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毒中药的炮制解毒技术及共性解毒机制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卫 王奎龙 +4 位作者 单雪莲 程梓烨 陈云 郁红礼 吴皓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8-462,共15页
中药炮制是一门传统的中药制药技术,通过炮制技术,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可以降低毒性、增强疗效、改变药性、便于调剂制剂等。中药的炮制解毒技术是对有毒中药可以安全应用于临床的一大创举,它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有... 中药炮制是一门传统的中药制药技术,通过炮制技术,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可以降低毒性、增强疗效、改变药性、便于调剂制剂等。中药的炮制解毒技术是对有毒中药可以安全应用于临床的一大创举,它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并扩展药物临床应用的范围。通过对有毒中药在中医药古籍文献的记载和炮制技术整理,并对它们现代国内外前沿研究文献的归纳和分析,在毒性中药的毒性分级、毒性作用部位及毒性成分、炮制解毒技术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总结,同时提出采用相同炮制技术进行解毒的有毒中药具有共性的炮制解毒规律的理论,以期为有毒中药的炮制解毒技术及炮制解毒机制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毒中药 炮制解毒 共性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TF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茯苓中的水分 被引量:8
2
作者 丁银花 毕宇安 +3 位作者 曹燕飞 秦建平 杨瑶珺 萧伟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4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采用AOTF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建立茯苓中水分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空气为背景,采用漫反射方式、SNAP光谱采集软件,采集近红外光谱,光谱数据为比率模式下采集,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交叉-验证法(cross-validation)及Unscra... 目的:采用AOTF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建立茯苓中水分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空气为背景,采用漫反射方式、SNAP光谱采集软件,采集近红外光谱,光谱数据为比率模式下采集,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交叉-验证法(cross-validation)及Unscrambler定量分析软件创建定量校正模型。结果:定量模型的外部验证相关系数和内部验证相关系数均能达到0.9950,通过模型外部验证,验证集相对偏差RSEP值为2.7%,验证集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P值为0.49,预测值和化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3%。结论:AOTF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可达到对茯苓药材中水分含量快速准确测定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TF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茯苓药材 水分 快速测定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在热毒宁注射液生产过程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永香 李璐 +4 位作者 米慧娟 丁岗 毕宇安 王振中 萧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97-2300,共4页
目的将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应用于热毒宁注射液生产过程能力分析中。方法随机收集2015年247批样品的质量数据,以总固体量、栀子苷、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总酸含有量为指标,绘制控制图,计算过程能力指数,根据控制图中各指标的分布... 目的将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应用于热毒宁注射液生产过程能力分析中。方法随机收集2015年247批样品的质量数据,以总固体量、栀子苷、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总酸含有量为指标,绘制控制图,计算过程能力指数,根据控制图中各指标的分布情况及过程能力指数的大小,对生产过程能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以总固体量为指标时,过程性能指数(Ppk)最高(2.33),以绿原酸含有量为指标时次之(2.31),以隐绿原酸含有量为指标时最低(1.02)。结论在生产热毒宁注射液时,应加强隐绿原酸的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生产过程能力 统计过程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结镇痛片对小鼠实验性痛经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曹亮 潘媛 +2 位作者 邓奕 萧伟 丁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93-1497,共5页
目的:观察散结镇痛片对小鼠实验性痛经模型的影响。方法:制备正常小鼠离体子宫和催产素所致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以及雌激素与缩宫素联用引起小鼠扭体反应模型,观察散结镇痛片对其影响。结果:散结镇痛片6.4 mg.mL-1以上对小鼠离体子宫... 目的:观察散结镇痛片对小鼠实验性痛经模型的影响。方法:制备正常小鼠离体子宫和催产素所致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以及雌激素与缩宫素联用引起小鼠扭体反应模型,观察散结镇痛片对其影响。结果:散结镇痛片6.4 mg.mL-1以上对小鼠离体子宫自发收缩具有显著抑制作用;1.6 mg.mL-1以上对缩宫素引起的小鼠离体子宫收缩具有抑制作用,并具有量效关系;0.32~1.28 g.kg-1能够显著降低缩宫素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具有量效关系。结论:散结镇痛片对小鼠离体和在体痛经模型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抗子宫平滑肌收缩而导致的组织缺血可能是其抗痛经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结镇痛片 痛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毒”与“效”的科学内涵及物质基础探索 被引量:10
5
作者 闫蓉 张雪 +5 位作者 何国荣 张莉 吕扬 王振中 萧伟 杜冠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5期735-739,共5页
中药使用历经数千年,但对于中药之毒性一直存在误区,简单认为"中药有毒"、"中药无毒"的描述同样是片面的。本文分析了中药和化药关于"毒"的不同含义,认为传统记载有毒的中药可以分为"不良反应较多... 中药使用历经数千年,但对于中药之毒性一直存在误区,简单认为"中药有毒"、"中药无毒"的描述同样是片面的。本文分析了中药和化药关于"毒"的不同含义,认为传统记载有毒的中药可以分为"不良反应较多的中药"和"具有机体损害作用的中药",前者主要指作用复杂且作用较强的中药,后者则为含有明确毒性成分或强药理效能成分的中药,由此形成科学的表述方法,为中药毒性的现代研究提供参考。中药物质有效成分基础研究应通过成分研究、组合成分研究、复方成分研究,对中药"毒"与"效"的科学内涵和物质基础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毒性 药效 科学内涵 现代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技术在六味地黄软胶囊多糖精制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钱俊 曹淑波 +3 位作者 李淼 潘迎志 夏翠英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6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研究超滤技术应用于六味地黄软胶囊多糖精制的工艺及可行性。方法:采用超滤技术结合药效实验确定六味地黄多糖中有效部位,再对超滤膜的材质、构型、膜通透量、收集药液量等进行考察,确定最佳超滤条件。结果:采用聚砜材质的中空纤维... 目的:研究超滤技术应用于六味地黄软胶囊多糖精制的工艺及可行性。方法:采用超滤技术结合药效实验确定六味地黄多糖中有效部位,再对超滤膜的材质、构型、膜通透量、收集药液量等进行考察,确定最佳超滤条件。结果:采用聚砜材质的中空纤维膜,先采用50 K截流量纤维膜超滤,收集原体积1.25倍超滤液,再采用30 K截流量纤维膜超滤,收集原体积1.25倍超滤液,最佳超滤条件为压力0.1 Mpa,温度35℃,超滤时间不超过50 min最佳。结论:超滤膜技术精制六味地黄软胶囊多糖相比传统的水提醇沉等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超滤过程条件温和,能耗低,精制效果好等优点,有较好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超滤膜技术 提纯 纯化 六味地黄软胶囊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白屈菜中木兰碱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桥 沈娟 +5 位作者 尚强 景娇 郭庆明 王振中 郭瑛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6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从中药白屈菜中提取精制木兰碱单体。方法:白屈菜粗提取液经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2次纯化、C-18柱精制得木兰碱。结果:产品经HPLC、ESI-MS确定为木兰碱,质量分数>9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克服耗费大量有机溶剂、硅胶柱层析工... 目的:从中药白屈菜中提取精制木兰碱单体。方法:白屈菜粗提取液经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2次纯化、C-18柱精制得木兰碱。结果:产品经HPLC、ESI-MS确定为木兰碱,质量分数>9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克服耗费大量有机溶剂、硅胶柱层析工艺烦琐、收率低等弊端,适合制备木兰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屈菜 木兰碱 D-101大孔树脂 C-18柱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前衍生化UPLC-MS/MS法测定川芎药材中二氯喹啉酸残留 被引量:1
8
作者 董自艳 马晓英 +3 位作者 毕瑞锋 章晨峰 王团结 刘茫茫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3期40-43,共4页
目的:建立川芎中二氯喹啉酸残留的UPLC-MS/MS分析方法,为川芎药材的安全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药材中的二氯喹啉酸用0.5%氨水-甲醇溶液提取,提取液吹干,甲醇复溶后,用三甲基硅烷化重氮甲烷衍生化,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模式... 目的:建立川芎中二氯喹啉酸残留的UPLC-MS/MS分析方法,为川芎药材的安全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药材中的二氯喹啉酸用0.5%氨水-甲醇溶液提取,提取液吹干,甲醇复溶后,用三甲基硅烷化重氮甲烷衍生化,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分析。结果:在0.01、0.05、0.1 mg/kg加标水平下,二氯喹啉酸回收率为83.2%~98.5%,RSD为0.9%~8.2%。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川芎中二氯喹啉酸残留的检测,并按欧盟法规制定川芎中二氯喹啉酸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1 mg/kg,能够保证川芎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二氯喹啉酸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通过下调calpain信号通路抑制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秋 许治良 +4 位作者 金治全 周军 毕宇安 王振中 萧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7-711,共5页
研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diterpene ginkgolides meglumine injection DGMI)对缺氧缺糖/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采用试剂盒、Fluo-3 AM法、... 研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diterpene ginkgolides meglumine injection DGMI)对缺氧缺糖/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采用试剂盒、Fluo-3 AM法、Western blot检测SH-SY5Y细胞氧糖剥离损伤4h后,与药物一起复氧1h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量、caspase-3/7酶活力、细胞质中核小体含量、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以及calpain、cleaved caspase-12蛋白量的变化。结果显示DGMI能极显著降低OGD/R损伤的SH-SY5Y细胞LDH的漏出量,抑制caspase-3/7酶活性,减少细胞核核小体的释放量,下调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lpain和cleaved caspase-12蛋白量,抑制calpain凋亡信号通路保护神经细胞。DGMI对OGD/R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内Ca^(2+)/calpain/caspase-12/capase-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缺氧缺糖损伤 细胞凋亡 钙离子 CALPAIN caspase-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法测定痛宁凝胶中冰片和薄荷脑的含量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莉莉 秦建平 +3 位作者 杨素德 韦迎春 李雪峰 萧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78,共3页
采用GC法同时测定痛宁凝胶中龙脑、异龙脑和薄荷脑的含量。采用5%二苯基-95%二甲基硅烷共聚物为固定相的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 μm),分流比为50∶1,柱温为88 ℃。结果表明痛宁凝胶中的龙脑、异龙脑和薄荷脑的分... 采用GC法同时测定痛宁凝胶中龙脑、异龙脑和薄荷脑的含量。采用5%二苯基-95%二甲基硅烷共聚物为固定相的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 μm),分流比为50∶1,柱温为88 ℃。结果表明痛宁凝胶中的龙脑、异龙脑和薄荷脑的分离度和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依次为0.116 9~1.402 8 mg/mL、0.107 8~1.293 6 mg/mL和0.112 7~1.352 4 mg/mL;加样回收率依为98.02%(RSD=1.76%)、100.00%(RSD=1.78%)和101.77%(RSD=1.33%)。所建立的方法适合于痛宁凝胶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法 薄荷脑 龙脑 异龙脑 痛宁凝胶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通过激活Akt/Nrf2通路抑制缺糖缺氧诱导的SH-SY5Y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13
11
作者 金治全 许治良 +5 位作者 刘秋 周军 曹亮 丁岗 王振中 萧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72,共8页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DGMI)抑制缺糖缺氧(OGD)诱导人源性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氧化应激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SH-SY5Y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细胞对照组,OGD模型组,OGD 4 h+DGMI 25 mg·L^(-1)组,OGD 4 h+银杏叶提取物注...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DGMI)抑制缺糖缺氧(OGD)诱导人源性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氧化应激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SH-SY5Y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细胞对照组,OGD模型组,OGD 4 h+DGMI 25 mg·L^(-1)组,OGD 4 h+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EGBLI)25 mg·L^(-1)组,OGD 4 h+银杏内酯注射液(LGBI)25 mg·L^(-1)组。药物作用6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水溶性四唑盐1(WST-1)显色法法检测SOD活性,荧光探针法(DCFH-DA)检测ROS生成,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内血红素加氧酶(HO-1)、醌氧化还原酶(Nqo1)、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细胞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磷酸化Nrf2(p-Nrf2)的表达;OGD 4 h+DGMI 25 mg·L^(-1)组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终浓度为0,12.5,25和50μmol·L^(-1)),检测1 h后Akt,p-Akt,Nrf2和p-Nrf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细胞对照组相比,OGD模型组SH-SY5Y细胞存活和SOD活性降低(P<0.01),ROS含量升高(P<0.01),降低p-Akt,Nrf2,p-Nrf2,HO-1和Nqo1的表达(P<0.01);与OGD模型组相比,OGD 4 h+药物组作用6 h,细胞存活率和SOD活性显著提高(P<0.01),ROS含量降低(P<0.05,P<0.01),p-Akt,Nrf2,p-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提高(P<0.01),且DGMI 25 mg·L^(-1)效果优于EGBLI 25 mg·L^(-1)和LGBI 25 mg·L^(-1)(P<0.05,P<0.01);相较DGMI组,DGMI和LY294002作用1 h后p-Akt和p-Nrf2的表达被显著抑制(P<0.01),抑制效果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DGMI 25 mg·L^(-1)对OGD诱导的SH-SY5Y细胞具有抗氧化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kt/Nrf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氧化应激 蛋白激酶B 细胞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赋权法优化哮喘方醇提工艺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星星 李淼 +5 位作者 康小东 王仁杰 周恩丽 王振中 晁恩祥 萧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91-1394,共4页
目的基于信息熵赋权法优化哮喘方醇提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五味子醇甲、马钱苷转移率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信息熵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1... 目的基于信息熵赋权法优化哮喘方醇提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五味子醇甲、马钱苷转移率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信息熵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14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3 h,五味子醇甲、马钱苷转移率分别为88.25%、94.37%,浸膏得率32.2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醇提哮喘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方 醇提 信息熵赋权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网络角度研究腰痹通胶囊整体调控腰椎间盘突出的分子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范震宇 张新庄 +5 位作者 柯志鹏 吉顺莉 曹亮 王团结 王振中 萧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5-283,共9页
目的研究腰痹通胶囊(三七、川芎、延胡索,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文献挖掘、分子对接以及分子-靶蛋白网络特征分析的方法研究腰痹通胶囊中化合物群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分子对接发现腰痹通胶囊中有46个活性成... 目的研究腰痹通胶囊(三七、川芎、延胡索,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文献挖掘、分子对接以及分子-靶蛋白网络特征分析的方法研究腰痹通胶囊中化合物群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分子对接发现腰痹通胶囊中有46个活性成分,且大部分具有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较高的中枢神经暴露量,进一步网络分析发现,其中coptisine、diligustilide、corypalmine、chuanxiongterpene等11个化合物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可通过与p38、CGRP、MMPs、TNFα等19个靶蛋白作用,抑制过度性炎症反应和椎间盘内毛细血管浸入,降低神经对刺激的敏感性,调控椎间盘内胶原、蛋白聚糖的代谢平衡,从而缓解疼痛,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结论通过网络分析明确了腰痹通胶囊调控腰椎间盘突出的分子作用机制,诠释了其科学内涵,有助于推动后续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分子机制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中药 网络药理学 分子描述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后血浆与脑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和前列腺素E_2释放差异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健 吕新勇 +4 位作者 孙晓萍 陈春苗 周军 王振中 萧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9-333,共5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制备偏头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雄性SD大鼠,脑部电极植入术后行电压3 V、频率6 Hz、脉宽0.25 ms、时间1 h电刺激,并于刺激0,15和30 min和1 h进行眼眶采血,采血后取脑组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和... 目的探讨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制备偏头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雄性SD大鼠,脑部电极植入术后行电压3 V、频率6 Hz、脉宽0.25 ms、时间1 h电刺激,并于刺激0,15和30 min和1 h进行眼眶采血,采血后取脑组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和脑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手术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CGRP含量、P物质含量和PGE2含量为均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CGRP、P物质和PGE2分别为3.41±0.93,1.80±0.64和(5.17±0.69)ng·g-1,与手术对照组大鼠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时间点手术对照组与模型组大鼠外周静脉血浆中CGRP、P物质和PGE2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后,脑组织中CGRP、PGE2和P物质水平与外周静脉血中显著不同,表明可采用本方法制备偏头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电刺激 硬脑膜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P物质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解热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健 常秀娟 +4 位作者 陈春苗 吕耀中 周军 王振中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12-1915,共4页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解热镇痛作用。方法:SD大鼠背部皮下注射酵母复制发热模型,尾静脉注射热毒宁注射液,剂量分别为10.16 g·kg-1、5.08 g·kg-1、2.54 g·kg-1,观察不同时间动物体温变化;ICR小鼠连续7日尾静脉注射热毒...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解热镇痛作用。方法:SD大鼠背部皮下注射酵母复制发热模型,尾静脉注射热毒宁注射液,剂量分别为10.16 g·kg-1、5.08 g·kg-1、2.54 g·kg-1,观察不同时间动物体温变化;ICR小鼠连续7日尾静脉注射热毒宁注射液,剂量分别为20.30 g·kg-1、10.15 g·kg-1、5.08 g·kg-1,采用扭体法、热板法和小鼠爪痛测试进行镇痛实验。结果:热毒宁注射液高剂量和中剂量可以明显降低发热动物的体温(P<0.05或P<0.01),同时均可明显降低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或P<0.01),明显提高小鼠热板和爪痛的痛阈值(P<0.05或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具有较好的解热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 解热 镇痛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银翘败毒片的干法制粒工艺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永岭 邵杰 +2 位作者 王永香 张庆芬 王振中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553-3556,共4页
目的:优化银翘败毒片干法制粒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制粒难易程度和崩解时限等为考察指标,对银翘败毒片中辅料微晶纤维素和可压性淀粉的配比、用量及喷干粉的含水量进行筛选;以颗粒得率和休止角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干法制粒工艺... 目的:优化银翘败毒片干法制粒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制粒难易程度和崩解时限等为考察指标,对银翘败毒片中辅料微晶纤维素和可压性淀粉的配比、用量及喷干粉的含水量进行筛选;以颗粒得率和休止角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干法制粒工艺中压轮压力、转速及送料速度等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微晶纤维素与可压性淀粉的比例为7∶3(m/m),二者与(喷干粉+包合物)的混合比例为1∶5;控制喷干粉含水量在1%~2%之间。干法制粒最优工艺参数为压轮压力3.5 MPa、压轮转速4 r/min、送料速度10 r/min。验证试验中颗粒平均得率为69.2%,平均休止角为31.5°,绿原酸转移率达92%以上,且各指标RSD均在2.53%以下(n=3)。结论:按优化辅料处方和工艺制备的颗粒各项指标均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可行性,且工艺稳定,适合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败毒片 干法制粒 正交试验 颗粒得率 休止角 转移率 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川芎和天麻药材中5种重金属元素 被引量:12
17
作者 谢达温 廉源沛 +4 位作者 梁文琳 孙永成 李艳静 丁岗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3期740-743,共4页
目的: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建立川芎和天麻中Cu、As、Pb、Cd、Hg共5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过微波消解处理后,采用外标法,用ICP-MS进行测定。结果: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最低检出限为0.003-0.13... 目的: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建立川芎和天麻中Cu、As、Pb、Cd、Hg共5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过微波消解处理后,采用外标法,用ICP-MS进行测定。结果: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最低检出限为0.003-0.134μg·L-1,回收率为80.04%-118.34%。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川芎和天麻药材中重金属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微波消解 川芎 天麻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舒胶囊效应部位组对硝酸甘油致大鼠偏头痛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兰 林楠 +4 位作者 范震宇 王振中 吴云 尚强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89-1492,共4页
目的:研究天舒胶囊效应部位组对偏头痛动物模型的镇痛作用,并从神经生化代谢紊乱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比灵组、天舒胶囊组、天舒胶囊效应部位3个剂量组,每组10只。皮下注射硝酸甘油(NTG... 目的:研究天舒胶囊效应部位组对偏头痛动物模型的镇痛作用,并从神经生化代谢紊乱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比灵组、天舒胶囊组、天舒胶囊效应部位3个剂量组,每组10只。皮下注射硝酸甘油(NTG)注射剂复制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观察注射硝酸甘油后60 min内大鼠行为反应,6 h后取血及脑组织检测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β-内啡肽(β-E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结果:天舒胶囊组、天舒胶囊效应部位高、中剂量组动物挠头次数显著减少,血浆和脑组织中NOS、NO含量显著降低,脑组织中β-EP含量显著升高,CGRP含量显著降低,使之始终趋于生理状态下的平衡水平。结论:天舒胶囊效应部位组具有缓解偏头痛症状,可通过有效调节NOS、NO、β-EP和CGRP的含量来达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舒胶囊 一氧化氮 Β-内啡肽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选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丹丹 陈俊 +4 位作者 李俊丽 杨时 唐建兰 丁岗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98-2001,共4页
目的:优选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丹皮酚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5倍量水浸泡0.5 h,蒸馏提取2.5 h,收集馏出液,冷却至室温后,4℃下析晶24 h,过滤,室温干燥48 h。结论:优选的提取... 目的:优选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丹皮酚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5倍量水浸泡0.5 h,蒸馏提取2.5 h,收集馏出液,冷却至室温后,4℃下析晶24 h,过滤,室温干燥48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丹皮酚提取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丹皮酚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须浸膏真空带式干燥工艺优化及其总酚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小莉 李红娟 +3 位作者 高如意 杨晓筱 柏伟荣 肖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41-2745,共5页
目的优化人参须浸膏真空带式干燥工艺,并检测其总酚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加热区温度、干燥时间、进料速度为影响因素,干膏含水量、总酚转移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干燥工艺。以酪... 目的优化人参须浸膏真空带式干燥工艺,并检测其总酚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加热区温度、干燥时间、进料速度为影响因素,干膏含水量、总酚转移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干燥工艺。以酪氨酸为底物,考察总酚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最佳条件为加热区温度89℃,干燥时间99 min,进料速度为1.5 kg/h,干膏含水量3.21%,总酚转移率94.22%,综合评分98.19。总酚对酪氨酸酶具有抑制作用,并呈一定浓度依赖性,IC50为2.94 mg/mL。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真空带式干燥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人参须浸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须 浸膏 真空带式干燥 总酚 酪氨酸酶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