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中药制剂发展对策的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雷 《河北中医》 2013年第1期99-100,共2页
临床医师在长期应用汤剂进行治疗疾病的实践中,总结了一些较为固定的经验方。但对于患者的简单实用的要求,传统汤剂已难以完全适应,如何实现改进,以方便临床用药,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因此,笔者就医院中药制剂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质量控制 中药制药工艺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雷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第12期760-761,763,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儿科门诊1000张抗菌药物处方,就其使用品种、输液使用频率及联合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以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青霉素类为主,联合用药占24....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儿科门诊1000张抗菌药物处方,就其使用品种、输液使用频率及联合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以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青霉素类为主,联合用药占24.3%,每张处方平均用药4.46种。结论门诊儿科用药品种过多,抗菌药物与中药注射液及激素的联用等问题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门诊 抗菌药物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药剂量的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雷 《河北中医》 2011年第7期1054-1054,1062,共2页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处方的用药量,一般是指每味药的成人1日量,其次是指方剂中每味药的相对剂量。用药的安全、有效取决于正确的诊断和选药,还依赖于剂量的精准。兹就中药剂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中药大剂量的使用情况、中药剂量一般使用原...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处方的用药量,一般是指每味药的成人1日量,其次是指方剂中每味药的相对剂量。用药的安全、有效取决于正确的诊断和选药,还依赖于剂量的精准。兹就中药剂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中药大剂量的使用情况、中药剂量一般使用原则等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投药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分析的骨伤科中成药不良反应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雷 《中国药物评价》 2017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骨伤科中成药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骨伤科所载中成药,检索相关数据库收载的不良反应文献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共涉及21个品种,口服17种,外用4种。AD... 目的:分析骨伤科中成药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骨伤科所载中成药,检索相关数据库收载的不良反应文献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共涉及21个品种,口服17种,外用4种。ADR表现较严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结论:临床应合理用药,加强监测和安全性研究,规避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伤科中成药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老年住院患者用药情况回顾性分析
5
作者 朱卫 张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34期117-118,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老年(≥60岁)住院患者用药情况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18年1月-2019年3月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323例老年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 323例患者中,脑出血患者最多(182例),其次...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老年(≥60岁)住院患者用药情况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18年1月-2019年3月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323例老年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 323例患者中,脑出血患者最多(182例),其次为脑血肿(35例)。采用的主要治疗药物包括静脉给药的甘露醇、桂哌齐特、奥拉西坦和口服给药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尼莫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等。不合理使用表现为选用药物品种不当、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重复选用、用药疗程过长。结论神经外科老年住院患者以脑血管疾病患者居多,治疗药物多以活血化瘀类中药和神经系统用药为主,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也要有针对性,避免重复、过长时间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老年患者 脑血管病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炎琥宁在儿科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唐俞芳 张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34期133-134,共2页
目的分析注射用炎琥宁在儿科住院患儿中的实际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从某院随机抽取2016年10月1日-2017年9月30日儿科住院患儿使用注射用炎琥宁的病历342例,分析其使用合理性及安全性。结果342例患儿以... 目的分析注射用炎琥宁在儿科住院患儿中的实际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从某院随机抽取2016年10月1日-2017年9月30日儿科住院患儿使用注射用炎琥宁的病历342例,分析其使用合理性及安全性。结果342例患儿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97.67%),1岁以下婴儿占比偏高(132例占38.60%),疗程以4~7 d为主;联合用药335例(97.95%),未进行冲管163例。注射用炎琥宁静脉滴注给药时溶媒选择合理,但用药剂量、药液浓度等仍存在诸多不合理。结论注射用炎琥宁在儿科的临床应用普遍,应关注低龄患儿的用药安全,加强干预管理,规避可能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炎琥宁 回顾性分析 儿科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毒大戟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青松 吴起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19-1320,共2页
目的对狼毒大戟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乙醇冷浸提取方法,经乙酸乙酯、正丁醇分步萃取,利用硅胶柱色谱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对两个部分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狼毒大戟的乙酸乙酯部位得到... 目的对狼毒大戟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乙醇冷浸提取方法,经乙酸乙酯、正丁醇分步萃取,利用硅胶柱色谱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对两个部分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狼毒大戟的乙酸乙酯部位得到狼毒乙素(Ⅰ)、2,4-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Ⅱ)、东莨菪亭(Ⅲ)、东莨菪苷(Ⅳ)、二十四烷酸(Ⅴ)、丁香酸(Ⅵ)、正丁醇部位得到蔗糖(Ⅶ)。结论化合物Ⅳ、Ⅴ、Ⅵ、Ⅶ为首次从狼毒大戟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大戟 化学成分 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门诊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29-2231,共3页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1 8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8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为163张,占总数的...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1 8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8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为163张,占总数的9.06%。不合理用药表现在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用法用量及疗程不当等方面。结论临床要严格执行中成药使用规范,药师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合理用药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不合理用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常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05-2307,共3页
目的分析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昆山市中医医院2005年—2011年上报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所致115例不良反应进行统计,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 目的分析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昆山市中医医院2005年—2011年上报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所致115例不良反应进行统计,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1种常用品种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全身性损害,大多轻微可逆,少数引起过敏性休克。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类型多样,临床表现繁多,应加强防范和监管,以保证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心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20例文献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症状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2010年1月—2017年6月相关数据库收载的涉及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的文献,对20例尖吻蝮蛇血凝酶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为静脉途... 目的探讨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症状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2010年1月—2017年6月相关数据库收载的涉及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的文献,对20例尖吻蝮蛇血凝酶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为静脉途径给药,17例系首次使用; 16例发生在用药5 min以内;以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较多见;无死亡病例,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临床应重视影响尖吻蝮蛇血凝酶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因素,加强用药监测,避免造成严重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血凝酶 过敏性休克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醇致过敏性休克文献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30-1233,共4页
目的探讨甘露醇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收集甘露醇致过敏性休克的完整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26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中,除1例口服外,均为静脉途径给药;以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多... 目的探讨甘露醇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收集甘露醇致过敏性休克的完整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26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中,除1例口服外,均为静脉途径给药;以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多见;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经治疗后恢复正常;发生于30min以内的速发型过敏性休克19例(占73.07%)。休克患者恢复时间与血压的高低有关,舒张压越低,恢复时间越长(rs=-0.402,P=0.046)。不同舒张压患者恢复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119,P=0.047),0~20mmHg组患者恢复时间明显长于21~40mmHg组(Z=-2.349,P=0.019)和41~70mmHg组(Z=-2.176,P=0.030)。结论甘露醇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多为速发型,应予以重视,加强监测,迅速采取有力救治措施,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过敏性休克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雷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56-57,共2页
麻醉药品是一类受国家法律严格监控的药品.合理使用可解除病痛.提高生存质量.使用不当容易产生成瘾性.影响社会稳定。通过查询麻醉药品出入库登记帐册.统计我院常用麻醉药品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消耗数量。对我院近3年的麻醉... 麻醉药品是一类受国家法律严格监控的药品.合理使用可解除病痛.提高生存质量.使用不当容易产生成瘾性.影响社会稳定。通过查询麻醉药品出入库登记帐册.统计我院常用麻醉药品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消耗数量。对我院近3年的麻醉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使用情况 麻醉药品 统计分析 社会稳定 使用不当 生存质量 消耗数量 麻醉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雷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936-938,共3页
热毒宁注射液属于纯中药制剂,由栀子、金银花与青蒿等3种药物提炼精制而成,具有疏风清热及解毒之效,临床主要应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所致的高热、咳嗽、痰黄、头痛身痛等症状[1]。随着该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药品不良反应(ADR)报道近年也... 热毒宁注射液属于纯中药制剂,由栀子、金银花与青蒿等3种药物提炼精制而成,具有疏风清热及解毒之效,临床主要应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所致的高热、咳嗽、痰黄、头痛身痛等症状[1]。随着该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药品不良反应(ADR)报道近年也逐渐增加,笔者通过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6年7月上报的41例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报道,并对影响ADR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分析 热毒宁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用药 纯中药制剂 2009年 疏风清热 外感风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2014-2016年抗肿瘤及辅助用中药注射剂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益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3期96-97,共2页
目的分析医院抗肿瘤及辅助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医院2014-2016年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医院抗肿瘤中... 目的分析医院抗肿瘤及辅助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医院2014-2016年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医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DDDs呈降中趋稳态势,其中香菇多糖注射液的DDDs逐年升高,药物的日均费用(DDC)基本保持稳定。结论医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总体合理,但仍需加强用药管理,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中药注射剂 回顾性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香菊颗粒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28-1629,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香菊颗粒的研制及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复方香菊颗粒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有效成分,浓缩制成颗粒,随机设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试验采用双盲法进行,对退热时间、起效时间、痊愈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目的探讨复方香菊颗粒的研制及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复方香菊颗粒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有效成分,浓缩制成颗粒,随机设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试验采用双盲法进行,对退热时间、起效时间、痊愈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病例39例,总有效率为94.87%,平均退热时间1.50 d,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制剂工艺简单,性能稳定,质量易于控制,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香菊颗粒 制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51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雷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9期2276-2278,共3页
头孢曲松钠又名头孢三嗪(商品名菌必治、罗氏芬等),为部分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广谱高效,长效耐酶等特点,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临床多用于敏感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该药发生的不良反应(ADR)也日益增多。笔... 头孢曲松钠又名头孢三嗪(商品名菌必治、罗氏芬等),为部分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广谱高效,长效耐酶等特点,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临床多用于敏感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该药发生的不良反应(ADR)也日益增多。笔者对我院2005—2011年发生的51例头孢曲松钠ADR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钠 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用药 第三代头孢菌素 革兰阴性菌 感染性疾病 头孢三嗪 发生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中药处方调配中的问题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雷 《光明中医》 2011年第3期604-605,共2页
目的探索解决中药处方调配过程中的问题。方法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法。结果中药处方调配的规范化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应重视处方名称书写、剂量应用、中药正确给付及用药交代等问题。结论规范中药处方书写,统一... 目的探索解决中药处方调配过程中的问题。方法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法。结果中药处方调配的规范化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应重视处方名称书写、剂量应用、中药正确给付及用药交代等问题。结论规范中药处方书写,统一调配标准,提高调剂人员专业素质和责任心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调配 中药处方问题 处方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加替沙星致过敏性休克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雷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第8期511-512,共2页
病例:患者,女,64岁。于2012年1月11日至我院门诊就诊,诊断为肺部感染。主诉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及高血压史。当天16:30,
关键词 注射用加替沙星 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过敏史 门诊就诊 肺部感染 高血压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65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晓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32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2010-2011年上报的26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5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最多[74例(27.92%)],涉及药品113种,抗感...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2010-2011年上报的26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5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最多[74例(27.92%)],涉及药品113种,抗感染药居首[174例(44.73%)],临床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见[185例(67.77%)],ADR主要由静脉给药引起[245例(92.45%)]。结论医院要加强ADR的监测工作,及时做好预防和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 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雷 《河北中医》 2012年第9期1397-1398,共2页
中成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医家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当前除了传统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外,更有诸多新型中成药(如复方丹参滴丸、藿香正气软胶囊)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由于携带方便、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深... 中成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医家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当前除了传统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外,更有诸多新型中成药(如复方丹参滴丸、藿香正气软胶囊)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由于携带方便、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深受医患的欢迎。然而很多人还不能完全正确掌握其特性和使用原则,造成了疗效的降低,甚至发生不良反应,因此要提高认识,合理使用中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利用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