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皖产大戟属药用植物rDNA的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蒋继宏 孟娜 +2 位作者 曹小迎 周守标 戴传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0-902,共3页
目的研究苏皖产大戟属内6种药用植物的ITS长度的变异,为探讨大戟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和大戟属植物鉴定提供DNA分子证据.方法利用PCR技术对大戟属植物的rDNA ITS区碱基序列进行测定.结果这6种大戟属植物的ITS1的长度范围为255~262 bp,I... 目的研究苏皖产大戟属内6种药用植物的ITS长度的变异,为探讨大戟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和大戟属植物鉴定提供DNA分子证据.方法利用PCR技术对大戟属植物的rDNA ITS区碱基序列进行测定.结果这6种大戟属植物的ITS1的长度范围为255~262 bp,ITS2的长度范围为214~236 bp.运用Mega2软件进行的系统分析得到大戟属内6种植物的系统进化树.这一分析结果与来自形态学的研究结果相吻合.结论此法可用于大戟属植物种间及真伪品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ITS序列分析 rDNAITS区 大戟属植物 DNA分子 PCR技术 系统进化树 植物鉴定 碱基序列 ITS1 ITS2 系统分析 分析结果 伪品鉴别 长度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大戟的快速繁殖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戴传超 余伯阳 +1 位作者 董晨 蒋继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5,i003,共5页
以野生大戟为材料,探讨了大戟茎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等快速繁殖技术的条件。结果表明:大戟茎 尖扦插繁殖,其成活率可以达到88.6%,用含有腋芽的茎在MS培养基上培养,发芽比例可以达到55%;用愈 伤组织诱导生芽,最高可以达到12%。嫩芽... 以野生大戟为材料,探讨了大戟茎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等快速繁殖技术的条件。结果表明:大戟茎 尖扦插繁殖,其成活率可以达到88.6%,用含有腋芽的茎在MS培养基上培养,发芽比例可以达到55%;用愈 伤组织诱导生芽,最高可以达到12%。嫩芽在不含激素的1/2MS培养基中培养,生根率达到47.1%。幼苗 接种本源的或同科外源植物5株内生真菌,比较其生长表明,接种大戟来源的两株内生真菌全苗重分别达到 对照的1.51和2.08倍,根重达到对照的2.09和3.68倍,最有利于宿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戟 繁殖研究 药用植物 MS培养基 快速繁殖技术 愈伤组织诱导 扦插繁殖 内生真菌 组织培养 成活率 生根率 茎尖 接种 生长 对照 腋芽 生芽 嫩芽 幼苗 全苗 根重 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周生亮 陈才法 +2 位作者 房兴堂 蒋虹 魏志文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69-72,共4页
从樟树、女贞、十大功劳、绞股蓝及荔枝草的叶片、叶柄、茎和枝条等部位分离内生真菌,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为试验菌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筛选.结果从5种药用植物中共分离出124株内生真菌,其... 从樟树、女贞、十大功劳、绞股蓝及荔枝草的叶片、叶柄、茎和枝条等部位分离内生真菌,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为试验菌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筛选.结果从5种药用植物中共分离出124株内生真菌,其中37株内生真菌对一种或多种供试菌有抑制作用,高抗菌活性菌株有11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女贞 十大功劳 绞股蓝 荔枝草 药用植物 内生真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大戟悬浮细胞的培养 被引量:7
4
作者 戴传超 余伯阳 +1 位作者 薛菲 蒋继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7-60,共4页
比较了激素促进大戟叶、茎及腋芽形成的愈伤组织,得出 MS培养基+2.0 mg/L 6 BA+0.4 mg/LNAA最有利于形成愈伤,腋芽是获得愈伤的最佳材料。经过多代转接,获得大戟悬浮细胞系,培养21天生物量达到最大,为10.82 g/L。加入大戟内生菌(镰刀菌... 比较了激素促进大戟叶、茎及腋芽形成的愈伤组织,得出 MS培养基+2.0 mg/L 6 BA+0.4 mg/LNAA最有利于形成愈伤,腋芽是获得愈伤的最佳材料。经过多代转接,获得大戟悬浮细胞系,培养21天生物量达到最大,为10.82 g/L。加入大戟内生菌(镰刀菌)的菌丝提取液,可以获得比对照高 34.13%的细胞产量;比较组织培养细胞HPLC指纹成分表明,悬浮培养细胞含有野生大戟药材的主要成分;加入内生菌提取物,其指纹组分含量及产量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戟 悬浮细胞 愈伤组织 内生菌诱导子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3
5
作者 赵艳霞 《轻工科技》 2017年第9期144-145,共2页
生物技术制药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推进医药行业发展上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社会上急需生物制药方面的人才,针对这个需求,高校开设了《生物技术制药》这门课程,在讲授这门课程时,要紧密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改进课程... 生物技术制药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推进医药行业发展上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社会上急需生物制药方面的人才,针对这个需求,高校开设了《生物技术制药》这门课程,在讲授这门课程时,要紧密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改进课程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的形势。本文首先阐述生物技术制药的课程内容,然后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践与教学理论相结合是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的主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制药 理论 实践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学实验四阶段递进教学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吕爱军 胡秀彩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98-101,共4页
针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用"兴趣培养—参与研究—主持项目—能力形成"递进式教学模式,在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和毕业论文实验4个阶段进行了初步教学改革探索。在开设微生物基础性实验之后... 针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用"兴趣培养—参与研究—主持项目—能力形成"递进式教学模式,在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和毕业论文实验4个阶段进行了初步教学改革探索。在开设微生物基础性实验之后,采用"双导师制",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和纽带,将微生物综合性研究型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毕业论文实验等循序渐进地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微生物学实验分阶段递进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科研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创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实验 教学改革 递进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生物化学方法从植物内生真菌提取液中高通量筛选细菌β-内酰胺酶抑制物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静 周杰 +4 位作者 丁铁林 朱玉洁 陈才法 周生亮 孙东旭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1-326,331,共7页
目的采用生物化学方法从植物内生真菌代谢物中筛选细菌β-酰胺酶抑制剂。方法克隆β-内酰胺酶KPC-2、TEM-10和NDM-1基因至表达载体pET28;纯化重组蛋白质,以此为药靶,从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库中高通量筛选β-内酰胺酶抑制物;检测效... 目的采用生物化学方法从植物内生真菌代谢物中筛选细菌β-酰胺酶抑制剂。方法克隆β-内酰胺酶KPC-2、TEM-10和NDM-1基因至表达载体pET28;纯化重组蛋白质,以此为药靶,从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库中高通量筛选β-内酰胺酶抑制物;检测效应物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增效效应。结果成功克隆了3个目的基因,纯化了重组蛋白质至纯度80.95%;从3752种真菌提取液中筛选确定了5个对3种纯化的β-内酰胺酶活性均有抑制的效应物,其中效应物PF000,212能够使美罗培南对3株携带NDM—l基因的临床分离“超级细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降低8~16倍。结论以β-内酰胺酶为药靶,以植物内生真菌代谢物为材料,应用生物化学方法进行高通量筛选,是获得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物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KPC-2 NDM-1 植物内生真菌 生物化学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8
作者 董振 刘亮 +2 位作者 郝艳 蒋继宏 刘伟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0,共5页
偶氮染料易于合成、着色能力强,使用广泛。其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偶氮染料废水,严重污染环境。探索高效节能、环境友好且成本较低的偶氮染料治理方法已成为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重点。综述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研... 偶氮染料易于合成、着色能力强,使用广泛。其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偶氮染料废水,严重污染环境。探索高效节能、环境友好且成本较低的偶氮染料治理方法已成为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重点。综述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对生物法脱色偶氮染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染料 废水 脱色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4-芳基-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一步合成法 被引量:21
9
作者 史达清 牟杰 +2 位作者 庄启亚 王香善 屠树江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42-1044,共3页
以芳醛、乙酰乙酸乙酯 (或甲酯 )、醋酸铵为原料在氯化三乙基苄基铵 (TEBA)催化下在水中一步合成了 4 芳基 1,4 二氢吡啶衍生物 ,该方法具有产率高、污染少、环境友好等特点 .
关键词 水溶液 4-芳基-1 4-二氢吡啶衍生物 一步合成法 芳醛 乙酰乙酸乙酯 醋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戟科4种植物内生真菌分离与抑菌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戴传超 余伯阳 +2 位作者 赵玉婷 蒋继宏 杨启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3,共5页
对大戟科4种药用植物大戟、泽漆、乌桕、重阳木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检测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均含有内生菌,乌桕中获得13株内生菌,鉴定12株,分别属于丝核菌属、小菌核菌属、拟盘多毛孢属、小单头孢属、毛壳菌属、壳小圆孢... 对大戟科4种药用植物大戟、泽漆、乌桕、重阳木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检测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均含有内生菌,乌桕中获得13株内生菌,鉴定12株,分别属于丝核菌属、小菌核菌属、拟盘多毛孢属、小单头孢属、毛壳菌属、壳小圆孢属、棒盘孢属、交链孢属;京大戟中获得9株内生菌,鉴定8株,分别属于镰刀菌和交链孢属;泽漆中获得6株内生菌,鉴定4株,属于交链孢属;重阳木中获得15株内生菌,鉴定了4株,分别属于小穴壳属、壳小圆孢属、拟茎点霉属。茎中均有内生菌,种子和重阳木叶中均未分离到。总计43株内生菌中有11株有稳定的抑菌活性,占总菌株的25.58%,有12株有不稳定的抑菌活性,占27.91%。用绿豆发芽试验检验表明,仅有1株菌在绿豆幼苗上形成病斑,其余均生长良好,且21株表现出对绿豆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大戟科 内生真菌 分离鉴定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芨多糖硫酸酯化及生物学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陈景耀 张卫明 +3 位作者 王习达 吴婷 陆长梅 吴国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31,共5页
在分离纯化白芨多糖并对其硫酸酯化的基础上,比较研究白芨多糖(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BSPS)及其酯化产物白芨多糖硫酸酯(BSPSS)的部分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实验结果表明,BSPSS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提高,分子量为9.0607×... 在分离纯化白芨多糖并对其硫酸酯化的基础上,比较研究白芨多糖(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BSPS)及其酯化产物白芨多糖硫酸酯(BSPSS)的部分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实验结果表明,BSPSS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提高,分子量为9.0607×10~4,BSPS分子量为9.9658×10~4;酯化物硫酸基取代度为1.31,硫酸基接在C-6上。BSPSS在化学模拟系统中去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作用显著增强,低浓度时也明显具有去除羟基自由基(·OH)的作用,各实验浓度的BSPS清除O_2^-·的作用不明显,而对清除·OH而言则随着浓度升高其清除作用也趋增强。一定浓度的BSPSS和BSPS均具有抑制H_2O_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作用;白芨多糖的硫酸酯化有助于增强B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和对体外白血病细胞株U937生长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多糖 硫酸酯化 生物学活性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铁锁水煎浸膏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痛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许建阳 王发强 +2 位作者 郑维发 蔺兴遥 逯振宇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10期589-591,共3页
目的 深入探讨金铁锁水煎浸膏对实验关节痛的镇痛作用 ,并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福氏完全佐剂 (Fre und’scompleteadjuvant,FCA)作为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疼痛模型为基础 ,采用金铁锁水煎浸膏 (大、中、... 目的 深入探讨金铁锁水煎浸膏对实验关节痛的镇痛作用 ,并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福氏完全佐剂 (Fre und’scompleteadjuvant,FCA)作为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疼痛模型为基础 ,采用金铁锁水煎浸膏 (大、中、小剂量组 ) ,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阳性对照组和西药阳性对照组治疗 ,检测其痛阈、皮肤肿胀度和疼痛级别等的变化。结果 金铁锁水煎浸膏对实验性RA关节痛具有显著的镇痛效应 ,金铁锁水煎浸膏明显提高痛阈、减轻皮肤的肿胀度 ,降低疼痛级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铁锁水煎浸膏 类风湿关节痛 镇痛 作用机制 痹证 自身免疫性疾病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中2-氨基-4-芳基-5,6-二氢化-4H-吡喃并[3,2-c]喹啉-5-酮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香善 曾兆森 +4 位作者 李玉玲 史达清 屠树江 魏贤勇 宗志敏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8-232,共5页
以芳亚甲基丙二腈或2-氰基-3-芳基丙烯酸酯和4-羟基喹啉-2-酮为原料,水为溶剂,在TEBA(三乙基苄基氯化铵)催化下90℃,合成了2-氨基-4-芳基-5,6-二氢化-4H-吡喃[3,2-c]喹啉-5-酮衍生物.和其它方法相比,该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87%... 以芳亚甲基丙二腈或2-氰基-3-芳基丙烯酸酯和4-羟基喹啉-2-酮为原料,水为溶剂,在TEBA(三乙基苄基氯化铵)催化下90℃,合成了2-氨基-4-芳基-5,6-二氢化-4H-吡喃[3,2-c]喹啉-5-酮衍生物.和其它方法相比,该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87%~96%)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产物的结构通过熔点,IR,1HNMR和元素分析表征.化合物3m的结构通过X单晶衍射分析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喃并喹啉 TEBA 合成 芳基丙烯酸酯 酮衍生物 羟基喹啉 氨基 水相 吡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F/Al_2O_3催化下2-氨基-4-芳基-4H-吡喃并[3,2-c]香豆素衍生物的一步合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香善 曾兆森 +2 位作者 史达清 魏贤勇 宗志敏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38-1141,共4页
以芳醛、4-羟基香豆素和丙二腈或氰乙酸酯为原料,在KF/Al2O3催化下以乙醇为溶剂,在80℃合成了一系列2-氨基-4-芳基-4H-吡喃并[3,2-c]香豆素衍生物,并通过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产物的结构.
关键词 吡喃并[3 2-c]香豆素 4-羟基香豆素 KF/AL2O3 合成 香豆素衍生物 一步合成 吡喃 芳基 氨基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研磨合成6-氨基-8-芳基-2-甲基-5,7,7(1H)-三腈基-2,3,8,8a-四氢异喹啉衍生物 被引量:7
15
作者 荣良策 韩红霞 +3 位作者 姜虹 庄启亚 王苏惠 屠树江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62-965,共4页
NaOH存在下,无溶剂室温研磨芳醛、丙二腈、N-甲基哌啶-4-酮,方便地合成了一系列6-氨基-8-芳基-2-甲基-5,7,7(1H)-三腈基-2,3,8,8a-四氢异喹啉衍生物,该反应产率高,操作简单.所有产物的结构均经IR,1H NMR,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ra... NaOH存在下,无溶剂室温研磨芳醛、丙二腈、N-甲基哌啶-4-酮,方便地合成了一系列6-氨基-8-芳基-2-甲基-5,7,7(1H)-三腈基-2,3,8,8a-四氢异喹啉衍生物,该反应产率高,操作简单.所有产物的结构均经IR,1H NMR,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ray晶体衍射分析进一步确定了产物4d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醛 丙二腈 N-甲基哌啶-4-酮 无溶剂 研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生链格孢菌GI009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凤美 刘群 +2 位作者 蒋继宏 黄小花 何冬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2-114,121,共4页
对银杏内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var.GI009)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H值、光照对其生长和产孢有一定的影响.链格孢菌最适宜的温度为25℃,4℃和37℃几乎不能生长.最适宜pH值为5.0~9.0.产孢量以25℃连续黑暗... 对银杏内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var.GI009)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H值、光照对其生长和产孢有一定的影响.链格孢菌最适宜的温度为25℃,4℃和37℃几乎不能生长.最适宜pH值为5.0~9.0.产孢量以25℃连续黑暗培养最多.10种供试碳源均能明显促进链格孢菌的生长,但对不同碳源利用上有一定差异.在10种供试氮源中,除L-谷氨酸外,9种氮源均能明显促进链格孢菌生长.硝酸钠组菌落生长直径最大,醋酸钠组菌落生长较差,对不同碳源利用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内生真菌 链格孢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介质中三组分一锅合成1-芳基苯并[f]喹啉衍生物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梅梅 王香善 +2 位作者 李庆 姚昌盛 屠树江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81-884,共4页
以芳醛、2-萘胺和Meldrum酸为原料,以水为溶剂,在回流条件下以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为催化剂通过三组分一锅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的1-芳基苯并[f]喹啉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79%~87%)、环境友好等优点.产物的结构通过熔点,I... 以芳醛、2-萘胺和Meldrum酸为原料,以水为溶剂,在回流条件下以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为催化剂通过三组分一锅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的1-芳基苯并[f]喹啉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79%~87%)、环境友好等优点.产物的结构通过熔点,IR,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f]喹啉 三乙基苄基氯化铵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香豆蒽衍生物的NMR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蒋虹 屠树江 +2 位作者 刘新友 杨峻山 冯友建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339,共7页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1HNMR,13CNMR,DEPT,1H-1HCOSY,HSQC,HMBC),确定了7-(4-溴苯甲基)-7H-吡喃[3,2-c5,6-c′]二香豆蒽-6,8二酮的结构,排除了其他可能结构,准确归属了它的1H,13C信号.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归属 二维核磁共振 二香豆蒽 波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栽培种甘薯(Ipomoea batatas cv.XushuNo.18)染色体 被引量:10
19
作者 汤佳立 戚大石 +5 位作者 张俞 刘慧娟 孙健英 曹清河 马代夫 李宗芸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7-182,共6页
为了解栽培种甘薯(徐薯18,Ipomoea batatas cv.XushuNo.18)的染色体结构,文章利用45SrDNA荧光原位杂交、自身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和银染技术对栽培种甘薯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银染结果显示,徐薯18间期核有6对、8对和9对银染点;45SrDN... 为了解栽培种甘薯(徐薯18,Ipomoea batatas cv.XushuNo.18)的染色体结构,文章利用45SrDNA荧光原位杂交、自身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和银染技术对栽培种甘薯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银染结果显示,徐薯18间期核有6对、8对和9对银染点;45SrDNA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徐薯18染色体上有8对或9对强弱不一的45SrDNA信号;自身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所有染色体的全长分布强烈而密集的杂交信号,着丝粒区、近着丝粒区和端粒区有增强的信号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银染 45SrDNA 荧光原位杂交 自身基因组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山含笑叶片的挥发油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操璟璟 陈凤美 +2 位作者 龚玉霞 李盼盼 张小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7-30,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及GC-MS联用技术提取并分析了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 Dunn)叶片的挥发油成分,并用杯碟法和Alamar blue法检测了其抑菌和抗肿瘤生物活性。从深山含笑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5种化合物,并鉴定出其中37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及GC-MS联用技术提取并分析了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 Dunn)叶片的挥发油成分,并用杯碟法和Alamar blue法检测了其抑菌和抗肿瘤生物活性。从深山含笑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5种化合物,并鉴定出其中37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97.8%;挥发油主要成分有莰烯(16.575%)、β-蒎烯(15.857%)、D-柠檬烯(12.653%)、丁香烯(11.923%)、1R-α-蒎烯(6.855%)及橙花叔醇(5.199%)等。该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alococus aureus Rosenbach)和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Trans.)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460)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浓度为100 mg.L-1,抑制率可达98.8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山含笑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