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窄带和梳状多通道光子晶体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郑慧茹 周骏 +1 位作者 薛春华 赵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17-1921,共5页
设计了一种因掺杂而具有超窄带滤波特性的光子晶体滤波器和一种复周期结构的梳状多通道光子晶体滤波器。在两种均匀介质交替分布的周期结构中间插入一层折射率不同的介质膜后,通过传输矩阵法的数值计算,发现采用前后不对称的周期结构并... 设计了一种因掺杂而具有超窄带滤波特性的光子晶体滤波器和一种复周期结构的梳状多通道光子晶体滤波器。在两种均匀介质交替分布的周期结构中间插入一层折射率不同的介质膜后,通过传输矩阵法的数值计算,发现采用前后不对称的周期结构并调节参数,可以在1 550 nm处找到一个透射率接近100%的极窄的透过峰,因而可得到一种超窄带光子晶体滤波器。另外,在以高低两种折射率的介质交替分布,并以两种单独的单元周期合并组成一个复周期,然后进行周期重复构成的光子晶体中,利用通道数等于复周期数减1的规律,并配合各层厚度的调节,设计出在1 550 nm附近梳状8通道和16通道的光子晶体滤波器,各通道透过峰的透射率均接近100%,由此设计出一种梳状多通道光子晶体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光子带隙 窄带滤波器 梳状多通道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折变晶体中屏蔽空间亮孤子及亮孤子对的演变 被引量:2
2
作者 祁义红 周骏 +1 位作者 薛春华 方云团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65,共4页
建立了光折变晶体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的光传输理论模型,运用分步傅里叶方法对传输方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一阶亮孤子在光折变晶体中稳定传播,二阶亮孤子发生周期性的振幅变化;一阶亮孤子对在光折变晶体中发生周期性耦合作用,... 建立了光折变晶体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的光传输理论模型,运用分步傅里叶方法对传输方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一阶亮孤子在光折变晶体中稳定传播,二阶亮孤子发生周期性的振幅变化;一阶亮孤子对在光折变晶体中发生周期性耦合作用,耦合周期与孤子对输入脉冲的中心距离有关,距离越大,耦合周期越长;二阶亮孤子对同样发生耦合,耦合周期也取决于输入脉冲的中心距离,同时每一个二阶亮孤子会发生分裂,分裂成一大一小两个孤子;此外,在同样的中心距离下,二阶亮孤子对的耦合周期比一阶亮孤子对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折变 屏蔽 亮空间孤子 孤子对 分步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映像的光子晶体波导分束器的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高永锋 周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60-2164,共5页
通过研究2维正方晶格光子晶体波导多模干涉的自映像效应,优化设计了一种新型1×2光子晶体波导分束器,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其传输特性进行模拟分析。设计过程中,根据多模干涉耦合区中周期出现的双重像的位置确定两个单模输出波导的... 通过研究2维正方晶格光子晶体波导多模干涉的自映像效应,优化设计了一种新型1×2光子晶体波导分束器,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其传输特性进行模拟分析。设计过程中,根据多模干涉耦合区中周期出现的双重像的位置确定两个单模输出波导的位置,通过在分束器输入和输出耦合区的连结处设置介质柱,改变输入和输出耦合区中的模场分布,实现模式匹配,从而明显减小分束器的反射损耗。计算结果表明:设置的介质柱归一化半径分别为0.08和0.177时,对于波长为1.55μm的入射光,该分束器的透射率可高达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波导 自成像效应 多模干涉 模式匹配 分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固醇血样的红外吸收光谱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姚红兵 叶霞 赵志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0-1092,共3页
红外光谱法及与其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促进了光测技术的迅猛发展。文章针对血液的红外光谱分析这一重要课题,提出了血液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新技术,通过在一定的频谱范围内对正常血样与异常血液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实验测量和分析,可以判... 红外光谱法及与其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促进了光测技术的迅猛发展。文章针对血液的红外光谱分析这一重要课题,提出了血液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新技术,通过在一定的频谱范围内对正常血样与异常血液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实验测量和分析,可以判断血样是否异常,其实验和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文章中研究了正常血样和高胆固醇血样的红外吸收光谱之间的差别,并给出了人的正常血清与高胆固醇血清的红外吸收光谱以及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吸收率、吸收峰位置以及吸收率之比之间的差别可以作为检验正常血样与异常血样的依据,从而为应用于疾病诊断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 血液 红外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相移线性啁啾光纤光栅的梳状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周骏 苑红伟 +2 位作者 徐铁峰 张玲芬 马伟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1-966,共6页
为了获得反射带宽大、信道间隔均匀的高性能梳状滤波器,提出一种基于级联相移线性啁啾光纤光栅的新型梳状滤波器的结构设计.利用传输矩阵法和法布里-珀罗谐振腔理论,数值分析了该梳状滤波器中啁啾光栅的级联方式、啁啾量、折射率调制量... 为了获得反射带宽大、信道间隔均匀的高性能梳状滤波器,提出一种基于级联相移线性啁啾光纤光栅的新型梳状滤波器的结构设计.利用传输矩阵法和法布里-珀罗谐振腔理论,数值分析了该梳状滤波器中啁啾光栅的级联方式、啁啾量、折射率调制量和级联处的相移量对光栅反射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应不同的级联方式,反射峰存在疏密变化,即两个级联光栅的啁啾量同号时,反射峰分布均匀对称,可设计均匀滤波器;而两个啁啾量异号时,反射峰呈现出疏密渐变的特性,可设计非均匀滤波器.此外,光栅啁啾量增加,反射谱带宽增大,但是反射率降低,而增大折射率调制量,可以提高反射率;级联处的相移量改变时,每个反射峰位置发生移动,从而可以通过改变相移量选择滤波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相移线性啁啾光纤光栅 传输矩阵法 F—P谐振腔理论 梳状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光子晶体波导微腔传输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永锋 周明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38,共3页
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计算了二维正方格子光子晶体的点缺陷的谐振频率,研究了点缺陷的半径和背景材料折射率的变化对谐振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谐振归一化频率随点缺陷的半径或背景材料折射率增大而减小... 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计算了二维正方格子光子晶体的点缺陷的谐振频率,研究了点缺陷的半径和背景材料折射率的变化对谐振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谐振归一化频率随点缺陷的半径或背景材料折射率增大而减小,当点缺陷半径增大到0.45r时,谐振中心归一化频率为0.336,波导微腔传输系数最大为98.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光子晶体 波导微腔 时域有限差分法 谐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诱导光学晶格中高斯型孤子的开关行为
7
作者 祁义红 周骏 +1 位作者 薛春华 方云团 《光电技术应用》 2007年第3期36-39,共4页
讨论了高斯型空间光孤子在光折变介质光学晶格的传输行为,运用分步傅里叶变换法对传输方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表明:单个斜入射高斯型光孤子在周期性光学晶格中会局限于入射波导传输或在合适振幅的情况下穿过若干波导再自陷于某个波导;而... 讨论了高斯型空间光孤子在光折变介质光学晶格的传输行为,运用分步傅里叶变换法对传输方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表明:单个斜入射高斯型光孤子在周期性光学晶格中会局限于入射波导传输或在合适振幅的情况下穿过若干波导再自陷于某个波导;而当同时存在正入射和斜入射孤子时,两者相遇后会发生反射或透射,并可通过斜入射光孤子的振幅选择反射或透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诱导 高斯 孤子 开关 分步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介质理论的光伏电池亚波长光栅减反结构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马佑桥 周骏 +2 位作者 孙铁囤 邸明东 丁海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53-1358,共6页
根据等效介质理论(EMT),利用薄膜特性矩阵方法提出了等效介质膜模型,用以研究亚波长光栅减反特性。运用遗传算法分析入射光偏振态和光栅结构参数对亚波长光栅反射率的影响,获得了特定波段下复周期亚波长光栅较低的平均反射率。此外,以TC... 根据等效介质理论(EMT),利用薄膜特性矩阵方法提出了等效介质膜模型,用以研究亚波长光栅减反特性。运用遗传算法分析入射光偏振态和光栅结构参数对亚波长光栅反射率的影响,获得了特定波段下复周期亚波长光栅较低的平均反射率。此外,以TCO/a-Si:H(n)/a-Si:H(i)/c-Si:H(p)/Ag光伏电池为例,将其表面透明导电层(TCO)设计为复周期亚波长光栅结构,利用AFORS_HET软件模拟分析光伏电池的光谱响应,结果表明,复周期亚波长光栅的减反特性可以显著提高光伏电池的量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介质理论 亚波长光栅 介电常数 遗传算法 光伏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WG:波分复用技术重要器件的优化设计
9
作者 周骏 《中国高校科技》 2006年第S3期199-202,共4页
阵列波导光栅(AWG)是光通信系统中波分复用技术的重要器件。鉴于目前的各种AWG的设计方法比较零散且性能针对不一,我们对影响其各方面性能的因素和相关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概括与总结。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得出了优化的... 阵列波导光栅(AWG)是光通信系统中波分复用技术的重要器件。鉴于目前的各种AWG的设计方法比较零散且性能针对不一,我们对影响其各方面性能的因素和相关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概括与总结。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得出了优化的AWG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束传播方法(BPM)对基于多模干涉耦合器(MMI)的AWG器件进行模拟设计,得到了较好的16×16的AWG模型。最后我们展望了AWG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技术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波分复用 阵列波导光栅 多模干涉耦合器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明治SERS结构和酶剪切技术的肿瘤标志物miRNA-21的高灵敏检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洑颢 吕炜烽 +4 位作者 高永峰 王哲 邹祖全 张鑫 周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0-189,共10页
采用Langmiur-Bloggt膜技术和磁控溅射技术制备Ag覆盖聚苯乙烯小球六方密堆积阵列(Ag/PS HCA)基底,再将合成的海胆状Au纳米粒子与4-巯基苯甲酸(4-Mercaptobenzoic acid,4MBA)链接得到Au@4MBA探针,然后将单链寡核苷酸DNA21分别与基底和Au... 采用Langmiur-Bloggt膜技术和磁控溅射技术制备Ag覆盖聚苯乙烯小球六方密堆积阵列(Ag/PS HCA)基底,再将合成的海胆状Au纳米粒子与4-巯基苯甲酸(4-Mercaptobenzoic acid,4MBA)链接得到Au@4MBA探针,然后将单链寡核苷酸DNA21分别与基底和Au@4MBA探针链接,构建Au@4MBA-DNA21-Ag/PS HCA三明治结构,在DNA21与miRNA-21杂交后使用双链特异性剪切酶(DSN)剪切DNA磷酸二酯键,最后进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信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上述三明治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结构和酶剪切技术进行肿瘤标志物miRNA-21的检测,在100pmol·L^-1到1fmol·L^-1的浓度范围内,检测极限达到0.853fmol·L^-1,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优良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小球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三明治结构 双链特异性剪切酶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损耗级联式1×4光分路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佟西周 周骏 +2 位作者 郑慧茹 祁义红 薛春华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4-138,共5页
为改进传统Y分支光分路器损耗较大的缺陷,我们采用激模波导结构设计新型Y分支波导和由三个分支级联的新型Y分支波导构成低损耗1×4光分路器。设计中利用辐射模和本征基模的叠加来修正光波场,通过改善模匹配来降低分支耦合损耗,同时... 为改进传统Y分支光分路器损耗较大的缺陷,我们采用激模波导结构设计新型Y分支波导和由三个分支级联的新型Y分支波导构成低损耗1×4光分路器。设计中利用辐射模和本征基模的叠加来修正光波场,通过改善模匹配来降低分支耦合损耗,同时在1×4光分路器中加入直波导来改善和优化分路器的输出均匀性,并用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对该Y分支波导和1×4光分路器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均匀性好、损耗小和结构简单等优点,有利于器件的进一步集成和大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分支波导 模式匹配 耦合损耗 光路由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孤子对的振幅比与相位差对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小波 周骏 +1 位作者 高永锋 任春阳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3-267,共5页
利用分步傅里叶变换法分别求解含三阶色散效应和不考虑三阶色散情况下的光孤子非线性薛定谔(NLS)方程,通过数值求解发现三阶色散效应会使孤子对脉冲发生单边振荡,并在振荡侧逐级产生次脉冲。讨论孤子对的两束孤子脉冲之间的振幅比与相... 利用分步傅里叶变换法分别求解含三阶色散效应和不考虑三阶色散情况下的光孤子非线性薛定谔(NLS)方程,通过数值求解发现三阶色散效应会使孤子对脉冲发生单边振荡,并在振荡侧逐级产生次脉冲。讨论孤子对的两束孤子脉冲之间的振幅比与相位差对传输的影响,发现在不考虑三阶色散的情况下,振幅比与相位差均对孤子对的传输有显著影响,在考虑三阶色散效应时,只有相位差对孤子对的传输产生影响,并可以导致脉冲能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孤子 NLS方程 三阶色散 振幅比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色散对光孤子及孤子对传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小波 周骏 +1 位作者 任春阳 高永锋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8-641,共4页
为了研究高阶色散对光孤子及孤子对传输的影响,采用分步傅里叶变换方法,对含高阶色散效应与不考虑高阶色散情况下的光孤子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到了孤子脉冲形状与色散阶数有着相关性这一结果。结果表明,奇数阶色散效应会... 为了研究高阶色散对光孤子及孤子对传输的影响,采用分步傅里叶变换方法,对含高阶色散效应与不考虑高阶色散情况下的光孤子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到了孤子脉冲形状与色散阶数有着相关性这一结果。结果表明,奇数阶色散效应会使孤子及孤子对脉冲发生单边振荡,产生能量损耗,并在振荡侧产生次脉冲,而偶数阶色散效应会使孤子及孤子对脉冲发生明显的脉宽展宽,高阶色散效应对孤子脉冲的影响随阶数的增加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孤子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分步傅里叶变换 高阶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棱镜耦合光子晶体表面波及其传感特性研究
14
作者 钱凌波 周骏 +2 位作者 金理 林豪 高永锋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81,共5页
构造一种棱镜耦合一维光子晶体结构,利用传输矩阵方法对该结构中光的传输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在这种棱镜耦合一维光子晶体结构中传播时,会在光子晶体表面产生非辐射传播模,即表面波,而且在反射谱中表面波所在的角度位置、反射率... 构造一种棱镜耦合一维光子晶体结构,利用传输矩阵方法对该结构中光的传输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在这种棱镜耦合一维光子晶体结构中传播时,会在光子晶体表面产生非辐射传播模,即表面波,而且在反射谱中表面波所在的角度位置、反射率的大小以及反射峰的半峰全宽受到一维光子晶体的介质折射率和介质厚度的调制。此外,表面波对应的角度位置对光子晶体最外端的环境折射率与厚度敏感,可以应用于高精度的质量传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波 传输矩阵 光子晶体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振耦合现象的三芯光子晶体光纤带通滤波器
15
作者 余学权 刘明礼 +1 位作者 汪昊 陈伟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5-308,共4页
设计了一种三芯光子晶体光纤带通滤波器结构。利用纤芯间的谐振耦合,实现了滤波。当3个纤芯基模模式有效折射率在同一频率点实现匹配时,将产生谐振现象。通过合理选取光纤结构参数,可以使3个模式满足谐振条件。由于3个纤芯基模只在工作... 设计了一种三芯光子晶体光纤带通滤波器结构。利用纤芯间的谐振耦合,实现了滤波。当3个纤芯基模模式有效折射率在同一频率点实现匹配时,将产生谐振现象。通过合理选取光纤结构参数,可以使3个模式满足谐振条件。由于3个纤芯基模只在工作波长处实现有效折射率的匹配,因而纤芯间发生波长的选择性耦合。应用全矢量光束传播法(BPM)分析了这种光纤带通滤波器的性能。结果表明:在1.55μm工作波长上,光纤耦合长度为22.8 mm;在损耗低于-3 dB前提下,通带带宽为8.9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芯光子晶体光纤 滤波器 光束传播法 窄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傍轴洛伦兹光束的传输特性研究
16
作者 张悦 段其强 +1 位作者 陈献亚 丁桂林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2-656,680,共6页
基于光强二阶矩理论,推导出非傍轴洛伦兹光束的远场发散角、近场发散角、束腰宽度以及光束传输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它们与对应束腰宽度以及波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与非傍轴高斯光束相比,在满足二极管激光器物理机制的... 基于光强二阶矩理论,推导出非傍轴洛伦兹光束的远场发散角、近场发散角、束腰宽度以及光束传输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它们与对应束腰宽度以及波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与非傍轴高斯光束相比,在满足二极管激光器物理机制的条件下,非傍轴洛伦兹光束更符合二极管激光束的实际情况,因此,非傍轴洛伦兹光束更适用于描述二极管激光器等光源尺寸小且发散程度较大的激光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传输 非傍轴 二阶矩 洛伦兹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参数及界面特性对硅异质结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永堂 周骏 +2 位作者 孙铁囤 邸明东 苑红伟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0-875,共6页
针对a-Si∶H(n)/c-Si(p)双面异质结太阳电池结构,数值研究了不同p型单晶硅衬底厚度、氧缺陷密度、电阻率以及异质结界面缺陷态密度与电池转化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异质结界面缺陷态密度是影响电池性能的最主要因素,衬底前表面界面... 针对a-Si∶H(n)/c-Si(p)双面异质结太阳电池结构,数值研究了不同p型单晶硅衬底厚度、氧缺陷密度、电阻率以及异质结界面缺陷态密度与电池转化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异质结界面缺陷态密度是影响电池性能的最主要因素,衬底前表面界面缺陷密度增大,主要降低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衬底背表面界面缺陷态密度主要影响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其次,p型硅衬底厚度减小和氧缺陷密度的增大,均导致短路电流密度下降,电池转化效率降低,特别是在界面缺陷态密度较低时,氧缺陷密度对电池性能影响较大;最后,在衬底前表面界面缺陷态密度为5×1010cm-2,后表面界面缺陷态密度为5×1010cm-2以及氧缺陷密度为109cm-2时,衬底电阻率存在最优值1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异质结 c—Si(p)衬底 太阳电池 AFORS·H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型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邸明东 周骏 +1 位作者 孙铁囤 孙永堂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43-1348,共6页
针对两种a-Si(n)/c-Si(p)异质结太阳电池结构,应用AFORS_HET软件,分析氢化非晶硅(a-Si:H)和氢化微晶硅(μc-Si:H)两种材料作为背面场时的特性参数对a-Si(n)/c-Si(p)异质结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型氢化微晶硅(μc-Si:H(p))为背... 针对两种a-Si(n)/c-Si(p)异质结太阳电池结构,应用AFORS_HET软件,分析氢化非晶硅(a-Si:H)和氢化微晶硅(μc-Si:H)两种材料作为背面场时的特性参数对a-Si(n)/c-Si(p)异质结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型氢化微晶硅(μc-Si:H(p))为背面场时电池性能得到提高,μc-Si:H(p)的背面场特性是关键因素。最后,优化设计出以a-Si:H为窗口层、μc-Si:H为背面场的a-Si(n)/c-Si(p)异质结太阳电池TCO/a-Si:H(n)/a-Si:H(i)/c-Si(p)/a-Si:H(i)/μc-Si:H(p)/TCO,并获得20%的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n)/c—Si(p)异质结太阳电池 微晶硅 背面场 AFORS—H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1×N多模干涉分束器的三维设计与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骏 赵峰 +2 位作者 高永锋 郑慧茹 贾振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37-2040,共4页
相比于传统的1×N对称型多模干涉(Mult-Mode Interference ,MMI)分束器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埋入式弱限制光波导分束器件.它的干涉区及输入输出波导采用倒锥形式,器件尺寸减小,且不均匀性与附加损耗也减小.以1×4的对称型MMI分... 相比于传统的1×N对称型多模干涉(Mult-Mode Interference ,MMI)分束器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埋入式弱限制光波导分束器件.它的干涉区及输入输出波导采用倒锥形式,器件尺寸减小,且不均匀性与附加损耗也减小.以1×4的对称型MMI分束器为例,当只对干涉区采用倒锥形结构后,在TE偏振中心波长为1 .55μm时,器件长度减小了500μm,均匀性增加了0.131 dB,而附加损耗仅增加了0 .02 dB,波长响应较传统设计增加了40 nm.在此基础上,又在输入输出臂上也各增加倒锥形结构后,相比于传统设计附加损耗减小了0 .02 dB,均匀性增加了0 .139 dB,器件长度减小了500μm.改进后的器件具有优越的容差性.器件采用掺氟型聚合物材料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在合理范围内偏离输出波导位置,使输出光强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I分束器 有限差分束传播法 波导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多模干涉分束器的设计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峰 周骏 +1 位作者 郑慧茹 贾振红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6年第5期39-42,共4页
相比于传统的1×N对称型多模干涉(MMI)分束器,提出了一种新型埋入式弱限制光波导分束器件,它的干涉区及输入输出波导采用倒锥形式。以1×4的对称型MMI分束器为例,在输入输出臂上各增加了倒锥形结构后,较传统设计附加损耗减小了0... 相比于传统的1×N对称型多模干涉(MMI)分束器,提出了一种新型埋入式弱限制光波导分束器件,它的干涉区及输入输出波导采用倒锥形式。以1×4的对称型MMI分束器为例,在输入输出臂上各增加了倒锥形结构后,较传统设计附加损耗减小了0.02 dB,均匀性增加了0.139 dB,器件长度减小了500μm。同时,改进后的器件具有优越的偏振相关性及客差性。器件采用掺氟型聚合物材料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在合理范围内偏离输出波导位置,使输出光强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MMI分束器 有限差分束传播法 附加损耗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