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班主任如何处理与学校行政管理层的关系
1
作者 吴恒祥 张虎国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3年第2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班集体建设 德育工作 工作方法 班主任 学校行政管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书娴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年第3期107-109,共3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后续学习,教师必须将注意力放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完成,在深化学生知识理解的同时,开阔学生思...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后续学习,教师必须将注意力放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完成,在深化学生知识理解的同时,开阔学生思维,实现深度学习.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有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思维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笔记使用实效、问题及策略研究
3
作者 储大伟 林波 《求知导刊》 2024年第18期98-100,共3页
课堂笔记的使用,不仅在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培养学生反思总结意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助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手段。以实际教学为基础,分析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笔记使用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原因,从教师与学生... 课堂笔记的使用,不仅在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培养学生反思总结意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助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手段。以实际教学为基础,分析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笔记使用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原因,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求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笔记的使用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 课堂笔记 使用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立意的中学历史教学资源开发路径探究——以“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主题教学为例
4
作者 吴胜霞 《中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16期65-67,共3页
合理开发教学资源是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的必备能力,对课堂教学深度立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在“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的主题教学中,可以在充分挖掘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深度立意。将“中华文明探... 合理开发教学资源是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的必备能力,对课堂教学深度立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在“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的主题教学中,可以在充分挖掘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深度立意。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成果作为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进行深度学习;对先秦时期共同文化圈、政治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进行研究,可以使学生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进行深入理解;从横向大时空看独具特色、绵延不息的中华文明,可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视野和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立意 教学资源 中华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形深化重“识”圆贯通思维促衔接
5
作者 卢红卫 何威 《上海中学数学》 2024年第10期8-10,共3页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其中解析法是研究的手段,几何性质是最终落脚点.而圆作为基本平面图形,可以从“数”与“形”两个角度研究其丰富的内在性质,在思想方法上为后续学习圆锥曲线做好铺垫.笔者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发现,学生...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其中解析法是研究的手段,几何性质是最终落脚点.而圆作为基本平面图形,可以从“数”与“形”两个角度研究其丰富的内在性质,在思想方法上为后续学习圆锥曲线做好铺垫.笔者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圆的有关性质存在一些盲区,导致运用“形”的能力较为薄弱.笔者主要从“形”的视角,梳理运用圆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常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几何 数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6
作者 翟珍珍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34期29-31,共3页
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强调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规律,形成语文核心素养。为此,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样化、多层次、综合性的实践性作业;要通过合理定位师生角色,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 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强调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规律,形成语文核心素养。为此,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样化、多层次、综合性的实践性作业;要通过合理定位师生角色,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高效推进实践性作业完成;要借助过程性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性作业,促进学生自我审视,调整学习策略。这样的实践性作业,不仅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性作业 多元评价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7
作者 鞠海燕 《中学生英语》 2024年第12期73-74,共2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基于英语语言文化背景学习英语知识,消除中西文化差异的偏见,从而更好...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基于英语语言文化背景学习英语知识,消除中西文化差异的偏见,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英语语言文化 世界通用语言 理解和应用 中西文化差异 对外交流 学生学习英语 跨文化交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认知素养的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探究
8
作者 雷震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4年第5期56-57,共2页
区域认知是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是指学生在认知地理内容时,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以采取主题式教学法,通过整合主题资源、创设主题情境、设计主题活动、拓展课堂容量、提升思维能... 区域认知是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是指学生在认知地理内容时,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以采取主题式教学法,通过整合主题资源、创设主题情境、设计主题活动、拓展课堂容量、提升思维能力、深化区域认知等,实现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式教学 高中地理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设计主题 提升思维 地理环境 主题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视域下高中地理课堂精准教学策略研究
9
作者 雷震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4年第11期43-44,共2页
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大数据与地理教学的融合,以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在开展地理精准教学时,教师应立足大数据,将多媒体、虚拟技术、微课等应用于地理课堂上,开展以分层、合作、自学为主的... 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大数据与地理教学的融合,以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在开展地理精准教学时,教师应立足大数据,将多媒体、虚拟技术、微课等应用于地理课堂上,开展以分层、合作、自学为主的精准教学活动,进而充分展现多媒体、虚拟技术、微课的价值,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立足大数据,开展以分层为主的精准教学在以分层为主的精准教学中,教师应做到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切实掌握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知识内容,而对于能力范围以外的知识,则应树立尝试理解的心态,从而让学生先筑牢知识基础,再逐步提升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教学 虚拟技术 大数据 高中地理课堂 多媒体 课堂教学质量 地理教学 微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设置 任务驱动——基于散文题型创新的教学策略优化
10
作者 沈静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第5期55-57,共3页
201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指出“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 201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指出“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充分考虑城乡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型性和适切性,提高试题情境设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切性 情境设置 任务驱动 试题命制 试题情境 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创设 思维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情境 素养立意——例谈信息科技新课标下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11
作者 丁鑫鑫 《当代教育家(下半月)》 2024年第7期64-67,共4页
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之后,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从“信息技术”调整为“信息科技”。信息科技这门学科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教师应围绕核心素养,构建数字化、真实且贴近生活的情境,使情境与教学目... 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之后,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从“信息技术”调整为“信息科技”。信息科技这门学科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教师应围绕核心素养,构建数字化、真实且贴近生活的情境,使情境与教学目标深度融合,契合新时代学生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核心素养 真实情境 新课标下 深度融合 有效创设 信息技术 教学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概念统领下初中化学教学探究——以“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为例
12
作者 郜玉含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22期39-41,共3页
本文阐述了什么是大概念;提出了从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来提炼大概念;结合沪教版教材(2012版)第2章和第7章的教学案例,探讨了依托学科大概念进行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教学流程的设计。学科大概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构建知识... 本文阐述了什么是大概念;提出了从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来提炼大概念;结合沪教版教材(2012版)第2章和第7章的教学案例,探讨了依托学科大概念进行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教学流程的设计。学科大概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同时也承担着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教师应用学科大概念组织复习,能减少学生记忆量,延伸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寻找学科大概念并围绕其进行教学是值得教师继续深入探讨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核心素养 学科大概念 单元教学 学科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小学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从张家港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衔接研讨会谈起 被引量:3
13
作者 葛文山 马玲芳 张萍 《中小学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1,共4页
本文追溯了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的由来,探究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了当前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小学 初中 高中 衔接教学 一条龙
原文传递
与青年英语教师谈如何说课——从2008年张家港市高中英语教师说课评比活动说起 被引量:3
14
作者 葛文山 马玲芳 朱俊爽 《中小学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21,共8页
说课是“备课-说课-授课-评课”教研活动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一次说课评比活动说起,探讨了说课的几个切入点,即:抓住学生和教材,创新教学设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凸显主线和关注细节等。
关键词 说课 教学设计 细节
原文传递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以“二元一次方程”一课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惠波 赵春雷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4年第11期28-36,共9页
有思想深度的课,能给学生留下长久的思考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能把具体的数学知识忘了,但数学中思考问题的方法将会得以延续。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数学知识和观念的培养,通过一些数学思想... 有思想深度的课,能给学生留下长久的思考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能把具体的数学知识忘了,但数学中思考问题的方法将会得以延续。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数学知识和观念的培养,通过一些数学思想的传授,让学生形成一种“数学头脑”,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思想 数学方法 数学素养 数学建模 化归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新上岗英语教师的三点建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文山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年第12期12-14,共3页
同往年一样,今年八月、九月又有一批英语师范生从高校毕业,加盟到中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中。在一个人的教学生涯中,工作前几年的工作表现和发展至关重要。根据有关统计,美国15%的教师在教学一年后离开学校,15%的教师在第二年结束时... 同往年一样,今年八月、九月又有一批英语师范生从高校毕业,加盟到中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中。在一个人的教学生涯中,工作前几年的工作表现和发展至关重要。根据有关统计,美国15%的教师在教学一年后离开学校,15%的教师在第二年结束时离任,超过70%的教师在工作7年内放弃了教师职业。这些青年教师选择放弃的主要原因就是感到在从业的头几年难以适应和胜任工作。而在我国,中小学新上岗教师的适应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势必会导致新上岗教师产生消极心理或者挫折感,严重的还有可能导致职业倦怠,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化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师 上岗 中小学英语 教学生涯 专业化成长 教师队伍 工作表现 教师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学经典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17
作者 徐艳霞 《中学语文》 2018年第6期130-131,共2页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语文教学中,用国学经典来感染熏陶学生,塑造学生的精神人格,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养成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文化教育 教材体系 教育系统 审美品位 中华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立足中国审美传统
18
作者 徐艳霞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5年第5期6-8,共3页
一个民族的审美,常常具有属于这个民族的潜意识。我们的创作符合这种潜意识的时候,就容易被认同,反之,则常常不太容易被接受。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立足于我们的中国审美传统,让自己的写作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潜... 一个民族的审美,常常具有属于这个民族的潜意识。我们的创作符合这种潜意识的时候,就容易被认同,反之,则常常不太容易被接受。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立足于我们的中国审美传统,让自己的写作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潜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传统 中国人 写作 潜意识 民族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三味
19
作者 徐艳霞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4年第3期93-95,共3页
"三味"这个词,来自鲁迅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古人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 "三味"这个词,来自鲁迅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古人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而寿镜吾老先生之孙寿宇先生则认为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写作 诸子百家 寿镜吾 文章 读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解性学习”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美娟 《中学教学参考》 2015年第24期29-30,共2页
在我国,初中英语教育“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较为普遍,英语教学迫切需要一种深刻的新教育理念来支撑,否则难以实现高效。在此情况下,如何进行英语理解性学习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研究中急需关注的课题,其所提出的“为理解而教”,展... 在我国,初中英语教育“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较为普遍,英语教学迫切需要一种深刻的新教育理念来支撑,否则难以实现高效。在此情况下,如何进行英语理解性学习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研究中急需关注的课题,其所提出的“为理解而教”,展现出一种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阐述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问题探讨基于“理解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与促进英语理解性学习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性学习 初中英语教学 学习现状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