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43-0146,共4页
探讨家庭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病情稳定出院的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 探讨家庭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病情稳定出院的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参与式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希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可以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提高用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式 延续性护理 慢性心衰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融指数的射频消融术对心房颤动患者血小板活化及心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沐嘉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93-096,共4页
分析基于消融指数的射频消融术对心房颤动血小板活化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进行临床对照试验,选取进行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80例为对象。分析两组人员的一般资料,符合入组指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比例分为2组。对照组中(40例)... 分析基于消融指数的射频消融术对心房颤动血小板活化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进行临床对照试验,选取进行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80例为对象。分析两组人员的一般资料,符合入组指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比例分为2组。对照组中(40例),基于接触压力参数,进行射频消融术。观察组中(40例),采用基于消融指数,进行射频消融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时间评定血小板活化指标和心功能指标,记录观察指标,相互比较。结果 与术前比,对照组术后即刻、术后1d GMP-140、CD62P、CD63上升,观察组术后即刻GMP-140、CD62P、CD63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1d GMP-140、CD62P、CD63较低(P<0.05)。与术前比,两组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LAD和LAV下降,LVEF上升(P<0.05)。两组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 LAD、LAV、LVEF两两比较(P>0.05)。观察组X线使用时间、消融时间和手术时长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心房颤动患者,基于消融指数的射频消融术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提高心功能,其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指数 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 血小板活化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蔡丽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119-121,共3页
分析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对于慢性心衰病人护理行为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该研究纳入我科的慢性心衰病人92例为对象,收集所有资料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进行系统的院外护理干预及随访;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观察组(46例... 分析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对于慢性心衰病人护理行为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该研究纳入我科的慢性心衰病人92例为对象,收集所有资料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进行系统的院外护理干预及随访;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观察组(46例)进行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分析病人的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SCHFI)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并进行相互比较;记录2组病人出院3个月的非计划再入院率。结果:经过分析,干预前两组病人的SCHFI评分和MLHFQ评分对比,并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的SCHFI评分升高,MLHFQ评分降低,而且观察组病人的SCHFI评分多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MLHFQ评分少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非计划再入院率2.17%少于对照组8.70%,对比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可以对慢性心衰病人的病情及身体状况进行早期评估、咨询和评价,针对院外制定一系列的护理干预策略,不仅改善病人的自我护理行为,还能提高自我生活能力,降低再入院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哈系统 延续性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护理行为 生活质量 非计划再入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康复综合管理在冠心病PCI患者术后中应用
4
作者 朱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179-181,共3页
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设计研究探索在冠心病PCI患者术后中应用心脏康复综合管理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21-01月至2023-01期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部及门诊康复中心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PCI冠心病患者作为入组对象。采用计算机计算软件... 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设计研究探索在冠心病PCI患者术后中应用心脏康复综合管理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21-01月至2023-01期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部及门诊康复中心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PCI冠心病患者作为入组对象。采用计算机计算软件G-Power 3.1.7估算样本量,代入计算公式,考虑到9%的脱落、剔除率,总样本量为74例。根据使用 SAS 9.4区域随机化分组平均分配到容量管理组或常规组。对照组:37例CH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PCI术后给予第6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介入护理常规,该版本制定标准参照冠心病二级预防,经常州市武进医院护理质量安全委员会审批通过;综合组:综合组37例CH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PCI术后采用阶段性心脏康复干预模式。PCI术后观察和比较两组CHD患者心肺功能;观察和比较两组CHD患者在干预6个月期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悸、心衰等心血管急性事件的的发生率。结果 基于SPSS数据统计可知,综合组PCI术后LVEDD、LVEF、6分钟步行实验,VO2max分别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在PCI术后6个月内,CHD患者心血管急性事件的的发生率仅为16.2%低于对照组48.6%,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能够缓解全国约1100万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扼制冠状动脉硬化的进程,心脏康复综合管理基于慢病发展轨迹,从降低和避免诱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出发,提高CHD服药依从性,运动合理性、饮食地中海性、门诊复查及时性等,从而有效保证PCI术后效果,降低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综合管理 冠心病 心肺功能 PCI术后并发症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的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周培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64-66,共3页
通过研究设计和实施观察基于循证的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在冠心病PCI 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12-01至2022-12-01在我院心内科治疗中心接受PCI术冠心病患者72例,按照住院时间进行编号001~072,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排序,奇数... 通过研究设计和实施观察基于循证的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在冠心病PCI 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12-01至2022-12-01在我院心内科治疗中心接受PCI术冠心病患者72例,按照住院时间进行编号001~072,应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排序,奇数号为对照组,偶数号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心内科PCI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接受基于循证重新修订的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运动耐力情况,参考指标为6分钟步行实验中患者步行距离测量值。同时对两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肺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参考指标为代谢当量(METs)、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阈值(AT)、最大功能(Watt)等。结果 基于数据统计得出不同模式干预下的护理效果,观察组冠心病PCI术后6分钟步行实验中患者步行距离测量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冠心病PCI患者心肺功能比较,从各项数据对比分析可知,效果更为显著,观察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代谢当量(METs)、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阈值(AT)、最大功能(Watt)分别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PCI 术后心脏康复在总结近3~5年的专家共识为循证依据基础,将术后运动处方为康复锻炼的核心内容,结合药物处方、饮食处方、心理处方及戒烟戒酒处方,规范患者行为,根据冠心病患者不同时期的身体机能,合理选择运动方式、运动时间,为冠心病患者术后提供安全、有效的心脏康复锻炼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循证 心脏康复健康教育 冠心病PCI 术后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协同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6
作者 薛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5-8,共4页
通过对照研究探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医护协同模式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2021-04月至2023-03期间因急性心肌梗死而在我院接受住院救治的AMI患者,总样本量为82例,随机以对等分配到医护协同组或常规组。常规组AM... 通过对照研究探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医护协同模式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2021-04月至2023-03期间因急性心肌梗死而在我院接受住院救治的AMI患者,总样本量为82例,随机以对等分配到医护协同组或常规组。常规组AMI患者在PCI术后、冠状动脉溶栓治疗后、心内科保守治疗后病情趋于平稳后,分别给予第6版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医护协助组:在医护团队密切合作分别从AMI患者运动处方、用药处方、饮食处方、控制和避免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再发的高危因素出发,提供全面护理方案。观察和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肺功能(LVEDD、LVEF、6分钟步行距离,VO2max),测量仪器为型号为Meta Lyzer 3B心肺测量仪,测量时间分别为干预后1d及出院前1d。同时观察和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总时间、日常自理能力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及干预期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率。结果 依据数据汇总分析可知,医护协助组AMI患者LVEDD、LVEF、6分钟步行实验,VO2max分别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住院总时间及干预期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率低于常规组,日常自理能力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医护协助组AMI患者高于常规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手术、冠状动脉溶栓治疗、心内科改善循环、利尿促排等保守治疗可以在短时间缓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症状,但降低诱发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促进残存的心肌功能重塑才是AMI慢性病常态化管理重点,医护协助模式强调团队凝集作用,通过加强医护沟通协作,为AMI患者早期康复提供无缝隙连续性护理措施,适合在临床做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协同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早期康复 心肺功能 Barthel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评估联合集束化护理策略在心脏病患者的VTE预防与管理中的应用
7
作者 徐洁 孙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135-138,共4页
采用对照研究模式探求在心脏病患者的VTE预防与管理中的应用风险评估联合集束化护理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01月~2023-03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心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心脏病患者,样本量计算借助计算软件G-Power 3.1.7 ,根据... 采用对照研究模式探求在心脏病患者的VTE预防与管理中的应用风险评估联合集束化护理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01月~2023-03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心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心脏病患者,样本量计算借助计算软件G-Power 3.1.7 ,根据预实验的效果估算,每组纳入的研究对象为49例,按照接受VTE管理模式不同分为风险组与常规组。常规组:49例心内科住院接受非手术治疗方案的患者,给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心内科常规VTE预防及管理方案;风险组:49例心内科住院接受非手术治疗方案的患者,给予风险评估联合集束化护理策略。采用武进医院自制的《血栓防治护理质量督查表》对两种心内科患者VTE相关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比较。结果 风险组医护人员对VTE知识掌握度、VTE预防措施落实情况、心内科VTE健康教育落实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意义。结论 慢性、急性心力衰竭、心脏起搏器植入、PCI术均是导致VTE发生的高危因素,本研究采用Padua量表(内科VTE专属评估量表)对心内科患者进行VTE高危因素的评判性评估,运用集束化护理管理工具将基于循证依据支持的VTE预防策略汇总,根据Padua量表评分实施个性化针对性VTE干预策略,并采用自制《血栓防治护理质量督查表》跟踪督促VTE预防措施的落实,多种举措并进,临床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集束化护理策略 心脏病患者 VTE预防与管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个体化容量管理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曹利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5-8,共4页
通过对照研究探析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个体化容量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时间截点:2021-01至2023-01,选取该期间在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软件G-Power 3.1.7估算样本量,总样本量为78... 通过对照研究探析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个体化容量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时间截点:2021-01至2023-01,选取该期间在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软件G-Power 3.1.7估算样本量,总样本量为78例,按照SAS随机分组区域将78例慢性心衰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容量组。对照组:39例慢性心衰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以医护人员为主导的传统容量管理模式,遵医嘱予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补液量、补液速度,同时指导慢性心衰按医嘱正确选择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住院期间的饮食由营养食堂统一配置;个性化容量管理组根据知信行模式,主要任务为激发和提高慢性心衰患者及患者主要监护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提供以以家庭为中心的个体化容量管理。采用MLHFQ(苏明达心功能不全的生命质量调查表)及SCHFI(慢性心衰患者自护能力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同时比较干预6个月期间,两组慢性心衰患者体质量控制达标率、因再发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再住院率。结果 依据数据汇总分析可知,个性化容量管理组MLHFQ及SCHFI量表评分分别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干预6个月期间,容量组慢性心衰患者体质量控制达标率81.7%、因再发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再住院率1.22%优于对照组(53.8%、13.4%),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心衰因心脏泵出现功能性、器质性病变,是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最终归宿,目前对慢性心衰的救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慢性心衰的长效、持续性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家庭为中心的个体化容量管理以知信行观念为指导,将慢性心衰的患者、对应社区慢病管理团队动员起来,为慢性心衰患者提供无缝隙的慢病管理方案,切实保证慢性心衰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 个体化容量管理 慢性心衰患者 限钠控水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性心脏运动康复对冠心病PCI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潘杨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51-54,共4页
探索在冠心病PCI患者术后采用阶段性心脏运动康复对其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 研究设计的时间节点为2021年11月~2023年4月。采用PASS10计算样本量统计软件,根据既往文献调查及预实验的结果,得出通过有效的PCI术后心脏康复... 探索在冠心病PCI患者术后采用阶段性心脏运动康复对其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 研究设计的时间节点为2021年11月~2023年4月。采用PASS10计算样本量统计软件,根据既往文献调查及预实验的结果,得出通过有效的PCI术后心脏康复锻炼方案可提升心肌功能的效果灵敏度Sensitivity为85%,容许误差范围为5%,得出本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我院心内科于2021年11月~2023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行PCI术患者78例,采用电脑数字编码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同时按照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采用心脏康复锻炼模式的不同,分别命名为常规组和阶段组。PCI术后观察和比较两组CHD患者心肺功能(LVEDD、LVEF、6分钟步行距离,VO2max)。同时观察和比较两组冠心病CHD患者PCI术后采用不同方式的心脏康复锻炼模式下生活综合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从六个维度进行评分比较,评分的切入点为干预前及干预后1月。结果 Excell及SPSS数据统计分析所得,阶段组39例CHD患者心肺功能指标(LVEDD、LVEF、6分钟步行距离,VO2max)优于常规组,且生活综合质量评分在干预后1个月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干预前两组冠心病CHD患者PCI术后生活综合质量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CHD患者PCI术后心脏康复锻炼在改善CHD患者心肌微循环,增强心肌能量储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心脏康复锻炼缺乏对运动时机、运动强度、运动项目的科学选择,阶段性心脏康复锻炼通过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案设计为每位CHD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康复训练,为促进CHD自理能力恢复,重返社会生活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心脏运动康复 冠心病PCI患者 术后预后 生活质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康复护理对稳定期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王叶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111-114,共4页
通过两组数据参照对比观察、探求在慢性心衰患者病情稳定期采取基于国情需要的运动康复护理对CHF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从我院心内科病房于2021.09~2023.04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中选取84例作为... 通过两组数据参照对比观察、探求在慢性心衰患者病情稳定期采取基于国情需要的运动康复护理对CHF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从我院心内科病房于2021.09~2023.04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中选取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初步筛查,排除临床资料不全的4例,最终入组的慢性心衰患者人数为80例。采用蓝色、红色双色球按照摸球法进行随机入组,摸到蓝色球为对照组,反之摸到红色球即为康复组。对照组:40例CHF患者在入院后由床位护士立即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常规知识普及,杜绝CHF高危因素,提高CHF的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等常规护理;康复组:40例CHF患者在心内科住院期间及出院实施延续性护理期间给予具有中国国情特色的心脏康复运动管理模式。采用汉译改良后的针对慢性心衰患者CHF的日常生活质量的评定量表MLHFQ对两组CHF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综合评定和比较;同时采用检验检查指标比较两组CHF患者康复运动的效果。结果 version 25统计数据分析得出,康复组CHF患者的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检验检查指标如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FS(左室短轴缩短率)及LVEF(左室射血分数)数字分别为(41.57±7.26、27.72±5.45、27.78±7.16)低于对照组(46.78±6.48、32.57±5.71、32.67±6.73),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康复护理对于慢性心衰患者的预防及延续性护理效果是支架植入及药物治疗效果所不能替代的,对于持久提升CHF心肺功能,减少再次住院的频次,提升日常生活质量起到核心作用。本研究从国情出发,选择将柔软运动、抗组运动、有氧运动等灵活运用于CHF患者日常心脏康复训练中,效果显著,方法方式具有延长实验周期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模式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杨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7-9,共3页
探讨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 探讨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躯体受限程度(PL)、治疗满意度(TS)、疾病认识程度(DP)、心绞痛稳定状态(AS)、心绞痛发作情况(AF)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康复运动训练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康复运动 冠心病 PIC术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容量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
12
作者 赵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107-109,共3页
探讨对慢性心衰病人实施个体化容量管理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该研究纳入慢性心衰病人98例进行对照分析,对患者进行随机均分。对照组予以整体护理和常规健康教育,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观察组(49人)加用个体化容量管理。... 探讨对慢性心衰病人实施个体化容量管理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该研究纳入慢性心衰病人98例进行对照分析,对患者进行随机均分。对照组予以整体护理和常规健康教育,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观察组(49人)加用个体化容量管理。干预前后对比2组病人的自我护理行为,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持续的观察,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干体质量达标率和非计划再入院率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CHFI量表评分对比相似,并无统计意义(P>0.05);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干预内容后,两组患者的SCHFI量表评分均有所上升,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CHFI量表评分上升更为明显,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干体质量达标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为高,非计划再入院率显著为低,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加用个体化容量管理后,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行容量自我管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提高了干体质量达标率,对预防非计划再入院的发生、延缓疾病恶化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容量管理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护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预防及管理中的应用
13
作者 周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37-139,共3页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预防及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8例)和观察组(n=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集束...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预防及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8例)和观察组(n=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便秘发生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13.2%;观察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32.16±5.27h,优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46.39±5.79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低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可以减少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改善排便情况,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策略 急性心肌梗死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联合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14
作者 徐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64-0167,共4页
探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联合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0年12月-2023年10月在本院以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作为首要诊断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 探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联合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0年12月-2023年10月在本院以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作为首要诊断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联合呼吸训练的模式,观察和比较两组COPD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指标和患者针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COPD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指标和针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从7个核心维度出发,让COPD患者从主观上认知到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经济意义和社会重大意义,将外驱力转化为内动力,促进COPD患者自身健康行为的形式,同时将呼吸训练贯穿于疾病的整个康复过程,取得极小投入而大回报的康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 呼吸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呼吸科痰标本留取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杨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60-0163,共4页
探讨基于持续质量改进在呼吸科痰标本留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1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1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统计和比较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痰标本留取正... 探讨基于持续质量改进在呼吸科痰标本留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1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1月本院呼吸科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统计和比较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痰标本留取正确率及及时率等指标,同时采用自制护理质量问卷调查表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于全体护理人员工作的反馈。结果 观察组的痰标本留取正确率、及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干预后呼吸科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反馈优于干预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通过动员呼吸科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医护人员、医护工等,集思广益,激发管理潜能、自主参与感,从痰标本留取前、留取中、留取后多环节出发,环环把关,环环相扣,细化、优化痰标本留取流程、送检流程,最终达到预期目标,且无形成果收获满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呼吸科 痰标本留取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家庭氧疗实践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顾芸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02-0105,共4页
探讨长期家庭氧疗实践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就诊并好转出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出院后常规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长期家庭... 探讨长期家庭氧疗实践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就诊并好转出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出院后常规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长期家庭氧疗实践方案,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氧疗依从性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后 3 个月及出院后 6 个月氧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实践方案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可以提高患者氧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科老年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用药的合理性与干预效果分析
17
作者 王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01-0104,共4页
探析心内科收诊老年高血压确诊病例在积极施治中抗高血压用药的合理性情况及所展开相关干预的价值体现。方法 对68例心内科老年高血压抽选,具体的研究开展居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遵从随机法特征处理组别,各计入34例,对照组遵行科内... 探析心内科收诊老年高血压确诊病例在积极施治中抗高血压用药的合理性情况及所展开相关干预的价值体现。方法 对68例心内科老年高血压抽选,具体的研究开展居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遵从随机法特征处理组别,各计入34例,对照组遵行科内常规管理,观察组结合实际情况施以针对性干预措施制定和落实。结果 观察组所纳病患不合格处方率经精准调查居于更低(P<0.05)。经整体干预后,观察组认知优良率与依从性调查结果居于更高(P<0.05)。经各自干预,观察组所测血压值表现为更低(P<0.05)。经精心干预,观察组各方面自我管理行为调查评分值居于更高(P<0.05)。展开对患者不良反应的统计,观察组居更低(P<0.05)。结论 心内科针对老年高血压确诊病例在用药合理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对此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可显著性降低不合理用药率,丰富患者认知,提升其依从性,整体优化其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有效改善血压状况,良好控制不良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老年高血压患者 抗高血压药物 用药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肺康复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18
作者 王小李 贺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47-0150,共4页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肺康复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进行对照试验,纳入接受系统治疗方案的AECOPD 76例,符合入组标准。获取临床数据,尊重个人意愿和知情同意权,使用等比例随机数字表,将参...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肺康复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进行对照试验,纳入接受系统治疗方案的AECOPD 76例,符合入组标准。获取临床数据,尊重个人意愿和知情同意权,使用等比例随机数字表,将参与人员分组。对照组中计数38例,接受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中计数38例,接受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肺康复治疗。两组持续干预10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动脉血气和各项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干预48h两组PaO2、PH上升,PaCO2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干预48h观察组PaO2较高,PaCO2较低(P<0.05)。两组干预48h PH比较(P>0.05)。对照组中气喘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肺康复治疗对于AECOPD的康复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动脉血气,缩短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肺康复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手背部鼻烟壶区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治疗的应用分析
19
作者 胡燕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28-30,共3页
通过经鼻烟壶区动脉及经典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治疗的两组方法比较 ,探求两组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心内科2021.09~2023.03收治的冠心病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100例,按照电脑随机编号入组分组,分别为鼻烟组和对照... 通过经鼻烟壶区动脉及经典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治疗的两组方法比较 ,探求两组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心内科2021.09~2023.03收治的冠心病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100例,按照电脑随机编号入组分组,分别为鼻烟组和对照组,鼻烟组采取经鼻烟壶区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予水化治疗、抗凝治疗、局部加压包扎、冠状动脉痉挛、堵塞等病情观察等,对照组采取经典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DSA术后护理措施同前,比较两组PCI及CAG术患者手术操作技术指标,包括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累积穿刺时间(从麻醉至成功置管的时间),不良事件(局部穿刺出血、血肿、动脉闭塞、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术后加压包扎时间、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PCI及CAG术患者的一次动脉穿刺成功率50%、平均穿刺时间(4.940.81)min低于鼻烟组(60%,3.671.03),鼻烟组术后不良事件(出血、血肿、动脉闭塞、迷走神经反射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压迫止血时间(24082)低于对照组(12046),鼻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双侧供血、局部神经分布较少、软组织较少,选取患者拇指掌侧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路径。结论行冠状动脉造影刺,术后易于压迫止血,压迫止血时间短,术后出血、神经损害等相关并发症低,但穿刺难度大,对于医护人员的技术有更大的挑战,而且实践中发现远端桡动脉直径偏小,不利于型号较大的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烟壶区 经典桡动脉穿刺 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Allen试验在老年患者经桡动脉行介入诊疗护理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一桐 冷燕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22-124,共3页
探讨简化Allen试验在老年患者经桡动脉行介入诊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病房拟行桡动脉介入诊疗置管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拟行经桡动脉行介入诊疗术,在其围手术... 探讨简化Allen试验在老年患者经桡动脉行介入诊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病房拟行桡动脉介入诊疗置管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拟行经桡动脉行介入诊疗术,在其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方案,采用Seldinger法经皮穿刺桡动脉经验式盲插法。观察组患者在拟行经桡动脉行介入诊疗术前,采用Allen试验进行桡尺动脉循环状况进行评估。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经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经桡动脉一次置管成功率、造影总成功率,同时比较两组老年CHD患者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时间、压迫止血时间、诊疗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经桡动脉一次置管成功率、造影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时间、压迫止血时间、诊疗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作为冠心病诊治“金标准”的CAG及PCI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不易合并神经、血管功能受损的桡动脉途径进行穿刺,但经桡动脉穿刺容易合并桡动脉缺血性狭窄、堵塞等,简易Allen试验可快速判断桡尺动脉循环状况,避免盲目经桡动脉进行CAG操作带给老年患者的二次伤害,也明显提高老年CHD患者经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经桡动脉一次置管成功率、造影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化Allen试验 老年患者 经桡动脉行介入诊疗 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