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8年江苏省及省辖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评价
1
《江苏统计》 2000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对1998年江苏省及省辖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作出评价。
关键词 经济 增长方式 江苏省 省辖市 转变进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指标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夏鸣 朱震葆 薛金龙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21-27,共7页
Under the market economic environment,the statistical demand of each economic entity is different.In this paper,the author focused on the variety of the demand and discussed the guideline and principles to design the ... Under the market economic environment,the statistical demand of each economic entity is different.In this paper,the author focused on the variety of the demand and discussed the guideline and principles to design the statistical indicato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需求 政府统计 企业统计 指标体系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体制是统计改革的龙头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震葆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6-8,共3页
一、管理体制是统计改革的总纲 我们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即统计业务、编制、经费由国家统计局统一领导,统计机构、人员归同级地方政府负责。这种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五十年代初,我国物资极端缺乏,社会生... 一、管理体制是统计改革的总纲 我们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即统计业务、编制、经费由国家统计局统一领导,统计机构、人员归同级地方政府负责。这种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五十年代初,我国物资极端缺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当时,国家在无力统管全国的统计经费的情况下不得以而为之。这是造成统计部门长期以来对地方政府和社会服务不够、业务经费长期短缺的根本原因。同时,根据《统计法》,各级地方统计机构要对同级政府实行统计监督,这种违反管理原则的监督,是我们现行管理体制的产物,也是造成统计数字长期失真的重要原因。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也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最好的统计管理体制。在1962年,中央作出的“四四决定”中提到要建立“一垂三统”的统计管理体制是最有效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改革 管理体制 统计指标 统计方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朱震葆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7-78,共2页
对当前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江苏省统计局科研所朱震葆改革开放15年,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统计工作也相应地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统计调查方法体... 对当前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江苏省统计局科研所朱震葆改革开放15年,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统计工作也相应地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改革方面步伐不大,这与人们头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调查体系 统计工作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4年江苏经济运行的特点和难点
5
作者 杨靖 《江苏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13,共4页
1994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在经历了1993年由经济偏热到定观调整软着陆的变动后,江苏经济运行的速度和质量如何?在现代企业制度、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出台后.江苏经济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资金紧张、国营企业... 1994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在经历了1993年由经济偏热到定观调整软着陆的变动后,江苏经济运行的速度和质量如何?在现代企业制度、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出台后.江苏经济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资金紧张、国营企业效益不好等问题.有哪些得到缓解,又有哪些新问题出现?这些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对上述问题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经济运行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相对1993年而言,1994年江苏经济发展态势比较平稳,由于良住利导因素在宏观经济影响层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经济总体呈现出缓和发展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运行 江苏 特点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度:统计与质量互变规律
6
作者 朱震葆 《数据》 1995年第7期24-25,共2页
度:统计与质量互变规律朱震葆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有力武器。统计学是人们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方法体系。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任何事物都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都是质和量的辨证统... 度:统计与质量互变规律朱震葆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有力武器。统计学是人们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方法体系。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任何事物都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都是质和量的辨证统一。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互变规律 统计分组 社会经济现象 恩格尔系数 社会经济领域 数量界限 客观性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数法则 通货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南北联动战略 促进江苏经济飞跃
7
作者 薛金龙 《江苏统计》 1995年第10期1+4-6,共4页
实施南北联动战略促进江苏经济飞跃文/江苏省统计局科研所薛金龙改革开放十六年来,江苏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4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4057亿元,比1984年518.85亿元增长了6.8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了... 实施南北联动战略促进江苏经济飞跃文/江苏省统计局科研所薛金龙改革开放十六年来,江苏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4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4057亿元,比1984年518.85亿元增长了6.8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了4.9倍,年递增19.4%。但从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经济 联动战略 苏北经济 欠发达地区 发展模式 国内生产总值 苏南 产业结构 增长极 经济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知识经济对企业统计的影响
8
作者 李家昆 《江苏统计》 1998年第10期10-11,共2页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一个新的经济时代而出现,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必然会覆盖到整个企业界、经济界,甚至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江泽民总...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一个新的经济时代而出现,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必然会覆盖到整个企业界、经济界,甚至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江泽民总书记就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统计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资本 知识管理 系统解决方案 知识主管 无形资产 知识创新 企业管理统计 统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经济统计的市场化
9
作者 薛金龙 汤爱宽 《浙江统计》 1995年第12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统计 市场化 统计工作 统计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方式的规律性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震葆 《江苏统计》 2000年第2期18-19,22,共3页
本文在考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沿着由绝对粗放型、相对粗放型、准集约型、集约型、高度集约型演进的基础上 ,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六个规律性特征 :递进性、整合性、渐变性、质变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增长方式 规律性特征 递进性 整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集中的生产力条件分析
11
作者 倪进 《江苏统计》 1998年第7期13-14,20,共3页
资本集中,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单个资本的积聚已无法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出现了资本积聚和集中的强烈冲动。那么生产力发展到何种阶段会萌发出对资本集中的需求?本文... 资本集中,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单个资本的积聚已无法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出现了资本积聚和集中的强烈冲动。那么生产力发展到何种阶段会萌发出对资本集中的需求?本文结合国外资本集中高潮出现时期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集中 条件分析 生产力发展 资本市场 经济结构 台湾地区 物质生产能力 江苏 集中趋势 亚洲“四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新时代统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思彤 《中国统计》 2018年第1期4-5,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群体性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群体性特征的职业规范的总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统计职业道德建设仍需强化,不能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道德建设 统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个人品德建设 建设工程 公民道德 社会公德 家庭美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