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低温冬眠疗法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术后亚低温控制时间最佳截断值研究
1
作者 吴辉 于尚平 +2 位作者 周三连 吴霞 丁倩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亚低温持续控制时间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冬眠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EICU接受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的76例sTBI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亚低温持续治疗时间分为A组(n=24例)、... 目的探讨不同亚低温持续控制时间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冬眠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EICU接受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的76例sTBI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亚低温持续治疗时间分为A组(n=24例)、B组(n=30)、C组(n=22)。A组给予2 d亚低温冬眠治疗,B组给予5 d亚低温冬眠治疗,C组给予10 d亚低温冬眠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神经损伤、神经功能、预后及并发症。结果治疗10 d,B组与C组血清一氧化氮、丙二醛低于A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髓鞘碱性蛋白、S100蛋白低于A组(P<0.05)。治疗30 d,B组和C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高于A组,B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昏迷时间短于A组,30 d病死率低于A组(P<0.05)。C组低血压、胃肠动力下降、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高于A和B组(P<0.05)。结论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效果与亚低温控制时间存在关联性。持续5 d可能为亚低温治疗最佳截断时间值,能够更好缓解sTBI术后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和神经损伤,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 亚低温冬眠疗法 持续时间 氧化应激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联合适应性支持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吴辉 于尚平 +2 位作者 周三连 吴霞 丁倩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联合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联合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和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深吸气量(I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的值、FEV_(1)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CV)、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PaO_(2)/FiO_(2)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IC、FVC、FEV_(1)/FVC、PaO_(2)、SaO_(2)、PaO_(2)/FiO_(2)水平、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联合ASV模式可以改善ARDS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 适应性支持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