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动静脉内瘘穿刺中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范容 黄路路 翁丽娜 《河北医药》 2025年第2期291-294,共4页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新动静脉内瘘穿刺中零压力改良穿刺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本院387例行持续性血液透析并使用新动静脉内瘘患者分为对照组(n=194)与观察组(n=193),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穿刺法,观察组采用零...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新动静脉内瘘穿刺中零压力改良穿刺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本院387例行持续性血液透析并使用新动静脉内瘘患者分为对照组(n=194)与观察组(n=193),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穿刺法,观察组采用零压力改良穿刺法,比较2组穿刺效果。结果观察组透析期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3.90%高于对照组89.25%(P<0.05);观察组拔针时穿刺点渗血发生率6.40%,低于对照组11.03%(P<0.05)。2组患者透析1个疗程后血清中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及尿素清除指数(K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期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期间内瘘狭窄、内瘘阻塞、内瘘血肿、血管瘤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1%、5.18%、3.11%、1.55%,低于对照组10.31%、13.40%、14.95%、7.22%(P<0.05)。结论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新动静脉内瘘穿刺,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拔针渗血率、穿刺疼痛感,缓解焦虑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且不影响透析效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新动静脉内瘘 零压力改良穿刺法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穿刺点渗血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治疗尿毒症透析患者动静脉吻合口狭窄的随机对照研究
2
作者 梅晓辉 黄路路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52-754,758,共4页
目的探究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治疗尿毒症透析患者动静脉吻合口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讨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中选择98例发生动静脉吻合口狭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普... 目的探究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治疗尿毒症透析患者动静脉吻合口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讨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中选择98例发生动静脉吻合口狭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观察组采用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治疗,治疗过程中2组均辅以相关护理干预。统计2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一期通畅率与再狭窄率,比较治疗前后的狭窄处内径、透析血流量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狭窄处内径和透析血流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血管内皮功能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期通畅率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的再狭窄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治疗尿毒症透析患者动静脉吻合口狭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扩大狭窄处内径和透析血流量,减少再狭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 尿毒症 透析 动静脉吻合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预后效果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杭孟平 吴婷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第5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2018年来我院就诊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n=55)和干预组(n=55)。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医学治疗,干预组在常规基础医学治疗的基础上,入院确诊... 目的:探讨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2018年来我院就诊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n=55)和干预组(n=55)。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医学治疗,干预组在常规基础医学治疗的基础上,入院确诊后立即采取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营养状况评价指标、脂质代谢指标及水肿程度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营养状况评价指标、脂质代谢指标、水肿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肾功能指标、营养状况评价指标、脂质代谢指标及水肿改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可以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及营养健康状况,有利于提高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个体化营养干预 肾功能 脂质代谢 营养状况评价 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动力学干预应用于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崔益鸿 王德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期194-196,F0003,共4页
目的探究团体动力学干预应用于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团体... 目的探究团体动力学干预应用于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团体动力学干预为指导方案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各项生化指标、创伤后成长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白蛋白、血磷、血钙、血钾、肌酐及尿素氮等生化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创伤后成长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干预1个月后WHOQOL-100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 <0.05),且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WHOQOL-100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团体动力学干预应用于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白蛋白、血磷等生化指标水平,对于改善其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动力学干预 中青年 血液透析 创伤后成长评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运动疗法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袁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11期7-7,13,共2页
目的:探究多学科合作运动疗法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从2018年2月开始观察,为期2年。实验期间,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分组方法为数字分组法,对所有患者进... 目的:探究多学科合作运动疗法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从2018年2月开始观察,为期2年。实验期间,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分组方法为数字分组法,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编号(1~60),其中单数纳入观察组(n=30),采取多学科合作运动疗法干预;双数纳入对照组(n=30),采取常规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总体幸福感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总体幸福感评分、积极应对评分、消极应对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表现出乏力、恶心等不良反应,对照组10例患者出现不适症状,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多学科合作运动疗法干预,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幸福感,还能让患者以积极态度面对治疗,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整个干预措施的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合作运动疗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