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壳结构CdS/Cu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克杰 李宇 +5 位作者 夏源 韩烁 曹静 王瀚漾 罗文韬 周志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9-497,共9页
以乙酸镉、2-巯基苯并噻唑、硫化钠和氯化铜为原料,依次利用液相热分解与离子吸附法,改变CdS晶化时间及含量,制备了4种CdS/Cu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CdS/CuS纳米复合材料呈类球形核壳结构,改变CdS晶化时间可以控制CdS/CuS纳米复合... 以乙酸镉、2-巯基苯并噻唑、硫化钠和氯化铜为原料,依次利用液相热分解与离子吸附法,改变CdS晶化时间及含量,制备了4种CdS/Cu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CdS/CuS纳米复合材料呈类球形核壳结构,改变CdS晶化时间可以控制CdS/CuS纳米复合材料粒径大小; CdS的晶化时间为10 min,CdS与CuS摩尔比为4∶1的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最佳,25 min内对Rh B和MB的降解效率均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镉/硫化铜 纳米复合材料 光催化 降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蒸汽管道用金属材料的高温持久强度及疲劳寿命预测研究
2
作者 巨佳 黄鞠 +3 位作者 郭锐 李德宣 陈昊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8期229-231,共3页
12Cr1MoV是一种在580℃下仍保持高热强性、卓越抗氧化性能和较高持久塑性的珠光体低合金热强钢。该材料与铜、铝和钛等有色金属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广泛应用于国内高压、超高压、亚临界参数电站锅炉中的过热器、再热器、集箱和主蒸汽管... 12Cr1MoV是一种在580℃下仍保持高热强性、卓越抗氧化性能和较高持久塑性的珠光体低合金热强钢。该材料与铜、铝和钛等有色金属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广泛应用于国内高压、超高压、亚临界参数电站锅炉中的过热器、再热器、集箱和主蒸汽管道等高温部件。本文研究了用于火电蒸汽管道用金属材料的高温持久强度及疲劳寿命预测,为火电关键金属部件寿命预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R1MOV 高温持久强度 持久强度外推曲线 疲劳寿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技术在钛合金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加乐 段薇薇 +3 位作者 怀旭 荆佳杰 李恒 奚晓晗 《铸造技术》 CAS 2021年第9期820-824,共5页
在总结钛合金在摩擦磨损、高温抗氧化和疲劳敏感性等表面性能不足的基础上,介绍了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当前国内激光熔覆、激光合金化和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等在钛合金表面改性中的应用,展望了钛合金激光改性研究新方向。
关键词 钛合金 表面性能 激光表面改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纳米结构在药物载体与控制释放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家笑 寇波 +1 位作者 怀旭 杭祖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6-172,共7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G四链体、双链结构、纳米管、折纸和立体笼状结构等DNA纳米结构用于药物载体时的载药特点;随后根据不同的刺激方式,从生物分子、pH、光和其他响应四个方面介绍了DNA纳米结构控制药物释放的途径及其利弊;进而对后续的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G四链体、双链结构、纳米管、折纸和立体笼状结构等DNA纳米结构用于药物载体时的载药特点;随后根据不同的刺激方式,从生物分子、pH、光和其他响应四个方面介绍了DNA纳米结构控制药物释放的途径及其利弊;进而对后续的研究提出了两点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纳米结构 自组装 纳米载体 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焊接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初雅杰 成家林 +2 位作者 何秀男 杨宗辉 李晓泉 《中国冶金教育》 2018年第6期55-57,共3页
以焊接CAE技术与应课程模块为例,将"互联网+"为基础的线上教育与传统的线下教育结合,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根据课程特点,提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案并实施。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授课质量,激发学生专业兴趣... 以焊接CAE技术与应课程模块为例,将"互联网+"为基础的线上教育与传统的线下教育结合,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根据课程特点,提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案并实施。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授课质量,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增强综合素质,为焊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技术 线上线下 混合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周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初雅杰 何秀男 +1 位作者 杨宗辉 李晓泉 《中国冶金教育》 2018年第2期59-62,共4页
通过设置综合实验周,提高焊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介绍了焊接应力与变形综合实验周的设计方案和实施过程,实现了理论、实验和数值分析等知识的融合,丰富了焊接专业教学体系,增强了可视化教学效果,提高了学... 通过设置综合实验周,提高焊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介绍了焊接应力与变形综合实验周的设计方案和实施过程,实现了理论、实验和数值分析等知识的融合,丰富了焊接专业教学体系,增强了可视化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技术与工程 综合实验周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的“产教研”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7
作者 吴超 杭祖圣 +2 位作者 李华冠 熊桑 张旭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年第1期156-158,共3页
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代表南京工程学院所开设的《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通过引进校企合作机制和科研创新平台,优化产业-教学-科研课程体系,进而改... 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代表南京工程学院所开设的《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通过引进校企合作机制和科研创新平台,优化产业-教学-科研课程体系,进而改革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在未来面对实际工作和科研问题时的解决能力,通过学生的学习反映和相关就业单位对学生综合表现的反馈,说明改革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产教研教学模式 《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材料疲劳和腐蚀寿命预测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振 孙昊 +3 位作者 屠业宽 瞿柯杰 马毅立 王安哲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机器学习在多变量拟合、复杂数据相关性分析、隐含信息挖掘利用等方面具有强大功能,在机械结构故障预测和材料寿命预测方向的应用研究成为热点.本文介绍机器学习在材料疲劳和腐蚀寿命预测中的应用,深入探讨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 机器学习在多变量拟合、复杂数据相关性分析、隐含信息挖掘利用等方面具有强大功能,在机械结构故障预测和材料寿命预测方向的应用研究成为热点.本文介绍机器学习在材料疲劳和腐蚀寿命预测中的应用,深入探讨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聚类分析算法和集成算法综合应用的研究现状,总结模型参数的选取方法和模型性能的评估指标,并对机器学习在材料疲劳和腐蚀寿命预测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疲劳和腐蚀 寿命预测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素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强韧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帅帅 王章忠 +3 位作者 毛向阳 张保森 董强胜 包镇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2-126,共5页
因省去了淬火、回火工艺,非调质钢具有节约能源资源的特点,使其受到广泛关注,在汽车工业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从成分优化设计、控锻控冷技术及热处理技术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铁素体-珠光体(F-P)型非调质钢强韧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因省去了淬火、回火工艺,非调质钢具有节约能源资源的特点,使其受到广泛关注,在汽车工业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从成分优化设计、控锻控冷技术及热处理技术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铁素体-珠光体(F-P)型非调质钢强韧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概况,重点探讨了控锻控冷技术对组织细化、碳氮化物及晶内铁素体(IGF)析出行为的影响,并对其强韧化技术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调质钢 铁素体-珠光体 强韧化 控锻控冷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脉冲磁控溅射铜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谈淑咏 张旭海 +2 位作者 朱迪 陈健 蒋建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44-2148,共5页
采用直流脉冲磁控溅射法制备铜膜,利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薄膜相结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薄膜形貌,基于纳米压痕载荷-位移曲线计算薄膜的硬度、弹性模量和接触刚度,同时采用显微硬度法测量薄膜硬度,系统研究了溅射功率和偏压对铜膜结构和力... 采用直流脉冲磁控溅射法制备铜膜,利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薄膜相结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薄膜形貌,基于纳米压痕载荷-位移曲线计算薄膜的硬度、弹性模量和接触刚度,同时采用显微硬度法测量薄膜硬度,系统研究了溅射功率和偏压对铜膜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纳米压痕载荷-位移曲线计算薄膜力学性能是可靠的。随着溅射功率的增大,铜膜生长取向几乎无变化,均呈无择优生长状态,弹性模量、接触刚度基本不变,硬度略有减小;偏压增大会使铜膜呈现明显的(111)取向生长,接触刚度、弹性模量和硬度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膜 纳米压痕 弹性模量 硬度 接触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含LPSO结构Mg-Y-Cu-Zr镁合金组织与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沈崇 章晓波 +1 位作者 薛亚军 王章忠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7-142,共6页
为研究长周期堆垛有序(LPSO)结构对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重力铸造制备了Mg-6.6Y-2.6Cu-1.2Zr(质量分数%)合金,并分别在420、440和460℃下固溶处理。借助SEM和XRD对合金显微组织和物相进行分析;通过腐蚀浸泡实验研究合金的耐蚀性能... 为研究长周期堆垛有序(LPSO)结构对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重力铸造制备了Mg-6.6Y-2.6Cu-1.2Zr(质量分数%)合金,并分别在420、440和460℃下固溶处理。借助SEM和XRD对合金显微组织和物相进行分析;通过腐蚀浸泡实验研究合金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铸态Mg-6.6Y-2.6Cu-1.2Zr含有LPSO结构,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LPSO结构减少,晶粒尺寸增大,当固溶温度为460℃时,LPSO结构消失。不含LPSO结构的Mg-Y-Cu-Zr合金耐蚀性能优于含LPSO结构的该合金,而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含有LPSO结构的Mg-Y-Cu-Zr合金的耐蚀性能降低。此外,合金表现为严重的局部腐蚀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Y-Cu-Zr合金 长周期堆垛有序结构(LPSO) 显微组织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钢帘线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陶学伟 王章忠 +1 位作者 毛向阳 朱帅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9-32,共4页
从盘条生产、热处理、电镀及拉拔等方面,综述了高强度钢帘线制造技术,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高强度钢帘线 盘条加工 热处理 电镀 拉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橡胶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肖晖 黄春辉 +3 位作者 王经逸 柳童 郭飞 王一迪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2,共6页
由阻尼橡胶材料的设计要求出发,从橡胶分子结构和相态结构的改性、新型填充剂(包括增强填充剂和非增强填充剂)的选择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阻尼橡胶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 阻尼 橡胶材料 改性 填充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材料及其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学鹏 胡杰 +3 位作者 陈贤 张文宇 郑勇 董作为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11-15,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非晶SiO_2粉体,并研究了不同溶液配比对所得粉体粒度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2O和TEOS摩尔比为20:1和40:1时,可以制备出分散性较好的非晶SiO_2粉体,其粒度分别为700 nm和120 nm。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非晶SiO_2粉体,并研究了不同溶液配比对所得粉体粒度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2O和TEOS摩尔比为20:1和40:1时,可以制备出分散性较好的非晶SiO_2粉体,其粒度分别为700 nm和120 nm。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原料粉体对SiO_2材料烧结特性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粉体粒度较小,有利于降低SiO_2材料的烧结温度,提高其相对密度,抑制其析晶现象。当烧结温度为1050~1200℃时,SiO_2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为2.50~3.75,Q·f值为9850~61 272 GHz,τf值的变化范围为±15×10–6/℃(温度范围为25~85℃),适合用于制作微波介质基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SIO2 烧结 显微组织 相组成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5Gd-1Zn-0.6Zr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结构与腐蚀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谈淑咏 章晓波 +2 位作者 江先彪 周旭 陈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5-9,共5页
利用微弧氧化法在Mg-5Gd-1Zn-0.6Zr镁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探讨了恒流模式下占空比对微弧氧化膜结构、显微硬度和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XRD分析氧化膜组成,通过SEM观察氧化膜形貌,利用显微硬度计测量膜层硬度,采用电化学法测试氧化膜... 利用微弧氧化法在Mg-5Gd-1Zn-0.6Zr镁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探讨了恒流模式下占空比对微弧氧化膜结构、显微硬度和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XRD分析氧化膜组成,通过SEM观察氧化膜形貌,利用显微硬度计测量膜层硬度,采用电化学法测试氧化膜在模拟体液中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镁合金微弧氧化膜主要由MgO和Mg_2SiO_4组成,随着占空比的增大,微弧氧化膜膜厚增加,表面致密程度降低,膜的硬度和耐腐蚀性先升高后降低。占空比为50%的微弧氧化膜硬度最高,耐腐蚀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硬度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和微米TiO_2颗粒对PTFE/PEEK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穆立文 梅书琴 +2 位作者 周忠鑫 吴健 冯新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1-36,共6页
研究不同体积分数纳米和微米TiO2填充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PTFE/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考察载荷、滑动速率对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和微米TiO2均有助于提高PTFE/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当TiO2体积分数为1%时,... 研究不同体积分数纳米和微米TiO2填充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PTFE/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考察载荷、滑动速率对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和微米TiO2均有助于提高PTFE/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当TiO2体积分数为1%时,TiO2/PTFE/PEEK复合材料具有最佳摩擦学性能。1%纳米TiO2填充PTFE/PEEK复合材料的磨损率仅为PTFE/PEEK复合材料的50%左右和1%微米TiO2/PTFE/PEEK复合材料的70%。此外,在相同的试验条件和填充比例时,纳米TiO2填充PTFE/PEEK复合材料比微米TiO2填充的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好的减摩、抗磨性能以及更低的接触面温度。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1%纳米TiO2有助于PTFE/PEEK复合材料形成均匀、光滑的转移膜,并减少PTFE/PEEK复合材料的黏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复合材料 TiO2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瓣状微球MoS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传香 张晓雪 陶海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63-1969,共7页
采用有利于二维层状结构形成的L-半胱氨酸作为硫源,钼酸钠作为钼源,制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辅助水热合成花瓣状微球形貌的MoS2/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PVP-MoS2/RGO).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证实,经过PVP的适量添... 采用有利于二维层状结构形成的L-半胱氨酸作为硫源,钼酸钠作为钼源,制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辅助水热合成花瓣状微球形貌的MoS2/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PVP-MoS2/RGO).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证实,经过PVP的适量添加,MoS2有序堆垛结构的片层数目明显减少.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添加适量PVP的MoS2/石墨烯材料具有分散性更好的花瓣状微球形貌.上述的少层有序堆垛结构及复合材料的良好分散性缩短了MoS2中锂离子的嵌入/脱出路径,使其具有更高的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瓣状微球 PVP-MoS2/RGO 容量 循环稳定性 倍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聚变堆钨/钢复合结构连接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宗辉 沈以赴 +1 位作者 张旭 李晓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7,共9页
核聚变堆中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钨需要和结构材料低活化钢形成高质量连接,以制造出可满足极端苛刻工作条件的钨/钢复合结构件。介绍了钨/钢复合结构连接的难点,详细阐述了钨/钢复合结构的连接技术、连接接头的热应力与降应力方法以及力... 核聚变堆中的面向等离子体材料钨需要和结构材料低活化钢形成高质量连接,以制造出可满足极端苛刻工作条件的钨/钢复合结构件。介绍了钨/钢复合结构连接的难点,详细阐述了钨/钢复合结构的连接技术、连接接头的热应力与降应力方法以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对钨/钢复合结构导热性、抗热疲劳性及高温与强辐射环境下工作的可靠性要进行系统测试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改进连接技术与工艺,标准化测试方法,确定钨/钢复合结构关键性能的优先顺序及指标等是今后核聚变堆钨/钢复合结构连接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钢复合结构 核聚变 连接技术 热应力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高分子板材渐进成形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循 查光成 +3 位作者 陆传凯 李泽坤 彭伟 刘佩嘉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7年第2期37-40,共4页
传统聚合物加工技术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为了满足小批量的产品需求,聚合物的柔性制造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对聚合物板料的数控渐进成形技术进行探究,不但对渐进成形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可以为聚合物材料的高质量生产提供一... 传统聚合物加工技术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为了满足小批量的产品需求,聚合物的柔性制造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对聚合物板料的数控渐进成形技术进行探究,不但对渐进成形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可以为聚合物材料的高质量生产提供一种柔性加工方法。该实验基于聚丙烯(PP)板料进行渐进成形实验探究,并对实验样件进行壁厚测量、密度测试以及微观观测。结果表明,PP板材渐进成形后成形区域壁厚较理论值明显偏大,密度明显降低,微观形貌图中板材存在较多孔隙。由此可见PP板材在渐进成形后体积出现膨胀,故而其壁厚变化不符合余弦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渐进成形 体积膨胀 壁厚 余弦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及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秀明 毛向阳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92-95,共4页
专业实践是培养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材料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专业实践方面的实施要结合项目研究和论文选题进行。研究生专业实践活动与校企合作项目的密切结合后,... 专业实践是培养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材料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专业实践方面的实施要结合项目研究和论文选题进行。研究生专业实践活动与校企合作项目的密切结合后,已培养的材料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各方面综合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专业实践的模式需将各类相关要素聚焦到以学生为主角、以企业为舞台的专业实践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实践 硕士专业学位 实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