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科护理减少对比剂渗漏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芬 杨来华 +1 位作者 刘建岭 陶腊娣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0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在减少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渗漏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发生对比剂渗漏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和处理结果。结果 16例患者经对症处理24 h后均未发生不良并发症。结论专科护理在对比...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在减少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渗漏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发生对比剂渗漏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和处理结果。结果 16例患者经对症处理24 h后均未发生不良并发症。结论专科护理在对比剂渗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严格按照对比剂注射指南执行静脉注射可有效减少对比剂渗漏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对比剂 渗漏 静脉注射 专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瘘的高分辨率MRI特征与其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来华 符昕 +2 位作者 肖彬 祖大报 徐佳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分析肛瘘的高分辨率MRI特征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61例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61例分为湿热下注型、正虚邪恋型和阴液亏虚型。3组均行高分辨率MRI T_(1)WI、脂肪抑制T_(2)WI与... 目的:分析肛瘘的高分辨率MRI特征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61例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61例分为湿热下注型、正虚邪恋型和阴液亏虚型。3组均行高分辨率MRI T_(1)WI、脂肪抑制T_(2)WI与DWI扫描。观察内口位置、有无脓肿、瘘管数量,测量瘘管的ADC值,并对瘘管进行分级。结果:61例中,湿热下注型41例、正虚邪恋型18例和阴液亏虚型2例。湿热下注型与正虚邪恋型、阴液亏虚型瘘管平均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分辨率MRI脂肪抑制T_(2)WI对瘘管及内口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6.49%(64/74)、87.69%(57/65)。结论:肛瘘高分辨率MRI特征与其中医辨证分型具有相关性,ADC值可为肛瘘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并为中医内治、外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直肠瘘 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肿瘤致肠梗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蔡成君 刘哲 +1 位作者 蒋国强 杨来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肿瘤所致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对26例经手术证实肿瘤所致肠梗阻CT表现及三维重建成像(MPR、CPR、MIP、SSD)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螺旋C...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肿瘤所致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对26例经手术证实肿瘤所致肠梗阻CT表现及三维重建成像(MPR、CPR、MIP、SSD)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螺旋CT对肿瘤所致肠梗阻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96.20%。结论多层螺旋CT及MPR、CPR、MIP、SSD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对肿瘤所致肠梗阻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肠梗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力MRI对膝关节前外侧韧带的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潘惠娟 杨来华 +2 位作者 戎慧 唐春香 张宗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评价高分辨力MRI对膝关节前外侧韧带(the anterolateral ligament,ALL)的显示能力并描述其解剖特征,以提高对AL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共284膝的高分辨力MRI及临床资料。结果:ALL在冠状位上显示清晰,表现为薄线状低信号影;... 目的:评价高分辨力MRI对膝关节前外侧韧带(the anterolateral ligament,ALL)的显示能力并描述其解剖特征,以提高对AL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共284膝的高分辨力MRI及临床资料。结果:ALL在冠状位上显示清晰,表现为薄线状低信号影;可分为股骨部、半月板部及胫骨部;284个膝关节中,117个膝关节ALL(41.2%)3个部分均显示,265个(93.3%)股骨部显示,284个(100%)胫骨部显示和117个(41.2%)半月板部显示;平均长度(30.0±3.9)mm、宽度(13.7±3.8)mm、厚度(1.7±0.4)mm;ALL起点及止点至股骨及胫骨外侧髁的平均距离为(11.6±4.2)mm及(6.8±1.7)mm。结论:高分辨力MRI可清晰显示大多数患者膝关节的ALL,且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前外侧韧带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腰椎椎弓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成君 刘哲 +3 位作者 蒋国强 杨来华 蒋新华 王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5期458-459,共2页
腰椎椎弓峡部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脊椎病变,又称为腰椎椎弓崩裂,为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狭细部分的断裂。约5%的成人可患此病。由椎弓峡部裂及其所致的脊椎滑脱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传统的X线平片和CT轴位平扫是诊断该病的常... 腰椎椎弓峡部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脊椎病变,又称为腰椎椎弓崩裂,为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狭细部分的断裂。约5%的成人可患此病。由椎弓峡部裂及其所致的脊椎滑脱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传统的X线平片和CT轴位平扫是诊断该病的常用检查手段,这方面的报道较多。但由于腰椎峡部与三维空间上的任何一个平面均不平行,常会出现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腰椎 峡部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蒋新华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9期162-164,共3页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作用。方法整群选择该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252例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作用。方法整群选择该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252例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造影剂外渗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发生渗漏者一共有4例患者。观察组健康宣教(97.5±4.2)分、护理操作(96.5±4.1)分、满意度总分(97.3±2.1)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T增强扫描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造影剂外渗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外渗 预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磁共振成像表现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哲 杨来华 +2 位作者 王芬 李建瑞 唐春香 《右江医学》 2015年第4期491-494,共4页
目的讨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 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MRI征象的认识。方法对2008年1月-2014年6月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讨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 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MRI征象的认识。方法对2008年1月-2014年6月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28.5岁);6例位于胰头,5例位于胰体/尾部;所有病灶边界清晰,5例呈圆形,3例呈卵圆形,3例呈分叶状;和邻近胰腺相比,在T1WI上5例表现为均质性低信号,4例表现为不均质低信号,2例表现为不均质高信号,在T2WI上均表现为明显不均质高信号;二级分支胰管均未见扩张。结论 MRI表现对SPTP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实性假乳头状瘤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诊断价值探讨(附9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唐忠民 杨来华 蒋国强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价值,提高对SPTP的CT征象的认识。方法搜集2005年1月~2012年6月我院9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SPTP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病变分布于胰头3例,胰体尾部6例。病理类...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价值,提高对SPTP的CT征象的认识。方法搜集2005年1月~2012年6月我院9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SPTP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病变分布于胰头3例,胰体尾部6例。病理类型:8例为良性,1例为恶性。生长方式:主要表现为外生性膨胀性生长。肿块密度:囊性,实性和囊实性。强化特点:实性及囊实性肿块静脉期均较动脉期明显强化,且增强扫描各期肿块CT值均低于胰腺实质。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可定位诊断,并有助于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钙乳症的X线和CT诊断 被引量:2
9
作者 蔡成君 刘哲 《上海医学影像》 2010年第4期294-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X线和CT对肾钙乳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肾钙乳患者行常规X线和CT检查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16例CT图像均清晰显示钙乳囊肿全貌及"半月征",其中5例转动体位后显示钙乳形成的半月形高密度影始终位于病灶最低处。... 目的探讨X线和CT对肾钙乳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肾钙乳患者行常规X线和CT检查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16例CT图像均清晰显示钙乳囊肿全貌及"半月征",其中5例转动体位后显示钙乳形成的半月形高密度影始终位于病灶最低处。病变均为单侧,平均直径2.5 cm。其中囊肿型15例,积水型1例。结论 X线和CT检查能清晰显示肾钙乳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准确地与其它疾病相鉴别,并能明确区分肾钙乳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病理、解剖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钙乳 X线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新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9期245-246,共2页
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10月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2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10月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2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情况,焦虑评分、心率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共有3例患者发生轻度的过敏反应,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0%,高于对照组的79.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35.5±4.6)分、心率(88.5±3.4)次/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提高其扫描期间的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CT增强 造影剂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板层型肝癌的CT表现
11
作者 戎慧 杨来华 +2 位作者 潘惠娟 刘建岭 盛良驹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分析纤维板层型肝癌(fibrolamella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FL-HCC)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CT征象的认识。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L-HCC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例... 目的分析纤维板层型肝癌(fibrolamella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FL-HCC)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CT征象的认识。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L-HCC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25.3±10.4)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不适和体质量下降。影像学主要表现:(1)肿瘤体积大[平均最大直径(8.7±3.6)cm],呈分叶状或类圆形,边界多清晰;(2)和正常肝实质相比,肿瘤平扫主要表现为不均质性低密度影并可见瘢痕,增强扫描动脉期主要表现为不均质性高密度影,肿瘤实质呈持续性强化,而中央瘢痕多呈轻度强化;(3)肿瘤内瘢痕及淋巴结转移较常见,肝内胆管扩张及血管侵犯罕见,所有肿瘤内均未见脂肪成分。结论 FL-HCC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FL-HCC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纤维板层型肝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史涛涛 杨来华 +1 位作者 王芬 盛良驹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讨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多排螺旋CT(MDCT)中的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37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FN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患者共45个病灶,直径平均为4.2 cm。相对于正常肝脏,FNH... 目的讨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多排螺旋CT(MDCT)中的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37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FN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患者共45个病灶,直径平均为4.2 cm。相对于正常肝脏,FNH平扫多表现为等或低密度影,动脉期实质成分多表现为明显均质性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多表现等密度影。21个病灶边界清晰;36个病灶位于肝脏包膜下;24个病灶有中央疤痕,5个呈典型的"轮辐状"改变。假包膜及钙化在FNH中均少见。结论 MDCT增强扫描的特征性改变有助于FNH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局灶性结节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力MRI脂肪抑制T_2WI联合DWI对肛瘘检测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来华 吴如雷 +3 位作者 符昕 丁冬生 王冬青 张炜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 :评价高分辨力MRI脂肪抑制T2WI联合DWI对肛瘘的检测效果。方法 :对63例疑为肛瘘而行高分辨力MRI T2WI联合DWI扫描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3例中,59例经手术证实为肛瘘。高分辨力MRI脂肪抑制T2WI联合DWI对原发性瘘... 目的 :评价高分辨力MRI脂肪抑制T2WI联合DWI对肛瘘的检测效果。方法 :对63例疑为肛瘘而行高分辨力MRI T2WI联合DWI扫描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3例中,59例经手术证实为肛瘘。高分辨力MRI脂肪抑制T2WI联合DWI对原发性瘘管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31%(58/59)、75.00%(3/4),对继发瘘管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3%(10/12)、98.00%(49/50),对脓肿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21/21)和97.62%(41/42),对瘘管内口定位及瘘管分级的准确率分别为96.77%(60/62)和98.31%(58/59)。结论:高分辨力MRI脂肪抑制T2WI联合DWI对评价原发性瘘管、继发性瘘管、内口、脓肿及肛瘘分级具有高度准确性,术前MRI检查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直肠瘘 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腺泡细胞癌的CT表现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来华 唐忠民 +2 位作者 王永生 盛良驹 王冬青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6-688,693,共4页
目的分析胰腺腺泡细胞癌(ACCs)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CT征象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对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胰腺ACC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ACCs患者主要影像学表现:1外生型膨胀性生长;2体积较大(平... 目的分析胰腺腺泡细胞癌(ACCs)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CT征象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对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胰腺ACC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ACCs患者主要影像学表现:1外生型膨胀性生长;2体积较大(平均直径4.7 cm),呈类圆形或椭圆形;3与正常胰腺相比,肿瘤增强扫描均表现为低密度影,实质部分呈渐进性强化;4病灶边缘可见薄层完整或不完整的强化环;5囊变或坏死多见。6胰管或胆管扩张及胰周血管包绕少见;7瘤内钙化、出血少见。结论 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ACCs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腺泡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阑尾腔内气体对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来华 王芬 +3 位作者 丁冬生 祖大报 刘建岭 王冬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期30-31,34,共3页
目的 :评价MSCT上阑尾腔内气体在正常阑尾组和急性阑尾炎组中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疑为急性阑尾炎而行腹部MSCT扫描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168例中,93例经手术证实为急性阑尾炎。阑尾腔内气体在正常阑尾组和急性阑尾炎... 目的 :评价MSCT上阑尾腔内气体在正常阑尾组和急性阑尾炎组中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疑为急性阑尾炎而行腹部MSCT扫描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168例中,93例经手术证实为急性阑尾炎。阑尾腔内气体在正常阑尾组和急性阑尾炎组的显示率分别为74.67%(56/75)和16.13%(1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阑尾组相比,急性阑尾炎组阑尾腔内气体量明显减少,柱状表现和气液平在急性阑尾炎组更常见(P<0.05)。结论:虽然正常阑尾组和急性阑尾炎组阑尾腔内气体在MSCT上的显示率、气体量及形态有显著差别,但腔内气体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腔内气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室管膜下瘤MRI表现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来华 李建瑞 +1 位作者 陈随 张宗军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7-389,I0006,共4页
目的分析侧脑室室管膜下瘤的MRI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MRI征象的认识。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6月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下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病灶位... 目的分析侧脑室室管膜下瘤的MRI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MRI征象的认识。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6月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下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病灶位于右侧脑室3例,左侧脑室2例,双侧脑室前部1例;和脑白质相比肿瘤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FLAIR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大部分病灶无强化或轻度强化;磁共振波谱(MRS):符合良性肿瘤波谱特征,表现为NAA峰轻度降低,Cho峰正常。结论侧脑室室管膜下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多方位成像可对肿瘤明确定位,并有助于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室管膜下 脑肿瘤 侧脑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侧脑室室管膜下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 4期增强扫描在正常成人阑尾显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来华 王芬 +3 位作者 丁冬生 刘建岭 李维新 王冬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41-143,146,共4页
目的 :评价MSCT 4期增强扫描在正常成人阑尾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87例临床上无急性阑尾炎症状及体征因疑为其他疾病而行腹部MSCT 4期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7例中169例(90.37%)MSCT示正常阑尾影像。正... 目的 :评价MSCT 4期增强扫描在正常成人阑尾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87例临床上无急性阑尾炎症状及体征因疑为其他疾病而行腹部MSCT 4期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7例中169例(90.37%)MSCT示正常阑尾影像。正常阑尾的平均长度、壁厚、最大外径及内径分别为(72.31±17.01)、(2.14±0.64)、(6.61±1.37)及(2.35±1.42)mm。阑尾最常见的尖端位置为盆位;9例(5.33%)阑尾腔内可见粪石。男性阑尾长度较女性长(P<0.05);阑尾长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0.209),与身高呈正相关(r=0.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 4期增强扫描对正常成人阑尾显示率较高,正常阑尾最大外径与目前阑尾炎的诊断标准有一定的重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 解剖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国千 杨来华 +2 位作者 唐忠民 李建瑞 陈随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分析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MRI征象的认识。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12月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男11例,女4例,多数... 目的分析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MRI征象的认识。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12月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男11例,女4例,多数具有癫痫病史;病灶位于颞叶6例,额叶4例,顶叶3例,枕叶2例;和脑白质相比肿瘤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稍低信号,T2WI-FLAIR可见高信号环;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无强化或轻度强化;磁共振波谱(MRS):符合良性肿瘤波谱特征,表现为NAA峰轻度降低,Cho峰正常。结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多方位成像可对肿瘤明确定位,并有助于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CT及临床表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祖大报 李建瑞 +1 位作者 唐春香 杨来华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及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1例已确诊的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多为年轻女性,主要表现为早期饭后饱腹感、上腹痛、呕心、呕吐及体重下降...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及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1例已确诊的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多为年轻女性,主要表现为早期饭后饱腹感、上腹痛、呕心、呕吐及体重下降,部分患者可出现厌食症。CT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和距离的变小;胃和十二指肠的扩张;左肾静脉的扩张及左侧侧支循环的建立。结论结合临床病史,CT表现可对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作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侧脑室扩张胎儿产前MRI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帆 周芳 赵国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4期90-91,共2页
目的分析单纯性侧脑室扩张胎儿产前MRI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MRI、超声诊断的单纯性侧脑室扩张、活产无异常的胎儿30例为扩张组,再选取同时期经MRI、超声诊断的正常胎儿20例为对照组。在所有胎儿出生后,分别在其3、6... 目的分析单纯性侧脑室扩张胎儿产前MRI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MRI、超声诊断的单纯性侧脑室扩张、活产无异常的胎儿30例为扩张组,再选取同时期经MRI、超声诊断的正常胎儿20例为对照组。在所有胎儿出生后,分别在其3、6与12个月时进行定期随访,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采用GDS(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以此来对胎儿出生后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出生后12个月与出生后3个月时GDS评分对比得到改善,差异显著(P<0.05);出生后12个月与出生后6个月时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单侧侧脑室扩张与双侧侧脑室扩张GD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单纯性侧脑室扩张胎儿产前MRI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侧脑室扩张 产前MRI检查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