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60—2019年中国水稻气候生长期水热资源变化趋势及其归因分析
1
作者
徐金勤
邱新法
+1 位作者
朱平
肖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75-2583,共9页
基于界限温度法确定水稻气候生长期指标,对比分析1960—2019年我国6个水稻种植主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区、黄淮海平原区、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云贵高原区和华南区)的水稻气候生长期及期间水热资源的变化特征,定量评价主...
基于界限温度法确定水稻气候生长期指标,对比分析1960—2019年我国6个水稻种植主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区、黄淮海平原区、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云贵高原区和华南区)的水稻气候生长期及期间水热资源的变化特征,定量评价主要气候因子对水稻气候生长期间积温和湿润指数变化的具体贡献。结果表明:1960—2019年,研究区内水稻适播期均显著(P<0.05)提前(-0.08~-0.30 d·a^(-1)),适收期推迟(0.04~0.20 d·a^(-1)),气候生长期显著延长(0.1~0.5 d·a^(-1))。水稻气候生长期间积温显著增加,湿润指数下降,水热资源变化类型普遍为暖干型。在6个农业区内,水稻气候生长期间积温的显著增加均由水稻气候生长期间持续日数的增加主导。除黄淮海平原区内水稻气候生长期间湿润指数的降低由降水量减少主导外,其他农业区内水稻气候生长期间湿润指数的降低均由潜在蒸散量的显著增加主导。未来,应当重视水稻气候生长期间持续日数和潜在蒸散量显著增加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水稻气候生长期
水热资源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60—2019年中国水稻气候生长期水热资源变化趋势及其归因分析
1
作者
徐金勤
邱新法
朱平
肖潇
机构
江苏省
农业
气象
重点
实验室
(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
广东省
气象
服务中心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生态与应用
气象
学院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75-2583,共9页
基金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JKLAM23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B2102003)
广东省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RMC2022M15)。
文摘
基于界限温度法确定水稻气候生长期指标,对比分析1960—2019年我国6个水稻种植主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区、黄淮海平原区、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云贵高原区和华南区)的水稻气候生长期及期间水热资源的变化特征,定量评价主要气候因子对水稻气候生长期间积温和湿润指数变化的具体贡献。结果表明:1960—2019年,研究区内水稻适播期均显著(P<0.05)提前(-0.08~-0.30 d·a^(-1)),适收期推迟(0.04~0.20 d·a^(-1)),气候生长期显著延长(0.1~0.5 d·a^(-1))。水稻气候生长期间积温显著增加,湿润指数下降,水热资源变化类型普遍为暖干型。在6个农业区内,水稻气候生长期间积温的显著增加均由水稻气候生长期间持续日数的增加主导。除黄淮海平原区内水稻气候生长期间湿润指数的降低由降水量减少主导外,其他农业区内水稻气候生长期间湿润指数的降低均由潜在蒸散量的显著增加主导。未来,应当重视水稻气候生长期间持续日数和潜在蒸散量显著增加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水稻气候生长期
水热资源变化
Keywords
climate warming
rice climatological growth period
changes in water and thermal resources
分类号
S162.3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60—2019年中国水稻气候生长期水热资源变化趋势及其归因分析
徐金勤
邱新法
朱平
肖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