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育道德情怀 实现铸魂育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与中学思政教育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伟华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1年第2期92-94,共3页
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融入中学思政教育中,对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渗透到思政课堂教学中,不仅会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会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笔者在本文主要探究了中国传统道... 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融入中学思政教育中,对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渗透到思政课堂教学中,不仅会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会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笔者在本文主要探究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与中学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中国传统道德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下来的精华,是民族个性和思想精神的体现。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是构成中学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品质 中学思政教育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 民族个性 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内容 文明发展过程 思政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学物理中的科学美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达林 《物理教学探讨(中教版)》 2004年第6期17-18,共2页
物理学本身是一个美的世界,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美,认识与发掘物理中的美,从美的角度去认识物理、研究物理,可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对物理的理解,培养科学的审美观念。
关键词 中学 物理 科学美 审美教育 简洁美 质能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石何以激起千层浪?——关于中学音乐课堂提问的几点思考
3
作者 钱静 《文理导航》 2012年第29期1-1,共1页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燧石只有在撞击时才能进放出灿烂的火化;人腩只有在遇到问题时才能产生求知欲望。”可见.教帅如何从提问人手,设计出有价值,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燧石只有在撞击时才能进放出灿烂的火化;人腩只有在遇到问题时才能产生求知欲望。”可见.教帅如何从提问人手,设计出有价值,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思而后得尤为重要。下面是笔者对中学音乐课堂提问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提问 中学音乐 学生参与 求知欲望 创新思维 才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体育理论教学初探
4
作者 李培华 《中学课程资源》 2008年第S1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体育理论教学 体育理论知识 运动项目 身心发展规律 足球运动 体育教育 技术理论 排球课 裁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唱歌教学三步曲——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歌唱教学
5
作者 陈艳红 《学子(理论版)》 2014年第1期44-44,共1页
唱歌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特殊的审美教育价值。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新课程表准的指导下,进行唱歌教学?如何在歌曲的演唱中既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又能引发学生情感... 唱歌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特殊的审美教育价值。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新课程表准的指导下,进行唱歌教学?如何在歌曲的演唱中既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又能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呢?笔者认为主要要谱好唱歌教学的"三步曲":一、精辟的导言激发兴趣学唱一首新歌前的导言,是启迪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唱歌教学 歌唱教学 学生感受 歌曲 音乐教学 重要组成部分 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 审美教育价值 音乐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被引量:1
6
作者 邹卫娟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第12期26-27,共2页
当今的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中学的六年寒窗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真的是一片苦海,学得苦不堪言,但也有一些同学学习非常轻松,且效果显著,问其原因,主要是“兴趣”二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 当今的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中学的六年寒窗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真的是一片苦海,学得苦不堪言,但也有一些同学学习非常轻松,且效果显著,问其原因,主要是“兴趣”二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学习主动性就越高,学习成绩也就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 培养 学习主动性 学习任务 “兴趣” 学习成绩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语文背诵法的继承与创新
7
作者 袁伟芳 《基础教育论坛》 2011年第2期14-15,共2页
曾经有人断言,当代中国产生不出大文豪,原因是缺少前人那种苦学的“苗子”、“种子”,缺少诸如大容量的诵、读、背等严格要求.这也许有点危言耸听,但不知它与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忽视这一方面的训练有无关系.忽视背诵,不是当代中... 曾经有人断言,当代中国产生不出大文豪,原因是缺少前人那种苦学的“苗子”、“种子”,缺少诸如大容量的诵、读、背等严格要求.这也许有点危言耸听,但不知它与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忽视这一方面的训练有无关系.忽视背诵,不是当代中学语文教学的进步,而是一种倒退和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背诵法 继承与创新 严格要求 大容量 当代 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语文教学也应强化“堵”的机制
8
作者 袁伟芳 《基础教育论坛》 2011年第3期13-14,共2页
中学语文教学要因势利导.所谓因势利导,指的是教师要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加以恰当的点拨和引导,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使之“常行于所当行”.只有学生的思维畅通,方向对头,有效教学才有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思维规律 有效教学 学生 教师 点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赏识是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启动器
9
作者 黄燕 《新课程学习》 2013年第9期146-147,共2页
当前许多中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阐述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以及教师通过赏识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从教师心中要有学生、为学生服务、塑造理想学生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 中学生 赏识 服务 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改理念下初中学生作业多元化评价初探
10
作者 王群红 《黄河之声》 2015年第18期125-125,共1页
2011版《初中美术课程标准》实施后,我一直尝试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在实践过程中结合自己在学生作业评价中实施的方法,注意在评价过程中如何保护学生自尊心,又从肯定学生中使学生充满自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探... 2011版《初中美术课程标准》实施后,我一直尝试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在实践过程中结合自己在学生作业评价中实施的方法,注意在评价过程中如何保护学生自尊心,又从肯定学生中使学生充满自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索多元化评价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评价 学生成长记录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开掘
11
作者 方亚红 《基础教育论坛》 2015年第2期39-40,共2页
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并且通过英语课程还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创新能力。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实践,教师只能指导而不能包办,真正做... 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并且通过英语课程还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创新能力。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实践,教师只能指导而不能包办,真正做到“授之以渔”。本文从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一角度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主体意识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新课程下中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
12
作者 葛书宇 《快乐阅读》 2015年第6期66-66,共1页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有力助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语感 英语教学 语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初探
13
作者 葛书宇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第12期13-14,共2页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交际功能,把培养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交际功能,把培养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义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源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有利助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语感 英语教学 语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耗氧量的数字化探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严西平 陈学东 钱蕙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5年第4期34-36,共3页
用氧气传感器探究了初中化学教材中几种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时氧气的剩余量,发现都有不同程度的剩余。实验结果有助于澄清"可燃物一定能耗尽密闭容器内氧气"的认识误区,有利于学生发展辩证思维。
关键词 可燃物 燃烧 耗氧量 氧气传感器 数字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强传感器在CO2性质和制法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学东 严西平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5年第11期30-32,共3页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石.CO2的性质与制法是九年级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章节,知识点多,重难点多.虽然在教材中安排了较多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只能停留在教师的口头讲述上,而无法通...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石.CO2的性质与制法是九年级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章节,知识点多,重难点多.虽然在教材中安排了较多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只能停留在教师的口头讲述上,而无法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传感器技术的引入,给我们带来了功能强大的探究实验工具,使一些传统实验无法实现或不能直观呈现的科学探究有了实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实际教学 制法 性质 CO2 应用 压强 化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设对比实验 优化课堂教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丽伟 严西平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5年第5期15-17,共3页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中增设对比实验能为这种转换提供新的教学思想和...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在教学中增设对比实验能为这种转换提供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课堂教学 对比实验 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 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素养 化学兴趣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支教: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 被引量:3
17
作者 严西平 赵文斌 黄彩霞 《江苏教育》 2018年第54期49-51,共3页
为了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实施了"三名教育工程"(即挂钩名校、结对名师、聘请名家),由苏州市教育局派出骨干教师驻校支教张家港市南丰中学。"区域支教"是"三名教育工程"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为了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实施了"三名教育工程"(即挂钩名校、结对名师、聘请名家),由苏州市教育局派出骨干教师驻校支教张家港市南丰中学。"区域支教"是"三名教育工程"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新途径,具有亲源性、持续性、共生性等特性。经过数年的努力,张家港市南丰中学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发展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名教育工程 区域支教 城乡教育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尝试翻转课堂设计,革新课堂教学理念——浅谈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朱海燕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4年第9期3-3,共1页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教学的知识传授形式,以“先学后教”的理念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任务驱动与问题引导共存、微课资源与要点提示互补、技术思维与操作能力并重,三方面探讨了翻转课堂设计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教学的知识传授形式,以“先学后教”的理念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任务驱动与问题引导共存、微课资源与要点提示互补、技术思维与操作能力并重,三方面探讨了翻转课堂设计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带来新浪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翻转课堂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如何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海燕 《文理导航》 2011年第15期21-21,共1页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一直让教师们担忧,学生对电脑的学习与自身的爱好有一定的矛盾,致使教学效果不佳,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文章介绍了几种方法可以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实现信息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 信息技术 有效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三数学复习备考应强化微专题研究——以“初中数学常见最值问题的解题策略”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德琛 《中学数学月刊》 2020年第5期19-21,55,共4页
中考既是毕业考试,也是为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的选拔性考试;既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结果的考查,也重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考查.因此,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初三数学复习备考时,一方面要着... 中考既是毕业考试,也是为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的选拔性考试;既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结果的考查,也重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考查.因此,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初三数学复习备考时,一方面要着力于初中三年的数学基础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要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构建必要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的网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一些重点知识、热点问题、数学思想方法的专题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值问题 初中数学 复习备考 专题研究 初三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