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精神专科医院2017—2019年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玉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18期166-168,共3页
目的分析某精神专科医院2017—2019年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精神专科医院2017—2019年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登入该院信息系统计算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与临床应用情况,登入该院信息系统计... 目的分析某精神专科医院2017—2019年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精神专科医院2017—2019年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登入该院信息系统计算二类精神药品的销售与临床应用情况,登入该院信息系统计算二类精神药品总销售金额、用量、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以及限定日费用(DDC)。结果 2017年医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销售总额为173 362.98元,其中氯硝西泮片、艾司唑仑片、地西泮片、佐匹克隆片占比较多,苯巴比妥片、右佐匹克隆片、阿普唑仑片、劳拉西泮片较少,苯巴比妥注射液以及地西泮注射液临床均无应用;2018—2019年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额度稳步上涨,分别为219 611.85元、279 618元,氯硝西泮片、艾司唑仑片、佐匹克隆片销售额占比居于前三,且佐匹克隆片年销售额所占比重较2017年明显升高。根据该医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来看,氯硝西泮片、艾司唑仑片、地西泮片、佐匹克隆片的药物使用强度在2017—2019年均处于高值。除苯巴比妥注射液和地西泮注射液外,二类精神药物的使用强度整体均在稳步升高。艾司唑仑片、苯巴比妥注射液和地西泮注射液DUI较高,临床应予以警惕;氯硝西泮片、艾司唑仑片及地西泮片DDC值较高,苯巴比妥片以及阿普唑仑片DDC值偏低。结论该精神专科医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应用情况大致合理,但部分药物仍存在不合理应用,临床应引起重视并加强监督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二类精神药品 用药频度 药物利用指数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专科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2
作者 孙玉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26期178-178,共1页
精神专科医院性质特殊,其药学服务相对也与普通医院有所不同。本文主要探究精神专科医院进行药学服务的实践办法和体会,结果表明精神科医院的药学服务是一个内涵丰富、专业性很强的服务体系。药学人员只有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素... 精神专科医院性质特殊,其药学服务相对也与普通医院有所不同。本文主要探究精神专科医院进行药学服务的实践办法和体会,结果表明精神科医院的药学服务是一个内涵丰富、专业性很强的服务体系。药学人员只有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素质,做好、做精各个环节的药学服务工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善的药学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精神专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药物的副反应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辉 张学芳 +26 位作者 黄自勇 高蓉 刘建农 孙志军 张建英 金梅花 李洪风 刘爱丽 战晓梅 杨顺才 魏勇 严洪琪 都弘 刘英江 刘敏 张红燕 孙洪香 董兰 卜祥峰 张会芹 周庆华 王彦兵 陈玉萍 陈建军 牛志锋 孙长军 金峰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1年第6期378-380,共3页
关键词 精神药物 利培酮 心率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个案报道 被引量:2
4
作者 唐瑞春 王伟 +20 位作者 宋梓祥 潘佳 茅卫兵 戚艳杰 崔永华 郑毅 崔拥军 冯志起 郝国建 李卫东 李颖 高靖捷 张可 谢国军 吴穗玲 侯博 冉光荣 曾俊 赵芳霞 孙长军 李开凤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41-143,共3页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躯体形式障碍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怀礼 孙长军 金晓忠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总结躯体形式障碍[1]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予小剂量药物和心理治疗,治疗前和治疗三个月后作SCL-90[2]评定,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治疗前后SCL-90评定差异显著(P<0.01)。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主诉复... 目的总结躯体形式障碍[1]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予小剂量药物和心理治疗,治疗前和治疗三个月后作SCL-90[2]评定,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治疗前后SCL-90评定差异显著(P<0.01)。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主诉复杂多样,心理治疗为其重要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形式障碍 临床特点 SCL-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期躁狂症临床特征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怀礼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3期26-27,共2页
回顾性分析和归纳总结29例老年期躁狂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表明:老年性躁狂症的发病诱因、临床症状、疾病转归以及治疗情况均有别于一般躁狂症,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老年期躁狂症 临床特征 社会心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基因重组疗法治疗神经官能症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怀礼 彭大德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比较心理基因重组疗法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按CCMD-3诊断标准筛选神经官能症患者68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使用心理基因重组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进行为期3~6个月的治疗,分别于治疗3个月后和6个月后评定HAMA、HAMD量表分值,并... 目的比较心理基因重组疗法治疗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按CCMD-3诊断标准筛选神经官能症患者68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使用心理基因重组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进行为期3~6个月的治疗,分别于治疗3个月后和6个月后评定HAMA、HAMD量表分值,并作疗效评定。结果治疗6个月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6,P=0.028;结论心理基因重组疗法治疗神经官能症优于单一的认知行为疗法,且患者依从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基因重组疗法 神经官能症 认知行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季爱民 安善佐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0期250-251,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2例患者。... 目的:对比观察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2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舍曲林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2周的治疗后,其HAMD(抑郁量表)与HAMA(焦虑量表)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使用盐酸舍曲林相比,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起效更快,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舍曲林 老年抑郁症 疗效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阿立哌唑和低剂量的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9
作者 季爱民 安善佐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2期294-295,共2页
目的 :观察联用阿立哌唑和低剂量的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阿立哌唑和低剂量的氯氮平进行治疗... 目的 :观察联用阿立哌唑和低剂量的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阿立哌唑和低剂量的氯氮平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氯氮平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阿立哌唑与低剂量的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可较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 氯氮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程住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消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怀礼 金晓忠 武欣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 探讨长程住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消极影响。 方法: 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 S D S S) 对连续住院6 个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3 天、3 月和6 月的社会功能进行测评。 结果: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为 100% ... 目的: 探讨长程住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消极影响。 方法: 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 S D S S) 对连续住院6 个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3 天、3 月和6 月的社会功能进行测评。 结果: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为 100% , 其严重程度与住院环境、住院时间相关, 出院初期、3 月、6 月其社会功能总体水平存在极显著差异。 结论: 长程住院不利于患者全面康复及日后回归社会, 应加强“非住院化”治疗及家庭教育等社区康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程住院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辅治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安善佐 申爱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19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辅治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确诊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予氟哌啶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阳性与阴性症...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辅治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确诊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予氟哌啶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及阴性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张力增高、静坐不能、震颤、体质量增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疗效明显,与氟哌啶醇相当,但安全性优于氟哌啶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精神障碍 阿立哌唑 氟哌啶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奥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安善佐 周德鹏 邓春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7期143-144,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奥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存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单纯应用碳酸锂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奥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存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单纯应用碳酸锂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应用奥氮平和碳酸锂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BRMS评分为(38.7±6.7)分,对照组患者的BRMS评分为(39.1±6.9)分,二者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BRMS评分为(29.0±4.5)分,对照组患者的BRMS评分为(32.5±5.1)分,观察组患者的BR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BRMS评分为(17.8±3.9)分,对照组患者的BRMS评分为(22.4±4.2)分,观察组患者的BR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BRMS评分为(12.3±2.0)分,对照组患者的BRMS评分为(15.5±2.6)分,观察组患者的BR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奥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碳酸锂 双相情感障碍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应用治疗双相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安善佐 季爱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应用与单一应用奥氮平治疗双相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7例。观察组给予奥氮平+碳酸锂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 目的:观察比较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应用与单一应用奥氮平治疗双相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7例。观察组给予奥氮平+碳酸锂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BRMS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两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4周BRM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痊愈率、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双相障碍临床疗效确切,但相比之下,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应用治疗双相障碍临床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奥氮平 碳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罗西汀引起5—HT综合征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长军 《精神医学杂志》 2008年第6期422-422,共1页
关键词 5-HT综合征 帕罗西汀 轻度意识障碍 抑郁发作 门诊治疗 过量服药 手术治疗 术后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霞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1年第9期84-85,共2页
总结了本院2008年来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精神科住院病人的护理工作中,认为在住院精神病人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病人的满意度明显上升,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了疗效和降低了复发率,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精神病人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住院精神病病人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秀英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9期77-78,共2页
总结了长期住院精神病病人的护理体会,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工疗护理。认为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长期住院精神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恢复病人的社会功能,促进自知力的恢复。
关键词 精神疾病 长期住院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安善佐 季爱民 《四川精神卫生》 2013年第4期311-312,共2页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应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2年9月在江苏省射阳县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应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2年9月在江苏省射阳县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齐拉西酮组与奥氮平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奥氮平治疗各8周.治疗后的第2、4、6、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量表)评定疗效及治疗副作用.结果 齐拉西酮组总有效率高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vs.92.5%,P<0.05);齐拉西酮组TESS评分低于奥氮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可能优于奥氮平,副作用可能更少,安全性可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心病病人家庭氧疗的指导和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巧华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7年第11期876-877,共2页
对社区16例肺心病患者家庭氧疗给予指导和护理,通过从2005年2月-2007年7月2年多的实践,减少了肺心病病人呼吸作功、降低了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和减轻了右心负荷,最终延缓病情发展,提高了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肺心病 家庭氧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癔症病例20年临床分析
19
作者 孙长军 徐良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期20-21,14,共3页
目的对近20年住院癔症病例的临床特点、住院情况作一简要的回顾总结。方法自1984年12月到2004年11月的148例初次入院的癔症患者,对患者的初发病年龄、性别、不同年代住院情况等情况进行登记、统计、分析。结果20年癔症病例占同期初次住... 目的对近20年住院癔症病例的临床特点、住院情况作一简要的回顾总结。方法自1984年12月到2004年11月的148例初次入院的癔症患者,对患者的初发病年龄、性别、不同年代住院情况等情况进行登记、统计、分析。结果20年癔症病例占同期初次住院病人的5.5%,住院病例中35岁前开始发作的占68.2%,85.8%的病人均有明确的精神刺激。临床表现方面,癔症性精神障碍占69.6%,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癔症性躯体障碍。结论根据实践,癔症患者住院近10年较以前减少,癔症患者住院高峰在35岁前,在校的中小学生的发病住院在增多。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躯体性障碍。在治疗中要注重心理治疗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癔症 住院患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弓形虫感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郁文奇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69-69,共1页
弓形虫与精神疾病的关系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1959年Buentel提出弓形虫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因素之一。为了解本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弓形虫感染状况,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弓形虫感染之间的关系,将1997年8月~1998... 弓形虫与精神疾病的关系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1959年Buentel提出弓形虫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因素之一。为了解本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弓形虫感染状况,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弓形虫感染之间的关系,将1997年8月~1998年1月住院治疗的146例精神分裂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弓形虫感染 CAG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