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返回舱雷达探测技术研究
1
作者 刘伟 郝艳军 +9 位作者 葛页 邱风 周伟奇 刘志栋 许辉 夏凌昊 杨予昊 饶江滨 汪润生 张景东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1,共9页
雷达在探测航天返回舱黑障区时,因受到等离子体鞘套干扰,长期存在跟踪不稳定甚至丢失等问题。本文从等离子体鞘套与电磁波相互作用机理出发,提出了航天返回舱黑障区电磁特性仿真方法和再入场景回波仿真方法;结合仿真与实测数据研究获取... 雷达在探测航天返回舱黑障区时,因受到等离子体鞘套干扰,长期存在跟踪不稳定甚至丢失等问题。本文从等离子体鞘套与电磁波相互作用机理出发,提出了航天返回舱黑障区电磁特性仿真方法和再入场景回波仿真方法;结合仿真与实测数据研究获取黑障区目标回波特征,提出了基于鞘套快时变特性的目标检测方法;设计了返回舱黑障区认知探测流程,将其应用于多频段雷达装备成功完成了多次返回舱探测任务,保障了黑障区稳定跟踪,基本解决了航天返回舱黑障区雷达探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返回舱 黑障区 雷达探测 电磁仿真 认知探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低轨重点卫星雷达协同探测任务规划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冠任 刘伟 +3 位作者 翟计全 赵盛至 张蒙 夏凌昊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4,共7页
为提升定轨、成像、目标特性测量等多种模式下的观测效率,基于粒子群算法提出了一种低轨重点卫星雷达观测任务规划方法。相较基于优先级的任务规划方法,文中方法可对所有卫星按给定观测频次无丢失观测,满足雷达视场、时间窗口、任务切... 为提升定轨、成像、目标特性测量等多种模式下的观测效率,基于粒子群算法提出了一种低轨重点卫星雷达观测任务规划方法。相较基于优先级的任务规划方法,文中方法可对所有卫星按给定观测频次无丢失观测,满足雷达视场、时间窗口、任务切换等约束。使用雷达仰角、斜距、雷达截面积构建权值对基于观测时长的目标函数进行修改,并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最大总观测时长或最快完成时间。仿真场景为两部假想地面雷达协同对30颗低轨重点卫星做24 h~72 h观测。结果表明,所有卫星无丢失观测,最大总观测时长和最快完成时间分别为18622 s和15 h 16 min(场景时间:24 h)。使用带有权值的目标函数可获得平均观测仰角、斜距的改善,而总观测时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规划 低轨卫星 空间目标监视 雷达协同 态势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毫米波雷达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方法
3
作者 尚士泽 周洋 +3 位作者 陈亚伟 程强 夏凌昊 杨予昊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由于毫米波雷达波长短,在一定的脉冲重复频率(PRF)条件下更容易产生方位采样模糊,且成像质量受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影响较大。为此,提出一种联合惯导信息和回波包络对称匹配的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方法,能够为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 由于毫米波雷达波长短,在一定的脉冲重复频率(PRF)条件下更容易产生方位采样模糊,且成像质量受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影响较大。为此,提出一种联合惯导信息和回波包络对称匹配的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方法,能够为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精确估计多普勒中心频率进而实现稳定连续出图的目的。先利用惯导信息解算方位采样模糊数,再利用提出的回波包络对称匹配方法实现多普勒中心频率精确估计。该方法估计精确度高且算法复杂度低,适用于不同频段雷达和多种时频域成像算法,具有良好普适性。通过对SAR图像序列的连续估计以及算法性能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 包络对称匹配 惯导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雷达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6
4
作者 韩长喜 邓大松 +2 位作者 王虎 张昊 陈卓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2,共5页
2022年雷达技术持续取得进展。文中首先介绍2022年国外雷达技术领域重大事件,总结国外雷达技术总体发展态势;然后,从电磁空间一体化、分布式协同化、自主式无人化、智能化等方面展望雷达技术发展趋势;随后,重点针对雷达运用,提出加强雷... 2022年雷达技术持续取得进展。文中首先介绍2022年国外雷达技术领域重大事件,总结国外雷达技术总体发展态势;然后,从电磁空间一体化、分布式协同化、自主式无人化、智能化等方面展望雷达技术发展趋势;随后,重点针对雷达运用,提出加强雷达适应新平台、探测新目标、提升博弈对抗等方面的发展启示;最后,提出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发展态势 发展趋势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帧间多维特征的深度学习雷达目标检测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治飞 于俊朋 +1 位作者 杨予昊 夏凌昊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8-54,共7页
非均匀非平稳非高斯强杂波常导致基于能量的传统阈值检测方法目标检测率低或产生大量虚警,影响目标录取性能。一些工作探索了采用时频特征图基于机器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但对于驻留时间短的雷达搜索应用,难以获得高分辨率时频特征,导致... 非均匀非平稳非高斯强杂波常导致基于能量的传统阈值检测方法目标检测率低或产生大量虚警,影响目标录取性能。一些工作探索了采用时频特征图基于机器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但对于驻留时间短的雷达搜索应用,难以获得高分辨率时频特征,导致基于时频特征图的机器学习方法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目标帧间多维特征的目标检测方法及相应的神经网络模型RDF-ResNet。通过在解模糊过程中提取疑似目标帧间多维特征并输入到RDF-ResNet中,实现在特征空间上对虚警的抑制,结合低阈值检测,实现检测率的有效提升。实测实验数据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可实现较传统阈值检测方法约41%的检测率提升和约48%的虚警率降低,能有效提升雷达目标检测能力,并为雷达回波特征空间的有效构建和机器学习雷达目标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特征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光子信号同步及其在分布式相参雷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时龙 章志健 +9 位作者 王祥传 刘熙 杨思豪 曹欣荣 王立晗 程强 马丛 丁泽勇 郭德明 伍光新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4,共10页
分布式相参雷达技术通过多节点高性能信号同步实现跨平台的信号级相参融合,可大幅提升雷达探测、跟踪和抗干扰等能力,是雷达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随着雷达频率范围的拓展、瞬时带宽的增大和搭载平台的多样化,分布式相参雷达技术对... 分布式相参雷达技术通过多节点高性能信号同步实现跨平台的信号级相参融合,可大幅提升雷达探测、跟踪和抗干扰等能力,是雷达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随着雷达频率范围的拓展、瞬时带宽的增大和搭载平台的多样化,分布式相参雷达技术对节点间信号的时间、空间、频率、相位同步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使得传统电学信号同步技术面临巨大挑战。文中介绍了分布式相参雷达对信号时、空、频、相同步的性能要求和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微波光子同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代表性成果;构建了微波光子分布式相参探测原理验证系统,验证了微波光子分布式相参的可行性,为推动分布式相参雷达的前沿发展与工程化应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技术 时间同步 相位同步 空间基线测量 分布式相参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子合成的快上升沿复杂激励信号产生技术
7
作者 谈宇奇 翟计全 《现代应用物理》 2023年第3期177-182,239,共7页
针对固态高功率微波系统对快上升沿窄脉冲的需求,对脉冲上升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原理分析,提出了基于光子合成的快上升沿脉冲信号产生方法,并利用微波光子链路带宽大和带内一致性好的优势,研制了基于光子合成的纳秒量级上升沿脉冲信号产... 针对固态高功率微波系统对快上升沿窄脉冲的需求,对脉冲上升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原理分析,提出了基于光子合成的快上升沿脉冲信号产生方法,并利用微波光子链路带宽大和带内一致性好的优势,研制了基于光子合成的纳秒量级上升沿脉冲信号产生样机,并对该样机进行了性能指标和波形产生测试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样机产生的脉冲上升沿达到纳秒量级,可生成非线性调频、相移键控(phase shift keying,PSK)和频移键控(frequency shift keying,FSK)等复合调制波形,可为固态体制高功率微波系统的多功能实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短脉冲 快上升沿 微波光子 信号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德堡原子雷达接收灵敏度极限
8
作者 夏凌昊 肖俊祥 +2 位作者 董屾 金翔 赵盛至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里德堡原子在微波场的存在下呈现出电磁诱导透明效应,因而可用于微弱电场的探测。近年来,基于里德堡原子微波探测技术的新型雷达接收机架构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文中分析了里德堡原子雷达接收机的外部和内部噪声源,探究了里德堡原子接... 里德堡原子在微波场的存在下呈现出电磁诱导透明效应,因而可用于微弱电场的探测。近年来,基于里德堡原子微波探测技术的新型雷达接收机架构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文中分析了里德堡原子雷达接收机的外部和内部噪声源,探究了里德堡原子接收机的灵敏度,指出在雷达侦收场景下,当前可制备的里德堡原子接收机灵敏度不及传统电子技术接收机,并针对里德堡原子雷达接收机的实用化提出了技术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德堡原子 高灵敏度探测 标准量子噪声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et分割网络雷达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9
作者 张强 王淳 +2 位作者 陈亚伟 夏凌昊 杨予昊 《空天预警研究学报》 CSCD 2023年第5期321-324,共4页
常规雷达检测方法难以满足当前弱小目标检测需求,而检测前跟踪(TBD)方法在雷达弱小目标检测中存在计算复杂度高、复杂场景性能严重退化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U-net分割网络的雷达弱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利用过低门限的多圈检测点... 常规雷达检测方法难以满足当前弱小目标检测需求,而检测前跟踪(TBD)方法在雷达弱小目标检测中存在计算复杂度高、复杂场景性能严重退化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U-net分割网络的雷达弱小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利用过低门限的多圈检测点形成待分割的图片;然后,利用U-net网络对实体目标进行分割,实现对弱小目标的有效探测.雷达实测数据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大幅提升雷达对远距离小目标的跟踪距离,有效抑制虚假短航迹,为解决雷达弱小目标检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小目标 雷达探测 检测前跟踪 U-net分割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度外军太空态势感知领域发展分析
10
作者 王虎 邓大松 韩长喜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3,共8页
从威胁对象、体系集成、能力发展、系统布局、装备改进、技术创新和作战运用7个角度具体分析了国外太空态势感知领域2023年度的发展态势,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分析表明,随着低轨星座的大规模部署,太空环境正趋于更为复杂和拥挤... 从威胁对象、体系集成、能力发展、系统布局、装备改进、技术创新和作战运用7个角度具体分析了国外太空态势感知领域2023年度的发展态势,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分析表明,随着低轨星座的大规模部署,太空环境正趋于更为复杂和拥挤,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充分集成现有雷达和光电传感器装备,提升数据传输与信息融合能力,增强威胁目标的意图判别能力,开发新型深空探测手段,从而全面提升太空态势感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态势感知 太空碎片 太空监视网络 深空先进雷达 太空作战条令 无源雷达 星链
原文传递
量子雷达检测方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夏凌昊 赵盛至 +3 位作者 吴诚 徐迟 黄慧鑫 金翔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共8页
量子雷达是一种利用量子资源提升探测性能的新体制雷达,它是经典雷达的升级改进,在信号的调制、传输、接收和检测的原理上都与传统雷达有较大区别。文中从量子物理理论出发,提出了量子雷达的信号回波和背景噪声的一般公式,研究了量子雷... 量子雷达是一种利用量子资源提升探测性能的新体制雷达,它是经典雷达的升级改进,在信号的调制、传输、接收和检测的原理上都与传统雷达有较大区别。文中从量子物理理论出发,提出了量子雷达的信号回波和背景噪声的一般公式,研究了量子雷达信号检测的一般方法与极限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量子雷达的一般性方程,并结合在单光子检测雷达这一具体问题上的应用,对量子雷达方程进行了阐释,定量分析了量子雷达相比于经典雷达在探测威力上得到的提升。文章最后对量子雷达方程与探测机理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雷达 雷达方程 量子信号检测 量子最优检测 单光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通采样时间交织ADC的一种时间失配校正算法
12
作者 叶星炜 翟计全 +1 位作者 董屾 杨予昊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5-50,共6页
令多个模拟-数字转换器(ADC)通过时间交织的方式进行轮流采样是成倍提升ADC系统采样率的重要途径。然而,多个采样通道间存在的误差和失配将在采样结果中引入杂散。文中针对通道间的时间失配,提出一种适用于射频带通直采的ADC校正算法。... 令多个模拟-数字转换器(ADC)通过时间交织的方式进行轮流采样是成倍提升ADC系统采样率的重要途径。然而,多个采样通道间存在的误差和失配将在采样结果中引入杂散。文中针对通道间的时间失配,提出一种适用于射频带通直采的ADC校正算法。该方法利用频域上信号分量和杂散分量间由时间失配量决定的定量关系导出校正参数,进而实现对插零后各通道采样结果的修正。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可在准确测量的基础上对大范围内的时间失配实现较为理想的校正,且能够适应包括低通采样、带通采样和偶数、奇数通道数等在内的多种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转换器 时间交织 时间失配 校正 带通采样 射频直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天空背景噪声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翔 赵盛至 +1 位作者 夏凌昊 刘明罡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3-37,共5页
雷达探测是信号与噪声的对抗过程,探测系统的性能集中体现在信噪比(SNR)的大小上。探测系统中噪声的大小直接决定了雷达系统的探测灵敏度,进而影响雷达的探测威力,其中,天空背景噪声是雷达噪声的一级输入,其大小对系统总噪声会产生极大... 雷达探测是信号与噪声的对抗过程,探测系统的性能集中体现在信噪比(SNR)的大小上。探测系统中噪声的大小直接决定了雷达系统的探测灵敏度,进而影响雷达的探测威力,其中,天空背景噪声是雷达噪声的一级输入,其大小对系统总噪声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文中从天空背景噪声产生的原理出发,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在不同大气条件下天空背景噪声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结合雷达的天线方向图,计算不同副瓣大小的雷达天线接收的天空背景噪声,为雷达天线的设计和雷达威力的估算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比衰减 大气衰减 噪声温度 天线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光载射频传输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
14
作者 谈宇奇 翟计全 邵光灏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7-72,共6页
毫米波具有带宽大、波束窄等优点,在雷达、成像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光载射频传输是解决毫米波信号远距离传输问题的重要途径,其性能参数对传输质量有决定性影响。文中对电光变换和光载射频传输整体链路进行数学建模,给出了链路增益、... 毫米波具有带宽大、波束窄等优点,在雷达、成像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光载射频传输是解决毫米波信号远距离传输问题的重要途径,其性能参数对传输质量有决定性影响。文中对电光变换和光载射频传输整体链路进行数学建模,给出了链路增益、1 dB压缩点、噪底、噪声系数、动态范围等性能指标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光载射频传输链路工程设计的参数优化和级联链路优化方法。经上述优化过程,可使设计的光载射频链路达到最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射频传输 毫米波 动态范围 噪声系数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阵列单光子接收的全天时远程探测激光雷达
15
作者 夏凌昊 +5 位作者 吴诚 黄慧鑫 徐迟 刘伟 赵盛至 杨予昊 《中国科技成果》 2024年第5期69-70,共2页
传统激光雷达的威力取决于功率孔径积,但随着系统规模的增大,在成本和系统复杂度方面急剧上升,雷达的探测威力遭遇瓶颈.单光子探测技术通过降低接收端的最小可检测能量(逼近标准量子极限),提升激光雷达的灵敏度,从而在功率孔径积一定的... 传统激光雷达的威力取决于功率孔径积,但随着系统规模的增大,在成本和系统复杂度方面急剧上升,雷达的探测威力遭遇瓶颈.单光子探测技术通过降低接收端的最小可检测能量(逼近标准量子极限),提升激光雷达的灵敏度,从而在功率孔径积一定的条件下增大威力,突破传统雷达的技术瓶颈,大幅提升激光雷达的探测能力,为激光雷达在空天目标参数测量、气象环境监测、地形测绘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单光子探测 功率孔径积 标准量子极限 远程探测 地形测绘 环境监测 全天时
原文传递
Improved algorithm of multi-mainlobe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under uncorrelated and coherent conditions
16
作者 CAI Miaohong CHENG Qiang +1 位作者 MENG Jinli ZHAO Dehua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25年第1期84-90,共7页
A new method based on the iterative adaptive algorithm(IAA)and blocking matrix preprocessing(BMP)is proposed to study the suppression of multi-mainlobe interference.The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precisely estimate the s... A new method based on the iterative adaptive algorithm(IAA)and blocking matrix preprocessing(BMP)is proposed to study the suppression of multi-mainlobe interference.The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precisely estimate the spatial spectrum and the directions of arrival(DOA)of interferences to overcome the drawbacks associated with conventional adaptive beamforming(ABF)methods.The mainlobe interferences are identified by calculating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direction steering vectors(SVs)and rejected by the BMP pretreatment.Then,IAA is subsequently employed to reconstruct a sidelobe interference-plus-noise covariance matrix for the preferable ABF and residual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xcelle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over normal methods based on BMP and eigen-projection matrix perprocessing(EMP)under both uncorrelated and coherent circumst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nlobe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adaptive beamforming spatial spectral estimation iterative adaptive algorithm blocking matrix preproces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无人反无人杀伤链展望分析
17
作者 张昊 邓大松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167,共8页
为满足愈发紧迫的反无人机作战需求,利用己方无人机系统发现、打击敌方无人机,实现“无人反无人”,被认为是一种反无人作战的关键潜力备选方案。基于相关装备发展现状,从“威胁发现”“识别瞄准”和“拦截交战”三大环节展望未来“无人... 为满足愈发紧迫的反无人机作战需求,利用己方无人机系统发现、打击敌方无人机,实现“无人反无人”,被认为是一种反无人作战的关键潜力备选方案。基于相关装备发展现状,从“威胁发现”“识别瞄准”和“拦截交战”三大环节展望未来“无人反无人”杀伤链。分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军事大国在无人预警机、无人拦截机以及先进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等关键赋能装备上的布局情况。针对蜂群防御典型作战场景进行推演,展示出该新质杀伤链的速度、规模、范围、生存四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无人作战 杀伤链 无人蜂群 无人预警机 无人拦截机 智能决策系统 作战场景
原文传递
低慢小无人机威胁下的野战防空系统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长喜 邓大松 +2 位作者 陈卓 张昊 王虎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156,共6页
针对低慢小无人机对野战防空的威胁,分析了传统防空系统应对低慢小无人机的短板和不足。总结了国外针对低慢小无人机的野战防空系统发展重点,包括强化预警探测系统发现跟踪识别能力、大力开发高能激光高功率微波等新型拦截系统,以及开... 针对低慢小无人机对野战防空的威胁,分析了传统防空系统应对低慢小无人机的短板和不足。总结了国外针对低慢小无人机的野战防空系统发展重点,包括强化预警探测系统发现跟踪识别能力、大力开发高能激光高功率微波等新型拦截系统,以及开发一体化指控系统提升野战防空协同作战能力。提出野战防空系统应重点加强低慢小无人机探跟识协同联动探测能力,降低防御成本赢得消耗战,并将低慢小无人机防御纳入防空反导一体化框架等发展建议,为应对低慢小无人机防御策略研究和野战防空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战防空 无人机 低慢小 预警探测 目标识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