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高美琴 顾永佳 +2 位作者 姚宁 吴燕平 陆建锋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6期486-488,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中,上颌第一磨牙和切牙的位置变化,评价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研究牙列拥挤、前突16例患者,年龄13~23岁。矫治设计上颌需强支抗,上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在矫治器粘结之前植入微螺... 目的:研究应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中,上颌第一磨牙和切牙的位置变化,评价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研究牙列拥挤、前突16例患者,年龄13~23岁。矫治设计上颌需强支抗,上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在矫治器粘结之前植入微螺钉型种植体。种植体植入于双侧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颊侧牙槽嵴上,位于两邻牙牙根之间。治疗早期应用微螺钉进行尖牙向后结扎,后期以轻力每侧100~150 g力远移上颌尖牙,内收上前牙,排齐牙齿。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测量切牙和磨牙的治疗变化。结果:应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的16例治疗后,上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未发生显著性移动(P>0.05),切牙在前后向发生显著性移动(P<0.01)。结论:微螺钉型种植体是一种稳固、舒适的支抗系统,可以实现理想的支抗控制效果,达到支抗磨牙的稳定,有效治疗拥挤、前突畸形,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正畸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支抗 微螺钉型种植体 前突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形矫治在治疗伴有牙列不齐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双喜 袁晓宇 +1 位作者 顾永佳 高美琴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评价和分析隐形矫治在伴有牙列不齐牙周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需要进行矫治的20例牙周炎患者,均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所有患者均在矫治前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待牙周组织稳定后再行正畸治疗。在牙周治疗后矫治前及矫治后拍摄X... 目的:评价和分析隐形矫治在伴有牙列不齐牙周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需要进行矫治的20例牙周炎患者,均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所有患者均在矫治前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待牙周组织稳定后再行正畸治疗。在牙周治疗后矫治前及矫治后拍摄X线片和口内外数码照片以评估牙周组织健康情况。结果:应用隐形矫治的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病变呈静止期,病变稳定。结论:利用隐形矫治治疗有错牙合畸形的牙周病患者,在矫治过程中,更有利于患者口腔卫生的保持,且随着牙列的排齐、咬牙合关系的调整,在矫治治疗后,能维持牙周组织长期稳定,防止病变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牙列不齐 隐形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Ⅰ、Ⅱ、Ⅲ类错患者上颌前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石慧 何佳嘉 +2 位作者 高美琴 陆胜男 顾永佳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 :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别测量骨性Ⅰ、Ⅱ、Ⅲ类错畸形患者上颌前牙牙根的长度,探讨上颌前牙牙根吸收的发生与错畸形的关系,以此来指导临床正畸工作。方法:选取年龄为18~35岁的南通市口... 目的 :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别测量骨性Ⅰ、Ⅱ、Ⅲ类错畸形患者上颌前牙牙根的长度,探讨上颌前牙牙根吸收的发生与错畸形的关系,以此来指导临床正畸工作。方法:选取年龄为18~35岁的南通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患者180例(牙列完整,无颌骨畸形,未受外伤,前牙区无埋伏牙及多生牙,无牙周疾病,未行正畸治疗),分为3组(骨性Ⅰ类组、骨性Ⅱ类组、骨性Ⅲ类组),分别测量其牙根长度及唇腭侧骨质厚度。结果:骨性Ⅱ、Ⅲ类患者前牙牙根长度明显短于骨性Ⅰ类患者的长度。牙根吸收在骨性Ⅱ类患者中发生率最高,其次是Ⅲ类患者,Ⅰ类患者中发生的最少。骨性Ⅰ类患者的上前牙唇腭侧骨质厚度均大于骨性Ⅱ、Ⅲ类患者。结论:骨性Ⅱ、Ⅲ类患者可能更易发生牙根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牙根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形矫治与SGTB治疗下颌骨后退的效果比较
4
作者 陈双喜 高美琴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3-518,共6页
目的:比较隐形矫治与SGTB双期治疗下颌骨后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未过生长发育高峰期的85例骨性下颌骨后退患者,隐形矫治前导40例,SGTB功能矫治导下颌45例。测量患者治疗前(T0)和矫治结束后(T1)的头颅侧位X线片,采用SPSS 16.0软件包... 目的:比较隐形矫治与SGTB双期治疗下颌骨后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未过生长发育高峰期的85例骨性下颌骨后退患者,隐形矫治前导40例,SGTB功能矫治导下颌45例。测量患者治疗前(T0)和矫治结束后(T1)的头颅侧位X线片,采用SPSS 16.0软件包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的SNB角、NP-FH(面角)增大,ANB角减少,均有显著变化(P<0.001)。T1时,隐形组SNB角、ANB角、NP-FH角的变化量较SGTB组小(P<0.05);SGTB组的MP-FH角和MP-SN角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比隐形组大(P<0.001)。结论:对生长发育高峰期前的下颌骨后退患者进行矫治后,下颌骨明显前移,隐形矫治和SGTB都能促进下颌骨位置改变,改善上下颌骨的协调关系,但后牙垂直向控制,隐形组强于SGTB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 SGTB 下颌骨后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种植体在隐形矫治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双喜 顾永佳 高美琴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评价和分析微种植体结合隐形矫治在治疗上颌前突或严重拥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上颌前突或严重拥挤的患者30例,其中15例选择进行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其余15例选择传统金属托槽矫治器治疗,在种植钉植入后及取出前均拍摄锥形束... 目的:评价和分析微种植体结合隐形矫治在治疗上颌前突或严重拥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上颌前突或严重拥挤的患者30例,其中15例选择进行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其余15例选择传统金属托槽矫治器治疗,在种植钉植入后及取出前均拍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以评估后牙的移动量。结果:用隐形矫治和传统金属托槽矫治器矫治后的患者后牙前移均<2 mm,两组患者后牙的前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复杂的正畸患者过程中,在微种植体的辅助下,隐形矫治能达到和固定金属拖槽一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隐形矫治 金属托槽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矫治双期治疗下颌后退的效果评价
6
作者 陈双喜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5期487-490,共4页
目的:评价功能矫治双期治疗下颌后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21年8月在南通市口腔医院治疗的未过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骨性下颌后退患儿37例,先行功能矫治导下颌,再行上下固定矫治排齐上下牙列,调整前牙覆[牙合]覆盖及后牙咬[牙... 目的:评价功能矫治双期治疗下颌后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21年8月在南通市口腔医院治疗的未过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骨性下颌后退患儿37例,先行功能矫治导下颌,再行上下固定矫治排齐上下牙列,调整前牙覆[牙合]覆盖及后牙咬[牙合]至正常。测量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应用配对t检验分析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患儿前颅底平面-下齿槽座点角增加了2.30°±1.60°,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减少了2.87°±1.05°,面角增加了4.30°±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生长发育高峰期前的下颌后退患儿进行双期功能矫治后下颌骨明显前移,面型得到极大地改善,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后退 功能矫治 双期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