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肺炎疫情下分级梯队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顾志娥 孙四平 +2 位作者 张建男 刘必琴 乔继红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0年第10期1283-1285,共3页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分级梯队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日至3月24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采用分级梯队管理模式,即成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领导小组、组建五级梯队人力资源应急库、...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分级梯队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日至3月24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采用分级梯队管理模式,即成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领导小组、组建五级梯队人力资源应急库、借助临床决策系统(BI)中开发的实时护患比掌握人力状况、依据影响因素启动不同梯队人力资源应急库、优化重组院内和院区间人力资源调配流程等。结果:疫情期间患者零交叉感染、零漏诊,医护人员和工勤人员零感染。结论:分级梯队管理模式在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能做到人岗匹配,有效保证防疫救治质量和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管理的效能,对快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分级梯队管理 护理 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31例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蒋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抗生素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家三级医院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防控现况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郭逸君 李霞 +24 位作者 成晨 刘娟 闻亚军 金霞 杨悦 狄佳 唐红萍 吴洁 刘菁 刘海英 黄劲华 张骏骥 李淑艳 杨乐 王鑫扬 耿淑平 邢虎 谢金兰 华皎 薛小明 赵烨 欧阳林辉 宋培新 张永祥 李连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791-3796,共6页
目的调查血管导管相关感染(VCAI)防控实施现状,为进一步推动新指南落实、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置管操作及维护核查表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根据《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版)》设计调查问卷,于2022年6-9月对江... 目的调查血管导管相关感染(VCAI)防控实施现状,为进一步推动新指南落实、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置管操作及维护核查表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根据《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版)》设计调查问卷,于2022年6-9月对江苏省20家三级医院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机构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推行情况,个案调查包括重点部门成年患者置管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结果共纳入20家三级医院2895例患者,75.0%(15/20)医院向临床医护提供置管核查表,83.2%(2410/2895)置管及维护人员接受过VCAI指南培训;置管前,16.2%(469/2895)置管环境不符合规范(Ⅲ类或Ⅳ类环境);70.3%(324/461)输液港植入在手术室进行;9.0%(260/2895)置管部位为股静脉;置管中,97.2%(2814/2895)遵循最大无菌屏障要求;仅10.8%(314/2895)使用含氯己定醇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置管后,39.9%(1154/2895)应用三通旋塞阀进行导管连接;50.3%(364/723)输注静脉内脂肪剂(IVFE)时每隔12 h更换输液装置;亚组分析显示,置管部位、最大无菌屏障、皮肤消毒剂类型、导管连接方式、输注IVFE时更换管路频率在ICU与非ICU病区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CAI预防与控制措施培训及落实情况需进一步加强,迫切需要制定切合实际、可执行的核查表以督促防控措施进一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导管相关感染 指南 现状 核查表 三级医院 横断面研究 现况调查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医院感染信息系统应用效果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占结 张卫红 +35 位作者 张永祥 刘娟 陈浮 葛学顺 王婷睿 方平 冯诚怿 杨乐 宋舸 刘菁 刘善善 潘虹霞 朱铁林 田媛媛 王文毅 吴晓琴 邢虎 姚静 袁咏梅 姜萍 唐红萍 周俊 臧金成 卢珊 张波 梁丹燕 黄辉萍 雷小航 黄炳花 王世浩 黄奉毅 陶红英 柴小玉 刘云 陈文森 李连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60-1866,共7页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对防控能力提升的效果。方法 2017年10-12月对多中心进行研究,设计标准化问卷,在三级综合甲等医院中开展调研。床位数<1 000的医院2所(7.69%),1 000<床位数<2 000的医院15所(57.69%),床位数>2 ...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对防控能力提升的效果。方法 2017年10-12月对多中心进行研究,设计标准化问卷,在三级综合甲等医院中开展调研。床位数<1 000的医院2所(7.69%),1 000<床位数<2 000的医院15所(57.69%),床位数>2 000的医院9所(34.62%)。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医院感染信息系统安装后医院感染质控指标提升情况。再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科和神经内科的连续病例,通过人工全病例判定与医院感染信息系统预警后人工处理对比医院感染率差异,并采用Meta分析综合比较计算率差及95%CI。结果 共有26所三级综合医院进入本次研究。所有医院均可主动生成预警病例、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自动抓取微生物培养阳性监测信息。23所(88.46%)医院可获取多药耐药菌发生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菌送检率。22所(84.62%)医院可以获取多药耐药菌检出率、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升级能预警。22所(84.62%)医院每年预算中有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维保经费。21所(80.77%)医院患者血常规指标异常能预警、20所(76.92%)医院患者影像学异常能预警,医院感染信息系统显著减少4.00%的医院感染漏报率(RD=-4.00%,-2.00%^-6.00%,P<0.001),信息系统辅助可提升85.00%MDRO发生率(OR=1.850,95%CI=1.340~2.540,P<0.001)。在前瞻性研究中,总共抽取了5 320例连续病例,通过信息系统预警并结合手工判定与全病例纯手工判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率差为0.017(-0.001~0.035)。结论 医院感染信息系统应用后可显著提升医院感染风险识别能力,更高效的预警且不减少医院感染病例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医院感染 监测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