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C-1、CD62P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卞京文 黄茂 +1 位作者 马莉 朱慕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PAC-1、CD62P水平在肺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病例来自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呼吸科确诊的COPD患者60例,按有无肺心病分为肺心病组30例,单纯COPD组30例,另设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PAC-1、CD62P水平在肺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病例来自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呼吸科确诊的COPD患者60例,按有无肺心病分为肺心病组30例,单纯COPD组30例,另设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活化血小板标记物PAC-1、CD62P的水平,以及与肺动脉压、血氧分压关系的分析。结果单纯COPD组,肺心病组PAC-1、CD62P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心病组PAC-1C、D62P表达水平又高于单纯COPD组(P<0.01)。PAC-1、CD62P的表达水平重度肺动脉高压组(>45 mmHg)>轻度肺动脉高压组(<45mmHg)(P<0.01)。PAC-1、CD62P的表达水平重度缺氧组(<60 mmHg)>轻度缺氧组(>60 mmHg)(P<0.01)。结论 COPD患者尤为合并肺心病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PAC-1、CD62P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性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肺心病 PAC-1 CD6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例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与FAB分类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马莉 汪中强 +1 位作者 吴蔚 顾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免疫分型 FAB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栓常规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维铭 钱涯邻 +4 位作者 李晓波 陈蓓蕾 马莉 何婷婷 张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栓常规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256例ACI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以及血栓常规[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管...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栓常规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256例ACI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以及血栓常规[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和抗凝血酶Ⅲ(ATⅢ)]检测。对不同中医证型亚组之间的血栓常规结果及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本组ACI患者分为风火上炎证53例、风痰瘀阻证68例、痰热腑实证44例、气虚血瘀证47例和阴虚风动证44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型亚组的APTT、ATⅢ水平明显降低,血Fib、D-二聚体、v WF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PT、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型亚组之间PT、APTT和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痰瘀阻证亚组的血D-二聚体和v WF水平明显高于其他4亚组(P〈0.05~0.01);风痰瘀阻证亚组的血Fib水平明显高于、血ATⅢ水平明显低于风火上炎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亚组(P〈0.05~0.01),但与痰热腑实证亚组的血Fib、ATⅢ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ACI风痰瘀阻证型患者的血D-二聚体和v WF水平升高最明显,其可作为ACI风痰瘀阻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栓常规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活化血小板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军 沈志梅 +4 位作者 马莉 朱艳 杨扬 赵海宁 汪中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CD6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76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3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8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PAC-1、CD62P...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CD6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76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3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8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PAC-1、CD62P的表达水平,并与2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脑梗死组急性期、恢复期、高血压病组、糖尿病组PAC-1、CD62p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脑梗死患者急性期PAC-1、CD62P的表达大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小梗死灶组,各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脑梗死患者急性期PAC-1、CD62P的表达重型〉中型〉轻型,各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恢复期、高血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均存在血小板活化;脑梗死病人血小板活化与病情及梗死灶大小有关,PAC-1、CD62p可作为判断病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活化血小板 PAC-1 CD6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活化 被引量:5
5
作者 马莉 汪中强 +1 位作者 吴蔚 顾健 《血栓与止血学》 2005年第5期211-212,共2页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FCM)三色分析检测全血活化血小板表达,研究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 FCM 三色荧光标记即 PAC-1-FITC、CD 62P-PE、CD 61-PerCP 检测本院神经内科、急诊科72例脑梗死患者及15例对照者活化血小板情况...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FCM)三色分析检测全血活化血小板表达,研究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 FCM 三色荧光标记即 PAC-1-FITC、CD 62P-PE、CD 61-PerCP 检测本院神经内科、急诊科72例脑梗死患者及15例对照者活化血小板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小板 PAC-1表达为5.80±5.20%、 CD 62P 的表达为8.07±3.85%。正常对照组血小板 PAC-1表达为1.13±0.74%、CD 62P 的表达为0.23±0.15%。脑梗死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小板 PAC-1、CD 62P 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FCM 检测活化血小板特异性高,结果真实可靠,为判断脑梗死及其他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流式细胞方法对网织血小板检测的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马莉 汪中强 +1 位作者 吴蔚 顾健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98-199,共2页
关键词 检测 评价 网织血小板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活动期患者CD 62p、PMA的表达
7
作者 马莉 顾健 +2 位作者 汪中强 吴蔚 石建霞 《血栓与止血学》 2007年第3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其微血管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直接荧光标记法检测本院活动期SLE患者26例及30例对照者CD 62p、血小板-单核细胞聚合体(PMA)的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其微血管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直接荧光标记法检测本院活动期SLE患者26例及30例对照者CD 62p、血小板-单核细胞聚合体(PMA)的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活动期SLE患者CD 62p的表达为9.60±1.14%、血小板-单核细胞聚合体PMA的表达为15.32±1.24%。正常对照组CD 62p的表达为2.11±0.56%,PMA的表达为5.90±1.5%。SLE活动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小板CD 62p、PMA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CD 62p、PMA在SLE活动期患者中的表达增高并可作为监控SLE活动期患者高凝状态及抗血栓的治疗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CD 62p 血小板-单核细胞聚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