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与预防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桃 龚光明 徐俊炜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肿瘤内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对患者化疗期间医院感染情况及相关危...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肿瘤内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对患者化疗期间医院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 476例肿瘤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6例,感染率0.9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58.62%),血液系统次之(12.93%);肿瘤类型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构成比以肺癌为主(31.90%),其次为淋巴瘤(21.55%);分离感染病原菌80株,其中革蓝阴性菌为主[41株(51.25%)],真菌18株(22.50%),革蓝阳性菌13株(16.25%)。患者年龄≥65岁、住院时间≥14 d、合并其他疾病、功能状态评分(performacne status,PS评分)≥2、化疗周期≥2、白细胞计数<3.0×109/L、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侵入性操作等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有其自身的特点,且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给予临床干预,以预防与控制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恶性肿瘤 化学治疗 病原菌 危险因素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内科患者腹泻原因构成及护理预防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小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分析肿瘤内科患者腹泻发生的原因构成,探讨护理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40例肿瘤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腹泻发生率;评估腹泻原因,观察腹泻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80例患者发生腹泻(12.50%),包括化疗相关性腹泻28例(35.00%)、抗生... 目的分析肿瘤内科患者腹泻发生的原因构成,探讨护理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40例肿瘤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腹泻发生率;评估腹泻原因,观察腹泻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80例患者发生腹泻(12.50%),包括化疗相关性腹泻28例(35.00%)、抗生素相关性腹泻22例(27.50%)、肠内营养性腹泻18例(22.50%)、肠道感染性腹泻12例(15.00%)。腹泻组死亡9例(11.25%)、住院时间(22.67±7.09) d高于无腹泻组18例(3.21%)、(14.26±3.24) d(P<0.05)。结论肿瘤内科患者病程中腹泻发生率高,腹泻原因复杂,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对患者有不良影响,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实施相应护理对策降低肿瘤内科腹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内科 腹泻 危险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马洁云 王建红 +1 位作者 杨磊 季进锋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mFolFox6方案化疗[甲酰四氢叶酸钙(calcium formyltetrahydrofolate,CF)300 mg/m2,d1,静... 目的:探讨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mFolFox6方案化疗[甲酰四氢叶酸钙(calcium formyltetrahydrofolate,CF)300 mg/m2,d1,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flurouracil,5-Fu)500 mg/m2,d1,静脉推注;5-Fu 2 400 mg/m2化疗泵连续输注(continuous infusion,CIV),持续48 h;奥沙利铂135 mg/m2d1,静脉滴注]。实验组在mFolFox6方案化疗的同时予以胎盘多肽注射液8 mL静脉滴注。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稳定(stable disease,SD)、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分别有4、15、14、7例和4、14、13、11例,有效率分别为47.5%、42.9%(P>0.05)。实验组治疗后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总改善率分别为72.5%和42.8%(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可以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恶性肿瘤 细胞免疫 胎盘多肽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花百合片在肿瘤化疗方面预防口腔黏膜炎的疗效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磊 郑璐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4期173-175,共3页
目的:分析双花百合片在肿瘤化疗方面预防口腔黏膜炎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2014年1~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双花百合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观察分析双花百合组和常规治疗组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发生率... 目的:分析双花百合片在肿瘤化疗方面预防口腔黏膜炎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2014年1~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双花百合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观察分析双花百合组和常规治疗组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口腔溃疡严重程度、疼痛缓解时间、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双花百合组的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双花百合组的Ⅲ、Ⅳ级口腔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双花百合组的疼痛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 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双花百合片能够减轻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患者溃疡疼痛,减轻溃疡严重程度,减少镇痛药应用,促进溃疡愈合、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口腔黏膜炎 双花百合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菊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18期2502-2503,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压疮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压疮护理常规处理,观察组进行临床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防疗效。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5.0%,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2.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压疮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压疮护理常规处理,观察组进行临床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防疗效。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5.0%,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2.5%,2组压疮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进行循证护理能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是预防压疮的有效护理方法,可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压疮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肿瘤标志物单项及组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李建刚 陈忠 +2 位作者 刘云 高炎 葛伯建 《同位素》 CAS 1998年第4期246-248,共3页
检测患者血清中AFP(甲胎蛋白)含量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随访。但在肝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中,约有(20—3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为阴性或低水平增高,在肝癌低发区尤为显著[1]。这给临床确诊带来困难。... 检测患者血清中AFP(甲胎蛋白)含量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随访。但在肝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中,约有(20—3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为阴性或低水平增高,在肝癌低发区尤为显著[1]。这给临床确诊带来困难。在目前对此类患者尚未有新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转移癌 肿瘤标志物 检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止痛精油联合穴位干预在轻中度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金阳 左佳伟 吉冬丽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0期1682-1685,1690,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止痛精油联合穴位干预在轻中度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82例轻中度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止... 目的观察中药止痛精油联合穴位干预在轻中度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82例轻中度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止痛精油联合穴位按摩干预),各41例,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癌因性疲乏状态、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干预前2组疼痛数字评分(NRS)、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Piper疲乏修正量表(RPF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NRS评分、lL-6、TNF-α水平、RPFS评分、PSQI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止痛精油联合穴位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轻中度癌痛患者的疼痛情况,缓解癌因性疲乏状态及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癌因性疲乏 中药疗法 穴位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晚期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8
作者 吉冬丽 谭清和 +5 位作者 葛晓霞 张慎芳 袁丽 陆勤美 刘继斌 杨玲玲 《护理管理杂志》 2014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晚期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3例住院治疗的晚期癌痛患者,单日入院的患者(34例)设为对照组,双日入院的患者(49例)设为干预组。对照组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除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外,... 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晚期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3例住院治疗的晚期癌痛患者,单日入院的患者(34例)设为对照组,双日入院的患者(49例)设为干预组。对照组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除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外,由自我管理教育小组成员严格按照规范化健康教育流程对患者实施综合的自我管理教育。出院时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实施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感及生命质量。结果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后,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症状应对自我效能感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增强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教育 延续性 癌性疼痛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ERCC1及RRM1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实施个体化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佳 何松 +10 位作者 张晓东 郭燕 朱亚芳 吉志固 陆俊国 陶玉 朱兴华 王建红 杨书云 尹海兵 谭清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21-24,共4页
目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据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及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检测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观察疗效差异,以期对个体化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的肿瘤细胞进行ERCC1及RRM1基因的... 目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据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及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检测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观察疗效差异,以期对个体化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的肿瘤细胞进行ERCC1及RRM1基因的联合检测。入组患者按照1∶2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基因型组根据ERCC1及RRM1的表达情况分为4组进行个体化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4例患者,总体有效率为44.2%,对照组有效率为37.5%,基因型组有效率为47.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基因型组中ERCC1阴性组有效率(56.7%)高于ERCC1阳性组(37.9%),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各组间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RCC1低表达患者中使用个体化治疗可获得更高的有效率,而ERCC1高表达患者可能意味着对铂类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互补基因1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 随机对照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美曲塞、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守华 姚卫东 顾红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3期78-79,81,共3页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PEM)联合顺铂(DDP)与多西他赛(DOC)联合DDP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将44例晚期肺腺癌(ⅢB~Ⅳ期)患者随机分为培美曲塞加顺铂组(PC组)和多西他赛加顺铂组(DC组),每组22例。PC组,PEM 500 mg/m2+生...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PEM)联合顺铂(DDP)与多西他赛(DOC)联合DDP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将44例晚期肺腺癌(ⅢB~Ⅳ期)患者随机分为培美曲塞加顺铂组(PC组)和多西他赛加顺铂组(DC组),每组22例。PC组,PEM 500 mg/m2+生理盐水100 ml,静滴10~30 min,第1天;DC组,DOC 75 mg/m2+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 h,第1天。两组DDP均为25 mg/m2,第1~3天给药;每21天重复。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结果:PC组总有效率为45.5%,中位无进展时间5.5个月;DC组总有效率为40.9%,中位无进展时间4.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毒性反应显著低于DC组(均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多西他赛加顺铂的疗效相当,但毒性反应明显减少,可作为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一线化疗 培美曲塞 多西他赛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帕替尼与伊立替康为主的化疗在胃癌三线治疗中的效果比较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希 苏小琴 +2 位作者 顾红兵 曹永峰 吕丽婷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6期562-564,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采用阿帕替尼或伊立替康为主的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进行解救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晚期胃癌三线治疗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50例患者,分为阿帕替尼组25例,伊立替康组... 目的 :回顾性分析采用阿帕替尼或伊立替康为主的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进行解救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晚期胃癌三线治疗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50例患者,分为阿帕替尼组25例,伊立替康组(伊立替康为主的化疗方案)25例。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帕替尼组患者中,部分缓解4例,稳定7例,进展14例,疾病控制率为44.0%,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3.76个月。伊立替康组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8例,进展10例,疾病控制率为60.0%,中位PFS为4.10个月。阿帕替尼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手足麻木、血压升高、粒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胃肠道反应、蛋白尿、肝功能异常,毒副反应可控制。伊立替康组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粒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胃肠道反应,尤其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可出现Ⅲ~Ⅳ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阿帕替尼三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并不优于伊立替康,但不良反应可耐受、可控制、可逆转,采用口服的给药方式,在体质较差的患者中值得推广,而伊立替康更适合体质较好的晚期胃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三线治疗 阿帕替尼 伊立替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写表达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益处发现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霞 顾丽丽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7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书写表达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益处发现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乳腺癌化疗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书写表达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益处发现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乳腺癌化疗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书写表达干预。对比2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及益处发现水平。结果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量表中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益处发现量表(BF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书写表达干预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益处发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写表达 乳腺癌 化疗 负性情绪 益处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龚军 彭春雷 +2 位作者 姚卫东 朱亚芳 曹永峰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具体用法为260 mg/m2,静脉滴注30 min,每3周给药1次。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 目的:探讨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具体用法为260 mg/m2,静脉滴注30 min,每3周给药1次。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全组16例中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25%、31.25%、37.5%。主要不良反应是脱发(37.50%)、中性粒细胞减少(31.25%)和末梢神经毒性(12.50%)等。结论: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确切,晚期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per-CVAD/MA方案治疗15例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永峰 宋诸臣 +1 位作者 徐小红 杨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2533-2535,共3页
目的:观察Hyper-CVAD/MA方案治疗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5例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Hyper-CVAD/MA方案治疗:Hyper-CVAD方案:环磷酰胺300 mg/m2静脉注射,每日两次,d1-d3;长春新碱1.4mg/m2,静脉注... 目的:观察Hyper-CVAD/MA方案治疗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5例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Hyper-CVAD/MA方案治疗:Hyper-CVAD方案:环磷酰胺300 mg/m2静脉注射,每日两次,d1-d3;长春新碱1.4mg/m2,静脉注射,d4、d11;吡柔比星50mg/m2,静脉输注,d4;地塞米松40mg,静脉滴注d1-d4、d11-d14。MA方案:氨甲喋呤1.0g/m2,持续静脉滴注24h,d1;阿糖胞苷1.0g/m2,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d2-3。结果:1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73.3%,其中CR 7例(46.7%),PR4例(26.6%),随访1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为66.7%,1年总生存率(OS)为80.0%。不良反应主要为化疗相关的骨髓抑制。结论:Hyper-CVAD/MA方案治疗高度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近期疗效满意,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易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BURKITT淋巴瘤 Hyper-CVAD/MA方案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春雷 龚军 +4 位作者 丁令池 陈佳 丛智荣 朱亚芳 葛伯建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6期541-543,共3页
目的:研究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以紫杉醇脂质体135 mg/m2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予以多西他赛75 mg/m2联合顺铂治疗。2组均以... 目的:研究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以紫杉醇脂质体135 mg/m2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予以多西他赛75 mg/m2联合顺铂治疗。2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6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试验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3个月,有效率为40.0%;对照组分别为4.4个月和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末梢神经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恶心呕吐、脱发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多西他赛相当,但末梢神经炎发生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紫杉醇脂质体 多西他赛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F方案和EOF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守华 王建红 田思源 《当代医学》 2013年第35期77-78,共2页
目的比较OLF方案和EOF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取从2008年5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48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OLF方案组(A组)与EOF方案组(B组),A组:奥沙利铂130 mg/m2d 1+亚叶酸钙(CF)75 mg/m2d 1-d 5+氟尿嘧啶(5-F... 目的比较OLF方案和EOF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取从2008年5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48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OLF方案组(A组)与EOF方案组(B组),A组:奥沙利铂130 mg/m2d 1+亚叶酸钙(CF)75 mg/m2d 1-d 5+氟尿嘧啶(5-FU)500 mg/m2d 1-5;B组:表柔比星(EPI)50 mg/m2d 1+奥沙利铂130 mg/m2d 1+5-FU 500 mg/m2泵滴120 h。21 d为一个治疗周期,两周期后分析两种方案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方案有效率(CR+PR)无明显差异(P>0.05),A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组明显轻于B组(P<0.05),其他肝肾功能损害、神经毒性、脱发等,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OLF方案安全高效,在化疗毒副反应方面更易为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氟尿嘧啶 表柔比星 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RAD51、ERCC2和BAG-1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俊国 李桃 +2 位作者 丁令池 陈希 刘继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7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RAD51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2)/着色性干皮病基因(XPD )ERCC2/XPD以及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AG-1)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100例非小细胞...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RAD51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2)/着色性干皮病基因(XPD )ERCC2/XPD以及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AG-1)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100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和80例正常对照。选取ERCC2/XPD Lys751Gln和RAD51 codon 135以及BAG-1codon 324基因多态性为研究位点,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计算OR值及95%CI,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并分析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野生基因型C/C型相比,携带ERCC2/XPD C/A基因型和A/A基因型者患非小细胞肺癌的OR分别是1.53(95%CI:1.15~3.32)和0.58(95%CI:0.15~2.39);与野生基因型G/G型相比,RAD51 G/C基因型者患NSCLC的OR是1.03(95%CI:1.06~2.29)。与野生基因型C/C型相比,携带BAG-1C/T基因型者患NSCLC的OR是1.28(95% CI:1.08~2.74);ER-CC2/XPD C/A和A/A基因型多态性与淋巴结转移状态有相关性(P=0.038,OR=2.26,95%CI:1.69~3.59);与远处转移几率的相关性更好P=0.005,OR=2.47,95%CI:1.38~4.24)。BAG-1 codon 324 C/T型,RAD51 codon 135 G/C型基因多态性与淋巴结转移状态有相关性(P=0.042,OR=2.57,95%CI:1.62~4.44和P=0.049和OR=2.86,95%CI:1.39~3.62)。结论 DNA损伤修复基因ERCC2/XPD和RAD51以及BAG-1基因多态性增加了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风险,ERCC2/XPD和RAD51以及BAG-1基因多态性改变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RCC2/XPD RAD51 BAG-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IL-11及rhTPO用于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薇薇 杨磊 +1 位作者 葛建娟 施向荣 《系统医学》 2016年第12期121-123,共3页
目的研究rhIL-11(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和rhTPO(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用于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上的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在该院肿瘤内科于2013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25例作为观察对... 目的研究rhIL-11(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和rhTPO(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用于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上的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在该院肿瘤内科于2013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25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0),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rhTPO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rhIL-11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6.15%明显比对照组的71.67%高,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的21.67%,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在血小板计数<50×109/L持续时间≥100×109/L耗费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治疗中,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效果更好,能迅速提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L-11 RHTPO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学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湘湘 丁令池 +2 位作者 倪静怡 许春明 谭清和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系统观察分子靶向抗肿瘤新药恩度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初治或复治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42例,化疗采用(长春瑞滨+顺铂,多西他赛+顺铂,吉西他滨+顺铂,紫杉醇+顺铂及吉西他滨或多西... 目的:系统观察分子靶向抗肿瘤新药恩度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初治或复治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42例,化疗采用(长春瑞滨+顺铂,多西他赛+顺铂,吉西他滨+顺铂,紫杉醇+顺铂及吉西他滨或多西他赛单药)常规方案。恩度15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匀速缓慢静滴4h,连续给药第1~14天,间歇7天后重复。结果:42例共完成122周期。全组有效率(CR+PR)为45.2%,临床受益率(CBR)为64.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4.2个月。使用恩度1个周期9例,中位生存期3.5个月;2~3个周期26例,中位生存期7.4个月;>3周期7例,中位生存期10.2个月。生活质量改善20例(47.6%),稳定、下降各11例(26.2%)。主要有食欲不振,疲乏,轻度的心脏毒副反应等。结论:恩度联合化疗有效,耐受性好,并可改善或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使用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靶向治疗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智觉知护理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霞 顾丽丽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年第7期73-75,共3页
目的探究心智觉知护理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科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老年肺癌化疗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行心智觉知护理的老年肺癌化疗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对比2... 目的探究心智觉知护理对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科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老年肺癌化疗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行心智觉知护理的老年肺癌化疗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2个月后总体健康、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特异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2个月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智觉知护理应用于老年肺癌化疗患者中可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觉知护理 老年人 肺癌 化疗 生活质量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