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内河航道护岸常见病害及维修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龙 陈捷 +1 位作者 陈冬 袁媛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年第4期238-239,314,共3页
随着江苏省内河航运的迅速发展,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病害,对内河航运事业造成了安全隐患。通过调研,对江苏省的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型式进行了分析概括,将护岸常见的病害归纳为侵蚀型破坏、崩塌型破坏及滑移型破坏三类,针对... 随着江苏省内河航运的迅速发展,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病害,对内河航运事业造成了安全隐患。通过调研,对江苏省的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型式进行了分析概括,将护岸常见的病害归纳为侵蚀型破坏、崩塌型破坏及滑移型破坏三类,针对三种病害类型提出了相应的维修加固技术,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对内河航道护岸的养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护岸 病害 维修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美丽船闸建设理念及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娇凤 汪魁 徐长坤 《水运管理》 2024年第9期27-28,38,共3页
为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通过挖掘展示“水运江苏”文化内涵和对美丽船闸的界定,为系统构建江苏省美丽船闸建设目标体系提出总体思路、基本要求、建设重点及实施路径,以期为江苏省美丽船闸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运江苏 美丽船闸 建设重点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台风参数模型的江苏海域风暴增减水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仙美 翟剑峰 +1 位作者 东培华 范飞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66,共6页
以正面袭击江苏的"达维"台风为例,运用台风参数模型、第三代波浪模型和基于浅水方程水动力模型对台风期间江苏沿海的风暴增减水进行模拟研究。首先,运用Je氏台风参数模型模拟了台风的梯度风场,并与NECP再分析风场数据对"... 以正面袭击江苏的"达维"台风为例,运用台风参数模型、第三代波浪模型和基于浅水方程水动力模型对台风期间江苏沿海的风暴增减水进行模拟研究。首先,运用Je氏台风参数模型模拟了台风的梯度风场,并与NECP再分析风场数据对"达维"台风场进行合成,与观测值进行比较,拟合结果良好;然后,以模拟的台风风场为驱动,模拟台风经过期间江苏海域的波浪场,同时计算台风期间江苏海域的天文潮;最后,运用浅水方程计算江苏海域的增减水,并研究了沿海增减水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灌河口附近最大风暴增水达1.9 m左右,由于台风中心位置的影响,江苏沿海最大增水从北往南呈先增大后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参数模型 风暴潮 增减水 江苏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河口航道整治工程对咸潮上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齐庆辉 诸裕良 谢宁宁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8-143,共6页
基于MIKE3 FW模式,建立覆盖整个珠江8大口门区的三维高精度水流盐度数学模型,研究珠江口的咸潮上溯问题。模型主要采用三角形无结构网格,航道较为顺直,采用四边形网格进行加密。模型验证良好,能够较好地反映珠江口地区三维水动力格局与... 基于MIKE3 FW模式,建立覆盖整个珠江8大口门区的三维高精度水流盐度数学模型,研究珠江口的咸潮上溯问题。模型主要采用三角形无结构网格,航道较为顺直,采用四边形网格进行加密。模型验证良好,能够较好地反映珠江口地区三维水动力格局与盐度分布特征。重点分析了磨刀门口门区三维水动力、盐度特征,并且基于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日益增多的航道整治工程,研究计算了磨刀门航道整治工程对咸潮上溯的影响。研究表明航道整治工程使得近海地区的盐度值有所增大,咸潮上溯距离有所增加,但工程对咸潮上溯的影响不大,不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咸潮上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河口 数值模拟 航道整治 咸潮上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闸人字门日常运行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秦网根 方海东 +2 位作者 江守燕 丁仁民 蔡素文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111,共4页
分析了人字门船闸闸、阀门的运营现状,介绍人字门测试原理和测试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对人字门的测试方法进行探讨,通过该振动测试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弄清引起门体振动变化的原因提供依据,以便采用有效的措施处理异常情况。
关键词 人字门 自振特性 顶枢 斜接柱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质海岸疏浚土材料化处理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袁媛 张健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年第8期291-292,共2页
在河道、湖泊、港口的清淤和疏浚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疏浚淤泥。目前针对疏浚淤泥的处置方法有吹填的方法、抛泥的方法及疏浚淤泥的资源化处理。通过对国内外资源化处理的主要方法填海造陆、淤泥固化和淤泥制砖的回顾和分析,... 在河道、湖泊、港口的清淤和疏浚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疏浚淤泥。目前针对疏浚淤泥的处置方法有吹填的方法、抛泥的方法及疏浚淤泥的资源化处理。通过对国内外资源化处理的主要方法填海造陆、淤泥固化和淤泥制砖的回顾和分析,认为疏浚淤泥制砖技术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疏浚淤泥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淤泥 淤泥制砖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防护工程胸墙稳定性及越浪量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尤薇 《水道港口》 2016年第6期578-583,共6页
文章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对日照港石臼港区海岸防护工程中胸墙的越浪量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物理模型对不同高程下胸墙越浪量进行研究,确定了胸墙顶高程为7.5 m时,可满足越浪量控制要求;然后,对有无潜堤作用下,防护工程胸墙的越... 文章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对日照港石臼港区海岸防护工程中胸墙的越浪量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物理模型对不同高程下胸墙越浪量进行研究,确定了胸墙顶高程为7.5 m时,可满足越浪量控制要求;然后,对有无潜堤作用下,防护工程胸墙的越浪量和稳定性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极端高水位时,50 a一遇波高作用下,潜堤对后方防护措施影响较小,但是100 a一遇波浪作用时,由于波浪在潜堤处产生了破碎从而导致波高发生衰减,因此提高了后方防护设施胸墙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防护工程 越浪量 稳定性 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水运工程质量风险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兴路 《中国水运》 2021年第12期36-38,共3页
水运工程普遍存在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设计困难,质量风险防范影响因素多样,而反映水运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复杂的因素指标往往又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模糊性,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以某枢纽工程为例开展质量风险分析与评估,实现... 水运工程普遍存在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设计困难,质量风险防范影响因素多样,而反映水运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复杂的因素指标往往又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模糊性,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以某枢纽工程为例开展质量风险分析与评估,实现了定量化的判别各影响因素的风险程度,大幅度减小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为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参考,对水运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层次分析法 水运工程 质量风险 分析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航道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云鹏 张娇凤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8年第8期119-120,共2页
随着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的不断增加,养护在航道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养护方式由被动式养护向主动式、预防式养护转变。在分析江苏省内河航道养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内河航道预防性养护的主要内容、预防性养护标准,探讨预防性养... 随着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的不断增加,养护在航道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养护方式由被动式养护向主动式、预防式养护转变。在分析江苏省内河航道养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内河航道预防性养护的主要内容、预防性养护标准,探讨预防性养护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对提高内河航道服务水平、延长内河航道使用寿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航道 预防性养护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集装箱货源生成与需求研究
10
作者 张娇凤 岳巧红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3年第7期32-33,91,共3页
测算集装箱生成量,可以科学地衡量地区集装箱货源市场与需求,合理引导集装箱港口规划、开发和建设,促进地区集装箱运输高质量发展。阐述了地区集装箱生成机制,运用多因素动态生成系数法、调研分析法等方法,对江苏省外贸、内贸集装箱生... 测算集装箱生成量,可以科学地衡量地区集装箱货源市场与需求,合理引导集装箱港口规划、开发和建设,促进地区集装箱运输高质量发展。阐述了地区集装箱生成机制,运用多因素动态生成系数法、调研分析法等方法,对江苏省外贸、内贸集装箱生成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江苏省外贸集装箱生成量约1,900~2,000万标箱,内贸集装箱生成量约500~600万TEU,具有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集装箱 生成量 运输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杭运河苏北段溢油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齐庆辉 东培华 +1 位作者 曲红玲 熊伟 《水道港口》 2015年第3期253-257,共5页
基于Mike21/3SA模块建立京杭运河苏北段溢油扩散数学模型,预测溢油突发事故油膜漂移轨迹和扩散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水动力场、风场对内河溢油扩散有着重要的影响;流速对油膜的漂移过程起主导作用,油膜移动速度随着水流流速的增大而增大... 基于Mike21/3SA模块建立京杭运河苏北段溢油扩散数学模型,预测溢油突发事故油膜漂移轨迹和扩散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水动力场、风场对内河溢油扩散有着重要的影响;流速对油膜的漂移过程起主导作用,油膜移动速度随着水流流速的增大而增大;不利风向作用下,油膜下游漂移影响范围明显增大;一旦发生漏油事故,应及时监测溢油河段水流状况与气象条件,及时采取应急救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21/3SA 溢油 水动力场 风场 京杭运河苏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庄双线船闸下游引航道水力特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齐庆辉 曲红玲 +1 位作者 东培华 刘勇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7-122,共6页
京杭运河韩庄一线、复线船闸共用引航道,船闸灌、泄水过程中形成非恒定流,水流十分复杂。为确保引航道内船舶航行和停泊安全,采用MIKE21水动力模型对船闸上下游不同水位组合情况下引航道复杂非恒定流进行深入研究,模拟计算引航道、靠船... 京杭运河韩庄一线、复线船闸共用引航道,船闸灌、泄水过程中形成非恒定流,水流十分复杂。为确保引航道内船舶航行和停泊安全,采用MIKE21水动力模型对船闸上下游不同水位组合情况下引航道复杂非恒定流进行深入研究,模拟计算引航道、靠船墩、口门区纵向流速、横向流速及环流分布情况。研究表明:泄洪条件下韩庄一线、复线船闸不满足通航要求;针对泄洪期存在的水力学问题,提出了有效工程措施——格栅及局部疏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下游引航道 非恒定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状井非稳定井流理论的管涌流场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健 翟剑峰 +2 位作者 王仙美 陈景雅 梁越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5,共7页
渗流场分布确定是管涌研究的基础与关键。双层堤基管涌时土体破坏范围仅局限于管涌口周围,且在管涌口形成后土体中的渗流场会经历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基于此,将管涌口概化为半球状的涌水井,结合非稳态渗流方程和叠加原理,对定水头条件... 渗流场分布确定是管涌研究的基础与关键。双层堤基管涌时土体破坏范围仅局限于管涌口周围,且在管涌口形成后土体中的渗流场会经历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基于此,将管涌口概化为半球状的涌水井,结合非稳态渗流方程和叠加原理,对定水头条件下双层堤基管涌口形成后地层中的流场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管涌口形成以后的渗流场分布。通过算例,研究了管涌口形成以后堤基内水头以及水力梯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与稳定条件下完整井流的对比,得到了球状井与完整井条件下水头与水力梯度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管涌口形成时的非稳定渗流是造成细砂突涌的重要原因之一;利用稳定完整井条件下的渗流场分布进行管涌判别时,会明显夸大管涌的发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双层堤基 球状井 非稳定井流 叠加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沙洋水道末梢浅水槽建港工程潮流数值模拟与泥沙淤积计算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佳 马洪亮 熊伟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3-79,共7页
为研究有关潮汐通道浅水槽建港问题,以辐射沙脊群黄沙洋水道末端的条渔港为例,首先,进行了自然条件分析;其次,构建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根据实测资料对水动力模型进行验证,并对工程前后整体海区的潮流流态、特征点横流大小进行了分析;最... 为研究有关潮汐通道浅水槽建港问题,以辐射沙脊群黄沙洋水道末端的条渔港为例,首先,进行了自然条件分析;其次,构建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根据实测资料对水动力模型进行验证,并对工程前后整体海区的潮流流态、特征点横流大小进行了分析;最后,应用泥沙经验公式计算条渔港区港池及航道的年回淤量。以上数据可为港区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槽 条渔港 水动力模型 回淤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口港区烂沙洋北水道航道开挖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曲红玲 尤薇 马洪亮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7,共8页
为满足洋口港区发展需求,应对船舶大型化趋势,开展了烂沙洋北水道自然水深航道浚深的可行性研究。依据现场实测风速、潮流、波浪、泥沙等资料,进行了工程海域气象、水文、地貌等自然条件的综合分析,建立了辐射沙脊群洋口港区二维波浪潮... 为满足洋口港区发展需求,应对船舶大型化趋势,开展了烂沙洋北水道自然水深航道浚深的可行性研究。依据现场实测风速、潮流、波浪、泥沙等资料,进行了工程海域气象、水文、地貌等自然条件的综合分析,建立了辐射沙脊群洋口港区二维波浪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对航道开挖方案实施后的潮流、泥沙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预报了航道开挖后的常年回淤量和大风天的淤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航道开挖前后海区内潮流场变化不大,疏浚段流速略有变化;航道开挖后的常年回淤量小于700万m3,一次大风过程航道内不会发生骤淤碍航。因此,初步论证了烂沙洋北水道航道开挖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洲 航道开挖 潮流 泥沙淤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河口水动力条件对口门整治工程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佳 刘勇 熊伟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5-131,共7页
为研究灌河口各整治工程实施后对河口纳潮量、潮位、流速的影响并提出最优的灌河口整治方案,首先分析了灌河口的自然条件;然后构建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根据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利用数学模型对各整治方案实施前后的水力特性变化进... 为研究灌河口各整治工程实施后对河口纳潮量、潮位、流速的影响并提出最优的灌河口整治方案,首先分析了灌河口的自然条件;然后构建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根据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利用数学模型对各整治方案实施前后的水力特性变化进行分析。口门整治工程实施后结果表明:仅导堤工程的实施对河口纳潮量影响较大,应配合航道疏浚工程来缓解其带来的影响;导堤工程和航道工程同时实施后,双导堤内水流进一步归顺,流速有所增大,对维持航道水深较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堤工程 航道工程 纳潮量 潮位 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河道近年演变趋势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翟剑峰 朱志夏 +1 位作者 东培华 董佳 《海洋信息》 2014年第3期36-40,共5页
根据2010~2013年实测长江口北支河道地形图,从岸线变迁、水下地形变化、深泓线摆动等方面分析了2010年以来长江口北支河道的变化。结果表明:北支人口深槽南移至崇头侧,利于深槽稳定;北支人口至灵匈港逐步发育成弯曲河道,水道深槽... 根据2010~2013年实测长江口北支河道地形图,从岸线变迁、水下地形变化、深泓线摆动等方面分析了2010年以来长江口北支河道的变化。结果表明:北支人口深槽南移至崇头侧,利于深槽稳定;北支人口至灵匈港逐步发育成弯曲河道,水道深槽走向趋稳;灵甸港至三条港断面缩窄,潮流归槽,水道趋于顺直;三条港以下河段,主要受外海潮流动力控制,深槽相对稳定;因此可对北支加以整治工程来充分利用其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北支 岸线 深泓线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港口现代化发展路径 被引量:2
18
作者 岳巧红 李巍 《水运管理》 2015年第10期20-23,34,共5页
为更好地支撑江苏交通运输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现代化港口强省建设,通过总结国内外典型港口现代化发展特征,提出"集约、高效、安全、绿色、智能"的现代化港口发展内涵,制定江苏港口建设"四大体系"的现代化发展路... 为更好地支撑江苏交通运输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现代化港口强省建设,通过总结国内外典型港口现代化发展特征,提出"集约、高效、安全、绿色、智能"的现代化港口发展内涵,制定江苏港口建设"四大体系"的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提出的现代化港口特征和发展路径,不仅对江苏港口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对全国港口如何实现现代化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现代化 集疏运 物流服务 绿色 智能 平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力路径下饱和粉土动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19
作者 张健 翟剑峰 +2 位作者 王仙美 陈捷 陈景雅 《中国港湾建设》 2014年第10期41-43,共3页
试验选用近海地区分布广泛的粉土为研究对象,利用空心圆柱仪进行了模拟波浪荷载的循环三轴-扭剪耦合试验,探讨饱和粉土在不排水条件下的动强度特性,并对液化循环周数与无因次剪切应力比之间关系进行了曲线拟合。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 试验选用近海地区分布广泛的粉土为研究对象,利用空心圆柱仪进行了模拟波浪荷载的循环三轴-扭剪耦合试验,探讨饱和粉土在不排水条件下的动强度特性,并对液化循环周数与无因次剪切应力比之间关系进行了曲线拟合。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剪切应力比下,循环三轴-扭剪耦合试验的破坏振次最少,循环纯扭剪最多,循环三轴介于二者之间。通过对加载效率的计算对不同应力路径下强度的差异进行了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 波浪荷载 循环三轴-扭剪耦合试验 加载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废黄河三角洲岸滩演变与建港型式研究
20
作者 马洪亮 曲红玲 尤薇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年第2期250-252,254,共4页
废黄河三角洲是苏北沿海典型的侵蚀性海岸,在这种类型的海岸上建港可供参考的案例还不多见。本文从废黄河三角洲演变历史与近期动态出发,总结了该海域岸线与水下地形"稳定—淤长—侵蚀—趋于稳定"的变化全过程,深水靠岸以及... 废黄河三角洲是苏北沿海典型的侵蚀性海岸,在这种类型的海岸上建港可供参考的案例还不多见。本文从废黄河三角洲演变历史与近期动态出发,总结了该海域岸线与水下地形"稳定—淤长—侵蚀—趋于稳定"的变化全过程,深水靠岸以及侵蚀速率的趋缓为建港提供了有利条件,指出了挖入式港池是适应废黄河三角洲水沙特性的建港型式。从沿岸输沙率角度看,侵蚀后泥沙净输移方向为东南,防波堤口门的布置方向宜朝东南向以减轻泥沙回淤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黄河三角洲 岸滩演变 建港型式 口门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