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舍曲林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
1
作者 许婷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4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张家港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门诊接诊的90例青少年抑郁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张家港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门诊接诊的90例青少年抑郁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杀态度测评量表(QS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1、2、3个月的HAMD评分和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QS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片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缓解相关症状,改善患者对自杀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舍曲林 认知行为疗法 青少年抑郁症 自杀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安神汤对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丹 孙建平 +1 位作者 庞檬佼 陈文韵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养心安神汤对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心安神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养心安神汤对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心安神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睡眠质量、睡眠结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7%,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主证积分、次证积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第一期(S1)和第二期(S2)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第三期(S3)和第四期(S4)时间及快速眼球运动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安神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安神汤 精神分裂 睡眠障碍 睡眠结构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丽君 党宝齐 付建国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10期149-153,共5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针对性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脑卒中患者192例。按是否发生PSD分为PSD组和非PSD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合并慢...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针对性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脑卒中患者192例。按是否发生PSD分为PSD组和非PSD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合并慢性病情况、医疗负担、发病类型等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评价社会支持度,采用A型行为类型问卷测查(TABP)行为类型。结果 192例脑卒中患者中PSD 94(48. 96%)例,设为PSD组,无抑郁98(51. 04%)例,设为非PSD组。婚姻状况、医疗负担、行为类型、NIHSS、BI及SRSS与脑卒中患者是否发生PSD有显著相关性(P <0. 05)。结论 PSD发生率较高,临床应针对可能引发PSD的因素,给予重点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生活自理能力 社会支持 行为类型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黎玉莲 钱芳 +1 位作者 管淑媛 孔江晔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年第12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江苏省张家港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收治的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信封双盲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 目的探讨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江苏省张家港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收治的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信封双盲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精神科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功能缺陷及生活活动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社会功能缺陷总评分及生活质量相关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 精神分裂症 自我管理能力 社会功能缺陷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钱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年第4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诊治的102例神经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51)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n=51)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诊治的102例神经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51)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n=51)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护理依从性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率。结果①干预前,两组患者之间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均<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98.04%)高于对照组(86.27%)(P<0.05);③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症健康知识掌握率(96.08%)高于对照组患者(80.39%)(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积极影响,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其护理依从性,且可促使患者全面掌握健康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神经症 焦虑 抑郁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期抑郁障碍中医证型与患者人格特征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步军 陈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2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抑郁障碍中医证型与患者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中老年抑郁障碍患者作为抑郁组,另选40例无抑郁障碍中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将抑郁组根据"郁病"分类中医证型。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 目的探讨中老年抑郁障碍中医证型与患者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中老年抑郁障碍患者作为抑郁组,另选40例无抑郁障碍中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将抑郁组根据"郁病"分类中医证型。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抑郁组和对照组进行人格特征调查,观察抑郁组与对照组的人格特征差异;观察抑郁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人格特征差异;分析抑郁障碍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抑郁组患者EPQ-RSC量表中的神经质(N)、精神质(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内外向(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掩饰性(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郁结型和气郁化火型抑郁症的N、P评分较其他证型显著增高, E评分较其他各证型显著降低,抑郁组各中医证型患者N、P、E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各中医证型患者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障碍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N、P、E呈正相关(r=0.59、0.61、0.57, P<0.05),与L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中老年抑郁障碍多为"情志之郁,因郁而病",且与人格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抑郁障碍 中医证型 人格特征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步军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该科2018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双盲法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该科2018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双盲法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米氮平治疗。于治疗后4、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症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8周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抑郁症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4、8周时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米氮平 抑郁症 抑郁症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晔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年第10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张家港市某医院2019年4月—2021年1月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常规干预和计算机化认知...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张家港市某医院2019年4月—2021年1月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常规干预和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每组45例,两组均连续干预12周,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测验(RBAN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ITAQ、RBAN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加用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可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症状及体征,改善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提高其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 精神分裂症 自知力与治疗态度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与喹硫平对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淑芬 陆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9期67-70,共4页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喹硫平对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张家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A组34例和B组31例。A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而B组患者给予...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喹硫平对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张家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A组34例和B组31例。A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而B组患者给予喹硫平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数字广度测验(DS)、数字符号替换测验(DSST)、词语流畅性测验(VFT)、连线测验(TMT)、斯特鲁色词测验结果。结果 A组患者中3例中途退出研究,B组患者中2例中途退出研究。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MSE、DS顺背、DS倒背、DSST、VFT评分及TMT-A耗时、TMT-B耗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卡片1耗时及正确数、卡片2耗时及正确数、卡片3耗时及正确数、卡片4耗时及正确数、反应干扰量(SIE)正确数及治疗前SIE耗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SIE耗时长于B组,且两组患者卡片4正确数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奥氮平与喹硫平对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相似,但服用喹硫平者抗干扰能力较服用奥氮平者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喹硫平 执行功能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