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胞外囊泡中LncRNA Linc0130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梁丽 沈健 +2 位作者 彭辉勇 张磊 朱栋炜 《现代肿瘤医学》 2025年第2期234-240,共7页
目的:筛选乳腺癌(breast cancer,BC)血浆胞外囊泡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并验证其诊断BC的价值。方法:采用电镜、粒径分析、Western blot检测等方法鉴定血浆样本中制备的胞外囊泡。对8例BC病人和8例健... 目的:筛选乳腺癌(breast cancer,BC)血浆胞外囊泡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并验证其诊断BC的价值。方法:采用电镜、粒径分析、Western blot检测等方法鉴定血浆样本中制备的胞外囊泡。对8例BC病人和8例健康人的血浆胞外囊泡进行LncRNA测序分析。qRT-PCR测定65例BC病人和65例健康对照样本以及鉴别诊断疾病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病、浆细胞性乳腺炎病人的胞外囊泡中Linc01305的表达水平。q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系中Linc01305的表达水平。qRT-PCR检测BC病人术前与术后血浆胞外囊泡中Linc01305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BC病人血浆胞外囊泡Linc01305的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电镜、粒径分析、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典型的胞外囊泡特征。测序结果显示Linc01305在BC病人血浆胞外囊泡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qRT-PCR结果确认了测序结果,并且Linc01305在乳腺癌细胞系中高表达(P均<0.01),而在BC病人手术切除肿瘤后表达降低(P<0.01)。BC病人血浆胞外囊泡Linc01305的高表达与BC的肿瘤大小、TNM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血浆胞外囊泡Linc01305诊断BC病人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712(P<0.0001)。结论:Linc01305在BC病人血浆胞外囊泡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有望成为BC新的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01305 乳腺癌 血浆 胞外囊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外泌体hsa_circ_005251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
作者 张磊 李晨曦 +2 位作者 彭辉勇 朱栋炜 谢劲松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744-749,共6页
目的筛选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浆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并验证其作为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NSCLC患者和6例健康者的血浆外泌体进行circRNA测序分析。qRT-PCR法验证60例NSCLC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样本外泌体中hsa_circ_0052513... 目的筛选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浆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并验证其作为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NSCLC患者和6例健康者的血浆外泌体进行circRNA测序分析。qRT-PCR法验证60例NSCLC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样本外泌体中hsa_circ_0052513的表达水平。qRT-PCR检测NSCLC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浆外泌体中hsa_circ_0052513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NSCLC患者血浆外泌体hsa_circ_0052513的表达量与临床病例资料的相关性。结果测序结果显示hsa_circ_0052513在NSCLC患者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qRT-PCR结果确认了测序结果,而在NSCLC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表达降低(P<0.05)。NSCLC患者血浆外泌体hsa_circ_0052513的高表达与NSCLC的肿瘤大小、远端转移和TNM分期相关(均P<0.05)。血浆外泌体hsa_circ_0052513诊断NSCLC患者曲线下面积(AUC)为0.7904(P<0.0001)。结论Hsa_circ_0052513在NSCLC患者血浆外泌体中高表达,且和肿瘤大小、转移以及TNM分期相关,有望成为NSCLC新的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_circ_0052513 非小细胞肺癌 血浆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2
3
作者 褚小莉 陈林 朱栋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2140-2146,共7页
目的:探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s)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EX)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脐带剪碎后培养,收集第三代到第五代的UCMSCs培养上清,制备UCMSCs来源的EX(UCMSCs-EX)。通... 目的:探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s)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EX)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脐带剪碎后培养,收集第三代到第五代的UCMSCs培养上清,制备UCMSCs来源的EX(UCMSCs-EX)。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流式粒径分析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特异性蛋白表达的方法对UCMSCs-EX进行鉴定。通过CCK-8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UCMSCs-EX对胃癌细胞株HGC-27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皮下注射HGC-27到裸鼠体内构建胃癌移植瘤小鼠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UCMSCs-EX,然后观察UCMSCs-EX对移植瘤小鼠模型体积和生存率的影响。对UCMSCs-EX进行circRNA测序分析,对表达前5位的circRNA进行qRT-PCR验证,运用siRNA干扰筛选circRNA表达的方法,观察UCMSCs-EX携带的circRNA对HGC-27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UCMSCs呈梭形生长,成功制备UCMSCs-EX。相比于空白对照组,40μg/mL和60μg/mL的UCMSCs-EX可以明显抑制HGC-27的增殖和侵袭。尾静脉注射UCMSCs-EX可以明显降低胃癌移植瘤体积以及增加模型小鼠的生存率。相比于si-RNA阴性对照,经过si-RNA-circ_0027599处理后制备的UCMSCs-EX中circ_0027599表达量降低,其抑制HGC-27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明显减弱。结论:UCMSCs-EX可以抑制胃癌细胞HGC-27的增殖和侵袭,UCMSCs-EX携带的circ-0027599可以在体外抑制HGC-27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环状RNA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 circ_104939在肺腺癌组织中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戴万辉 彭辉勇 +1 位作者 戴锦东 朱栋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 circ_104939在肺腺癌组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10例肺腺癌病人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环状RNA测序分析,以肿瘤组织表达明显增高的环状RNA circ_104939作为研究对象。利用qRT-PCR检测30对肺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i... 目的:探讨环状RNA circ_104939在肺腺癌组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10例肺腺癌病人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环状RNA测序分析,以肿瘤组织表达明显增高的环状RNA circ_104939作为研究对象。利用qRT-PCR检测30对肺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irc_104939的表达量,验证测序结果。用qRT-PCR检测和分析circ_104939在肺腺癌细胞系(HCC-78、A549、KTA-7以及PC-9)和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中的表达差异。siRNA敲减circ_104939后,用MTT、平板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实验分别检测肺腺癌细胞(KTA-7和PC-9)增殖、迁移、侵袭以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利用RNA pulldown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irc_104939的可能靶标miR-191-5p。siRNA敲减circ_104939后,将肺腺癌细胞(KTA-7和PC-9)分别皮下注射到裸鼠体内构建荷瘤小鼠模型,检测移植瘤体积以及质量。结果:相比癌旁组织,肺腺癌组织中的circ_104939表达显著增高(P<0.01);circ_104939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P<0.05或P<0.01)。circ_104939敲减后,KTA-7和PC-9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细胞周期进展、PC-9细胞迁移能力下降(P<0.05或P<0.01)。circ_104939能够海绵样吸附miR-104939。circ_104939敲减后,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减小(P<0.05或P<0.01),肿瘤质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01)。结论:circ_104939在肺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有望作为肺腺癌诊断和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环状RNA circ_1049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髓源性抑制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糖尿病肾病小鼠
5
作者 梁丽 张一珂 +2 位作者 邵烁鋆 谢劲松 朱栋炜 《现代免疫学》 CAS 2024年第6期474-481,共8页
已知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与免疫应答的过度激活有关,而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EX)展现出强大的免疫抑制能力,研究探讨MDSC-EX对DN模型小鼠病情的影响。经高脂饮食... 已知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与免疫应答的过度激活有关,而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EX)展现出强大的免疫抑制能力,研究探讨MDSC-EX对DN模型小鼠病情的影响。经高脂饮食和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构建DN小鼠模型,磁珠分选DN小鼠脾脏中MDSC的两个亚群——多形核样MDSC(polymorphonuclear MDSC,PMN-MDSC)和单核细胞样MDSC(monocytic MDSC,MO-MDSC)。培养PMN-MDSCs和MO-MDSCs并收集上清液,制备EX,FACS检测EX对CD3+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尾静脉注射PMN-MDSC-EX或MO-MDSC-EX至DN模型小鼠,观察处理对模型小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体质量(body weight,BW)、24 h尿液总蛋白定量(total protein in urine within 24 hours,TPU)、血清尿素氮(urea nitrogen in serum,UNS)、血清肌酐(creatinine in serum,CS)以及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肾脏H-E染色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Ⅳ,collagenⅣ)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情况。实验成功构建DN模型并制得PMN-MDSC-EX和MO-MDSC-EX。相较MO-MDSC-EX,PMN-MDSC-EX可更显著地抑制CD3+T细胞增殖(P<0.05)。相较MO-MDSC-EX,PMN-MDSC-EX显著降低DN小鼠FBG、TPU、UNS和CS水平,增加模型鼠BW和GFR(均P<0.05)。PMN-MDSC-EX和MO-MDSC-EX干预后DN小鼠肾脏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相较MO-MDSC-EX,PMN-MDSC-EX抑制DN模型小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更为显著(均P<0.05)。由此,相较MO-MDSC-EX,PMN-MDSC-EX具有更强的缓解DN小鼠病情的作用,提示PMN-MDSC-EX或可成为治疗DN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性抑制细胞 外泌体 糖尿病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