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锡市稻套麦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庞其敬 钱群一 +2 位作者 毛祖德 须关德 董福庆 《上海农业科技》 1995年第5期22-26,共5页
我市种植稻套麦的年代较早,但较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实践是始于80年代中后期。据记载,1988年种植15.4万亩,1989年上升到37.66万亩,1994年实收46.12万亩,占三麦总面积的32%。其中锡山市和江阴市已分别占三麦面积的54%和46%,且有继续扩大... 我市种植稻套麦的年代较早,但较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实践是始于80年代中后期。据记载,1988年种植15.4万亩,1989年上升到37.66万亩,1994年实收46.12万亩,占三麦总面积的32%。其中锡山市和江阴市已分别占三麦面积的54%和46%,且有继续扩大趋势。从实收产量看,年度间有增有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市 水稻 小麦 套作 耕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育娟 张海泉 单银良 《计算机与农业》 2001年第5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农业信息网络 信息技术 农业结构 无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市夏熟作物品种利用的思考
3
作者 蒋建国 赵兴荣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关键词 无锡市 夏熟作物 品种结构 小麦 玉米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无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与对策
4
作者 姚建华 窦泽华 《上海农业科技》 1999年第2期1-4,共4页
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各种中介组织为纽带,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把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各个环节紧密联结起来,延长农业产业链,实行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从而提... 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各种中介组织为纽带,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把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各个环节紧密联结起来,延长农业产业链,实行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经营效益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经营 无锡市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市油菜生产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5
作者 钱群一 路志达 谈祁群 《上海农业科技》 1998年第5期42-43,共2页
1我国油菜生产与世界油菜生产的差距 据1994年统计,我国稻谷平均亩产357.6kg,比世界平均亩产236.1kg增121.5kg,增幅为51.46%,在世界12个主产国中名列第三位;小麦平均亩产230.5kg,比世界平均亩产166.8kg增63.7kg,增幅为38.19%,在世界1... 1我国油菜生产与世界油菜生产的差距 据1994年统计,我国稻谷平均亩产357.6kg,比世界平均亩产236.1kg增121.5kg,增幅为51.46%,在世界12个主产国中名列第三位;小麦平均亩产230.5kg,比世界平均亩产166.8kg增63.7kg,增幅为38.19%,在世界10个主产国中名列第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市 油菜子生产 发展前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太湖稻麦两熟地区生态、经济施氮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荣刚 戴其根 皮家欢 《江苏农业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30-35,共6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水稻、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单位氮素的产量、边际产量以及生产弹性系数、产投比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稻、麦籽粒氮肥当季利用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表现为先增后降 ,秸秆氮素利用率基本上呈上...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水稻、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单位氮素的产量、边际产量以及生产弹性系数、产投比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稻、麦籽粒氮肥当季利用率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表现为先增后降 ,秸秆氮素利用率基本上呈上升的趋势 ,说明在该地区稻麦两熟制度中存在着氮素奢侈吸收现象。应用传统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方法求算出当地稻麦两熟的周年生态、经济施氮量分别为 2 81 .9和 3 3 6.3 kg/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地区 生态施氮 经济施氮 氮肥 稻麦两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冰 褚小冬 《江苏农村经济》 2006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国际竞争力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 市场化程度 步伐 家庭承包经营 农业现代化 发展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地区稻田土壤肥力演变、养分平衡和合理施肥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荣刚 杨林章 皮家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889-1892,共4页
采用宏观数据、研究参数与微观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区域肥力演变、养分平衡与合理施肥量 .结果表明 ,1982~ 1996无锡市土壤氮素及有机质含量增加较快 ,磷素增加较慢 ,钾素含量普遍下降 ;1990~ 1997年无锡市和常州市稻田氮素普... 采用宏观数据、研究参数与微观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区域肥力演变、养分平衡与合理施肥量 .结果表明 ,1982~ 1996无锡市土壤氮素及有机质含量增加较快 ,磷素增加较慢 ,钾素含量普遍下降 ;1990~ 1997年无锡市和常州市稻田氮素普遍盈余 ,钾素普遍亏缺 ,磷素无锡市盈余 ,常州市亏缺 ;以此为依据 ,1996年无锡市氮磷钾肥的合理投入量分别是 4 88.9、113.1和 2 35 .1kg·hm-2 ;常州市分别为4 99.4、112 .5和 2 34.2kg·hm-2 ,由于土壤中氮素积累、钾素亏缺现象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地区 稻田 肥力演变 养分平衡 合理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JA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秧苗生长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13
9
作者 汤日圣 王红 曹显祖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3-338,共6页
用 Me JA浸种能抑制水稻种子萌发 ,经 Me JA处理的秧苗其苗高增长率受到明显控制 ,苗高显著降低。与此同时 ,秧苗内源 ABA含量显著增加 ,内源 GAs和 IAA含量显著降低。 Me JA能有效减缓干旱胁迫条件下秧苗叶片中相对含水量的减少 ,提高... 用 Me JA浸种能抑制水稻种子萌发 ,经 Me JA处理的秧苗其苗高增长率受到明显控制 ,苗高显著降低。与此同时 ,秧苗内源 ABA含量显著增加 ,内源 GAs和 IAA含量显著降低。 Me JA能有效减缓干旱胁迫条件下秧苗叶片中相对含水量的减少 ,提高秧苗的抗旱性。在干旱胁迫过程中 ,经 Me JA处理的秧苗叶片中 SOD、 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秧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JA 水稻 种子萌发 秧苗生长 调控效应 茉莉酸甲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用4PU-30、Pix和AVG提高棉花成铃的效果及机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汤日圣 王红 童红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158-162,共5页
4PU 30、Pix和AVG混合施用能有效地促进棉铃迅速生长 ,提高成铃率 ,增加单株结铃数。开花后 4d、8d、12d、16d、2 0d和 2 5d ,混合施用处理单铃鲜重分别比对照高 8 0 %、8 6 %、14 2 %、11 4%、10 7%和 6 3% ;单铃干重分别比对照高 11... 4PU 30、Pix和AVG混合施用能有效地促进棉铃迅速生长 ,提高成铃率 ,增加单株结铃数。开花后 4d、8d、12d、16d、2 0d和 2 5d ,混合施用处理单铃鲜重分别比对照高 8 0 %、8 6 %、14 2 %、11 4%、10 7%和 6 3% ;单铃干重分别比对照高 11 8%、14 0 %、8 5 %、13 5 %、11 0 %和 9 7%。 4PU 30、Pix和AVG混用处理与对照相比 ,棉花单株成铃率提高 1 4个百分点 ;单株结铃数多 1 8个 ,增加 9 4% ;且棉铃中内源iPAs、ABA水平显著提高 ;内源G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PU-30 PIX AVG 棉花 成铃率 内源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混施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制度对抛栽稻田杂草的群落影响
11
作者 黄开红 张海泉 +1 位作者 周恒昌 刘正道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0-52,共3页
三年六熟五旱-水稻作,抛栽稻田的主要杂草(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和水莎草)发生频度和优势度降低,优势草种为鳢肠和下香蓼。麦田免耕3年,后茬抛栽稻田多年生杂草(眼子菜、矮慈菇、水莎草)的发生频度和优势度上升而一年生杂草... 三年六熟五旱-水稻作,抛栽稻田的主要杂草(稗草、异型莎草、陌上菜和水莎草)发生频度和优势度降低,优势草种为鳢肠和下香蓼。麦田免耕3年,后茬抛栽稻田多年生杂草(眼子菜、矮慈菇、水莎草)的发生频度和优势度上升而一年生杂草(稗草、异型莎草)呈下降趋势。休闲3年,复种抛栽稻,稻田优势种为双穗雀稗、水芹、节节菜、眼子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制度 杂草 种群 抛栽稻田 群落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球茎腐烂病的病原菌及药剂测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沈洪坤 匡开源 +2 位作者 黄德崇 许振光 孙让庆 《上海农业科技》 1996年第6期36-36,共1页
西红花又称番红花、藏红花,是一种名贵经济价值高的药用植物,也可作为观赏花卉。据报道,我国从80年代初在上海引种成功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北京、湖南和广西等地也引种获得成功。随着西红花球茎种植面积扩大和种植年限增加,上... 西红花又称番红花、藏红花,是一种名贵经济价值高的药用植物,也可作为观赏花卉。据报道,我国从80年代初在上海引种成功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北京、湖南和广西等地也引种获得成功。随着西红花球茎种植面积扩大和种植年限增加,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球茎腐烂病害发生日趋严重。西红花球茎被害后叶发黄,变褐色萎蔫枯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腐烂病 病原菌 药剂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剂处理西红花球茎对病害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洪坤 匡开源 +2 位作者 黄德崇 许振光 孙让庆 《上海农业科技》 1997年第1期38-38,37,共2页
球茎腐烂病是我国西红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患病植株叶色发黄、有褪绿小斑点,渐渐变褐枯,病株矮化,提早枯死,新球茎变小或呈黑褐色病变,甚至严重腐烂,留下空壳,影响产量和品级。据研究表明,该病害由尖孢镰刀菌(Fusarum oxysporum)和茄... 球茎腐烂病是我国西红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患病植株叶色发黄、有褪绿小斑点,渐渐变褐枯,病株矮化,提早枯死,新球茎变小或呈黑褐色病变,甚至严重腐烂,留下空壳,影响产量和品级。据研究表明,该病害由尖孢镰刀菌(Fusarum oxysporum)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侵染引起;另外,青霉病菌(Penicillium sp.)腐生也加剧了为害程度。据室内平板测定,药剂多合胼、祛菌灵和大富丹等杀菌剂(含复配)抑菌作用明显优于相同剂量的多菌灵、菌毒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球茎腐烂病 药剂防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晚粳品种(系)间产量差异原因剖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蒋军民 蒋建国 奚茂兴 《江苏农业研究》 CSCD 2001年第2期20-23,共4页
对单季晚粳品种比较试验产量差异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1每穗颖花数的多少是品种 (系 )间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穗型较大品种 (系 )产量水平相对较高 ;2抽穗期单茎干重的高低及单位干重产颖能力的强弱均是影响单季晚粳品种 (系 )间穗型大小... 对单季晚粳品种比较试验产量差异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1每穗颖花数的多少是品种 (系 )间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穗型较大品种 (系 )产量水平相对较高 ;2抽穗期单茎干重的高低及单位干重产颖能力的强弱均是影响单季晚粳品种 (系 )间穗型大小的重要因素 ;3品种 (系 )间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对经济产量的决定作用略大于经济系数 ,抽穗后物质生产量与产量的关系较抽穗期更为密切 ;4偏穗数型品种 (系 )抽穗期单茎干重较低 ,群体干物质生产力不及偏穗重型品种 (系 ) ,但单位干重产颖能力较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产量构成 物质生产 源库特征 单季晚粳稻 品种差异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抛秧田杂草的生态特点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敏 孙小平 +5 位作者 张小虎 戴建群 潘云枫 周益民 吉林 沈洪坤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6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水稻抛秧田杂草 生态特点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对蚕豆生长发育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振坚 华勤新 +1 位作者 丁有为 吉林 《上海农业科技》 2000年第4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蚕豆 钾肥 生长发育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粳3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7
作者 郭二男 蒋建国 +1 位作者 杨荣度 马洪良 《中国稻米》 1996年第3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选育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粳稻 太湖粳3号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运粳7号”相近基本苗的不同栽插行距对生长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英满 张海泉 +3 位作者 庞其敬 吕建华 平培良 顾祖良 《上海农业科技》 1999年第5期12-14,共3页
近几年我市实施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狠抓“扩行、减苗”等关键措施,单产由原来的500kg上升到现在的600kg,丰产方高产田达到700kg。但在此基础上若继续减苗,往往造成穗数不足,难以获得更高产量。为此,我们根据生产中出现的这个新情况。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行距 生长效应 武运粳7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斑潜蝇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洪坤 陆永钦 +1 位作者 许建元 丁亚欣 《上海农业科技》 2000年第3期74-74,68,共2页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蔬菜害虫 田间药效试验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世纪土肥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向东 李锡林 陆锦贤 《上海农业科技》 2000年第2期4-5,共2页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土肥问题 资源保护 科技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