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邹凯 袁菁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7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精神分裂症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54例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疗效分为治疗有效组(123例)和治疗无效组(31例... 目的探讨影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精神分裂症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54例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疗效分为治疗有效组(123例)和治疗无效组(3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使用安眠药、MECT治疗次数、MECT抽搐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阳性症状(β=1.619,OR=5.047,95%CI=1.139~22.363)、MECT治疗次数(β=0.784,OR=2.113,95%CI=1.485~3.007)是MECT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MECT治疗次数是MECT疗效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电休克治疗 阳性症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R沟通模式提升精神科护理晨会交班质量的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国英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6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晨会交班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6月18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护理晨会交班中采用常规沟通模式;2017年7月—12月18名护理人员为观察组,护理晨会交班中采用SBAR沟通模式。观察2组交班质量,评价护士...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晨会交班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6月18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护理晨会交班中采用常规沟通模式;2017年7月—12月18名护理人员为观察组,护理晨会交班中采用SBAR沟通模式。观察2组交班质量,评价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岗前介绍、病情交流、资料交换、输液情况、皮肤交接、管道交接、特殊检查、心理干预、沟通交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交班效率、安全措施、患者参与、监控合作、信息提供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精神科护士晨会交班中,可有效提高交班质量及护士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沟通模式 精神疾病 护理管理 晨会交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Y形”磁控约束腰带在精神科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瑞芬 虞祥娟 冯莲莲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第11期164-164,共1页
在精神科病房,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支配,随时可能发生严重的自杀、自伤、冲动、跌倒或坠床等意外事件。因此,为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及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防范意外事件发生,避免过度约束,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至关重要。我们在... 在精神科病房,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支配,随时可能发生严重的自杀、自伤、冲动、跌倒或坠床等意外事件。因此,为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及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防范意外事件发生,避免过度约束,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至关重要。我们在磁控约束带基础上进行改良,制作了"Y形"磁控约束腰带。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患者 临床应用 磁控 腰带 Y形 改良 精神疾病患者 意外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质量缺陷登记本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体会
4
作者 郁京萍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8期3246-3246,共1页
目的调动病区全体护士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护士将工作中发现的缺陷及时做好登记工作,上班时及时翻阅,护士长及时总结。结果护士责任心加强,护理质量缺陷明显减少。结论在精神科病房使用护理质... 目的调动病区全体护士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护士将工作中发现的缺陷及时做好登记工作,上班时及时翻阅,护士长及时总结。结果护士责任心加强,护理质量缺陷明显减少。结论在精神科病房使用护理质量缺陷登记本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质量缺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缺陷 登记本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与单纯型精神分裂症鉴别诊断中定量脑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顾君 徐清 +1 位作者 刘晓伟 季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312-2316,共5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定量脑电图(QEEG)指标的差异,分析QEEG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收治的住院抑郁症和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0例,分别作为抑郁症组和... 目的探讨抑郁症、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定量脑电图(QEEG)指标的差异,分析QEEG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收治的住院抑郁症和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0例,分别作为抑郁症组和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组;另选取同期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三组受试者均行QEEG检测。脑电图频段划分为:δ(0.8—4.0Hz)、θ(4.0~7.8Hz)、α(7.8—12.8Hz)、β(13.0—20.0Hz)。比较三组δ、θ、α、β频段FP1、FP2、F3、F4、F7、F8、T3、T4、T5、T6、C3、CA、P3、P4、O1、O2的功率值。结果三组δ频段FP1、FP2、F3、F4、F7、F8、T3、C3、C4、P3、P4、O1、O2功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组δ频段FP1、FP2、F3、F4、F7、F8、T3、C3、C4、P3、P4、O1、O2功率值高于对照组,抑郁症组δ频段FP1、FP2、F4、C3、CA、P4、O2高于对照组,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组δ频段FP1、FP2、F3、F7高于抑郁症组(P〈0.05)。三组θ频段F3、F7、F8、P4、O2功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组θ频段F3、F7、F8、P4、O2功率值高于对照组,抑郁症组θ频段F8功率值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仅频段FP1、FP2、F3、F4、F7、F8、T3、T4、T5功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组仅频段FP1、FP2、F3、F4、F7、T3、T4、T5功率值低于对照组,抑郁症组α频段FP2、F4、F8功率值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β频段FP1、FP2、F3、F4、F7、F8、O2功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组β频段FP1、FP2、F3、F4、O2功率值高于对照组,抑郁症组β频段FP1、FP2、F3、F4、F7、F8功率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与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QEEG指标有明显差异,QEEG对抑郁症及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定量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会支持、自尊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涛 唐鲁平 +3 位作者 汪帅 刘海生 周振和 田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6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会支持、自尊现状及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l2月~2015年6月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住院并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8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及自尊量...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会支持、自尊现状及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l2月~2015年6月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住院并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8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及自尊量表对两组的社会支持和自尊进行测定,同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精神状况评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社会支持得分(53.65±17.24)显著低于对照组(62.15±12.1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737,P<0.01);观察组自尊得分(29.31±4.06)显著低于对照组(31.56±4.2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547,P<0.01)。观察组社会支持与阴性症状量表呈负相关(r=-0.228,P<0.05),而与年龄、体重、起病年龄、病程、阳性症状量表、一般病理量表、最高奥氮平等效剂量均无显著相关性(r=-0.156~0.090,均P>0.05)。观察组自尊与阳性症状量表、一般病理量表呈正相关(r=0.266,P<0.05;r=0.285,P<0.01),而与年龄、体重、教育年限、起病年龄、病程、阴性症状量表、最高奥氮平等效剂量均无显著相关性(r=-0.162~0.112,均P>0.05)。结论与正常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会支持及自尊均偏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会支持与阴性症状量表具有相关性,其自尊与阳性症状量表、一般病理量表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会支持 自尊 精神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疏导结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价值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罗新 金春慧 程灶火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3期1520-1522,共3页
目前临床上部分患者对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差,成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目前临床常用药物是氯氮平,但其具有致命性不良反应如间期延长,导致患者粒细胞缺乏症,使其临床效果未达理想目标[1]。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 目前临床上部分患者对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差,成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目前临床常用药物是氯氮平,但其具有致命性不良反应如间期延长,导致患者粒细胞缺乏症,使其临床效果未达理想目标[1]。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收纳的10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探讨应用心理疏导结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疏导 粒细胞缺乏症 临床常用药物 社会功能 阴性症状分 临床疗效 抗精神病药 精神症状评分 一般精神病理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吕振雷 周振和 张云彪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4期499-501,共3页
目的评价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Ⅲ的女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奥氮平组,各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 目的评价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Ⅲ的女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奥氮平组,各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氨磺必利组显效率为75%,奥氮平组显效率为72.5%,两组有效率均为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各时点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8、0.82,0.34、0.32,P>0.05)。两组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结论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两种药物均为疗效好、安全性高的抗精神病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学 氨磺必利 奥氮平 女性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家庭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朱建中 周兆新 李志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1176-1178,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家庭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服用利培酮维持治疗,干预组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系统家庭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疗程为24个月,于入组时及24个月... 目的探讨系统家庭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服用利培酮维持治疗,干预组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系统家庭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疗程为24个月,于入组时及24个月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 SS)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给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 CST)和连续作业测验(CPT)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PAN SS总评分在入组时及24个月后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1.253,1.725,P均〉0.05),但干预组各项认知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t=2.472~4.783,P〈0.05或P〈0.01)。结论系统家庭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家庭治疗 慢性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em自理模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建中 李鹏鹏 +2 位作者 王瑛 俞皎 唐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1518-1520,共3页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康复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3例,按随机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多奈哌齐改善认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Orem自理模式,两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康复效果。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3例,按随机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多奈哌齐改善认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Orem自理模式,两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采用临床疗效总评定量表CGI-SI评定其临床疗效,同时采用Alzheimer病行为病理学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CGI-SI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751,P〈0.01),BEHAVE-AD总分及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情感症状因子分亦具有显著性差异(t=5.022-7.157,P〈0.01)。结论应用Orem自理模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方面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OREM自理模式 行为和精神症状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辅助治疗抗精神病药引发的高催乳素血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亮 祁曙光 +3 位作者 董小惠 蒋德珍 崔凤伟 潘乾洪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11期1288-1290,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对利培酮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长期住院,且服用利培酮治疗导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合并阿立哌唑5m g,阿立哌唑10m g,安慰剂(对照组)进行4周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对利培酮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长期住院,且服用利培酮治疗导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合并阿立哌唑5m g,阿立哌唑10m g,安慰剂(对照组)进行4周对照研究。分别于治疗第0、1、4周末测定血清PRL水平,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锥体外系症状量表(ESR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5m g组(F=28.625,P<0.01)、阿立哌唑10m g组(F=61.412,P<0.01)治疗第1周末、第4周末PRL血清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第1、4周末PRL血清水平均无显著变化。3组不良反应均较轻,总体发生率相当,对利培酮的疗效均无不良影响。结论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可显著降低利培酮引起的催乳素水平升高,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高催乳素血症 利培酮 阿立哌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家庭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瑞芬 夏娟静 盛玲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家庭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家庭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 目的探讨系统家庭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家庭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定其社会功能,并观察其服药依从性。结果 1治疗前两组NOSIE评分、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138~0.731,U=0.752,P均>0.05);26个月末两组NOSIE各因子评分除精神病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735,P>0.05)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4.508~9.992,P<0.05或P<0.01);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4.562,P<0.05)。结论系统家庭治疗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退缩行为.降低激惹、抑郁情绪,提高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系统家庭治疗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管理模式对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建中 张恒 +1 位作者 周兆新 李志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7期790-792,共3页
目的探讨开放式与封闭式管理模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按入组标准选取我院开放式病区和封闭式病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各40例,并配对相应家属。观察期6周。在入组前及6周末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 目的探讨开放式与封闭式管理模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按入组标准选取我院开放式病区和封闭式病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各40例,并配对相应家属。观察期6周。在入组前及6周末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各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结果在第6周末,两组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分、SAS和SDS的评分均较入组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但开放组各项评分较封闭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且开放组BPRS评分较封闭组有明显的改善(t=3.757,P<0.05)。结论开放式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尤其表现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躯体化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管理模式 首发精神分裂症 家属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凤伟 周振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6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改良版(M-WCST)评分、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正确分类数、瞬时记忆分数、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总正确应答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正确分类数、瞬时记忆分数、总正确应答数评分高于对照组,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SP与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PSP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PSP与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 利培酮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治疗阿尔采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晓伟 戴强 +3 位作者 徐东升 曹磊明 王进良 朱伟 《山东精神医学》 2005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 探讨奥氮平治疗阿尔采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 对40 例阿尔采默病伴BPSD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8周,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及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评定疗效。结果 奥氮平治疗有效率为85%。治疗后MMSE总分明显增加,SCA... 目的 探讨奥氮平治疗阿尔采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 对40 例阿尔采默病伴BPSD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8周,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及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评定疗效。结果 奥氮平治疗有效率为85%。治疗后MMSE总分明显增加,SCAG各项因子分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少。结论 奥氮平治疗阿尔采默病的精神行为症状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行为症状 阿尔采默病 奥氮平 疗效分析 简易智能状态检查 治疗有效率 BPSD 评定量表 MMSE 不良反应 治疗后 因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疗效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小惠 安宝富 刘晓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年第5期549-551,共3页
目的观察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其对糖、脂代谢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单一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RC)评定记忆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执行功能;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 目的观察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其对糖、脂代谢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单一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RC)评定记忆功能;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执行功能;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并检测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末各测验1次。结果经过8周的奥氮平治疗后,记忆商数显著提高(P<0.001),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及随机错误数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并且奥氮平对记忆功能、执行功能的改善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的下降呈显著正相关。治疗8周末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结论奥氮平能有效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但应重视其对糖脂代谢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认知障碍 糖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致残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毛智群 《山东精神医学》 2005年第2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致残 2001年 2003年 医院检查 门诊诊断 规律服药 手术后 疑病症 声音 断手指 患者 女人 舌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评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顾晓燕 徐国英 +1 位作者 顾玲敏 罗新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3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评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评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评估进行干预。观察2组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Mo CA评分高于对照组(27.95±3.17 vs.21.11±5.72,P<0.05),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28.16±1.97 vs.22.21±3.12,P<0.05),GQOLI-74问卷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心理学评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及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评估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认知能力 精神状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障碍康复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志 刘晓伟 谈幼玉 《西南军医》 2012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障碍的现状并探讨家庭干预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门诊收治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治疗前的社会功能状况;患者出院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家庭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精神病药物维...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障碍的现状并探讨家庭干预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门诊收治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治疗前的社会功能状况;患者出院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家庭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治疗1年,并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及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 120(93.7%)例的患者存在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集中表现在职业及工作、计划性及责任心、对外界的关心及兴趣方面;家庭干预前两组间SDSS、MRSS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此两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组的服药依从性、复发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大都存在较为严重的社会功能障碍,家庭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康复状态量表 社会功能缺陷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King互动达标理论为导向的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晏萱 张影 +1 位作者 李翠 李建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6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以King互动达标理论为导向的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以King...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以King互动达标理论为导向的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以King互动达标理论为导向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精神症状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精神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01);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P<0.001);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以King互动达标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其用药依从性,改善其精神症状,并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KING互动达标理论 依从性 生活质量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