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早期及孕中期血清PP-13和ADMA对子痫前期孕妇分娩方式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沈丽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7期2508-2511,2516,共5页
目的分析孕早期、孕中期血清半乳糖凝集素-13(PP-13)、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子痫前期孕妇分娩方式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12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子痫前期孕妇76例,按照子痫前期严... 目的分析孕早期、孕中期血清半乳糖凝集素-13(PP-13)、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子痫前期孕妇分娩方式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12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子痫前期孕妇76例,按照子痫前期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52例、重度组24例,另选取同期正常孕妇4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P-13和ADMA水平。比较3组研究对象PP-13、ADMA水平,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孕妇PP-13、ADMA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P-13、ADMA预测子痫前期孕妇分娩方式的效能。结果孕早期及孕中期PP-13水平均为重度组<轻度组<对照组,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早期及孕中期ADMA水平均为重度组>轻度组>对照组,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比例为重度组>轻度组>对照组,自然分娩比例及阴道助产比例为重度组<轻度组<对照组,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孕妇孕早期、孕中期PP-13水平均高于其他分娩方式孕妇,ADMA水平均低于其他分娩方式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孕早期PP-13、孕早期ADMA、孕中期PP-13、孕中期ADMA预测子痫前期孕妇自然分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6、0.963、0.781、0.673。结论孕早期PP-13、孕早期ADMA、孕中期PP-13可能可以用于子痫前期孕妇分娩方式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早期 孕中期 半乳糖凝集素-13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子痫前期 分娩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病人自控分娩镇痛下不同停泵时机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晓红 陈莉莉 杜宪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病人自控分娩镇痛下不同停泵时机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共135例,分为第一、二、三产程持续镇痛组(A组),宫口开全停泵组(B组),宫口开全停泵、胎儿娩出后开泵组(C组),每组各45例。采用...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病人自控分娩镇痛下不同停泵时机对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共135例,分为第一、二、三产程持续镇痛组(A组),宫口开全停泵组(B组),宫口开全停泵、胎儿娩出后开泵组(C组),每组各45例。采用VAS评分法,在硬膜外注射前、注射后15 min、注射后45 min、宫口开全时、胎儿娩出后5 min比较各组患者疼痛情况,并观察产程时间和分娩结局。结果三组患者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在硬膜外注射前、注射后15 min、注射后45 min、宫口开全后5 min的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胎儿娩出后5 min,B组VAS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C组;A组缩宫素使用比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口开全停泵、胎儿娩出后开泵的方式既能达到减少产妇在第二、第三产程的分娩疼痛的效果,又不延长第二、三产程时间,也不增加缩宫素的使用和产后2 h出血量,是值得推荐的停泵时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腰硬联合麻醉 病人自控镇痛 停泵时机 产程 分娩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在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冯丽英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7期105-106,10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足月妊娠引产产妇采用一次性宫颈球囊扩张器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足月妊娠引产产妇,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进行引产,48例)和对照组(仅仅采用缩宫素引产... 目的探讨分析足月妊娠引产产妇采用一次性宫颈球囊扩张器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足月妊娠引产产妇,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进行引产,48例)和对照组(仅仅采用缩宫素引产,48例),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等情况。结果实验组阴道分娩率、24h分娩率分别为81.3%、85.4%与对照组60.4%、60.4%比较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率(2.1%)、新生儿窒息率(4.2%)和对照组6.3%、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妊娠产妇采用一次性宫颈球囊扩张器进行引产的效果良好,有效降低产妇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妊娠 引产 一次性 球囊宫颈扩张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躺式哺乳姿势护理应用于产妇对母乳喂养、乳头损伤和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陆萍 毛佳敏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6期72-75,共4页
目的探究半躺式哺乳姿势护理应用于产妇对母乳喂养、乳头损伤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产妇54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行半躺式哺乳姿势护理的产妇54例作为观... 目的探究半躺式哺乳姿势护理应用于产妇对母乳喂养、乳头损伤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产妇54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行半躺式哺乳姿势护理的产妇54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母乳喂养情况、乳头损伤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1周后泌乳量、婴儿含接姿势、母乳喂养感受及母乳喂养信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周后乳头损伤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周后母乳喂养效果、并发症预防、生活质量及预后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躺式哺乳姿势护理应用于产妇中可显著改善母乳喂养及乳头损伤情况,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躺式哺乳姿势 护理 母乳喂养 乳头损伤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ynch缝合法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李晓红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2期54-55,58,共3页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法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62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实验组31例,患者以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实验组31例,患者以常规血窦缝合联合宫腔纱布填...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法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62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实验组31例,患者以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实验组31例,患者以常规血窦缝合联合宫腔纱布填塞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止血时间(25.4±6.2)min,术中出血量(571.3±64.5)m L,术后24 h出血量(135.8±27.4)m L,输血率9.68%(3/31),感染率3.23%(1/31),恶露干净时间(26.4±5.5)d,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产后出血 B-LYNCH缝合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孕周住院监护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晓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期191-192,19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住院监护对妊娠糖尿病(GDM)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GDM孕妇,按住院待产时孕周不同随机分为A组28例(孕〉34~38周)和B组20例(孕≤34周),均给予相同的住院监护。比较两组孕妇监护前后的血糖...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住院监护对妊娠糖尿病(GDM)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GDM孕妇,按住院待产时孕周不同随机分为A组28例(孕〉34~38周)和B组20例(孕≤34周),均给予相同的住院监护。比较两组孕妇监护前后的血糖变化、分娩结局和围生儿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监护后血糖水平较监护前降低,且B组降低程度比A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分娩结局和围生儿情况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GDM孕妇实行早期住院监护,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获得良好的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周 住院监护 妊娠糖尿病 分娩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皮内内缝临床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季伟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2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皮内内缝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10例剖宫产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实验组术后切口皮内缝合;对照组术后切口褥式缝合。观察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及患者满意...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皮内内缝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10例剖宫产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实验组术后切口皮内缝合;对照组术后切口褥式缝合。观察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切口甲级愈合率100%,皮下硬结率1.8%,无脂肪液化、对合不良病例,患者满意度98.2%。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皮内内缝的临床应用可有效降低切口愈合不良情况的发生机率,既利于切口早期优质愈合,又具有高美观度,易于患者接受和认可,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手术切口 皮内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阴无保护接生对自然分娩产妇会阴损伤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陆灵燕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对自然分娩产妇的会阴损伤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自然分娩产妇156例根据分娩技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78例采用传统接生技术分娩,研究组78例采用会阴无保护技术分娩,观察2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 目的探讨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对自然分娩产妇的会阴损伤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自然分娩产妇156例根据分娩技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78例采用传统接生技术分娩,研究组78例采用会阴无保护技术分娩,观察2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会阴水肿及疼痛情况、产后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体质量、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率、新生儿窒息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会阴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然分娩中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能有效减轻产妇会阴损伤及会阴疼痛,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 会阴无保护接生 会阴损伤 产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在产妇无痛分娩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钱海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6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在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以2010年2月~2011年12月入住本院行硬膜外麻醉进行镇痛分娩的60例顺产产妇为实验组,以同期未进行镇痛的60例顺产产妇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分...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在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以2010年2月~2011年12月入住本院行硬膜外麻醉进行镇痛分娩的60例顺产产妇为实验组,以同期未进行镇痛的60例顺产产妇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娩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护理内容总结。结果实验组产妇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妇的分娩疼痛,减少各种并发症。此外,护士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也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产妇 无痛分娩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陆向群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4582-4583,共2页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方法:选取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20例,观察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120例产妇中,产前选择阴道试产34例,阴道试产率28...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方法:选取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20例,观察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120例产妇中,产前选择阴道试产34例,阴道试产率28.3%,其中阴道试产成功27例,成功率79.4%。产前选择剖宫产86例,实际采用剖宫产93例,其中急诊剖宫产38例,择期剖宫产55例。阴道试产组在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感染情况上均明显低于择期剖宫产组,择期剖宫产组明显低于急诊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与择期剖宫产、急诊剖宫产组在新生儿Apgar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分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原文传递
单球囊导管对足月妊娠产妇产程和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学琴 刘永鑫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年第24期3313-3317,共5页
目的 探讨单球囊导管对足月妊娠产妇产程与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引产的足月妊娠孕妇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孕妇接受小剂量缩宫素进行引产,观... 目的 探讨单球囊导管对足月妊娠产妇产程与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引产的足月妊娠孕妇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孕妇接受小剂量缩宫素进行引产,观察组孕妇接受宫颈单球囊扩张引产,对比分析两组孕妇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前后宫颈Bishop评分、产妇产程和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引产后促宫颈成熟有效率(98.1%)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后,两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后,观察组顺产率(88.5%)明显高于对照组(5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后,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以及活跃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脐动脉pH值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针对足月妊娠孕妇采用单球囊引产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足月妊娠孕妇产程,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球囊导管 足月妊娠 产程 宫颈成熟 母婴结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