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对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蔡益兰 袁丹 陆芹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175-178,共4页
目的 探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对肺结核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出院... 目的 探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对肺结核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出院后,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研究组实施“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出院时及出院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个条目(MMAS-8)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测评量表(ESCA)评分,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分。结果 出院后,两组FVC、FEV1、FEV1/FVC水平高于出院时,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两组MMAS-8评分低于出院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两组ESCA评分高于出院时、SGRQ评分低于出院时;研究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可提升肺结核患者居家期间用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互联网+” 延续性护理 用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Y适应模式在老年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顾雅楠 殷丹琴 +2 位作者 袁卫 钱爱云 冯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在老年全脑血管造影(DSA)患者术后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DSA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3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在老年全脑血管造影(DSA)患者术后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DSA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3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ROY适应模式干预,两组均由入院开始干预直至出院。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情绪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屈服、面对、回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干预前,面对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ROY适应模式构建的干预方案用于老年DSA患者术后,可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促进应对方式转变,并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Y适应模式 全脑血管造影 老年患者 生活质量 深静脉血栓形成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住院患者给药差错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陆芹珍 冯莉 杨美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3期107-109,共3页
目的:降低住院患者给药差错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2012年全院发生的住院患者给药差错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应用PDCA循环方法,探讨解决的对策和方法并组织实施。1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2013年住院患者给药差错发生率低于2012年... 目的:降低住院患者给药差错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2012年全院发生的住院患者给药差错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应用PDCA循环方法,探讨解决的对策和方法并组织实施。1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2013年住院患者给药差错发生率低于2012年(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方法,能降低住院患者给药差错发生率,可有效改进给药护理质量,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给药差错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急诊抢救室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冯莉 《中国临床护理》 2013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在急诊抢救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在急诊抢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规范急诊抢救室急救物品和药品的管理,加强高危环节的管理。将2012年1~12月实施风险管理后的961例... 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在急诊抢救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在急诊抢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规范急诊抢救室急救物品和药品的管理,加强高危环节的管理。将2012年1~12月实施风险管理后的96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1年1~12月常规管理收治的6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抢救成功率、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的满意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的满意率均好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的提高急诊抢救室的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急诊抢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管理模式在临床检验标本运送与交接中的应用
5
作者 冯莉 吉海燕 +1 位作者 顾德林 顾春梅 《中国临床护理》 2020年第4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1+3"管理模式在临床检验标本运送与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临床送检的277 519件标本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我院临床送检的279 269件标本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标本送检与... 目的探讨"1+3"管理模式在临床检验标本运送与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临床送检的277 519件标本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我院临床送检的279 269件标本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标本送检与交接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1+3"管理模式,比较2组标本转运时间、标本信息登记齐全率以及标本相关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标本平均转运时间为明显短于对照组(t=4.410,P<0.001);标本信息登记齐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标本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2.698,P<0.001)。结论 "1+3"管理模式能减少标本流转时间,有效提升检验标本运送和交接的质量,推动标本运送交接环节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管理 检验标本 运送 交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带药发放流程再造在心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吉海燕 冯莉 杨青青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20期1513-1515,共3页
目的 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出院带药发放流程进行再造,以提高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 针对传统出院带药发放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原有发放流程进行考量、分析,通过流程次序改变、流程环节增加与分解,将发药流程重新设计并实施,比较流程改造... 目的 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出院带药发放流程进行再造,以提高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 针对传统出院带药发放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原有发放流程进行考量、分析,通过流程次序改变、流程环节增加与分解,将发药流程重新设计并实施,比较流程改造前后患者自行完成一日三餐摆药所需时间及正确率、口服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服药指导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流程再造组患者对药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自行完成一日口服药摆药的时间、患者对服药指导的满意度均较传统发药组提高,t=-7.69~-4.85、6.97、-1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院带药发放流程再造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院外用药的相关知识与安全性,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 出院带药 口服给药 流程再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