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肽针联合接骨板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疼痛和关节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黄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43-046,共4页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骨肽针与接骨板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效果,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患者疼痛和膝关节功能。方法 我们将60名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并根据他们治疗方式不同将他们均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人。所有患者都予接骨板内固定术作...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骨肽针与接骨板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效果,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患者疼痛和膝关节功能。方法 我们将60名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并根据他们治疗方式不同将他们均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人。所有患者都予接骨板内固定术作为基础治疗,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额外接受了注射用骨肽治疗。通过严格数据收集与分析,对比2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术后术后3个月对比分析,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相较于对照组呈现出显著的优越性,统计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57,P=0.040,P<0.05);在术后1个月、3个月疼痛评分比较中,试验组[(3.48±0.45)、(2.26±0.2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15±0.50)、(2.81±0.34)],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t=5.455、7.138,P=0.000、0.000<0.01);此外,术后3个月,对照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占比为60.00%(18/30),而试验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占比为83.33%(25/30),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2=4.022,P=0.045<0.05)。结论 骨肽针联合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还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非常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骨肽针 接骨板 疼痛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2
作者 何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55-57,共3页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8月在我院行择期手术的骨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手术患者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持续质量改...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8月在我院行择期手术的骨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手术患者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凝血指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骨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护理干预对脊柱损伤患者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3
作者 于淼 朱秋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97-0100,共4页
探讨基于罹患临床脊柱损伤患者,常规护理基准上行体位护理手段,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 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其间,以本院80例脊椎损伤患者为调查研究样本,委派盲选方式规范阐明分成两组别,分别是:对照组(采用普通干预模式方案,n=40例... 探讨基于罹患临床脊柱损伤患者,常规护理基准上行体位护理手段,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 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其间,以本院80例脊椎损伤患者为调查研究样本,委派盲选方式规范阐明分成两组别,分别是:对照组(采用普通干预模式方案,n=40例)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准之上增加体位护理方式,40例)。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分别为2.50%和15.00%,组间较之存在差异性(χ2=3.914,P=0.048)。在护理结束后,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所得疼痛分值为(3.54±0.87)分、焦虑自评量表得分(35.39±4.23)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34.29±4.09)分,都比对照组低,较之存在差异化(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结束后使用的健康问卷SF-36量表其中4个维度的得分数据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的评分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结束后,对观察组病患调研所得的满意度数据统计为100.00%,对照组病患统计数据为87.50%,表示前者数据更高呈现(χ2=5.333,P=0.021)。结论 基于罹患临床脊柱损伤患者,常规护理基准上行体位护理手段可发挥更突出的护理效果,不仅可降低并发症事件率,减轻疼痛感受和缓解负性情绪,还可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损伤 体位护理 并发症事件率 疼痛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加压冷疗联合中药熏蒸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及疼痛的影响
4
作者 徐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229-232,共4页
分析循环加压冷疗联合中药熏蒸对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障碍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按照入组标准,纳入于我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进行对照分析。调查所有人员的资料,按照术后康复先后顺序,进行随机对照(随机编号... 分析循环加压冷疗联合中药熏蒸对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障碍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按照入组标准,纳入于我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进行对照分析。调查所有人员的资料,按照术后康复先后顺序,进行随机对照(随机编号法)分组。对照组有40例参与人员,采用循环加压冷疗。观察组有40例参与人员,采用循环加压冷疗联合中药熏蒸。对比两组的恢复效果和并发症情况,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中恢复优良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d、干预1周、干预2周时两组膝关节功能要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3d、干预1周、干预2周时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关节僵硬和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循环加压冷疗联合中药熏蒸有助于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关节功能,促进早期康复,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加压冷疗 中药熏蒸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障碍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集束化管理方案在骨折术后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5
作者 谢燕 左叶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65-0168,共4页
评定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集束化管理方案在骨折术后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骨折手术患者76例,符合本次入组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中采用系统护理;观察组(38例)中采用以循证护理为基... 评定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集束化管理方案在骨折术后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骨折手术患者76例,符合本次入组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中采用系统护理;观察组(38例)中采用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集束化管理方案。术前以及术后1 d、术后3 d、术后1周记录记录下肢周径和皮肤温度,比较两组下肢DVT的发生。结果 对照组中术后1 d、术后3 d、术后1周时下肢周径和皮肤温度,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中DVT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集束化管理方案可以减轻骨折术后卧床患者的高危因素,从而减少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集束化管理方案 骨折 卧床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失血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6
作者 王燕梅 殷芬 +1 位作者 臧玲 孙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83-086,共4页
分析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失血中的应用。方法 本次课题遵循随机-对照原则,纳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人数86例。收集一般资料,以抽取随机编号的方式分组,分别为对照组(43例)及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全髋关节置... 分析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失血中的应用。方法 本次课题遵循随机-对照原则,纳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人数86例。收集一般资料,以抽取随机编号的方式分组,分别为对照组(43例)及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均相同,对照组采用静脉应用氨甲环酸;观察组采用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统计出血量及术中输血情况、并发症,测定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对照组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平均输血量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输血率(18.60%)高于观察组(4.65%),有统计意义(P<0.05)。与术前比,对照组术后48h时PT、APTT及血清D-D上升(P<0.05),观察组术后48h时PT、APTT及血清D-D无变化(P>0.05)。观察组术后48h时PT、APTT及血清D-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DVT比较(P>0.05)。结论 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以更有效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失血,改善凝血功能,并且不会增加术后DVT的风险,其应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联合局部应用 氨甲环酸 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失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的血栓防治方案对骨折术后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7
作者 许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05-108,共4页
探讨基于循证的血栓防治方案对骨折术后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0月在本院骨科行择期手术的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 探讨基于循证的血栓防治方案对骨折术后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0月在本院骨科行择期手术的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基于循证的血栓防治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相关凝血指标。 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17.1%),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比对照组高,D-二聚体(D-D)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基于循证的血栓防治方案应用于骨折手术患者中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加快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 血栓防治方案 骨折 术后卧床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呼吸引导踝泵运动在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8
作者 许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71-0074,共4页
探讨深呼吸引导踝泵运动在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50例,1:1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予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骨科常规护理模式及深呼吸引导踝泵... 探讨深呼吸引导踝泵运动在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50例,1:1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予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骨科常规护理模式及深呼吸引导踝泵运动。分别比较两组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及下肢功能康复等综合指标。结果 住院期间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骨折患者的术侧腿围低于对照组,下肢功能、下肢动静脉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创伤性、术后肢体制动均导致下肢骨折患者下肢静脉泵血功能、关节功能下降,深呼吸引导踝泵运动根据呼吸频率控制踝泵运动频率,通过非药物性干预手段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淋巴回流,肌肉的收缩功能等,在减少下肢DVT发生的同时,也促进患侧肢体肌群收缩、联合反应、速度测定、分离运动等肢体功能指标的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呼吸引导 踝泵运动 下肢骨折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理念的血栓防治集束化护理对骨折术后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
9
作者 张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68-0071,共4页
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血栓防治集束化护理对骨折术后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效果。方法 研究采集和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每组各32例两组。统计两组骨折术后卧床患者在康复期间的DVT的发... 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血栓防治集束化护理对骨折术后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效果。方法 研究采集和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每组各32例两组。统计两组骨折术后卧床患者在康复期间的DVT的发生率及DVT分级预防性护理措施的落实率;采用生化指标PT比较两组骨折卧床患者在康复期指标的动态变化及下肢体髌上下10cm处进行周径的变化。结果 两组骨折术后卧床患者在康复期间的DVT的发生率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VT分级预防性护理措施的落实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化指标PT及下肢体髌上下10cm处进行周径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化指标PT及下肢体髌上下10cm处进行周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折术后卧床患者制动、手术、改善组织肿胀药物应用等为DVT高危因素,基于循证理念的血栓防治集束化护理通过护理专业人士采用审视性、评判性的选择具有权威的文献,将有效DVT防治护理措施集中进行,覆盖了DVT预防措施重点,在实施过程中又不失个性化,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循证理念 血栓防治 集束化护理 骨折术后卧床患者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性量化功能锻炼对髋关节骨折患者对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芦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57-0160,共4页
探讨阶段性量化功能锻炼对髋关节骨折患者对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康复期给予基础锻炼模式;观察组髋关节骨折患者在术后... 探讨阶段性量化功能锻炼对髋关节骨折患者对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康复期给予基础锻炼模式;观察组髋关节骨折患者在术后康复期给予阶段性量化功能锻炼模式。本研究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表Harri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比较。结果 两组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表Harris、生活质量问卷GQOLI-74进行评估,观察组在关节活动疼痛度、肢体畸形、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等四个方面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从躯体、物质状态、心理、社会功能分别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髋关节骨折患者的功能康复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过程,阶段性量化功能锻炼根据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每个阶段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及身体整体机能提供科学锻炼方案,提高患者对髋关节骨折康复认知,增加依从性,并细微量化指标等,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 量化功能锻炼 髋关节骨折 髋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学原理的预见性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11
作者 姜佩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07-0110,共4页
探讨基于力学原理的预见性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入住我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 探讨基于力学原理的预见性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入住我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基于力学原理的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力学原理的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中可以减少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原理 预见性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 压力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干预策略
12
作者 周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89-092,共4页
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探索其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剖析2020-1至2023-12时间范畴行THA的169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髋关节脱位分为脱位组与未脱位组,进一步剖析术后发生关节脱位的独立危险因素。... 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探索其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剖析2020-1至2023-12时间范畴行THA的169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髋关节脱位分为脱位组与未脱位组,进一步剖析术后发生关节脱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随访0.5a,169例行THA患者中有25例发生关节脱位,占比14.79%;脱位组与未脱位组在髋关节手术史、麻醉方式、手术入路、假体放置部位、术后制动、术后锻炼方面评估作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髋关节手术史、未行区域麻醉、手术后外侧入路、假体放置安全区外、术后不规范制动、术后不规范锻炼是THA术后关节脱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有髋关节手术史、未行区域麻醉、手术后外侧入路、假体放置安全区外、术后不规范制动及锻炼是THA术后关节脱位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个性化措施,从而预防关节脱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假体 脱位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术后运用前瞻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马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42-145,共4页
探讨肋骨发生骨折且有血气胸合并发生的患者在术后重视对前瞻性护理干预方案的运用所获取的作用。方法 选取发生肋骨骨折且同时有血气胸伴发的患者50例,收治地点均为我院,研究时段介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结合随机原则做有效分组... 探讨肋骨发生骨折且有血气胸合并发生的患者在术后重视对前瞻性护理干预方案的运用所获取的作用。方法 选取发生肋骨骨折且同时有血气胸伴发的患者50例,收治地点均为我院,研究时段介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结合随机原则做有效分组,各计入25例,对照组病例在术后恢复过程中,运用常规手段,观察组积极对前瞻性护理干预模式的运用。结果 观察组经开展系统评测,负性情绪分值表现为更低的情形(P<0.05);呼吸功能指标获取的分值表现为更低的情形(P<0.05);肺功能指标为更高的情况(P<0.05);肺部感染、压疮等不良事件率居于更低(P<0.05)。结论 针对按肋骨骨折完成诊断且同时有血气胸合并发生的患者,在术后康复阶段运用前瞻性护理干预模式,可促使负性情绪得以有效缓解,呼吸功能、肺功能得以显著改善,同时还可对并发症发挥理想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血气胸 前瞻性护理干预工作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栓病房管理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14
作者 孙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90-92,共3页
探讨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无栓病房管理临床管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设计的时间节点为2021年1月~2023年1月,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骨科采取传统DVT预防管理措施的36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常规组,同时采用同样方... 探讨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无栓病房管理临床管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设计的时间节点为2021年1月~2023年1月,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骨科采取传统DVT预防管理措施的36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常规组,同时采用同样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骨科采用无栓病区管理模式的36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无栓组。统计和观察两组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采用Auter血栓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两组下肢骨折患者发生DVT风险比较,同时采用数字疼痛量表NRS及刻度软尺在术前、术后第1d、术后第3d对两组下肢骨质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踝上10cm周径、髌骨下10cm周径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 无栓组下肢骨折患者的DVT发生率及DVT中高风险评分分别低于常规组,且在术后第2d、第3的、患者的主观疼痛感染、踝上10cm周径、髌骨下10cm周径分别优于常规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栓病房是通过有效综合DVT预防措施干预,将DVT发生率控制在“0”的最佳目标,研究证实该管理模式合理、科学有效,保证医患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栓病房管理 下肢骨折患者 术后深静脉血栓 DVT预防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在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15
作者 费梦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118-121,共4页
通过两组数据参照对比观察、探求在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协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设计的时间节点为2021.09~2023.04。采用PASS12计算样本量统计软件,根据既往文献调查及预实验的结果,得出通过在老... 通过两组数据参照对比观察、探求在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协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设计的时间节点为2021.09~2023.04。采用PASS12计算样本量统计软件,根据既往文献调查及预实验的结果,得出通过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预见性护患协同护理模式可降低术后深静脉DVT发生的灵敏度Sensitivity为84%,容许误差范围为5%~6%,得出本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从我院骨科病房于2021.09~2023.04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编码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同时按照老年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预防性DVT模式不同,分别命名为协同组和常规组。采用自制DVT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调查表对两组THA患者及家属进行DVT知识掌握度进行统计和比较;同时在干预前后采用髋关节功能量表Harris及数字疼痛量表NRS对两组老年髋关节病变患者进行髋关节活动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version 25统计数据分析得出,协同组THA患者及家属进行DVT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且干预后协同组THA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中对患肢的过度牵拉、骨水泥混合物对下肢静脉血管壁的损害、术后肢体制动时间、老年患者多存在老年综合症等均是导致老年THA术后下肢DVT的高危因素。协同护理模式从患者层面上,通过强化主观能动性促进DVT预防性措施落实,从社会层面上,动员患者家属参与DVT的预防中,从情感上鼓励患者,从行为上督促患者,为完善老年THA患者预防DVT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模式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手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16
作者 孔志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272-272,274,共2页
研究关节镜下手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00例实施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100例在关节... 研究关节镜下手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00例实施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100例在关节镜辅助下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将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3d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关节镜下手术有助于提升康复效果,促使其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手术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