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灌河口海域浮游植物种群组成及季节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士虎 王洪斌 +4 位作者 阎斌伦 金学萍 肖龙海 徐加涛 郑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094-5098,共5页
根据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连云港灌河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种群组成及季节变化特征,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77属205种,其中有硅藻(139种)、甲藻(28种)、蓝藻(9种)、金藻(3种)、绿藻(16种)、黄藻(6种)、裸藻(4... 根据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连云港灌河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种群组成及季节变化特征,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77属205种,其中有硅藻(139种)、甲藻(28种)、蓝藻(9种)、金藻(3种)、绿藻(16种)、黄藻(6种)、裸藻(4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季节变化较大,最高值出现在2012年2月(1.154 9×106个/m3),最低值出现在2011年8月(2.007×105个/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密度 种群 灌河口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培训与推广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高莉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4期189-191,共3页
文章分析了农机培训与推广的现状,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农机培训与推广在提高农民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节约资源等方面的作用;提出加强农机培训与推广体系建设,需要政策支持、培训模式创新、推广模式创新等方面... 文章分析了农机培训与推广的现状,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农机培训与推广在提高农民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节约资源等方面的作用;提出加强农机培训与推广体系建设,需要政策支持、培训模式创新、推广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支持。研究表明,强化农机培训与推广工作,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培训 农机推广 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绿色低碳农业 打造生态经济绿心
3
作者 孙峰 《江苏农村经济》 2024年第8期54-55,共2页
江苏省建湖县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空间布局,节约利用资源,保护产地环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县已形成东部绿色果蔬、中部优质稻米、西部特色水产“三大特色农业板块”,培育了特色水产... 江苏省建湖县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空间布局,节约利用资源,保护产地环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县已形成东部绿色果蔬、中部优质稻米、西部特色水产“三大特色农业板块”,培育了特色水产和优质稻米两个10亿元级主导产业,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称号。建湖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建湖自然资源禀赋独特,生态环境良好,为农业绿色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常年水稻种植面积72万亩、总产量14亿斤以上,是江苏省重要的优质粮生产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产业 乡村振兴战略 自然资源禀赋 优质粮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优质稻米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村级服务站建设 护航农产品质量安全
4
作者 冯亚军 《江苏农村经济》 2023年第6期20-21,共2页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是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针对基层监管力量配备不足、人员专职化程度不高、监管措施难以落地等问题,建湖县主动探索实践村级服务站建设工作。全县共建成15个村级服务站,在建25个村级服务点,服务站在落实网格化监...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是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针对基层监管力量配备不足、人员专职化程度不高、监管措施难以落地等问题,建湖县主动探索实践村级服务站建设工作。全县共建成15个村级服务站,在建25个村级服务点,服务站在落实网格化监管机制、实施规模主体入网监管行动、承诺达标合格证推广应用等重点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做法统一“六有”建设标准,实现一站服务多点。按照有场所、有设备、有人员、有阵地(宣传阵地)、有制度、有经费保障“六有”标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服务站选址标准,明确服务站“标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服务站 监管措施 农产品质量安全 宣传阵地 江苏省盐城市 基层监管 专职化 建湖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建湖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现状与思考
5
作者 潘勇 孙峰 +3 位作者 周艳 张如标 朱明 唐玮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5-107,共3页
建湖县地处江苏里下河腹部、盐城市中西部,素有“鱼米之乡”美称。介绍了当地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现状、服务模式,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统防统治 发展现状 建议
原文传递
水环境中乙草胺对塔胞藻、绿色巴夫藻的致毒胁迫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洪斌 赵鑫 +3 位作者 金雪萍 肖龙海 韩雪 李士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65-467,共3页
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湾常见海洋微藻塔胞藻(Pyramidomonas delicatula)、巴夫藻(Pavlova viridis)为试验材料,研究水环境中乙草胺对2种海洋微藻的致毒胁迫效应。以叶绿素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 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湾常见海洋微藻塔胞藻(Pyramidomonas delicatula)、巴夫藻(Pavlova viridis)为试验材料,研究水环境中乙草胺对2种海洋微藻的致毒胁迫效应。以叶绿素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研究2种海洋微藻的生长量及细胞内抗氧化系统对乙草胺致毒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塔胞藻、巴夫藻2.5 mg/L试验组培养至7 d,生长量分别为对照组的6.4%、6.0%;96 h培养时间内,乙草胺对塔胞藻及巴夫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表现在降低叶绿素a的合成量,2.5 mg/L试验组叶绿素a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6%、28%;乙草胺对2种微藻的SOD活性均表现诱导性上升,1.0 mg/L试验组达最高值,是对照组的1.58倍;塔胞藻、巴夫藻0.5 mg/L试验组CAT活性达最高值,分别是对照组(0 mg/L)的1.5、1.4倍;2种微藻体内MDA含量随乙草胺处理浓度增加而明显提高,塔胞藻、巴夫藻在2.5 mg/L试验组达最高值,均为对照组15倍以上。一定浓度的乙草胺对塔胞藻及巴夫藻具有强烈的致毒胁迫效应,不同海洋微藻对乙草胺致毒胁迫的响应存在种属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草胺 塔胞藻 巴夫藻 致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海洋小球藻对三疣梭子蟹血清中部分免疫活性酶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洪斌 金学萍 +2 位作者 肖龙海 卢正军 李士虎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4期3687-3689,3774,共4页
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分别饲以单纯配合饵料(对照组)和"配合饵料+富硒藻粉"的混料(试验组),研究其血清中部分免疫活性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 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分别饲以单纯配合饵料(对照组)和"配合饵料+富硒藻粉"的混料(试验组),研究其血清中部分免疫活性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三疣梭子蟹血清中的SOD活性逐渐上升,至72 h达到最高点,比对照组高44%;ACP活性24 h即呈大幅度上升趋势,24 h时比对照组高97%,上升趋势维持到48 h达最高点(是对照组的3.7倍),72 h仍为对照组的2.8倍;AKP活性5、24 h分别比对照组高39%、38%,48 h达最高(比对照组高80%);CAT活性24 h是对照组的4.3倍,48 h仍为对照组的2.1倍。试验证实,在投喂"配合饵料+富硒藻粉"的混料72 h内,三疣梭子蟹体内的免疫因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血清中SOD、ACP、AKP、CAT活性在不同时间段均有诱导性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说明饲喂普通饵料添加一定量富硒藻粉能有效激活三疣梭子蟹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海洋小球藻(Chlorella saccharophila)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飞虱在小麦上传毒特点及小麦条纹叶枯病的综合防治 被引量:1
8
作者 顾开联 徐加健 +4 位作者 吴爱国 马林 张守成 王兆唐 杨东风 《上海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131-131,共1页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灰飞虱 小麦 综合防治 特点 传毒 产量损失 田间调查 低洼地区 病株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田间施肥校正与示范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成玉 王加军 吴小娟 《上海农业科技》 2014年第5期113-113,58,共2页
为解决水稻生产上普遍存在的氮肥用量大、施肥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水稻田间施肥校正与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建湖县水稻生产中氮肥宜控制在16.5~19.5kg/667m2,钾肥宜控制在4.5~6.0kg/667m2,磷肥宜控制在5.5~6.5kg/667m2。
关键词 水稻 田间施肥 校正与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校正与示范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小娟 王加军 +2 位作者 成玉 赵国成 孙雨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3期23-23,25,共2页
小麦校正与示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的苗情因施肥模式而异,比较各处理基本苗相差不大,越冬苗、返青苗、拔节苗为配方区>习惯施肥区>不施肥区。产量表现为配方区>习惯施肥区>不施肥区。建阳镇、冈西镇的增产率分别为6.00%... 小麦校正与示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的苗情因施肥模式而异,比较各处理基本苗相差不大,越冬苗、返青苗、拔节苗为配方区>习惯施肥区>不施肥区。产量表现为配方区>习惯施肥区>不施肥区。建阳镇、冈西镇的增产率分别为6.00%、5.37%,农学效率分别为10.85、12.07 kg/kg,增收分别为863.85、850.17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配方施肥 产量 校正与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封闭除草技术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田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如标 孙永达 +2 位作者 徐吉东 马‧勇 朱明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88,共3页
为保障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田的作物生产及施药安全,在江苏省建湖县该模式种植田开展了除草剂土壤封闭处理控草试验,调查不同除草剂单施或混施对当地田间杂草的防效,以及对玉米、大豆出苗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单次喷施后土壤墒情... 为保障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田的作物生产及施药安全,在江苏省建湖县该模式种植田开展了除草剂土壤封闭处理控草试验,调查不同除草剂单施或混施对当地田间杂草的防效,以及对玉米、大豆出苗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单次喷施后土壤墒情适宜的条件下,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750 mL/hm2+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30 g/hm2土壤封闭处理可有效控制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田的主要杂草,对总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为83.61%、96.60%,且对两种作物安全性较高;另一施药方案精异丙甲草胺+唑嘧磺草胺处理虽然防效略高,但对玉米产生了4级药害,不建议在复合种植田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杂草 土壤封闭 防除效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