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亲职抚育困境:二孩国策下的青年脆弱性与社会支持重构 被引量:30
1
作者 陈雯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42,共6页
近两年来,伴随"全面二孩"国策的确定执行与全面落实,生育和抚幼两项生命历程的重大事件,考验着微观个体的家庭与工作平衡能力,考验着中观群体的夫妻关系、性别关系、代际关系及亲子关系,亦考验着宏观制度保障、家庭政策、公... 近两年来,伴随"全面二孩"国策的确定执行与全面落实,生育和抚幼两项生命历程的重大事件,考验着微观个体的家庭与工作平衡能力,考验着中观群体的夫妻关系、性别关系、代际关系及亲子关系,亦考验着宏观制度保障、家庭政策、公共资源和社会支持等重大议题,成为社会变迁与进步转型的风向标。本文在提出以低母乳喂养率、低父亲参与率、高劳动强度和高隔代抚养为典型特征的亲职抚育困境基础上,揭示了家庭变迁转型中的母亲脆弱性、夫妻关系脆弱性和代际关系脆弱性的三重根源机制与民间社会生活难点,进而提出弘扬抚育文化建设家庭科学、弘扬社会合力构建制度保障、弘扬性别平等构建公共支持的思路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二孩国策 亲职抚育困境 青年脆弱性 重构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社会风险 提炼本土理论——读《走出社会矛盾冲突的漩涡》
2
作者 冯必扬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9-209,共1页
中国社会矛盾冲突最终以群体性事件形式表现出来,如何解释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机制?朱力教授的《走出社会矛盾冲突的漩涡——我国重大社会性突发事件及其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7月版)做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矛盾冲突 社会风险 漩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群体性事件 提炼 形式表现 中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百年中国城市的国际知名度 基于大数据的描述与回归 被引量:45
3
作者 陈云松 吴青熹 张翼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77,共18页
本文利用谷歌图书的百万书籍大数据,以中国地级以上(含)城市近300年来英语书籍中出现的词频来展示和分析城市国际知名度的变迁及其特征。研究发现,北京、香港、上海、广州、南京、澳门、天津、台北、重庆和拉萨依次为近300年国际知名度... 本文利用谷歌图书的百万书籍大数据,以中国地级以上(含)城市近300年来英语书籍中出现的词频来展示和分析城市国际知名度的变迁及其特征。研究发现,北京、香港、上海、广州、南京、澳门、天津、台北、重庆和拉萨依次为近300年国际知名度的前十强。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基于书籍大数据的国际知名度和媒体提及率进行基于时间序列回归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表明,近代中国大陆城市在国际媒体中的提及率显著影响其国际知名度,而港澳台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媒体提及率之间则不存在这种关联。这意味着近代以来大陆城市的国际传播主要通过媒体报道进入西方社会。本文最后总结了中国城市国际知名度获得过程的模式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国际知名度 城市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非法宗教活动”的蔓延和危害——基于河北省Z村的田野调查
4
作者 郑普建 张锐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88-91,共4页
我国法律保障每个公民都有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宗教是一项正当的追求。但是根据田野调查资料,发现人们需要宗教,而社会的因素让人们不知如何去满足,只能在一些基础的阶段得到满足。这一精神力量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某种程度上造成... 我国法律保障每个公民都有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宗教是一项正当的追求。但是根据田野调查资料,发现人们需要宗教,而社会的因素让人们不知如何去满足,只能在一些基础的阶段得到满足。这一精神力量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破坏作用。而且在农村传播的宗教都披着巫术的外衣,甚至带着浓厚的邪教色彩,这一重要精神阵地无神论与科学不去占领,却让各种歪门邪道大行其道,宣传科学精神、破除迷信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非法宗教活动 精神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弱化”到“催化”:新生代农民工家庭与婚配悖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雯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58,共6页
本文以来自安徽、河南两省并在南京、武汉、宁波等地打工的二十余名青年农民工为典型个案,通过以对其持续一年多的深度访谈和生活变化为一手资料,探究流动农民的生活轨迹与生存规律。文章指出,成长中家庭功能的"弱化"与成年... 本文以来自安徽、河南两省并在南京、武汉、宁波等地打工的二十余名青年农民工为典型个案,通过以对其持续一年多的深度访谈和生活变化为一手资料,探究流动农民的生活轨迹与生存规律。文章指出,成长中家庭功能的"弱化"与成年后婚配模式的"催化"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无法超越的历史命运,从"弱化"到"催化"的快速转型不仅在理论上隐藏着社会化断裂、角色冲突失败等悖论与矛盾,也造成客观现实中的适应障碍、认同困境乃至家庭解组等后果,这在增加青年农民工个体社会化挫折的同时,亦加剧社会风险与管理成本,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城市化与现代转型进程中的顽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家庭“弱化” 婚配“催化” 悖论与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农”——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6
作者 李媛媛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4-47,51,共5页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乡土国家",在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三农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成功与否的一个重大挑战。文章试图在"后发"国家的发展定位和全球...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乡土国家",在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三农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成功与否的一个重大挑战。文章试图在"后发"国家的发展定位和全球化背景下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探索出一条融合"乡土"工业化、渐进式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国家” 现代化 乡土工业化 渐进式城市化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索
7
作者 李媛媛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9-53,共5页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乡土"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在其"后发"国家的发展定位以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充分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关节点。专家学者们对此...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乡土"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在其"后发"国家的发展定位以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充分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关节点。专家学者们对此作了许多理论和实践努力,本文试图以理论指导、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探索出一条融合"乡土"工业化、渐进式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中国 现代化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指标:进入基本现代化的硬约束
8
作者 严翅君 《群众》 2011年第4期36-37,共2页
现在可以说,江苏实现“第二个率先”已经有了大体清晰的时间表。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里,江苏按两个五年规划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15年的“十二五”期间,全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进入基本现代化;第... 现在可以说,江苏实现“第二个率先”已经有了大体清晰的时间表。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里,江苏按两个五年规划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15年的“十二五”期间,全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进入基本现代化;第二步,到2020年的“十三五”期间,在前五年打下决定意义的基础上,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当迈向基本现代化的脚步已越来越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硬约束 软指标 “十二五” 21世纪 五年规划 小康社会 时间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强省富民到民生幸福的跨越
9
作者 严翅君 《群众》 2012年第10期17-19,共3页
实现民生幸福,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也是江苏“两个率先”的本质要求。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至今,是江苏“两个率先”不断推进的十年。汀苏始终把以人为本、实现民生幸福贯穿于推进“两个率先”全过程,增强“贯穿”意识,提... 实现民生幸福,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也是江苏“两个率先”的本质要求。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至今,是江苏“两个率先”不断推进的十年。汀苏始终把以人为本、实现民生幸福贯穿于推进“两个率先”全过程,增强“贯穿”意识,提高“贯穿”能力,丰富“贯穿”实践,使民生幸福随着“两个率先”的发展进程不断得到增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幸福 两个率先 富民 中国共产党人 “贯穿” 党的十六大 以人为本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化治理模式所蕴含的合作前景——基于对社会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柏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3-208,共6页
在社会治理领域,与官僚制组织相对应的是程序化治理。在这种模式中,政府依照严格的规则、明确的责任、有限的自由裁量权,开展社会治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然而,随着公民参与意识的增强、非政府组织的治理能力的提升,政府的垄断性、程序化... 在社会治理领域,与官僚制组织相对应的是程序化治理。在这种模式中,政府依照严格的规则、明确的责任、有限的自由裁量权,开展社会治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然而,随着公民参与意识的增强、非政府组织的治理能力的提升,政府的垄断性、程序化的治理在社会"变革"的主题下遭到了人们广泛的批评和质疑,并在锐意改革的国家或地区中逐渐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是企业化、市场化以及网络化的治理模式。在这些新模式中,如果说企业化、市场化及这二者的混合模式展现的是一种竞争的环境和机制的话,那么,网络化治理则向人们展现出广泛的合作前景,其中,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在网络化的结构和关系中开展合作性的治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化治理 企业化治理 市场化治理 网络化治理 合作
原文传递
是“市场转型”,还是“权力维续”?——再论转型时期的贫富分化:现状、根源与对策
11
作者 陈雯 何雨 《社会学》 2011年第3期28-33,共6页
社会主义国家的再分配权力从来不曾,也不应因引入市场机制而式微或退出,而市场机制亦不可能完全主宰社会的财富分配。在权力或直接或间接干预财富分配的同时,市场也正沿循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催生社会的分化与阶层的区隔。改革以... 社会主义国家的再分配权力从来不曾,也不应因引入市场机制而式微或退出,而市场机制亦不可能完全主宰社会的财富分配。在权力或直接或间接干预财富分配的同时,市场也正沿循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催生社会的分化与阶层的区隔。改革以来,权力与市场不仅难以对立,反而相互结合,造就权力的失控与财富的掠夺,加速了中国社会走向危险境地,这种危险表现为财富的分化、阶层的分割,更表现为信任的缺失、道德的溃败乃至“僵硬的稳定”,对此,长期长远的战略重视和当下及时的政策补救,是转型时期与改革同样重要的责任与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转型 贫富分化 转型时期 权力 社会主义国家 财富分配 现状 市场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