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突状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胜军 姚堃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201-204,共4页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抑制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胜军 许化溪 +2 位作者 王永忠 胡嘉波 马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2-104,107,共4页
目的 :研究CD4 + CD2 5 + Treg细胞对诱导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EAT)的影响。方法 :磁性细胞分离器 (MACS)分离CD4 + CD2 5 + T细胞 ,通过体外细胞增殖试验和IFN γ的测定研究CD4 + CD2 5 + T细胞对CD4 + CD2 5 - T细胞的免疫... 目的 :研究CD4 + CD2 5 + Treg细胞对诱导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EAT)的影响。方法 :磁性细胞分离器 (MACS)分离CD4 + CD2 5 + T细胞 ,通过体外细胞增殖试验和IFN γ的测定研究CD4 + CD2 5 + T细胞对CD4 + CD2 5 - 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 ,同时通过过继转移试验研究CD4 + CD2 5 + T细胞抑制小鼠EAT的发生。结果 :MACS分离的CD4 + CD2 5 + T细胞纯度可达到 85 %~ 94 % ,特异性表达FoxP3基因 ,体外能明显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和IFN γ的产生 ;将CD4 + CD2 5 + T细胞与病理性CD2 5 - T细胞共同注射正常小鼠 ,可抑制病理性T细胞诱导EAT的发生。结论 :CD4 + CD2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T细胞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免疫调节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FoxP3腺相关病毒转染小鼠CD4^+CD25^-T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胜军 许化溪 +3 位作者 钱晖 邵启祥 马斌 杨胜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1-293,298,共4页
目的:研究FoxP3(ForkheadBoxP3)基因在小鼠T细胞的表达情况,以及重组FoxP3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对小鼠CD4+CD25-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FoxP3mRNA表达情况,利用基因... 目的:研究FoxP3(ForkheadBoxP3)基因在小鼠T细胞的表达情况,以及重组FoxP3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对小鼠CD4+CD25-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FoxP3mRNA表达情况,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FoxP3腺相关病毒载体,体外转染CD4+CD25-T细胞,通过细胞增殖试验观察转染CD4+CD25-T细胞功能变化。结果:CD4+CD25+T细胞较CD4+CD25-T相比高水平表达FoxP3基因mRNA,重组FoxP3腺相关病毒转染后的CD4+CD25-T细胞对CD3单抗的刺激呈低反应性,并且能抑制新鲜分离CD4+CD25-T细胞的增殖。结论:FoxP3基因转染的CD4+CD25-T细胞在体外具有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 T细胞 腺相关病毒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及其在眼部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仝佳 王胜军 肖寿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52-157,共6页
热休克蛋白(HSP)是生物体在应激状态下合成的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具有分子伴侣、协同免疫、抗凋亡等生物学功能。近来随着对热休克蛋白研究的不断深入,HSP在眼病的发病机制、防治方面的作用已受到广泛关注。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生物学功能 眼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血清IL-2、IL-10的表达与双链DNA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亚军 储萍 +2 位作者 李卫党 王震 王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22-23,共2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IL-2、IL-10的表达与双链DNA(ds-DNA)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22例SLE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IL-2)、IL-10和抗ds-DNA抗体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IL-10和IL-10/IL-2比...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IL-2、IL-10的表达与双链DNA(ds-DNA)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22例SLE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IL-2)、IL-10和抗ds-DNA抗体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IL-10和IL-10/IL-2比值均与抗ds-DNA抗体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IL-2与抗ds-DNA抗体呈现低度负相关性或不相关。结论 血清中IL-10、IL-10/IL-2比值与抗ds-DNA抗体的相关性可作为SLE患者病情的诊断、监测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血清 IL-2 IL-l0 表达 双链DNA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s在树突状细胞的表达及相关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敏 王胜军 许化溪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30期259-261,共3页
关键词 TLRS 树突状细胞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疫苗抑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
7
作者 王胜军 许化溪 +2 位作者 邵启祥 王永忠 李良菊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3-455,共3页
目的 研究T细胞疫苗 (TCV)在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EAT)发生中的阻断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磁珠分离CD4 + T细胞 ,体外活化 ,戊二醛处理获得T细胞疫苗 ,体内接种EAT小鼠。通过EAT评价、细胞因子测定及细胞增殖试验了解TCV对... 目的 研究T细胞疫苗 (TCV)在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EAT)发生中的阻断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磁珠分离CD4 + T细胞 ,体外活化 ,戊二醛处理获得T细胞疫苗 ,体内接种EAT小鼠。通过EAT评价、细胞因子测定及细胞增殖试验了解TCV对EAT的阻断作用 ;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CD4 + CD2 5 + T细胞百分率。结果 TCV接种后小鼠体内自身抗体水平明显下降 ,甲状腺无明显病理变化 ,IL 2和IFN γ水平以及Tg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降低 ,同时CD4 + CD2 5 + T细胞百分率较EAT组有明显增高。结论 TCV接种能明显抑制小鼠EAT的发生 ,可能与机体内CD4 + CD2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疫苗 甲状腺炎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GITRL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胜军 马斌 +2 位作者 仝佳 许化溪 杨胜利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97-99,102,共4页
目的 :克隆小鼠GITRL基因全长编码区的cDNA ,同时对其序列分析。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 ,从小鼠树突状细胞获得GITRL基因的cDNA ,克隆至pMD18 T载体 ,选择阳性克隆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扩增得到的GITRL基因编码区cDNA的全长 5 19bp ,编... 目的 :克隆小鼠GITRL基因全长编码区的cDNA ,同时对其序列分析。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 ,从小鼠树突状细胞获得GITRL基因的cDNA ,克隆至pMD18 T载体 ,选择阳性克隆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扩增得到的GITRL基因编码区cDNA的全长 5 19bp ,编码 173个氨基酸残基 ,与GeneBank中发表的序列完全一致。结论 :获得小鼠GITRL基因的克隆 ,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RL基因 CDNA克隆 RT-PCR 调节性T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与炎症及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芸 张崇高 许化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局部微环境缺氧是炎症和恶性肿瘤的共同特征。缺氧使细胞触发适应性反应导致缺氧诱导因子(HIF)过度表达。该文在扼要叙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探讨HIF与炎症和肿瘤的关系。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 炎症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辅助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储萍 赵亚军 +2 位作者 李卫党 王震 王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35-336,共2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中T辅助细胞因子Th1和Th2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了 10例正常人和 8例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 2 (IL 2 )、白细胞介素 4 (IL 4 )、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中T辅助细胞因子Th1和Th2的表达情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了 10例正常人和 8例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 2 (IL 2 )、白细胞介素 4 (IL 4 )、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γ干扰素 (INF γ)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 ,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IL 2的表达水平降低 (P <0 .0 5 ) ,IL 10的表达水平增高 (P <0 .0 1) ,而INF γ与IL 4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活动期SLE患者中Th1细胞因子表达为IL 2的下调 ,Th2细胞因子表达为IL 10的上调 ,可能在SLE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 白介素4 白介素10 γ干扰系 系统性红斑狼疮 TH1 TH2 SLE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芸 张志坚 +2 位作者 端礼荣 杨勇 许化溪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493-495,499,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常规分离纯化星形胶质细胞,将其低密度种植,维持在含10%新生牛血清DMEM培养基中培养,并在长时期内不给予更换或补加培养液。利用GFAP-FITC免疫荧光法对所获细...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常规分离纯化星形胶质细胞,将其低密度种植,维持在含10%新生牛血清DMEM培养基中培养,并在长时期内不给予更换或补加培养液。利用GFAP-FITC免疫荧光法对所获细胞进行鉴定。结果:经原代及传代培养,获得大量几乎为单一种类细胞,其特点为细胞突起细长、胞体明显缩小、形态多样,最后细胞突起之间相互连接形成星形胶质细胞网络,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GFAP-FITC免疫荧光染色为强阳性。结论:在限制细胞种植密度和限制给予培养液的培养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形态发育与在体的情形基本一致,提示该细胞培养方法可能有助于研究中枢神经系统中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培养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胜军 许化溪 杨胜利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61-65,共5页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是机体维持自身耐受的重要组成部分。CD4+CD25+ Treg细胞来源于胸腺,其主要功能是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并且其作用是通过直接的Treg-T效应细胞之间的相互接触方式来实现的。CD4+CD25+ Treg细胞...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是机体维持自身耐受的重要组成部分。CD4+CD25+ Treg细胞来源于胸腺,其主要功能是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并且其作用是通过直接的Treg-T效应细胞之间的相互接触方式来实现的。CD4+CD25+ Treg细胞可分泌多种抑制性细胞因子,但与其抑制功能关系并不明确,目前有证据表明GITR和Foxp3与CD4+CD25+ Treg细胞的抑制功能有关,并且Foxp3已作为CD4+CD25+ Treg细胞的特异性标志。通过IL-10、TGF-b等抑制性细胞因子、imDC以及转基因技术可以产生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相关性疾病、肿瘤免疫和抗感染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细胞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CD4^+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自身反应性T细胞 抗感染免疫 转基因技术 接触方式 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洁 王胜军 +2 位作者 胡嘉波 马斌 许化溪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体外分离CD4+CD25+调节性T细胞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磁性细胞分离器(magneticcellsorting,MACS)分离CD4+CD25+T细胞,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分析细胞纯度,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 目的:体外分离CD4+CD25+调节性T细胞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磁性细胞分离器(magneticcellsorting,MACS)分离CD4+CD25+T细胞,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分析细胞纯度,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检测FoxP3基因,体外细胞增殖试验研究CD4+CD25+T细胞对CD4+CD25-T的免疫抑制作用。结果:MACS分离的CD4+CD25+T细胞纯度可达到85%~94%,并且特异性表达FoxP3基因,体外能明显抑制效应性CD4+CD25+T细胞的增殖。结论:通过MACS可分离高纯度CD4+CD25+T细胞,并且CD4+CD25+Treg细胞在体外具有明显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 CD25^+T细胞 免疫调节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艾希菌对小鼠产生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良菊 王胜军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4-435,共2页
目的 探讨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对小鼠产生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 ,以进一步研究NO及NOS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艾希菌制剂注入小鼠腹腔 ,10d后取小鼠血清和腹腔巨噬细胞培... 目的 探讨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对小鼠产生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 ,以进一步研究NO及NOS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艾希菌制剂注入小鼠腹腔 ,10d后取小鼠血清和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 ,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其NO的含量 ,同时测定血清中NOS的水平及抗菌抗体的效价。结果 试验组小鼠血清中NO及抗S .aureus或E .coli的抗体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NO的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NO水平各试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血清中NOS的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且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艾希菌均可引起小鼠血清中NO、NOS升高 ,NO、NOS可能在抗微生物感染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艾希菌 小鼠 一氧化氮合酶 病毒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AITRL胞外区基因克隆表达及重组蛋白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毛朝明 王胜军 +8 位作者 仝佳 马洁 杨敏 许小朋 邱谷风 唐莉 邵启祥 李龙 许化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59-1063,共5页
目的:获得重组人活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配体胞外区蛋白(sAITRL),分析AITRL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从全长质粒AITRL-pMD18-T中扩增sAITRL cDNA,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QE30;将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M15,IPTG诱导蛋白表达;表达蛋白用Ni2... 目的:获得重组人活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配体胞外区蛋白(sAITRL),分析AITRL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从全长质粒AITRL-pMD18-T中扩增sAITRL cDNA,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QE30;将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M15,IPTG诱导蛋白表达;表达蛋白用Ni2+-IMAC柱纯化、复性并Western blot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sAITRL重组蛋白的结合活性,增殖试验分析sAITRL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sAITRL-pQE30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15kD的重组蛋白;sAITRL能与活化淋巴细胞上的天然受体AITR结合,低浓度的sAITRL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而在高浓度下则抑制了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成功表达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sAITRL重组蛋白,AITR-AITRL相互作用在调节淋巴细胞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配体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重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AITRL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朝明 王胜军 +8 位作者 蒋茜 马洁 杨敏 仝佳 许小朋 邱谷风 唐莉 邵启祥 许化溪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克隆人AITRL基因cDNA,同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中获得AITRL基因的cDNA,克隆至pMD18-T载体,选择阳性克隆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结果:扩增得到的AITRL基因cDNA为534 bp,编码177个氨基酸残... 目的:克隆人AITRL基因cDNA,同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中获得AITRL基因的cDNA,克隆至pMD18-T载体,选择阳性克隆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结果:扩增得到的AITRL基因cDNA为534 bp,编码177个氨基酸残基,与GenBank中公布的序列完全一致。结论:获得人AITRL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可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配体 CDNA克隆 RT-PCR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熟状态小鼠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
17
作者 马斌 王胜军 +5 位作者 邵启祥 马洁 夏圣 杨敏 王锁英 许化溪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185-188,共4页
目的:体外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不同成熟状态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方法:rmGM CSF体外培养小鼠骨髓细胞,5~6d后,利用磁性细胞分离器(MACS)分离CD11c+细胞,部分细胞加入rmTNFα继续培养1~2d,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别检测细胞... 目的:体外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不同成熟状态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方法:rmGM CSF体外培养小鼠骨髓细胞,5~6d后,利用磁性细胞分离器(MACS)分离CD11c+细胞,部分细胞加入rmTNFα继续培养1~2d,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别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细胞的体外刺激能力。结果:小鼠骨髓细胞经rmGM CSF培养5~6d,再经过MACS分离可获得大量未成熟DCs,细胞表面出现少量短而粗的突起,低水平表达MHCⅡ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CD40,刺激同种CD4+T细胞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能力较弱;加入rmTNFα继续培养可获得成熟DCs,细胞表面出现大量细长突起,细胞表面高水平表达MHCⅡ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CD40,刺激同种CD4+T细胞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能力较强。结论:通过rmGM CSF或rmGM CSF+rmTNFα体外培养体系可以获得大量未成熟DCs或成熟DCs,为进一步研究DCs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骨髓 培养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大剂量米非司酮口服对子宫肌瘤雌 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彦 陈亚梅 +3 位作者 王胜军 樊洁 温坚 陈英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 :研究大剂量米非司酮口服对子宫肌瘤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 :对 18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口服大剂量米非司酮 10 0mg/d ,共 5天 ,第 6天手术。选择临床情况相似的子宫肌瘤患者 18例作为对照组。用雌激素受体... 目的 :研究大剂量米非司酮口服对子宫肌瘤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 :对 18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口服大剂量米非司酮 10 0mg/d ,共 5天 ,第 6天手术。选择临床情况相似的子宫肌瘤患者 18例作为对照组。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 (P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肌瘤中ER、PR水平。结果 :服药组子宫肌瘤中ER、PR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 :米非司酮可明显降低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影响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彦 王胜军 +2 位作者 樊洁 陈亚梅 肖群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和MTT法检测了解不同浓度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低浓度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细胞无抑制作用 ,当药物浓度达到 10 - 6mol L时其...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和MTT法检测了解不同浓度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低浓度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细胞无抑制作用 ,当药物浓度达到 10 - 6mol L时其作用才表现出来 ,随着浓度的增加 ,其抑制作用增强。结论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细胞的作用具有浓度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细胞培养 子宫肌瘤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