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葡萄孢菌BcGLS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逆境胁迫下转录表达分析
1
作者 孟利娟 昝新艺 +3 位作者 杨雨蒙 张子盈 崔凤杰 田贞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69-176,I0001,I0002,共10页
β-1,3-葡聚糖合成酶(β-1,3-glucan synthase,GLS)催化合成的细胞壁核心组分β-1,3-葡聚糖对真菌的生存和毒力至关重要,该酶是研发抗菌药物的重要作用靶点。为了了解β-1,3-葡聚糖合成酶基因(BcGLS)在灰葡萄孢菌生存和侵染进程中的功能... β-1,3-葡聚糖合成酶(β-1,3-glucan synthase,GLS)催化合成的细胞壁核心组分β-1,3-葡聚糖对真菌的生存和毒力至关重要,该酶是研发抗菌药物的重要作用靶点。为了了解β-1,3-葡聚糖合成酶基因(BcGLS)在灰葡萄孢菌生存和侵染进程中的功能,该研究通过克隆获得BcGLS全长序列,序列全长7137 bp,编码193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其编码蛋白(BcGLSp)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220.05 kDa,理论等电点为7.97;亚细胞预测其定位于细胞膜,存在17个跨膜结构,不存在信号肽,为非分泌蛋白;含有176个磷酸化位点,为亲水性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BcGLSp含有一个β-1,3-葡聚糖合成酶结构域和一个β-1,3-葡聚糖合成酶亚基FKS1,属于葡聚糖合成酶超家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灰葡萄孢菌BcGLS与植物致病菌如山茶叶杯菌、景天白粉菌等的葡聚糖合成酶亲缘关系近。不同逆境胁迫条件(氯化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过氧化氢)显著抑制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实时定量PCR进一步分析显示BcGLS在不同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均上调表达,表明BcGLS基因的转录表达与环境压力密切相关。该研究为深入探讨BcGLS在灰葡萄孢菌生存和侵染进程中的基因功能和灰葡萄孢菌的新型防治策略提供理论材料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菌 BcGLS 生物信息学 逆境胁迫 转录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多糖的生物合成及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曾化伟 郑惠华 +2 位作者 陈惠 廖祥儒 蔡宇杰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49-58,共10页
综述了微生物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基因簇结构与功能和代谢工程的研究进展。真菌多糖的合成途径主要包括:前体核苷酸糖(单糖的活化形式)的合成、合成的起始反应、重复单元的延伸、翻转和聚合、多糖的输出。多糖合成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基因... 综述了微生物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基因簇结构与功能和代谢工程的研究进展。真菌多糖的合成途径主要包括:前体核苷酸糖(单糖的活化形式)的合成、合成的起始反应、重复单元的延伸、翻转和聚合、多糖的输出。多糖合成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基因,大多数基因存在多糖合成基因簇中,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多糖合成基因簇被发现和研究。研究表明:通过调控涉及糖核苷酸合成途径的酶水平可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而增加多糖合成基因簇基因在微生物中的表达,可产生更高的多糖合成代谢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多糖 生物合成 基因簇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节能环保型生物和物理洗涤材料研究
3
作者 郁小兵 沈军 +1 位作者 张志华 陈瑶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1年第6期37-41,共5页
本文针对传统洗衣粉对环境和健康的隐患及水资源的浪费,利用天然生物、矿物的吸附、压电效应、热释电效应和释放远红外线等特殊性质,开发了基于贝类羟基磷灰石、电气石及海藻类海底石等海洋性生物材料的新型生物物理洗涤新材料,用于普... 本文针对传统洗衣粉对环境和健康的隐患及水资源的浪费,利用天然生物、矿物的吸附、压电效应、热释电效应和释放远红外线等特殊性质,开发了基于贝类羟基磷灰石、电气石及海藻类海底石等海洋性生物材料的新型生物物理洗涤新材料,用于普通衣物的洗涤,不需要使用传统洗涤剂,达到了既能洗净衣物,又对环境友好的目的。新型生物物理洗涤材料节水节电,只需漂洗一次,节省大约1/3的水和电,这对我国节能减排、碳中和,以及创建节约型社会,均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类海底石 电气石 贝类羟基磷灰石 远红外线 活化水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快发展食药用菌产业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惠 羌校君 吴伟杰 《食药用菌》 2024年第5期289-297,共9页
发展以创新为驱动、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的新质生产力是食药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本文分析科技创新及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食药用菌产业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点,指出发展新质生产... 发展以创新为驱动、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的新质生产力是食药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本文分析科技创新及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食药用菌产业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点,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资金投入、人才培养、政策扶持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成果转化、企业责任等关键,探讨食药用菌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药用菌产业 新质生产力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蜗牛酶改性金针菇不溶性膳食纤维工艺优化及其对理化性质的影响
5
作者 闫宇轩 吴伟杰 +3 位作者 陈惠 陈正行 王韧 王涛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6,共13页
用蜗牛酶(snailase)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进行改性,以改性后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测定不同SDF含... 用蜗牛酶(snailase)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进行改性,以改性后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测定不同SDF含量改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利用蜗牛酶改性金针菇IDF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蜗牛酶使用量2%、酶解时间14 h、酶解温度35℃、pH7.0,该条件下SDF得率为14.38%;与未改性样品相比,改性后样品SDF含量增加363.87%;改性后样品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力、葡萄糖吸附能力、葡萄糖透析延缓能力、胆固醇吸附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随着SDF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改性前后的样品均在3400、1739、1000~1300 cm^(-1)有糖类的伸缩振动特征峰,但改性后样品的透射率明显低于未改性样品。扫描电镜和粒度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改性膳食纤维出现大量片层以及少量蜂窝结构,整体结构疏松,比表面积增大,且随着样品中SDF含量增而更明显。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蜗牛酶改性处理未使金针菇IDF的晶体构型发生变化,仅衍射强度有所减弱。研究结果表明,蜗牛酶能使金针菇不溶性膳食纤维中的葡聚糖及半纤维素发生分解,从而提高其可溶性,改善其理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膳食纤维 工艺优化 酶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酶解液制备美拉德反应肉味调味基料 被引量:21
6
作者 高娟 杜佳馨 +5 位作者 吴限 杨倩 方东路 郑惠华 赵立艳 胡秋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42-250,共9页
以羊肚菌酶解液为底物制备羊肚菌美拉德反应肉味调味基料。通过褐变度、Friedman排序检验及模糊数学的感官评价法设计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分析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风味及色泽的影响。采用色差仪、电子舌、电子鼻仪器分析法综合评价产... 以羊肚菌酶解液为底物制备羊肚菌美拉德反应肉味调味基料。通过褐变度、Friedman排序检验及模糊数学的感官评价法设计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分析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风味及色泽的影响。采用色差仪、电子舌、电子鼻仪器分析法综合评价产物的整体风味及颜色特性。感官结果表明,最优美拉德反应条件为还原糖添加量10%、D-木糖与D-葡萄糖比例2∶1、L-半胱氨酸添加量2%、反应温度115℃、初始反应pH 7.0、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美拉德反应产物肉香浓郁、滋味怡人、风味协调。仪器分析结果表明经美拉德反应后,羊肚菌酶解液的鲜味和咸味传感器响应强度增大,苦涩味及氨、胺类化合物和硫化氢等不良挥发性风味传感器响应强度降低,同时具有更为丰富的香气轮廓和颜色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酶解液 美拉德反应 排序检验 模糊数学 电子舌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AGEs及CTGF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4
7
作者 乔进 窦志华 +3 位作者 吴锋 孟国梁 陈惠 郑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6-541,共6页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模型。成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正...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模型。成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灵芝多糖组(灵芝多糖600 mg·kg-1)、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600 mg·kg-1)及联合用药组(灵芝多糖300 mg·kg-1+二甲双胍300 mg·kg-1)。药物治疗12周末测量大鼠空腹血糖;饱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下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大鼠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的含量;测量心肌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AGEs及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联合用药组可有效抑制心肌纤维化的病理进程,升高心肌组织CAT、GSH-Px水平及降低血清AGEs含量,减少心肌组织AGEs及CTGF的表达。结论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抑制心肌氧化应激,降低血清AGEs水平,以及下调心肌AGEs、CTGF的表达来预防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二甲双胍 糖尿病大鼠 心肌纤维化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乔进 窦志华 +3 位作者 吴锋 孟国梁 陈惠 郑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12-1016,共5页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心肌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喂养联合腹腔注射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建立T2DM大鼠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心肌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喂养联合腹腔注射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建立T2DM大鼠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灵芝多糖组(灵芝多糖600 mg·kg^(-1))、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600 mg·kg^(-1))及联合用药组(灵芝多糖300 mg·kg-1+二甲双胍300 mg·kg-1),另设正常对照组。给药治疗12周末测定大鼠空腹血糖,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LVEDP、dp/dtmax、-dp/dtmax),VG染色法检测大鼠左室心肌胶原容积积分(CVF),免疫组化、蛋白印记法检测心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联合用药组大鼠空腹血糖明显降低;联合用药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LVEP,升高LVEDP、dp/dtmax、-dp/dtmax;联合用药组的CVF明显降低;心肌组织MMP-2表达得到明显抑制。结论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T2DM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对糖尿病心肌病变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二甲双胍 糖尿病大鼠 心肌结构 血流动力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预防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病变及对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乔进 窦志华 +3 位作者 吴锋 孟国梁 陈惠 郑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79-1084,共6页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病变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高能量饮食4周后,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病变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高能量饮食4周后,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灵芝多糖组(灵芝多糖600mg·kg-1)、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600 mg·kg-1)及联合用药组(灵芝多糖300 mg·kg-1+二甲双胍300 mg·kg-1),另设正常对照组。给药12周末测定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蛋白印记法检测胸主动脉VEGF的表达。结果联合用药组大鼠空腹血糖、血脂水平明显降低,血清CAT、GSH-Px水平明显升高,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得到抑制,主动脉病理观察显示联合用药组内膜增厚、内皮脂质沉积较模型组少。结论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病变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主动脉氧化应激,调节血脂,下调主动脉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二甲双胍 糖尿病大鼠 胸主动脉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菌胞内多糖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6
10
作者 闫景坤 马海乐 +3 位作者 祝子坪 郑惠华 杨小明 刘伟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6-40,共5页
研究液体发酵桑黄菌胞内多糖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经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分级得到多个级分,以较大分子质量的中性多糖为主。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桑黄菌胞内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范围为5.7×103~6.1... 研究液体发酵桑黄菌胞内多糖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经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分级得到多个级分,以较大分子质量的中性多糖为主。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桑黄菌胞内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范围为5.7×103~6.1×106D,由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其分子物质的量比为15:4:1,多糖含量为41%,特性黏度为12mL/g。通过体外抗氧化模型,发现桑黄菌胞内多糖均能较好的清除.OH、O-2.和螯合Fe2+,且对O-2.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菌 胞内多糖 理化性质 体外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筛查食用菌中的农药残留 被引量:17
11
作者 胡秋辉 张昌娟 +3 位作者 郑惠华 邱伟芬 杨文建 赵立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71-175,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NAGINATA^TM软件建立了筛查食用菌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采用乙腈提取,Carbon-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后NAGINATA^TM软件全智能分析,对照每个化合物的质谱质量精度以及质谱谱图的谱...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NAGINATA^TM软件建立了筛查食用菌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采用乙腈提取,Carbon-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后NAGINATA^TM软件全智能分析,对照每个化合物的质谱质量精度以及质谱谱图的谱库给出匹配度,通过保留时间锁定对化合物作定性判断。结果表明,18种农药在香菇中检出限为0.001-0.050 mg/kg;平均回收率为77%-110%;相对标准偏差为1.1%-6.9%。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35个市售食用菌样品进行了筛查,检测出2种农药残留,残留量均低于GB 2763—2014《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限量。该方法操作便捷、快速高效,适用于食用菌中农药多残留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NAGINATA^TM软件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头菇-青稞预糊化粉的添加对桃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宁 陈雨婷 +5 位作者 方东路 裴斐 苏安祥 赵立艳 郑惠华 胡秋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46-53,共8页
针对传统桃酥营养成分单一、直接外源添加菇粉造成适口性差等问题,本研究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处理猴头菇粉与青稞粉制得糊化度为86.13%预糊化粉,分析挤压前后混合粉的营养成分、微观结构及糊化特性,并添加不同比例预糊化粉制作桃酥,以... 针对传统桃酥营养成分单一、直接外源添加菇粉造成适口性差等问题,本研究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处理猴头菇粉与青稞粉制得糊化度为86.13%预糊化粉,分析挤压前后混合粉的营养成分、微观结构及糊化特性,并添加不同比例预糊化粉制作桃酥,以营养、物理特性、感官评价及消化特性为指标,分析其对桃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糊化粉的营养成分改善,糊化温度降低,稳定性提升。桃酥中K、Mg等矿物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与预糊化粉添加量呈正比,碳水化合物含量、热量及血糖生成指数预测值与预糊化粉添加量呈反比,纯猴头菇-青稞酥氨基酸组成更接近FAO/WHO理想蛋白质条件。猴头菇-青稞预糊化粉的占比超过50%后,对桃酥的物理特性及口感造成负面影响。本研究为食用菌复合谷物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 青稞 桃酥 挤压预糊化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双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曲文娟 马海乐 +1 位作者 王婷 郑惠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5-292,共8页
为了高值化利用条斑紫菜资源,该文采用交替双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技术生产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混合产品。研究了复合双频和交替双频2种超声模式对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显示... 为了高值化利用条斑紫菜资源,该文采用交替双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技术生产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混合产品。研究了复合双频和交替双频2种超声模式对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显示,交替双频超声模式显著优于复合双频超声模式。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温度均对提取效果影响显著。确定的交替双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4mg/mL、时间88min、温度41℃、pH值9.0、15和20kHz交替双频超声、超声交替工作时间3s、超声功率200W/L。在此最优条件下,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混合产品的生产能力最高,单位质量原料生产出的产品得率为(48.180.08)%,其中蛋白得率为(24.350.07)%,纯度为(45.610.33)%,多糖得率为(23.830.02)%,纯度为(44.640.37)%,比传统提取方法,得率提高了168%,时间缩短了64%;比单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方法,得率提高了50%,时间缩短了18%。从生产成本分析,交替双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方法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和工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多糖 提取 条斑紫菜 传统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的逆流脉冲超声辅助提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婷 马海乐 +2 位作者 曲文娟 吕艳歌 郑惠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8-230,235,共4页
为了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产品产量,本文采用逆流脉冲超声技术对条斑紫菜中蛋白和多糖进行提取。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结合响应面分析对脉冲超声辅助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得到了提取的回归方程,通过回归分析与实验验证。在... 为了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产品产量,本文采用逆流脉冲超声技术对条斑紫菜中蛋白和多糖进行提取。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结合响应面分析对脉冲超声辅助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得到了提取的回归方程,通过回归分析与实验验证。在提取液pH9.0、脉冲超声的工作时间4s和间歇时间2s的条件下,获得紫菜蛋白和多糖逆流脉冲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85min、料液温度40℃、料液比19:1(mg/mL),在此最佳条件下,紫菜蛋白和多糖总得率高达37.26%,其中紫菜蛋白和多糖的得率分别为15.68%和21.58%。通过与传统的浸提法对照实验,发现利用逆流脉冲超声辅助提取紫菜中蛋白和多糖的总得率提高了116.38%,提高幅度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逆流脉冲超声辅助提取 蛋白 多糖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乔进 薛华 +5 位作者 孟国梁 吴锋 陈杨 陈惠 郑惠华 徐济良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09-713,共5页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在体内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并探讨灵芝多糖保护血管内皮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经过4周高脂饮食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造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檗碱组、灵芝多糖低、中及高剂量组(...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在体内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并探讨灵芝多糖保护血管内皮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经过4周高脂饮食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造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檗碱组、灵芝多糖低、中及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00、400和800 mg/kg)。16周给药治疗后,切取胸主动脉,制成3 mm血管环,检测乙酰胆碱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并测定血清中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结果灵芝多糖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糖浓度较糖尿病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灵芝多糖高剂量组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较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而血清过氧化氢酶水平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则明显上升(P<0.01)。结论灵芝多糖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强机体内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调节血脂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内皮依赖性舒张 糖基化终末产物 氧化应激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复配即食杂粮粉的营养品质及特征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马宁 仇莉丽 +6 位作者 章泽华 高翔 潘泓杉 郑惠华 方东路 赵立艳 张梅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1-258,共8页
本研究采用线性规划法优化谷物杂粮粉(小米、玉米、燕麦、大豆和紫薯)的配比并添加4种食用菌(猴头菇、蛹虫草、杏鲍菇和金针菇),采用挤压膨化工艺制成食用菌复配即食杂粮粉,并测定了谷物杂粮和食用菌复配即食杂粮粉挤压产品的基本营养... 本研究采用线性规划法优化谷物杂粮粉(小米、玉米、燕麦、大豆和紫薯)的配比并添加4种食用菌(猴头菇、蛹虫草、杏鲍菇和金针菇),采用挤压膨化工艺制成食用菌复配即食杂粮粉,并测定了谷物杂粮和食用菌复配即食杂粮粉挤压产品的基本营养素和微生物含量。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两种谷物杂粮粉的挥发性风味。结果表明,与谷物杂粮粉相比,食用菌复配即食杂粮粉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15.67%和6.22%,脂肪含量降低了32.48%。谷物杂粮和食用菌复配即食杂粮粉的风味成分分别为43种和46种。相比于谷物杂粮粉,食用菌复配即食杂粮粉的风味成分更丰富,并引入了食用菌中的呋喃和吡嗪等杂环和芳香族类物质,主要为3-乙基-2,5-甲基吡嗪(4.7966%)、3-丁基-2,5-二甲基吡嗪(1.5374%)和2-正戊基呋喃(8.1225%)。主要为3-乙基-2,5-甲基吡嗪(4.7966%)、3-丁基-2,5-二甲基吡嗪(1.5374%)和2-正戊基呋喃(8.1225%)。研究表明食用菌复配即食杂粮粉较传统粮谷类制品在营养和风味特性方面有了明显改善,实现了谷物资源的高效整合,提供了可选择的新型营养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食用菌 营养品质 挥发性风味 即食杂粮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及胸主动脉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乔进 施凯 +2 位作者 陈惠 郑惠华 徐济良 《中南药学》 CAS 2020年第6期978-981,共4页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及胸主动脉血管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高脂饮食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成糖尿病组、灵芝多糖组(60...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及胸主动脉血管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高脂饮食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成糖尿病组、灵芝多糖组(600 mg·kg^-1)、二甲双胍组(600mg·kg^-1)及联合用药组(灵芝多糖300 mg·kg^-1+二甲双胍300 mg·kg^-1),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灌胃给药,每日1次,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给予生理盐水。12周末颈动脉取血,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VCAM-1的表达。结果联合用药组能显著降低血清LDL-C、IL-6、TNF-α、CRP及升高HDL-C水平,并对主动脉VCAM-1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预防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抗炎作用及抑制VCAM-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二甲双胍 糖尿病大鼠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法对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宁 仲磊 +2 位作者 赵立艳 郑惠华 胡秋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5-19,24,共6页
为了解不同干燥方法对印度块菌干后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方法对印度块菌进行处理,以感官品质(色泽、质构)、复水特性、营养成分(还原糖、总蛋白、维生素C、总黄酮)及微观结构为评价指标,评价干燥方法... 为了解不同干燥方法对印度块菌干后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方法对印度块菌进行处理,以感官品质(色泽、质构)、复水特性、营养成分(还原糖、总蛋白、维生素C、总黄酮)及微观结构为评价指标,评价干燥方法对印度块菌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干燥处理期间水分的迁移率和分布。结果表明,与热风干燥比,真空冷冻干燥产品L~*高,a~*低,能够较好维持产品色泽,热风干燥产品褐变严重,且真空冷冻干燥产品硬度低,脆性高。真空冷冻干燥产品复水比及复水速率显著高于热风干燥产品(P<0.05),干燥10 min后,冷冻干燥复水比值为3.00,显著高于热风干燥(2.26)(P<0.05),冷冻干燥复水速率(0.30 min^-1)显著高于热风干燥(0.22 min^-1)(P<0.05)。与新鲜样品比,两种干燥产品中总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维生素C、还原糖及总黄酮保留量显著降低(P<0.05);与热风干燥产品比,真空冷冻干燥产品维生素C、还原糖及总黄酮保留量显著高于热风干燥产品(P<0.05)。低场核磁共振分析表明,冷冻干燥组T23水分信号强度衰减速率高于热风干燥组,说明真空冷冻干燥效率更高。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发现热风干燥产品细胞组织收缩、塌陷且结构很致密,真空冷冻干燥产品呈现多孔结构。综合分析,干燥对印度块菌干制品的营养及品质影响较大,真空冷冻干燥更适合印度块菌产品的干燥加工,本研究为提高印度块菌干制品加工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块菌 干燥 色泽 质构 营养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乔进 窦志华 +4 位作者 施忠 吴锋 孟国梁 陈惠 郑惠华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6期718-721,共4页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高脂饮食4周后,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1造模。成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灵芝多糖组(给予灵芝多糖600 mg...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高脂饮食4周后,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1造模。成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灵芝多糖组(给予灵芝多糖600 mg·kg-1)、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600 mg·kg-1)及联合用药组(给予灵芝多糖300 mg·kg-1+二甲双胍300 mg·kg-1),另设正常对照组。给药治疗12周末测量大鼠空腹血糖;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用药组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其中联合用药组血糖显著低于单独用药组(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用药组血清TC、TG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单独用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血清TC、TG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用药组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单独用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用药组血清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联合用药组血清MDA较单独用药组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用药组血清CAT、GSH-Px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联合用药组血清CAT、GSH-Px水平较单独用药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灵芝多糖、二甲双胍联合用药能够有效对抗2型糖尿病大鼠体内氧化应激作用,效果优于单独用药,其机制可能与增强体内SOD、CAT、GSH-Px水平及调节血脂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二甲双胍 糖尿病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芦荟胶囊润肠通便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惠华 陈惠 +3 位作者 吴伟杰 张蕾 吴怀玲 田贞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1期2522-2523,共2页
目的:研究食用芦荟胶囊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采用复方地酚诺酯形成小鼠便秘模型,观察食用芦荟胶囊对便秘小鼠的肠道推进运动、便质、首粒排排便时间和粪便粒数的影响。结果:在不影响小鼠体重的情况下,食用芦荟胶囊能促进便秘模型小鼠... 目的:研究食用芦荟胶囊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采用复方地酚诺酯形成小鼠便秘模型,观察食用芦荟胶囊对便秘小鼠的肠道推进运动、便质、首粒排排便时间和粪便粒数的影响。结果:在不影响小鼠体重的情况下,食用芦荟胶囊能促进便秘模型小鼠小肠运动,明显缩短小鼠首粒排便时间,增加6 h内的排便粒数和重量。结论:食用芦荟胶囊具有较好的润肠通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芦荟胶囊 便秘 润肠通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