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NN-LSTM模型的车辆换道前跟驰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公宇 马斌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考虑换道车辆在换道前的跟驰行为与无换道意图的一般跟驰行为有明显的差异,为研究车辆在换道前的特殊跟驰行为,提出“换道前跟驰”阶段概念,将换道车辆的跟驰过程划分为“基本跟驰”与“换道前跟驰”两阶段,以主车在换道前斜率的第五八... 考虑换道车辆在换道前的跟驰行为与无换道意图的一般跟驰行为有明显的差异,为研究车辆在换道前的特殊跟驰行为,提出“换道前跟驰”阶段概念,将换道车辆的跟驰过程划分为“基本跟驰”与“换道前跟驰”两阶段,以主车在换道前斜率的第五八分位数作为“换道前跟驰”的终点,使用z检验法验证了换道车辆在换道前跟驰阶段运动状态的特殊性。搭建CNN-LSTM网络以车辆速度、加速度、相对距离、横向偏移量等为输入,利用CNN层提取输入层特征,再将提取出的特征作为LSTM网络的输入,利用LSTM网络实现跟驰车辆状态的预测。仿真结果表明,传统的IDM不适用于车辆换道前的特殊跟驰行为,搭建的CNN-LSTM模型在加速度精度上较传统IDM模型提升了15.1%,更适用于车辆换道前跟驰状态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道前跟驰 车辆状态预测 CNN-LSTM融合神经网络 NGSIM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对企业技术要求及对策分析
2
作者 刘胜吉 陆勇 马淋军 《标准科学》 2013年第5期49-52,76,共5页
本文从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要求对2011年版内燃机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主要技术条款进行了解读,对生产许可证实施过程中企业存在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形成合格技术文件及实施的思路;对检验规程中使用GB/T 2828.1确定... 本文从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要求对2011年版内燃机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主要技术条款进行了解读,对生产许可证实施过程中企业存在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形成合格技术文件及实施的思路;对检验规程中使用GB/T 2828.1确定抽样检验方案存在的错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检验项次合格率限确定抽样检验方案用AQL值的例证反算倒推法,该方法已在多家企业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许可证 内燃机 实施细则 标准化 抽样检验 技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空气悬架阻尼分频混合控制策略研究
3
作者 潘公宇 杜曾龙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4,共10页
针对提高乘坐舒适性的需求以及依靠单一控制算法存在局限性的现象,本文给出了一种算法结构简易,性能高效,应用成本较低的电控空气悬架阻尼分频混合控制方法。首先是设计了一种变指数天棚控制,仿真表明,其在低频段控制效果较好且比传统... 针对提高乘坐舒适性的需求以及依靠单一控制算法存在局限性的现象,本文给出了一种算法结构简易,性能高效,应用成本较低的电控空气悬架阻尼分频混合控制方法。首先是设计了一种变指数天棚控制,仿真表明,其在低频段控制效果较好且比传统天棚更优,其次是对LQG控制进行设计,并利用遗传粒子群算法对Q,R矩阵进行寻优,使其获得全局最优解,根据分析表明,其在高频区域控制效果较好且算法成熟稳定,然后通过高低频分频的方式对两者进行融合,实现对电控空气悬架阻尼在全频段的分频联合控制。最后搭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的1/4车电控空气悬架仿真模型和基于U2快速控制原型和dSPACE/Simulator实时仿真器的硬件在环实验平台(HIL),采用随机路面工况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变指数天棚分频混合控制比LQR控制效果更好,较被动悬架和SH-ADD混合控制,车身加速度分别下降了15.53%和6.42%,在全频段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充分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指数天棚 遗传粒子群算法 电控空气悬架 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LED前照灯散热器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新杰 蔡忆昔 +2 位作者 王静 张纯 包伟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69-1275,共7页
针对大功率LED汽车前照灯的结构、性能要求,提出了基于热电制冷效应的散热方案,并对不同类型散热系统散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半导体制冷器对外部风扇风速或冷却液流速的敏感性分别高于风冷和液冷散热装置,模型一(风冷+热电制... 针对大功率LED汽车前照灯的结构、性能要求,提出了基于热电制冷效应的散热方案,并对不同类型散热系统散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半导体制冷器对外部风扇风速或冷却液流速的敏感性分别高于风冷和液冷散热装置,模型一(风冷+热电制冷)和模型二(液冷+热电制冷)的制冷片最佳工作电流分别为3.0 A和5.0 A。当环境温度在极限范围(60~65℃)时,计算得到芯片的结温为55.5℃,光通量为1 458.8 lm。所设计的基于热电制冷散热系统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前照灯 强制散热 热电制冷 环境温度 光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LED汽车前照灯散热系统设计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静 蔡忆昔 赵新杰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04-1209,共6页
针对大功率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 Diode)对结点温度要求严格控制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导热板+热沉的散热技术来满足LED前照灯散热封装的需求。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方法研究了芯片的结温随环境温度、导热板长度、散热器倾斜角度、... 针对大功率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 Diode)对结点温度要求严格控制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导热板+热沉的散热技术来满足LED前照灯散热封装的需求。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方法研究了芯片的结温随环境温度、导热板长度、散热器倾斜角度、芯片封装深度的变化规律,试验值与数值模拟值基本吻合。结果均表明,环境温度及散热器的倾斜角对芯片结温有较大影响,芯片结温随环境温度基本呈线性变化关系,散热装置水平放置的散热效果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前照灯 强化散热 数值模拟 结点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VS的通用发动机排放测量和分析系统开发
6
作者 刘军 李衍德 +1 位作者 郭晨海 秦洪武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6,共4页
对基于稀释定容取样系统CVS的通用发动机排放测量和分析技术进行了研究,推导了稀释参数、排放量、基于燃烧前后碳平衡的燃油消耗计算模型,对测试系统的准确度开展了探讨。对基于CVS排放测试碳平衡得到的燃油消耗与通过发动机燃油耗仪测... 对基于稀释定容取样系统CVS的通用发动机排放测量和分析技术进行了研究,推导了稀释参数、排放量、基于燃烧前后碳平衡的燃油消耗计算模型,对测试系统的准确度开展了探讨。对基于CVS排放测试碳平衡得到的燃油消耗与通过发动机燃油耗仪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测试系统的正确性。介绍了自主开发的VTCL-EETS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排放 定容取样 燃油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汽车内饰件环保安全性能认证初探
7
作者 王启唐 陆勇 杨辉 《汽车与配件》 2013年第35期48-50,共3页
随着汽车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人们对汽车内饰件的环保安全性能越来越重视。文章综述了汽车内饰件环保安全性能的指标,对比分析了世界主要汽车生产企业改善汽车内饰件环保安全性能的措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 随着汽车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人们对汽车内饰件的环保安全性能越来越重视。文章综述了汽车内饰件环保安全性能的指标,对比分析了世界主要汽车生产企业改善汽车内饰件环保安全性能的措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由2002年底的0.9辆,增加到2011年底的18.6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2年国内乘用车共销售1549.52万辆,同比增长7.07%。数据表明,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汽车消费快速进入家庭,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驾驶者呆在车上的时间正越来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内饰件 安全性能 环保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认证 汽车生产企业 居民家庭 国家统计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加速过程噪声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军江 何铁平 +2 位作者 秦洪武 李衍德 郭晨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28,共5页
提出了基于变时基短时傅里叶变换来分析和处理时变信号的技术。运用该技术对某汽车的加速噪声进行测量和分析,发现发动机进气噪声是该车主要的加速噪声源。通过对该车进气系统的改进设计,使该车车外加速噪声达到了限值要求。
关键词 汽车 加速噪声 进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