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宜兴地区无症状人群结直肠肿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国昌 潘琦 +3 位作者 许新芳 宁月季 刘雷 李兆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江苏宜兴地区无症状人群结直肠肿瘤和结直肠进展期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以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江苏宜兴地区籍无症状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调查获取其人口学特征、既往疾病史、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 目的探讨江苏宜兴地区无症状人群结直肠肿瘤和结直肠进展期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以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江苏宜兴地区籍无症状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调查获取其人口学特征、既往疾病史、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惯等信息。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探讨结直肠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905例合格研究对象。年老、吸烟、饮酒是结直肠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老、男性、冠心病、蛋类摄入、2 d或以上1次的排便频率是结直肠进展期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较高的可信度。研究结果为制定该人群结直肠肿瘤的筛查策略和预防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结肠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兴市农村高血压人群血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情况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燕春 杨松 +2 位作者 沈冲 赵祥海 崔国兴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对宜兴市农村高血压人群血压与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对宜兴市两个乡镇年龄40~85岁人群进行流行病学整群抽样调查,共调查4 128例。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既往高血压、糖尿病... 目的:对宜兴市农村高血压人群血压与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对宜兴市两个乡镇年龄40~85岁人群进行流行病学整群抽样调查,共调查4 128例。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史,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等指标,已知有高血压人群按血压控制效果分为血压控制达标组及未达标组。结果:(1)共调查4 128例,高血压患者1 932例,其中1 137例有高血压史,血压控制达标449例,自我报告否认高血压史的2 991例中新发现高血压795例,血压控制达标率23.24%。(2)血压控制达标组年龄大于未达标组,为(65.2±10.2)岁对(62.6±10.6)岁,P〈0.001;(3)糖尿病、血脂异常在血压控制达标组分别占7.13%、9.35%,在血压控制未达标组分别占22.53%、11.34%,P〈0.05;(4)血压控制未达标组血浆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和载脂蛋白A水平均显著高于达标组,P〈0.001。结论:宜兴市农村人群高血压控制率为23.24%,血压控制未达标组有更多心血管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危险因素 血压控制 农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免疫预后指数与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3
作者 温旭智 许春妮 +2 位作者 洪国标 骆学新 陈雯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17-21,29,共6页
目的分析肺免疫预后指数(LIPI)与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5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信迪利单抗治疗,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IPI,将患者分为LIPI低风险组、LIPI中风险组和... 目的分析肺免疫预后指数(LIPI)与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5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信迪利单抗治疗,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IPI,将患者分为LIPI低风险组、LIPI中风险组和LIPI高风险组。分析LIPI与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筛选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是否吸烟、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LIPI是PFS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LIPI是O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70岁、年龄>70岁、腺癌、分期Ⅳ期、LIPI高风险是患者PFS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70岁、分期Ⅳ期、腺癌、LIPI高风险是患者OS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IPI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影响患者预后。LIPI低风险患者预后更佳,中位PFS、OS更长。结论LIPI与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LIPI低风险晚期NSCLC患者在信迪利单抗治疗中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信迪利单抗 肺免疫预后指数 总生存期 无进展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125粒子植入改善接受抗PD-1联合化疗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4
作者 闵科 蒋嘉萍 +5 位作者 王维民 王云帆 汤月华 陈红 姚强 金俊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目的评估接受I-125粒子植入联合抗PD-1单克隆抗体+化疗的晚期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患者的预后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接受抗PD-1联合化疗治疗的Ⅳ期转移性... 目的评估接受I-125粒子植入联合抗PD-1单克隆抗体+化疗的晚期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患者的预后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接受抗PD-1联合化疗治疗的Ⅳ期转移性PDAC患者,根据是否接受I-125粒子植入分为:I-125粒子植入联合抗PD-1单克隆抗体和化疗组(I-125 seed implantation+anti-PD-1 monoclonal antibody+chemotherapy group,IPC组),抗PD-1单克隆抗体和化疗组(anti-PD-1 monoclonal antibody+chemotherapy group,PC组)。随访时间为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结合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分析患者的预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初步分析不同治疗组患者的外周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共纳入13名患者,其中IPC组5名,PC组8名。IPC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明显长于PC组。IPC组的治疗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在可控范围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CD4/CD8比值表明IPC患者的预后更好。与PC组患者相比,IPC组的患者治疗后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和活化的调节性T细胞(active regulatory T cells,aTreg)水平降低。结论治疗中植入I-125粒子可改善接受抗PD-1单克隆抗体+化疗的晚期PDAC患者的预后,且患者治疗后的循环aTreg细胞水平降低,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I-125粒子 免疫治疗 放疗 调节性T细胞(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柴胡汤合大承气汤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思思 赵盼盼 +2 位作者 苏薇洁 黄英 姚镇东 《广州医药》 2025年第2期252-259,共8页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重症发病率也逐年增加。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优势。近年来,大柴胡汤合大承气汤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方面药理机制的研究不断延伸,同时对方药中的药...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重症发病率也逐年增加。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优势。近年来,大柴胡汤合大承气汤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方面药理机制的研究不断延伸,同时对方药中的药理活性成分也在不断深入研究。该文旨在整理相关研究,综述大柴胡汤合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药物活性成分、药理机制等,以期为临床实践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大柴胡汤 大承气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疗效研究
6
作者 朱瑞农 宋丽群 钱佶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EVB患者89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分别给予以生长抑素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或在此治...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EVB患者89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分别给予以生长抑素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或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和曲张静脉套扎术治疗,随访6个月。使用超声诊断仪检测门静脉直径(PVD)、门静脉血流流速(PVV)和脾静脉血流流速(SVV),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过氧化脂质(LPO)、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9%(P<0.05);观察组输血(1.8±0.4)u,显著少于对照组【(4.2±2.0)u,P<0.05】,止血时间为(0.8±0.2)d,显著短于对照组【(3.1±1.1)d,P<0.05】,胃镜复查观察组EV消失9例(20.9%);治疗前后,两组PVD、PVV和S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LPO、MTL和GAS分别为(4.3±1.1)U/L、(193.6±20.4)ng/L和(85.5±9.2)μ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1±1.6)U/L、(254.9±24.9)ng/L和(112.4±10.3)μg/mL,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再出血3例(7.0%),经再次内镜下治疗等综合处理,止血,对照组再出血17例(42.5%,P<0.05),经内科综合治疗止血12例,死亡5例(29.4%)。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或/和曲张静脉套扎术是抢救肝硬化并发EVB患者比较有效的方法,但设备和技术要求高,治疗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综合培训方能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生长抑素 内镜下组织胶注射 曲张静脉套扎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184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7
作者 蒋颜材 姚镇东 +3 位作者 王秀平 刘云 邵世和 纪筠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2期125-132,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184(miR-1184)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MGC-803细胞增殖、迁移和炎症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184在Hp感染MGC-80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将MGC-803细胞分为模拟物对照组(miR-NC组)、mi... 目的:探讨微小RNA-1184(miR-1184)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MGC-803细胞增殖、迁移和炎症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184在Hp感染MGC-80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将MGC-803细胞分为模拟物对照组(miR-NC组)、miR-1184模拟物组(miR-1184组)、Hp感染组(miR-NC+Hp组)、miR-1184模拟物联合Hp感染组(miR-1184+Hp组)、抑制剂对照组(In-NC组)和miR-1184抑制剂组(anti-miR-1184组);采用CCK-8实验、平板克隆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iR-1184和Hp感染对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和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未感染组相比,Hp感染MGC-803细胞后引起细胞病变效应,miR-1184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miR-NC组相比,miR-1184组MGC-803细胞活性降低,平板克隆形成能力降低,G1期细胞增多、S期和G2期减少,划痕愈合能力减弱,可上调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水平,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P<0.05或P<0.01)。与miR-NC+Hp组相比,miR-1184+Hp组抑制MGC-803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能力和EMT进程(P<0.05或P<0.01)。与miR-NC+Hp组相比,miR-1184+Hp组降低MGC-803细胞中TNF-α、IL-1β、IL-6、IL-8 mRNA表达水平,抑制NF-κB p-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比例(P<0.05)。抑制miR-1184则促进MGC-803细胞的增殖、周期、迁移和EMT进程(P<0.05或P<0.01)。结论:miR-1184在Hp感染胃癌细胞中表达下降,高表达miR-1184可逆转Hp感染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184 幽门螺杆菌 胃癌 细胞周期 迁移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技术联合移动设备在团队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
8
作者 陈硕 蒋宝虎 +3 位作者 陈思思 戴标 周吉 邹圣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3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5G技术联合移动设备在团队心肺复苏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6月宜兴市人民医院2020级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0名学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名。试验组采用5G技术联合移动设备组织教学,对照... 目的探讨5G技术联合移动设备在团队心肺复苏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6月宜兴市人民医院2020级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0名学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名。试验组采用5G技术联合移动设备组织教学,对照组采用授课教学法教学。通过对比2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核评分及问卷调查结果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为(88.16±4.62)分,高于对照组的(79.53±3.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技能平均成绩为(91.49±1.22)分,高于对照组的(83.42±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中,试验组各项目的主观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G技术联合移动设备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团队心肺复苏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技术 移动设备 团队心肺复苏 问卷调查 教学质量 远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蒋颜材 钟玉兵 +1 位作者 徐潇 董旭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93-196,共4页
剖析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群体是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患者,共有人数77例,依据手术模式划分组别,即开腹组和腔镜组,设定治疗评价指标,分析组间结果差异。结果 组间数据比较,腔镜组围术期指标、... 剖析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群体是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患者,共有人数77例,依据手术模式划分组别,即开腹组和腔镜组,设定治疗评价指标,分析组间结果差异。结果 组间数据比较,腔镜组围术期指标、炎症指标、疼痛评分、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 予以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有利于降低损伤、促进恢复、抑制过度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为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淋巴结构在胃癌中的功能探索
10
作者 晏县城 范凌玲 王维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5年第3期178-182,共5页
胃癌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全球人类的健康.胃癌治疗的常规模式都强调以手术切除为主的治疗方式,随着治疗领域的探索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多的辅助治疗手段被接受与认可,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在临床上也... 胃癌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全球人类的健康.胃癌治疗的常规模式都强调以手术切除为主的治疗方式,随着治疗领域的探索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多的辅助治疗手段被接受与认可,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在临床上也取得了比较可观的疗效.但胃癌因其复杂的生物学特征,显示出高复发率和易转移性,预后较差,导致总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寻找有效标志物预测治疗疗效和预后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近年来,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TLS)在多个肿瘤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在胃癌治疗中被认为具有显著的预后价值,可能在治疗和预后评估上提供新途径.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TLS在胃癌及其特殊类型中的临床价值.基于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理解,TLS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策略,从而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三级淋巴结构 预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二药”判决的法理学思考与医院应对
11
作者 曹志宏 顾胤杰 周亚民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9年第4期96-98,共3页
"齐二药"事件作为2006年度重大药物安全事件,其国内影响之大至今仍不乏关注和讨论。作者视角主要集中于对医院方面判决的评论和医院应对措施的讨论。
关键词 判决 法理学 思考 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医院开展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经验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雪锋 蒋旭平 +1 位作者 秦振乾 周伟民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索县级医院开展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独立开展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局限性肾肿瘤共171例,术式采用经腹膜后途径112例,经腹腔途径5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 目的探索县级医院开展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独立开展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局限性肾肿瘤共171例,术式采用经腹膜后途径112例,经腹腔途径5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171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病理提示149例为肾癌,22例为肾错构瘤;经腹膜后入路组的手术时间短于经腹腔入路组[(153.7±25.5)min vs.(193.0±32.2)min,P<0.05],而两组的术中出血量[(111.4±51.3)mL vs.(104.4±47.5)mL,P=0.384]和手术并发症[7.1%(8/112)vs.11.8%(7/59),P=0.299]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经腹膜后途径和经腹腔途径进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局限性肾肿瘤均安全有效,适宜在县级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保留肾单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全内技术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分析
13
作者 周鸣 贺健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全内技术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9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行ACL重建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关节镜下传统技术重建ACL术,观察组行关...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全内技术半腱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9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行ACL重建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关节镜下传统技术重建ACL术,观察组行关节镜下全内技术半腱肌重建ACL术。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关节感染、韧带再断裂。术前,两组Lyshol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主观膝关节形态量表(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Lysholm、IKDC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ysholm分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阴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关节镜下全内技术半腱肌重建ACL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半肌腱重建 关节镜 全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Ⅲ度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14
作者 杨建平 戴喆一 周鸣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关节镜手术对Ⅲ度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Ⅲ度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关节镜组(关节镜手术治...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关节镜手术对Ⅲ度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Ⅲ度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关节镜组(关节镜手术治疗)和联合组(关节镜手术+PRP治疗),各40例,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前、术后6个月骨性标志物及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总优良率高于关节镜组;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血清骨钙素(BG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及WOMAC评分降低,且联合组均较关节镜组更低;而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及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升高,且联合组较关节镜组更高(均P<0.05)。随访期间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度半月板损伤患者应用关节镜手术联合PRP治疗,有助于促进其膝关节功能恢复,调节骨性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度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手术 富血小板血浆 膝关节功能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谵妄风险评估表的构建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雅欣 韩超 +4 位作者 刘俊峰 刘金明 阮志慧 杭东元 陆俊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构建老年患者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谵妄(POD)的风险评估表并评价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74例和2022年1—5月的同质患者153例,分别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是否发生POD将患者分成两组:非POD组和... 目的构建老年患者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谵妄(POD)的风险评估表并评价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74例和2022年1—5月的同质患者153例,分别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是否发生POD将患者分成两组:非POD组和POD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训练集并确定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Homs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一致性。根据OR值对所选变量进行赋值后建立POD风险评估表,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风险评估表的预测效能。将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截断值进行风险分层分为:低危和高危。计算不同风险分层的POD发病率,评估风险评估表的适用性。结果训练集中有58例(12.2%)发生POD,验证集中有19例(12.4%)发生PO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5岁、ASAⅢ或Ⅳ级、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4分、术前睡眠障碍、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全麻、术中未使用右美托咪定为POD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评估表以截断值44.5分进行危险分层,其预测PO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6(95%CI 0.937~0.975)。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风险预测评估表将患者分为低危和高危,与低危患者比较,高危患者POD发病率均明显升高(P<0.001)。结论采用年龄≥85岁、ASAⅢ或Ⅳ级、MMSE评分≤24分、术前睡眠障碍、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全麻、术中未使用右美托咪定构建的POD风险评估表,对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能有效识别发生POD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老年 髋膝关节置换术 风险评估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肿瘤作用的苦参碱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郭明鑫 堵滢 +1 位作者 吴霞 闵琳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50-258,共9页
目的 总结苦参碱的抗肿瘤机制以及苦参碱衍生物在抗肿瘤中的构效关系,为苦参碱的开发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方法 以“苦参碱”“衍生物”“肿瘤”和“药理活性”等为关键词,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 目的 总结苦参碱的抗肿瘤机制以及苦参碱衍生物在抗肿瘤中的构效关系,为苦参碱的开发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方法 以“苦参碱”“衍生物”“肿瘤”和“药理活性”等为关键词,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报道,并进行总结和挖掘。结果 苦参碱是中药苦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消化系统肿瘤、呼吸系统肿瘤、妇科肿瘤、白血病、前列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引起程序性细胞死亡、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周期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等方式发挥其抗肿瘤作用。苦参碱结构修饰主要集中于母环上的13,14,15及16位。结论 苦参碱对多种类型的肿瘤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结构改造可以弥补苦参碱本身的某些不足,为苦参碱的开发提供进一步的信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肿瘤 结构修饰 构效关系 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体力学的表面应力预测颈动脉斑块破裂的回归分析
17
作者 马科杰 杜睿 +3 位作者 徐宇浩 罗一烽 曹志宏 李月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表面应力与斑块破裂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7例,所有患者在接受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后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破裂...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表面应力与斑块破裂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7例,所有患者在接受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后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破裂组16例和未破裂组51例。以CTA图像构建血管三维模型并获得斑块形态学参数,应用计算流体力学量化斑块各部位的表面应力。比较2组患者各应力参数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破裂的独立影响因素,用ROC曲线分析斑块表面应力参数对斑块破裂的预测效能,用线性回归分析斑块表面应力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未破裂组比较,破裂组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斑块总体积、顶部表面应力和近端底部-顶部表面应力差(ΔPBTSS)显著升高(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OR=1.855,95%CI:1.542~8.349,P=0.043)和ΔPBTSS(OR=1.041,95%CI:1.016~1.067,P=0.002)是斑块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LDL-C和ΔPBTSS二者联合预测斑块破裂的曲线下面积为0.906(95%CI:0.819~0.992,P=0.000)。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斑块垂直径(β=22.320,95%CI:10.607~34.033,P=0.000)、近端坡度(β=3.002,95%CI:1.188~4.815,P=0.002)与ΔPBTSS密切相关,且垂直径与近端坡度存在显著交互作用(β=4.117,95%CI:3.169~5.065,P=0.000)。结论斑块表面应力与斑块破裂密切相关,有助于预测颈动脉斑块破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物理 流体动力学 脑血管造影术 颈动脉斑块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淋巴结阳性率的胃印戒细胞癌预后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8
作者 吴毅萍 余虹 +2 位作者 金涛 刘雷 刘芳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586-592,共7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阳性率(LNR)在胃印戒细胞癌(GSRCC)预后中的价值,并构建基于LNR的预后列线图进行验证。方法收集并整理了SEER数据库和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GSRCC患者数据,分别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通过... 目的探讨淋巴结阳性率(LNR)在胃印戒细胞癌(GSRCC)预后中的价值,并构建基于LNR的预后列线图进行验证。方法收集并整理了SEER数据库和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GSRCC患者数据,分别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进行预后分析。构建基于LNR的预后列线图,并在验证集中进行验证。结果与低LNR患者相比,高LNR患者肿瘤分期更晚,中LNR患者化疗比例更高(P<0.05)。训练集低、中、高LNR患者的5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71.1%、30.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验证集低、中、高LNR患者的5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为85.0%、53.2%、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LNR、Stage分期、化疗是影响GSRCC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进一步构建列线图模型,该模型在内部抽取和外部验证方面都具有较好的预测一致性。在内部验证中,1、3、5年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848、0.855,外部验证的AUC分别为0.724、0.729、0.737。结论LNR对GSRCC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以LNR为基础的列线图模型可被视为GSRCC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印戒细胞癌 淋巴结阳性率 列线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抗肺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郭明鑫 周希涵 +1 位作者 吴霞 堵滢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7-254,共8页
目的总结天然产物抗肺癌的机制,为候选治疗肺癌新的前瞻性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肺癌、中药、药理学及其组合等关键词,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ience Direct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有关天然产物抗肺癌作用研究的文... 目的总结天然产物抗肺癌的机制,为候选治疗肺癌新的前瞻性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肺癌、中药、药理学及其组合等关键词,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ience Direct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有关天然产物抗肺癌作用研究的文章,并进行总结。结果中医药治疗肺癌优势明显,具有药理机制新颖、毒性低、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可增效减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天然产物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萜类、皂苷类和酚类,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周期、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促进自噬、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天然产物与细胞毒性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增强疗效或降低耐药性,延缓肺癌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结论中药含有多种黄酮、生物碱、萜及其苷类、多酚和其他可有效对抗肺癌的活性化合物,适合作为治疗肺癌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肺癌 物质基础 作用机制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通过β-arrestin2/STING/TBK1通路改善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20
作者 孙红 韩超 +1 位作者 雷道赟 刘金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9-1426,共8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C57BL/6J雄性老年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组),利拉鲁肽组(L组),模型组(M组),模型组+利拉鲁肽组(ML组),每组12只。M组和ML组采用七氟醚麻醉联合剖腹探查术构建模型。L...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C57BL/6J雄性老年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组),利拉鲁肽组(L组),模型组(M组),模型组+利拉鲁肽组(ML组),每组12只。M组和ML组采用七氟醚麻醉联合剖腹探查术构建模型。L组、ML组于腹腔注射利拉鲁肽300μg/kg,1次/d,连续14 d。术后采用旷场实验、Y迷宫实验、条件恐惧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海马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β-抑制素2(β-arrestin2)、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TANK结合激酶1(TBK1)、IL-1β、IL-6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Iba1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与N组比较,M组术后自发交替率、僵直时间百分比、海马组织GLP1R表达减少(P<0.05),β-arrestin2、STING、PTBK1、IL-6、IL-1β及Iba1阳性细胞数量表达增高(P<0.05)。与M组比较,ML组术后自发交替率、僵直时间百分比和GLP1R表达增高(P<0.05),β-arrestin2、P-TBK1、IL-6、IL-1β、Iba1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能通过抑制β-arrestin2/STING/TBK1通路改善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GLP1R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