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1
作者 赵越 张扬 +3 位作者 黄天丰 丁银银 陶永忠 高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409,共6页
目的评估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THRIVE)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急诊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7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的TBI急诊全麻... 目的评估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THRIVE)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急诊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7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的TBI急诊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面罩通气组和THRIVE组。常规面罩通气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面罩无正压通气预充氧10 min,氧流量8 L/min,吸入氧浓度(FiO_(2))1.00,麻醉诱导约90 s,待患者下颌肌肉松弛后进行气管插管;THRIVE组患者使用THRIVE预充氧10 min,氧流量30 L/min,FiO_(2)1.00,麻醉诱导时将氧流量提升至50 L/min,麻醉诱导用药,双手托起患者下颌保持呼吸道通畅,整个过程保持患者口腔闭合,待患者下颌肌肉松弛后进行气管插管。分别于患者入手术室时、预充氧10 min、插管成功即刻监测术侧和非术侧rScO_(2),同时采用超声测量胃窦部横截面积(CSA),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气管插管成功后首次机械通气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气管插管期间低氧血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0.95〕发生情况及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等预后指标。结果研究期间共70例TBI患者接受急诊全麻手术,其中2例患者术后死亡,2例患者不能配合闭口呼吸,3例患者胃窦部超声图像采集不佳,均予以剔除;最终共纳入63例患者,常规面罩通气组32例,THRIVE组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视神经鞘直径(ONSD)、基线生命体征、禁食情况、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具有可比性。入手术室时,两组患者术侧和非术侧rScO_(2)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预充氧10 min时,THRIVE组患者术侧和非术侧rScO_(2)均较常规面罩通气组明显升高(术侧:0.709±0.036比0.636±0.028,非术侧:0.791±0.016比0.712±0.027,均P<0.01),PaO_(2)亦明显升高〔mmHg(1 mmHg≈0.133 kPa):450.23±60.99比264.88±49.33,P<0.01〕,PaCO_(2)明显降低(mmHg:37.81±3.65比43.59±3.76,P<0.01),且该优势一直持续至插管成功即刻;两组各时间点超声检查CS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常规面罩通气组比较,THRIVE组患者气管插管成功后首次机械通气时P_(ET)CO_(2)明显降低(mmHg:43.10±2.66比49.22±3.31,P<0.01),且气管插管期间低氧血症发生率亦明显降低〔0%(0/31)比28.12%(9/32),P<0.01〕。在预后指标方面,常规面罩通气组与THRIVE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CU住院时间(d):10(9,10)比10(9,11),总住院时间(d):28.00(26.00,28.75)比28.00(27.00,29.00),均P>0.05〕;但THRIVE组患者出院时预后良好(GOS评分>3分)比例明显高于常规面罩通气组〔35.5%(11/31)比12.5%(4/32),P<0.05〕。结论THRIVE可明显提升TBI急诊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间rScO_(2),并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 创伤性颅脑损伤 局部脑氧饱和度 麻醉诱导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