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水疗法在手烧伤康复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孙丹 袁琴芳 王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738-1739,共2页
目的研究温水疗法在手烧伤康复期的疗效。方法将96例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手术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对照组采用弹力手套加压治疗以及主动及被动手指活动,观察组采用对照组的方法外加用了温水... 目的研究温水疗法在手烧伤康复期的疗效。方法将96例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手术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对照组采用弹力手套加压治疗以及主动及被动手指活动,观察组采用对照组的方法外加用了温水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温水疗法进行功能锻炼,可预防关节挛缩、关节僵直,有利于手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烧伤 温水疗法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病房浸浴缸消毒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菊芬 袁琴芳 杨敏烈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160-1161,共2页
目的探讨烧伤病房浸浴缸不同的消毒方法。方法对128例烧伤患者后期残余创面运用水浪式浸浴疗法的浸浴缸采用不同消毒方法进行比较,比较各组浸浴液控出菌落数及患者残余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消毒方法改良组与对照组各组之间在浸浴液检出菌... 目的探讨烧伤病房浸浴缸不同的消毒方法。方法对128例烧伤患者后期残余创面运用水浪式浸浴疗法的浸浴缸采用不同消毒方法进行比较,比较各组浸浴液控出菌落数及患者残余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消毒方法改良组与对照组各组之间在浸浴液检出菌落数指标和残余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改良的烧伤病房浸浴缸消毒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消毒质量,间接促进残余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残余创面 浸浴疗法 浸浴缸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例烧伤后颌颈部瘢痕粘连患者矫形整复方法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丁羚涛 杨敏烈 +4 位作者 俞舜 严炯 储国平 秦宏波 杜勇 《中国医疗美容》 2014年第5期57-57,59,共2页
颌颈部既是人体的重要功能区,又属于相对暴露的区域,故也是烧伤、烫伤最常发生的部位之一,而一旦受累,伤愈后往往并发较为严重的瘢痕粘连或瘢痕挛缩畸形,特别是对于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自体稀缺的皮缘与矫形整复手术产生的供需矛盾,给颌... 颌颈部既是人体的重要功能区,又属于相对暴露的区域,故也是烧伤、烫伤最常发生的部位之一,而一旦受累,伤愈后往往并发较为严重的瘢痕粘连或瘢痕挛缩畸形,特别是对于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自体稀缺的皮缘与矫形整复手术产生的供需矛盾,给颌颈部瘢痕矫形整复手术带来极大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粘连 整复方法 大面积烧伤 瘢痕挛缩畸形 烧伤整形 皮瓣形成 游离皮瓣 扩张器 生活质量 重要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揿针疗法对老年急诊浅Ⅱ度烧伤疼痛患者镇痛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娜 杨敏烈 段培蓓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4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揿针疗法对老年急诊Ⅱ度烧伤疼痛患者镇痛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6月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诊浅Ⅱ度烧伤疼痛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包括疼痛干预... 目的探讨揿针疗法对老年急诊Ⅱ度烧伤疼痛患者镇痛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6月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诊浅Ⅱ度烧伤疼痛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包括疼痛干预在内的急诊烧伤疼痛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行揿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舒适度、镇痛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镇痛泵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65.45±21.23 vs 232.45±26.12)μg、(24.12±3.24vs 28.54±4.12)h、(3.28±0.54 vs 4.35±0.62)分(t=14.762, 6.254, 9.651, P<0.05, P<0.01);生理维度、心理精神维度、环境维度、社会文化维度、整体舒适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12±2.24 vs 9.56±1.32,25.45±3.32 vs 20.12±2.54,16.45±2.42 vs 13.25±2.32,15.32±2.35 vs 13.12±2.24,70.34±8.12 vs 56.05±6.42)分(t=10.154,9.456,7.079,5.026,10.238,P<0.05,P<0.01);便秘等镇痛药物相关并发症(14.55%)明显低于对照组(36.36%)(χ~2=6.899,P<0.05);满意度(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χ~2=4.274,P<0.05)。结论揿针疗法有助于提高老年急诊浅Ⅱ度烧伤疼痛患者镇痛效果,增强患者舒适感,减少镇痛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Ⅱ度烧伤 老年 揿针疗法 镇痛效果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三角区超薄双蒂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整复颜面部严重烧伤后瘢痕12例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敏烈 朱宇刚 +7 位作者 丁羚涛 储国平 俞舜 吕国忠 苏青和 顾在秋 虞俊杰 赵庆国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4-456,共3页
1临床资料2012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12例颜面部深Ⅱ度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其中男10例、女2例,
关键词 颜面部 烧伤后瘢痕 移植整复 皮瓣游离 三角区 烧伤后增生性瘢痕 穿支 超薄
原文传递
一例甲型血友病合并艾滋病患者臀部巨大脓肿的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茵华 华皎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21期2012-2013,共2页
甲型血友病是凝血因子Ⅷ编码基因突变导致该凝血因子功能缺陷所致的一种凝血功能障碍性遗传病。临床以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为特征。常见的出血部位为皮下组织、肌肉关节、口腔、鼻腔及胃肠道等[1]。出血常可导致血肿,巨大的... 甲型血友病是凝血因子Ⅷ编码基因突变导致该凝血因子功能缺陷所致的一种凝血功能障碍性遗传病。临床以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为特征。常见的出血部位为皮下组织、肌肉关节、口腔、鼻腔及胃肠道等[1]。出血常可导致血肿,巨大的血肿可致血管神经受压、肌肉坏死、皮肤破溃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艾滋病 脓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GM-CSF与纳米银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滇 吕国忠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776-778,共3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深Ⅱ度烫伤的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在治疗过程中采取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与纳米银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遵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60例于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深Ⅱ度烫伤患者...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深Ⅱ度烫伤的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在治疗过程中采取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与纳米银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遵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60例于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深Ⅱ度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试验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选取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与纳米银敷料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上采取纳米银敷料进行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取得临床疗效,但是试验组患者的细菌检出率、平均愈合时间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7d,15d,25d)创面愈合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Ⅱ度烫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选取rhGM-CSF联合纳米银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在促进患者的创面愈合速度的同时预防和减少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Ⅱ度烫伤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纳米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类创面材料临床应用全国专家共识(2018版) 被引量:6
8
作者 吕国忠 黄跃生 《感染.炎症.修复》 2018年第4期200-203,共4页
胶原是人体主要的结构蛋白,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胶原为原料的材料因其天然的止血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低的免疫原性及可控的生物降解性等性能,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胶原类创面材料的特点、作为支架材料和创面... 胶原是人体主要的结构蛋白,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胶原为原料的材料因其天然的止血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低的免疫原性及可控的生物降解性等性能,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胶原类创面材料的特点、作为支架材料和创面覆盖物应用的机制,并就其临床适应证、推荐使用方法、禁忌证以及注意事项等形成较为规范、统一的专家共识,以帮助临床医师和患者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胶原类创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支架 创面材料 创面覆盖物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盐抗凝技术在危重烧伤脓毒症患者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8
9
作者 丁羚涛 杨敏烈 +3 位作者 朱宇刚 严炯 谢龙炜 吕国忠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观察柠檬酸盐抗凝技术在危重烧伤脓毒症患者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中的应用效果,为该类患者CBP治疗中抗凝剂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1月—2017年7月,笔者单位烧伤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烧伤脓毒症患者30例。... 目的观察柠檬酸盐抗凝技术在危重烧伤脓毒症患者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中的应用效果,为该类患者CBP治疗中抗凝剂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1月—2017年7月,笔者单位烧伤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烧伤脓毒症患者30例。按照计算机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肝素组和柠檬酸盐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接受床旁CBP治疗,肝素组患者采用局部肝素抗凝,柠檬酸盐组患者采用局部柠檬酸盐抗凝。统计患者预计单次CBP治疗时间、单次CBP治疗时间、累计CBP治疗时间、CBP治疗时间达标率。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观察患者CBP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创面、气管切开、动静脉置管处出血情况及其他并发症。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1)2组患者的预计单次CBP治疗时间一致。柠檬酸盐组患者单次CBP治疗时间、累计CBP治疗时间长于肝素组。柠檬酸盐组患者CBP治疗时间达标率明显高于肝素组(χ2=16.655,P〈0.01)。(2)2组患者CBP治疗前的PT、APTT、INR、FIB、血清PCT、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3、-1.006、0.203、0.039、-1.591、-0.824,P〉0.05)。柠檬酸盐组患者CBP治疗后的PT、APTT、INR、FIB分别为(14.2±1.6)s、(45±7)s、1.13±0.12、(3.5±0.6)g/L,PT、APTT明显短于肝素组的(15.5±1.4)、(53±6)s,INR明显小于肝素组的1.24±0.12,FIB明显高于肝素组的(3.0±0.6)g/L(t=2.395、3.321、2.395、-2.427,P〈0.05或P〈0.01)。柠檬酸盐组患者CBP治疗后的血清PCT、CRP明显低于肝素组(t=2.520、2.710,P〈0.05)。柠檬酸盐组患者CBP治疗后的血清PCT、CRP降低程度分别为(1.8±0.6)ng/mL、(143±69)mg/L,显著高于肝素组的(0.9±0.6)ng/mL、(95±50)mg/L(t=-4.033、-2.170,P〈0.05或P〈0.01)。(3)CBP治疗期间肝素组患者共21例次出现创面出血加重;10例次新发出血,其中气管切开处2例次,动静脉置管处8例次。柠檬酸盐组患者未出现出血加重及新发出血。CBP治疗后肝素组患者未出现电解质紊乱,柠檬酸盐组1例患者出现低钙血症。结论柠檬酸盐抗凝技术应用于危重烧伤脓毒症患者床旁CBP,对全身系统凝血状态影响较小,能有效降低烧伤脓毒症炎症反应,且出血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脓毒症 抗凝药 柠檬酸盐类 连续性血液净化
原文传递
气道管理小组在群体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32
10
作者 孙丹 赵朋 +4 位作者 倪佳莹 孙婧婧 任颖炜 王芳 朱利红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4-359,共6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气道管理小组在群体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8例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由气道管理小组执行气道护... 目的探讨并分析气道管理小组在群体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8例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由气道管理小组执行气道护理,将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2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4年8月2日收治的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中烧伤的3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气道管理小组的气道集中专项护理,具体措施包括对患者气道进行全面评估、精细化气道护理、机械通气的集中管理。比较2组患者伤后第1、7、14天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和氧合指数,监测并记录2组患者伤后1、2、3周痰液黏稠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2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和Bonferroni校正、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1)2组患者伤后第1天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5、-0.166、1.518、-0.828、0.458,P〉0.05)。观察组患者伤后第7、14天pH值分别为7.327±0.050、7.367±0.0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04±0.021、7.390±0.029(t=-2.385、2.391,P〈0.05);PaO2分别为(95.1±6.7)、(106.3±7.8)mmHg(1 mmHg=0.133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6±5.7)、(102.0±8.3)mmHg(t=-2.109、-2.059,P〈0.05);PaCO2分别为(41±4)、(40±4)mmHg,低于对照组的(43±5)、(43±4)mmHg(t=2.220、2.304,P〈0.05);SaO2分别为0.95±0.04、0.96±0.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3±0.05、0.94±0.05(t=-2.201、-2.016,P〈0.05);氧合指数分别为(286±18)、(329±20)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7±14)、(306±58)mmHg(t=-2.263、-2.022,P〈0.05)。(2)观察组患者伤后第1、2、3周痰液黏稠度优于对照组(Z=-2.096、-2.076、-2.033,P〈0.05)。(3)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χ2=4.244,t=2.425,P〈0.05)。(4)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44,P〈0.05)。结论气道管理小组的专项集中护理可有效改善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氧合状态和痰液黏稠度,减少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利于群体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烧伤 吸入性 气道管理
原文传递
改良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患儿手掌侧电烧伤创面十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储国平 吕国忠 +4 位作者 朱宇刚 顾在秋 杨敏烈 程佳 周滇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1-172,共2页
小儿烧伤中,电烧伤是最严重的毁损性损伤,而手是其中最常见的受损部位。对于手部电烧伤创面,临床上常采用同侧腹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为缩短患儿整体治疗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2013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运用改良腹部带蒂皮瓣修... 小儿烧伤中,电烧伤是最严重的毁损性损伤,而手是其中最常见的受损部位。对于手部电烧伤创面,临床上常采用同侧腹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为缩短患儿整体治疗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2013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运用改良腹部带蒂皮瓣修复10例患儿手掌侧电烧伤创面,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皮瓣修复 腹部带蒂皮瓣 烧伤创面 手掌侧 患儿 改良 小儿烧伤 治疗时间
原文传递
密闭湿性疗法在深度酸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茵华 赵朋 +3 位作者 华皎 陈碧君 杨敏烈 吕国忠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7-228,共2页
酸烧伤指酸作用于组织局部,造成组织脱水和蛋白质变性,引起局部疼痛及凝固性坏死。酸浓度越大,烧伤程度越深。深度酸烧伤早期采用传统的暴露疗法,护理时间较长。近期笔者单位采用痊愈妥(成分为亲水性聚氨酯)湿性密闭敷料对深度酸... 酸烧伤指酸作用于组织局部,造成组织脱水和蛋白质变性,引起局部疼痛及凝固性坏死。酸浓度越大,烧伤程度越深。深度酸烧伤早期采用传统的暴露疗法,护理时间较长。近期笔者单位采用痊愈妥(成分为亲水性聚氨酯)湿性密闭敷料对深度酸烧伤患者进行创面护理,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护理 湿性疗法 酸烧伤 密闭 应用 组织脱水 蛋白质变性 凝固性坏死
原文传递
急诊清创移植皮瓣修复手深度烧伤创面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敏烈 赵庆国 +4 位作者 吕国忠 储国平 俞舜 秦宏波 丁羚涛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6-188,共3页
手部结构精细、功能特殊,一旦发生深度烧伤常累及肌腱、神经、骨关节等组织,且易出现继发性出血和感染,治疗难度较大;创面愈合后往往因瘢痕增生挛缩出现较严重手部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工作造成极大痛苦和心理负担。
关键词 深度烧伤创面 疗效观察 皮瓣修复 手部功能障碍 移植 清创 急诊 继发性出血
原文传递
“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中军 丁羚涛 +1 位作者 邹俊 吕国忠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以下简称昆山爆炸事故)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选择笔者单位烧伤整形科在昆山爆炸事故中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患... 目的探讨"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以下简称昆山爆炸事故)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选择笔者单位烧伤整形科在昆山爆炸事故中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烧伤组,10名健康无吸烟史成年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烧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伤后6 h)、伤后24 h、伤后7 d各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健康对照组志愿者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64+T淋巴细胞百分比、人类白细胞抗原DR阳性(HLA-DR+)T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8-Th17百分比、CD4+CD25+Treg百分比。结果(1)烧伤组患者入院时、伤后24 h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64+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35±0.32)%、(4.02±0.15)%,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志愿者的(0.67±0.11)%;烧伤组患者伤后7 d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64+T淋巴细胞百分比为(0.39±0.25)%,低于健康对照组志愿者。烧伤组患者入院时、伤后24 h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HLA-DR+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4±18)%、(72±17)%,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志愿者的(38±14)%;烧伤组患者伤后7 d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HLA-DR+T淋巴细胞百分比为(28±15)%,低于健康对照组志愿者。(2)烧伤组患者入院时、伤后24 h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3+CD8- Th17百分比分别为(4.21±0.46)%、(7.38±0.39)%,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志愿者的(0.98±0.09)%;烧伤组患者伤后7 d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3+CD8- Th17百分比为(0.81±0.05)%,低于健康对照组志愿者。(3)烧伤组患者入院时、伤后24 h、伤后7 d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4+CD25+Treg百分比分别为(1.78±0.26)%、(1.26±0.37)%、(0.38±0.03)%,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志愿者的(3.24±0.52)%。结论昆山爆炸事故中大面积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Th17百分比较健康志愿者先增高后降低,说明免疫功能先增强后减弱;而各时间点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Treg百分比均低于健康志愿者,说明大面积烧伤后患者的免疫调节逐步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免疫 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T淋巴细胞 调节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茵华 赵朋 陈碧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8期2206-2208,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浅Ⅱ度烧伤患者,采用同体对照法,将同一创面不同区域或同体对称部位的创面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加医用硅酮凝胶膏混...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浅Ⅱ度烧伤患者,采用同体对照法,将同一创面不同区域或同体对称部位的创面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加医用硅酮凝胶膏混合后湿敷创面;对照组采用医用硅酮凝胶膏湿敷创面。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疼痛状况及渗液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8.6±1.6)d较对照组(11.8±1.7)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34,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4.5±0.9)次较对照组(6.1-I-0.9)次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6,P〈0.05)。两组患者的换药疼痛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2,P〉0.05)。两组在第2次换药时的渗液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5,P〉0.05);而在第3和4次换药时,观察组渗液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988,5.316;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能减少浅Ⅱ度烧伤创面的渗液量,减少换药次数,可明显促进表皮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浅Ⅱ度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渗液 创面护理
原文传递
“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中群体烧伤患者救治的思考 被引量:5
16
作者 吕国忠 解怡洁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26-328,共3页
群体烧伤事故是指一次烧伤患者数量达10例及以上的烧伤事件。其具有突发性强、患者数量多、病情复杂、病死率高、对社会影响大等特点。群体烧伤患者伤残率高、经济负担重、回归社会率低。
关键词 烧伤 事故 群体烧伤 多学科合作 昆山爆炸
原文传递
手部深度烧伤创面即刻皮瓣移植患者早期疗效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章静 杜叶芳 黄敏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29-30,共2页
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我院烧伤整形科对98例手部深度烧伤(深Ⅱ~Ⅲ度)患者实行急诊清创即刻皮瓣移植修复,本文观察了其对于手部深度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手部深度烧伤 皮瓣移植修复 烧伤患者 深度烧伤创面 早期疗效 护理 即刻 烧伤整形科
原文传递
果糖二磷酸钠与维生素C联用对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心肌酶谱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崇根 顾在秋 +2 位作者 蔡良良 赵朋 吕国忠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194,共3页
吸入性损伤是当前烧伤患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其治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吕国忠等。曾报道过烧伤合并吸入性肺炎后心肌细胞膜的变化。本研究以烧伤伴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果糖二磷酸钠(FDP)及大剂量维生素C... 吸入性损伤是当前烧伤患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其治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吕国忠等。曾报道过烧伤合并吸入性肺炎后心肌细胞膜的变化。本研究以烧伤伴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果糖二磷酸钠(FDP)及大剂量维生素C联用对患者心肌酶谱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维生素C 果糖二磷酸钠 吸入性损伤 烧伤患者 心肌酶谱 心肌细胞膜 吸入性肺炎 国内外
原文传递
重视大面积烧伤早期康复 预防后期严重并发症 被引量:18
19
作者 吕国忠 许瓅文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57-259,共3页
大面积烧伤后心理障碍、瘢痕、肢体关节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工作、生活、学习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降低回归社会率。在保证挽救生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留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功能。除了及时有效的专科治疗外,早期正确的康复治疗... 大面积烧伤后心理障碍、瘢痕、肢体关节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工作、生活、学习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降低回归社会率。在保证挽救生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留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功能。除了及时有效的专科治疗外,早期正确的康复治疗对大面积烧伤的治疗质量、功能恢复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功能恢复 心理疗法 早期康复训练
原文传递
注射用软组织填充材料在美容外科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敏烈 吕国忠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9年第6期428-430,共3页
随着医学和生物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注射性软组织填充材料也不断改进和变革,因而在美容外科领域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就注射用软组织填充材料在美容外科应用和发展的情况做综述如下。
关键词 注射性软组织填充材料 美容外科 注射用 生物科学技术 外科领域 外科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