旋转血泵 低溶血 人工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泵及离心泵产生低扰动搏动流的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钱坤喜 曾培 +3 位作者 茹伟民 袁海宇 封志刚 李岚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9-61,共3页
研制了一种轴流泵和一种离心泵。讨论了叶轮泵的搏动流。搏动流对于减少血液周身循环阻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利用叶轮泵产生搏动流将会导致血液破坏。搏动流叶轮血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产生低扰动的搏动流。对于搏动流轴流泵,将泵的入... 研制了一种轴流泵和一种离心泵。讨论了叶轮泵的搏动流。搏动流对于减少血液周身循环阻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利用叶轮泵产生搏动流将会导致血液破坏。搏动流叶轮血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产生低扰动的搏动流。对于搏动流轴流泵,将泵的入口和叶轮外形轮廓设计成锥形,当叶轮以恒定的转速旋转时,搏动流轴流泵产生的搏动流可预期是低扰动的。对于搏动流离心泵,其搏动流的产生通过周期性的改变叶轮转速来实现,同时,设计出扭曲形叶片的叶轮,使血流的速度在叶轮周期性改变转这时只改变方向,而大小不变。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产生搏动流,而且可将紊流减至最小。与搏动流轴流泵相比,搏动流离心泵只需要一个驱动部件,实用性更强。搏动流离心泵已成功试用于存活期达数月的小公牛血液辅助循环试验,没有发现明显的血液成分破坏和器官功能损坏。搏动流离心泵用作心功能恢复期间的循环辅助装置是最合适的,因为其不仅能像隔膜泵那样产生搏动流,减少了血液周身循环阻力,而且能像非搏动流旋转泵那样不发生倒流,从而增加了主动脉舒张压及自然心脏的冠状动脉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流 叶轮泵 离心泵 紊流切应力 溶血 轴流泵 心室辅助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式心脏泵内防止血栓形成的新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钱坤喜 曾培 +1 位作者 茹伟民 袁海宇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534-536,共3页
叶轮血泵在解决血液相容性、可植入性及搏动流等一系列问题后 ,正面临使用耐久性的技术要求 ,即轴承的耐磨性及轴承处的抗血栓形成性能。为此 ,一种全新的方法应运而生。与过去采用滑动轴承不同 ,这次设计了一种滚动轴承 ,其摩擦约为滑... 叶轮血泵在解决血液相容性、可植入性及搏动流等一系列问题后 ,正面临使用耐久性的技术要求 ,即轴承的耐磨性及轴承处的抗血栓形成性能。为此 ,一种全新的方法应运而生。与过去采用滑动轴承不同 ,这次设计了一种滚动轴承 ,其摩擦约为滑动轴承的 1/ 15。同时 ,滚子材料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耐磨性是金属的 8倍。根据相关技术资料 ,这种滚动轴承的寿命可达数年以上。为了防止轴承处形成血栓 ,血泵叶轮不仅周期性改变转速产生搏动流 ,同时作轴向往复运动。转子轴向运动是电机定子、转子间的电磁力和血流、叶轮间的液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活塞泵相似 ,转子的轴向运动能使血液进入、排出轴承 ,每个周期可洗刷轴承一次 ,从而有利于防止在轴承和血泵中生成血栓。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寿命试验表明该新颖装置具有耐久性 ,有望能够永久性辅助病人的血液循环 ,并在不久的将来替代心脏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久性叶轮血泵 抗血栓性能 滚动轴承 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可植入式搏动流叶轮型人工心脏的探索与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钱坤喜 曾培 +3 位作者 茹伟民 袁海宇 封志刚 李岚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3-84,共2页
我们研制的可植入式搏动流叶轮型人工心脏可辅助试验小牛血液循环数个月。试验终止大多由于机械轴承磨损 ,导致转子振动 ,直至血泵运行出现故障。若轴承不发生故障 ,试验可一直进行下去。试验中动物状况良好 ,所有血液生化数据均处于正... 我们研制的可植入式搏动流叶轮型人工心脏可辅助试验小牛血液循环数个月。试验终止大多由于机械轴承磨损 ,导致转子振动 ,直至血泵运行出现故障。若轴承不发生故障 ,试验可一直进行下去。试验中动物状况良好 ,所有血液生化数据均处于正常范围。为解决轴承磨损问题 ,我们研制了一种特殊的滚针轴承 ,其中滚针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 ,磨损寿命在一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型人工心脏 左心室辅助 长期存活 滚针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减载耐久性叶轮血泵的研制
7
作者 袁海宇 钱坤喜 +1 位作者 茹伟民 曾培 《山东生物医学工程》 2002年第4期27-31,共5页
为了延长血泵使用寿命 ,目前除了电磁磁浮还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但是电磁磁浮需要位置检测和反馈控制 ,而且增加能耗、可靠性差 ,因此提出了永磁减载的新方法。介绍了一种新颖的永磁轴承 ,它具有径向支承和轴向弹簧的双重作用。在血泵... 为了延长血泵使用寿命 ,目前除了电磁磁浮还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但是电磁磁浮需要位置检测和反馈控制 ,而且增加能耗、可靠性差 ,因此提出了永磁减载的新方法。介绍了一种新颖的永磁轴承 ,它具有径向支承和轴向弹簧的双重作用。在血泵驱动电机的两端安装两个永磁轴承 ,既可以为转子提供径向减载 ,又可以使转子轴向悬浮。为了减小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摩擦 ,除了提高轴承的径向支承力以外 ,还要减小定子铁心对转子磁钢的径向吸引力 ,解决的办法是适当减小铁心和转子磁钢的用量 ,同时增大定子与转子间的气隙。通过实验研究转子磁钢参数和气隙的变化对电机效率的影响 ,可以确定转子磁钢的尺寸和气隙值 ,从而使电机保持高效率运转 ,同时又实现了永磁减载。通过永磁减载方法设计的耐久性叶轮血泵已连续稳定运转八个月 ,振动小 ,噪音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轮血泵 耐久性 永磁减载 无刷直流电机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拓展Visual Basic汉字处理能力的方法
8
作者 樊为民 曾培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5-28,共4页
随着中文W indows操作系统的出现,高级开发平台实现全中文的提示和界面非常容易和方便,在一般的应用程序中已经很少需要去专门考虑汉字处理的问题。但是在许多场合如工程控制或界面使用特效汉字时,需要对汉字进行特别处理。文章阐述在V... 随着中文W indows操作系统的出现,高级开发平台实现全中文的提示和界面非常容易和方便,在一般的应用程序中已经很少需要去专门考虑汉字处理的问题。但是在许多场合如工程控制或界面使用特效汉字时,需要对汉字进行特别处理。文章阐述在VB环境中通过编程实现汉字特殊处理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BASIC语言 汉字处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泵辅助小公牛血液循环62天 被引量:2
9
作者 钱坤喜 郑铭 +1 位作者 朱家麟 张宝仁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64-366,共3页
为了对自制叶轮泵作在体评价,在小公牛身上进行左心室辅助实验。血液从左心房经血泵输送到主动脉,血泵流量调节为总流量的50%左右。术前及术后连续检测动物的生理及血液生化参数。结果显示,叶轮泵能有效地辅助血液循环和恢复自然... 为了对自制叶轮泵作在体评价,在小公牛身上进行左心室辅助实验。血液从左心房经血泵输送到主动脉,血泵流量调节为总流量的50%左右。术前及术后连续检测动物的生理及血液生化参数。结果显示,叶轮泵能有效地辅助血液循环和恢复自然心脏的功能,并对动物的血液及器官功能不造成明显损害。一头小公牛在存活62天后因右前腿受伤内出血引起败血症死亡,尸检未发现血管或血泵内有严重凝血及血栓。实验证明叶轮血泵的血液相容性和机械可靠性已达到中、长期使用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型 人工心脏 叶轮血泵 血液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