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医院课堂”的建设初探 被引量:5
1
作者 姚志峰 徐党辉 +2 位作者 姚建新 黄德健 李占峰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2006-2008,共3页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一个涵盖内容多、实践性强的专业。为寻找适合新形势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学校将新购影像设备安装在教学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校院共建影像实训中心,学校将部分影像专业核心课程的课堂设...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一个涵盖内容多、实践性强的专业。为寻找适合新形势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学校将新购影像设备安装在教学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校院共建影像实训中心,学校将部分影像专业核心课程的课堂设在医院放射科,由校内专任教师和放射科技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边学边练,学习兴趣明显增加,课堂学习效率显著提高。校院合作共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院课堂",有助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技术 医院课堂 教学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平扫在肺癌患者胸部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李星 杨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6期66-68,共3页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胸部扫描中应用虚拟平扫(VU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2月—2024年2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经病理诊断为肺癌的患者80例,以深入探讨其发展情况。静脉期以碘帕醇为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开始注射造影剂55 s后进...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胸部扫描中应用虚拟平扫(VU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2月—2024年2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经病理诊断为肺癌的患者80例,以深入探讨其发展情况。静脉期以碘帕醇为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开始注射造影剂55 s后进行静脉期扫描。采用自适应迭代算法对真实平扫(TUE)图像和增强图像进行重建,并对增强图像进行多物质分解得到VUE图像。对VUE图像与TUE图像进行定量比较,并由2名资深放射科医师进行定性评价。结果:TUE与静脉期VUE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标准差(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UE图像的主观评分(4.94±0.23)高于静脉期VUE的(4.80±0.40)(P<0.05)。TUE+静脉期VUE的剂量长度乘积(DLP)与有效剂量(ED)高于静脉期VUE(P<0.05),若将VUE代替TUE,辐射剂量将减少约49.68%。结论:与TUE相比,VUE对改变肺癌患者胸部扫描的CT值和图像质量的效果不佳,但略微降低了放射科医师的主观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虚拟平扫 真实平扫 辐射剂量 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的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姚建新 徐党辉 +2 位作者 李占峰 魏宇波 姚志峰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239-240,F0003,共3页
目的探索"医院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的效果。方法根据"医院课堂"教学模式的设定,该校与相关医院合作,共同建设影像实训中心、合作开发校本教材、精心组织课程,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学习的... 目的探索"医院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的效果。方法根据"医院课堂"教学模式的设定,该校与相关医院合作,共同建设影像实训中心、合作开发校本教材、精心组织课程,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学习的新方法。结果形成多方共赢局面,促使校院合作可持续发展;创建了有效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促进了"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结论校院合作共建的"医院课堂"可以提升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校院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医院课堂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CT血管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陈亚军 何国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3年8月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06例,根据不同检查方式分组,接受常规剂量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为对照组(53例),接受低剂... 目的:探究低剂量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3年8月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06例,根据不同检查方式分组,接受常规剂量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为对照组(53例),接受低剂量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为观察组(53例)。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检查诊断后的主观图像质量、客观图像质量、CT值和辐射剂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主观图像质量、客观图像质量、CT值数据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T剂量指数(CTDI)、CT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D)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剂量螺旋CT血管造影虽具有较为清晰图像质量,但患者易遭受较大辐射剂量影响预后。低剂量螺旋CT血管造影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辐射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影响,而且还不会对主客观图像质量产生影响,为后续诊疗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螺旋CT血管造影 冠心病 主观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CT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低灌注强度比值对急性脑梗死预后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浩东 李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4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低灌注强度比值(HIR)对急性脑梗死(AIC)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AI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灌注成像扫描,连续随访90 d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AIC患者分...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低灌注强度比值(HIR)对急性脑梗死(AIC)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AI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灌注成像扫描,连续随访90 d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AIC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比较两组CT灌注成像参数[低灌注区相对血流量(rCBFa)、低灌注区相对血流容积(rCBVa)、低灌注区最大延迟时间比值(rTmaxa)、低灌注区平均通过时间比值(rMTTa)、HIR],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AI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及合并基础疾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rCBFa、rCBVa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rTmaxa、HIR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MTT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灌注成像低灌注参数rCBFa、rCBVa、rTmaxa、HIR对AIC患者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7(0.749~0.944)、0.850(0.755~0.945)、0.869(0.779~0.959)、0.981(0.924~0.996),灵敏度为81.0%、76.2%、83.7%、92.9%,特异度为77.8%、83.3%、77.8%、94.4%。结论:CT灌注成像低灌注参数rCBFa、rCBVa、rTmaxa和HIR对AIC患者预后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尤其是HIR预测效能更高,可作为患者预后评估的有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T灌注成像 低灌注强度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256排CT多模态成像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探讨
6
作者 武凌宇 周医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00-203,共4页
探讨以临床为基础的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例,开展关于GE256层CT的多模式影像技术问题,对其诊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 拣选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住院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均开展GE256排CT多模态成像检查事项(涵括:C... 探讨以临床为基础的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例,开展关于GE256层CT的多模式影像技术问题,对其诊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 拣选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住院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均开展GE256排CT多模态成像检查事项(涵括:CT平扫检查工作、CT灌注成像检查工作、CT血管成像检查工作),分析其有效性。结果 CT平扫结果显示,有9例为缺血性病变,占9%(9/100);CT灌注影像显示,92例患者有明显的脑灌注异常,占92%(92/100),64例患者有缺血半暗带,71例符合临床症状;CTA显示,展现血管狭窄总计91例,15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狭窄,31例病人为中度,有严重血管狭窄的27例,其中18例病人发生完全闭塞。CT灌注成像显示,梗死核心区的CBF测量参看值低于梗死镜像区,其CBV测量参看值、MTT测量参看值、TMax测量参看值均高于梗死镜像区(P<0.05);半暗带区、半暗带镜像区灌注参数中的CBF测量参看值、CBV测量参看值比较无意义(P>0.05),其CT灌注成像中半暗带区MTT测量参看值、TMax测量参看值均高于半暗带镜像区(P<0.05);梗死核心区CBF测量参看值低于半暗带区灌注参数,其CBV测量参看值、MTT测量参看值、TMax测量参看值均高于半暗带区(P<0.05)。结论 基于临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GE256排CT多模态成像检查事宜,可助于了解患者梗死核心区、病灶狭窄程度等病情,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有效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GE256排CT多模态成像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检查中个性化扫描方案应用分析
7
作者 陈小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66-0168,共3页
探究冠状动脉CTA检查采用个性化扫描方案价值。方法 将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采用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的121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观察组59例。其中对照... 探究冠状动脉CTA检查采用个性化扫描方案价值。方法 将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采用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的121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观察组5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方案,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扫描方案。对比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及冠脉节段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结果 观察组CTDIVol、DLP、E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t=115.125/114.679/89.606,P<0.05)。两组图像质量指标BN、SNR、CNR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右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方案和个性化扫描方案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均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质量及主观评分,而结合了智能最优管电流调整与 CT智能最优管压技术的个体化扫描方式,可有效减少辐射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扫描方案 冠状动脉CTA检查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脉内瘘功能不全多排CT全景血管成像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小胜 彭飞 +2 位作者 黄德健 宋进华 顾建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45-94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全的多排螺旋CT全景血管成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全患者的透析通路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分别完成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血管自动去骨...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全的多排螺旋CT全景血管成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全患者的透析通路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分别完成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血管自动去骨全景血管成像。结果所有病例均清晰地显示内瘘侧上肢血管情况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空间关系,明确动静脉内瘘功能不全的责任血管,临床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有30例通过手术重新建立透析通路,2例通过非手术治疗而改善了透析流量。结论全景血管成像可以较好的显示透析通路的病变血管,对临床干预具有较大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在血液透析患者上肢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晟 张小胜 +2 位作者 王勋 陈琦 朱永洁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2-406,共5页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应用CT血管成像(CTA)评估上肢动静脉内瘘(AVF)功能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2月期间在本院及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62例因上肢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行CTA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回...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应用CT血管成像(CTA)评估上肢动静脉内瘘(AVF)功能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2月期间在本院及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62例因上肢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行CTA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A检查,分析患者透析通路特征及CTA检查结果。结果:162例CTA检查共见狭窄病变290处,其中局限性狭窄172处(59.31%),节段性狭窄118处(40.69%)。上肢AVF位于前臂的138例患者中共见260处狭窄病变,其中近吻合口动脉狭窄17处(6.54%),吻合口狭窄47处(18.08%),近吻合口静脉狭窄132处(50.77%),流出道狭窄64处(24.62%);吻合口与狭窄远心端距离介于3~5cm共47处(18.08%),5~10cm共14处(5.38%),>10cm共3处(1.15%)。上肢AVF位于上臂的24例患者中共见30处狭窄病变,其中近吻合口狭窄20处(66.67%),流出道狭窄10处(33.33);吻合口与狭窄远心端距离介于3~5cm共3处(10.00%),5~10cm共7处(23.33%)。血管狭窄程度25%~50%34例(20.99%),50%~75%84例(51.85%),>75%44例(27.16%)。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行CTA检查,可对上肢AVF功能不良的内瘘血管狭窄数量、部位及程度进行准确评估,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功能不良 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剂精准化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飞 施海彬 +2 位作者 唐立钧 黄德健 张小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对比剂剂量精准化在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4例可疑冠心病病例,根据体重指数(BMI)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剂量对比剂注射方案并应用Test-Bolus法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观... 目的 :探讨对比剂剂量精准化在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4例可疑冠心病病例,根据体重指数(BMI)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剂量对比剂注射方案并应用Test-Bolus法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观察两组间血管强化效果差异。结果:两组在冠状动脉开口水平(ascending aorta,AA)、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右侧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和左旋支(left circumflex,LCX)近段的血管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增强效果无差别(P>0.05)。低体重组、标准体重组平均对比剂剂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时,可以根据患者体重指数优化设计对比剂注射方案,减少对比剂的使用量,从而有效减少碘制剂对受检者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例脑动静脉畸形的MRI和MRA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东生 张宗军 +1 位作者 陈君坤 李苏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6期374-376,共3页
目的 :探讨MRI和MRA检查在脑AVM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6例脑动静脉畸形作了常规MRI和MR血管造影 ,MRI采用SET1、T2 加权成像 ,MRA采用三维时飞跃法。结果 :MRI准确显示了 46例AVM的瘤巢 ,11例可见亚急性出血灶 ,5例可见含铁血黄素沉... 目的 :探讨MRI和MRA检查在脑AVM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6例脑动静脉畸形作了常规MRI和MR血管造影 ,MRI采用SET1、T2 加权成像 ,MRA采用三维时飞跃法。结果 :MRI准确显示了 46例AVM的瘤巢 ,11例可见亚急性出血灶 ,5例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 ,2 3例病灶区组织软化或萎缩 ,4例有占位效应。 3D -TOFMRA显示 41例AVM供血动脉、2 3例引流静脉。 5例加做增强 3D -TOF及 6例加做 2D -TOF后 ,引流静脉显示明显改善。结论 :MRI和MRA结合应用能对脑血管畸形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为临床治疗提供所需的基本信息并对治疗效果作出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I MRA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LAVA进行多期增强MR血管成像显示肝脏血管系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德健 孙胜禄 +2 位作者 李裕 徐徐 魏红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64-270,共7页
目的:应用肝脏三维容积超快速(LAVA)多期增强MR血管成像(LAVA CE MRA),评估其对肝脏内血管显示的价值,以及对肝脏病变诊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对52例疑有腹部病变者行常规MRI扫描及Gd- DTPA增强并LAVA多期扫描,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重... 目的:应用肝脏三维容积超快速(LAVA)多期增强MR血管成像(LAVA CE MRA),评估其对肝脏内血管显示的价值,以及对肝脏病变诊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对52例疑有腹部病变者行常规MRI扫描及Gd- DTPA增强并LAVA多期扫描,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重建血管,显示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并得到各血管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MIP重建肝内血管的显示情况进行分析,评估LAVA CE MRA对肝内血管显示的价值。同时记录肝脏病变信号的动态变化,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结果:52例患者肝脏LAVA CE MRA图像能清晰显示肝脏内血管形态,达到诊断要求。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3级和3级以上分支显示率100%,门静脉、肝静脉4~5级以上分支显示率达到96.8%。肝脏病变的动态强化显示良好,部分病变供血来源显示清晰。结论:LAVA CE MRA能良好地显示肝内各血管及其与肝脏病灶的关系,提高对肝脏病变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血管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影像学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光元 刘昕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23-326,共4页
分子影像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国内外医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无疑将成为21世纪医学影像学发展的趋势和主导,成为连接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对现代和未来医学模式将会产生革命性影响。作为临床医学工作者,尤其是临床医生... 分子影像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国内外医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无疑将成为21世纪医学影像学发展的趋势和主导,成为连接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对现代和未来医学模式将会产生革命性影响。作为临床医学工作者,尤其是临床医生更应当了解和关注该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影像学 分子探针 发展动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SCT诊断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纪涛 丁志强 黄德健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5期441-44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S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包括病变累及范围、病变区厚度、周围侵犯情况,并将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类型进行初步对...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S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包括病变累及范围、病变区厚度、周围侵犯情况,并将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类型进行初步对照分析。结果:21例均经病理证实。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表现为胃肠壁明显的均匀增厚或腔内外不规则肿块影,黏膜皱襞增厚。胃部淋巴瘤以胃腔变形、变窄常见;小肠淋巴瘤多伴有病变内积气,管腔狭窄常不明显,部分呈"动脉瘤样"扩张改变。病变周围淋巴组织增大,脂肪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常见。结论:MSCT诊断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较高的价值,特别是对结肠及小肠淋巴瘤具有一定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淋巴瘤 非霍奇金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仿真结肠内窥镜技术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光元 魏化文 陈君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398-400,共3页
CT检查能直接显示肠腔本身及其病变的横断面像 ,因此 ,特别适用于肠道的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肿瘤的分期、手术切除可能性的预测等。运用专门软件 ,进行三维重建可获得肠道三维图像 ,产生纤维内镜的观察效果。用于结肠者称结肠仿真内窥镜... CT检查能直接显示肠腔本身及其病变的横断面像 ,因此 ,特别适用于肠道的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肿瘤的分期、手术切除可能性的预测等。运用专门软件 ,进行三维重建可获得肠道三维图像 ,产生纤维内镜的观察效果。用于结肠者称结肠仿真内窥镜。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新方法 ,它安全、快捷、病人无痛苦。因此 ,在诊断结肠直肠占位性病变上是结肠纤维内镜的补充手段。尽管该技术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 ,但在减少侵入性、影像诊断、医学教育方面有很大发展潜能。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此技术的原理、方法、临床应用的价值和局限性作一综述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结肠 占位性病变 仿真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中操作技术对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光元 陈自谦 姜平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重视操作技术在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DSA对 5 4例肝细胞癌作 1 6 2疗次的经导管动脉碘油化疗栓塞术。肿瘤缩小率根据CT之测量获得。所有病人均随访 1年以上。结果 发现 1 3例治疗效果欠佳与操作因素有关。... 目的 重视操作技术在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DSA对 5 4例肝细胞癌作 1 6 2疗次的经导管动脉碘油化疗栓塞术。肿瘤缩小率根据CT之测量获得。所有病人均随访 1年以上。结果 发现 1 3例治疗效果欠佳与操作因素有关。其一未能及时发现膈下动脉供血6例 ,是因肝癌巨大、供血丰富而又未加作腹主动脉造影所致 ;其二HCC患者在首次或第 2疗次后肝动脉呈现严重狭窄 /闭塞 7例 ,原因可能为导管先端的机械性损伤和化疗药物的化学刺激所致。 1 3例的肿瘤缩小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规范的操作技术可以提高TOCE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作技术 肝动脉栓塞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侵犯门静脉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光元 陈自谦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1-103,共3页
对经CT、肝动脉造影和AFP证实的54例肝癌合并门脉侵犯病人施行TACE治疗效果进行了长期随访。认为其疗效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局灶性肝癌的治疗效果较好,本组22例局限性肝癌合并门脉侵犯的中位生存期为对.36个月,3年存活率为27.27%;... 对经CT、肝动脉造影和AFP证实的54例肝癌合并门脉侵犯病人施行TACE治疗效果进行了长期随访。认为其疗效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局灶性肝癌的治疗效果较好,本组22例局限性肝癌合并门脉侵犯的中位生存期为对.36个月,3年存活率为27.27%;而弥漫性肝癌中位存活期为7个月,3年为3.13%(P<0.001);②对局限性肝癌肝功能在ChildB级以上者可行TACE治疗,对于弥漫性肝癌,ChildA级可行TACE,而B级须慎重;③对合并肝动-静脉疾或多血供肝癌应分别不同情况在碘油乳剂栓塞之前或后加用明胶海绵,可提高生存期。④碘油在肿瘤和门脉癌检内沉积越多,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动脉 栓塞疗法 TACE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方法给药与局部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光元 赵志泉 王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85-186,189,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新途径。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SAP ,比较常规方法给药及局部动脉灌注两组的治疗效果、病死率及住院时间。 结果 :常规给药组及局部动脉灌注组的病死率分别为 2 7.2 7%(3/ 11)及 8.33% (1/ 12 ... 目的 :探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新途径。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SAP ,比较常规方法给药及局部动脉灌注两组的治疗效果、病死率及住院时间。 结果 :常规给药组及局部动脉灌注组的病死率分别为 2 7.2 7%(3/ 11)及 8.33% (1/ 12 ) ;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 (2 9.3± 6 .1)天及 (14 .4± 3.1)天 (P <0 .0 5 )。 结论 :局部动脉灌注疗法可以降低SAP病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动脉灌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不同序列对壶腹部软组织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坤福 黄德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132-134,共3页
关键词 壶腹部软组织病变 MRI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 LAVA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壶腹周围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胜禄 张利 魏红梅 《北方药学》 2013年第12期105-105,共1页
目的:探讨MR 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壶腹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6例患者在常规MR扫描基础上行低张MRCP及十二指肠低张后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变间接及直接征象,评估LAVA技术对壶腹部病变的显示价值。结果:26... 目的:探讨MR 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壶腹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6例患者在常规MR扫描基础上行低张MRCP及十二指肠低张后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变间接及直接征象,评估LAVA技术对壶腹部病变的显示价值。结果:26例患者肝脏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图像能清晰显示壶腹部病变的形态及动态变化,达到诊断要求。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肝内外血管形态及其与壶腹病变的关系。结论:LAVA动态增强扫描能全面、直观显示壶腹病变,显示壶腹部病灶内外血管及其与病灶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VA 动态增强 MRCP 3D M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