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灌南县普及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
1
作者 赵永波 吴云 张井霞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2期58-59,共2页
水稻机械化插秧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力的解放,提升水稻种植的收益,提高整个农业种植的效率和质量来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的地域状况和近年来的水稻种植状况,分析发现灌南县在水稻机械化插秧普及推广当中... 水稻机械化插秧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力的解放,提升水稻种植的收益,提高整个农业种植的效率和质量来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的地域状况和近年来的水稻种植状况,分析发现灌南县在水稻机械化插秧普及推广当中存在普及的到位率有限、对自然灾害的防控与治理能力不足、水稻种植收益不理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员水平不高等常见问题。要加大投入,加强培训,引进人才,建立防灾减灾预案,推进结构优化,开展水稻插秧机械化试验,有效促进水稻机械化插秧进一步推广,提高水稻的种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 插秧 灌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南县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试验初报
2
作者 尉德翠 郇国磊 +1 位作者 孙家衡 高波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35-137,144,共4页
为了筛选出可有效防治小麦主要病虫害的药剂组合,特于2022年—2023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开展了不同药剂组合的田间防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拔节期,每667 m^(2)施用扬穗50 mL+力承20 mL+阿立卡10 mL+益施帮50 mL,对蚜虫、... 为了筛选出可有效防治小麦主要病虫害的药剂组合,特于2022年—2023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开展了不同药剂组合的田间防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拔节期,每667 m^(2)施用扬穗50 mL+力承20 mL+阿立卡10 mL+益施帮50 mL,对蚜虫、纹枯病、白粉病的防效均在86.0%以上,防治效果显著。在小麦扬花初期、扬花盛期各施药1次,其中在扬花初期每667 m^(2)施用麦甜60 mL+麦甜伴侣40 mL+阿立卡10 mL+益施多金50 mL、或麦甜60 mL+力承20 mL+阿立卡10 mL+益施多金50 mL、或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40 mL+阿立卡10 mL+益施多金50 mL、或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50 mL+阿立卡10 mL+益施多金50 mL,在扬花盛期每667 m^(2)施用麦甜60 mL+麦甜伴侣40 mL+益施多金伴侣50 mL、或麦甜60 mL+力承20 mL+益施多金伴侣50 mL、或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40 mL+益施多金伴侣50 mL、或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50 mL+益施多金伴侣50 mL,均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效,且对小麦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施药方案 防治效果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南县蔬菜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亚丽 赵书光 +3 位作者 张翠娥 刘丹红 卢双长 杨静 《上海蔬菜》 2023年第4期74-77,共4页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科学规划、园区集聚、政策扶持、项目促动、培训指导、宣传推介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当地传统蔬菜产业的振兴和食用菌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全面脱贫、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文介绍了灌南县...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科学规划、园区集聚、政策扶持、项目促动、培训指导、宣传推介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当地传统蔬菜产业的振兴和食用菌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全面脱贫、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文介绍了灌南县蔬菜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发展原则、发展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产业 食用菌产业 发展现状 存在的问题 发展对策 江苏灌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南县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惠志华 《上海蔬菜》 2019年第2期1-3,共3页
近年来灌南县葡萄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品种不断丰富,合理的栽培技术提高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该文分析了灌南县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葡萄产业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灌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葡萄种植中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吴云 逯连静 《上海蔬菜》 2020年第6期60-61,共2页
江苏省灌南县农技部门在葡萄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大减少了人工及肥料的投入,提高了葡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轻了环境污染,增强了农业的发展后劲,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作者以阳光玫瑰葡萄种植为例,介绍了葡... 江苏省灌南县农技部门在葡萄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大减少了人工及肥料的投入,提高了葡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轻了环境污染,增强了农业的发展后劲,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作者以阳光玫瑰葡萄种植为例,介绍了葡萄园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灌溉方式与灌溉设备以及葡萄的水肥管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水肥一体化技术 灌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绿色高效增产栽培技术的应用
6
作者 张立伟 《江西农业》 2024年第2期67-69,72,共4页
小麦绿色高效增产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在保证小麦高产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率,减少病虫草害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灌南县为例,探讨了小麦绿色高效增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及其效益。第一部分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小麦绿色高效增产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在保证小麦高产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率,减少病虫草害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灌南县为例,探讨了小麦绿色高效增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及其效益。第一部分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灌南县绿色高产小麦栽培现状;第三部分分析了绿色高效增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第四部分探讨了小麦绿色高效栽培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绿色栽培 增产提效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智能化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书光 李正鹏 +3 位作者 李玉 张亚丽 张翠娥 徐相如 《上海蔬菜》 2020年第2期65-67,共3页
为有效提高杏鲍菇生产标准化程度、降低菌种生产成本、优化栽培环境,进一步促进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作者围绕杏鲍菇工厂化袋式生产工艺,进行了一系列装备集成和创新研究。通过两年多的试验研究,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实现了培养料自动化预混... 为有效提高杏鲍菇生产标准化程度、降低菌种生产成本、优化栽培环境,进一步促进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作者围绕杏鲍菇工厂化袋式生产工艺,进行了一系列装备集成和创新研究。通过两年多的试验研究,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实现了培养料自动化预混合、液体菌种流水线接种、养菌出菇环境智能化精准实时检测调控,对杏鲍菇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智能化生产 高产高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稻麦周年均衡增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朱延年 徐士清 叶世超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1年第5期92-96,共5页
在淮北地区不增加施肥量与其他成本情况下,采取稻麦品种搭配、农机农艺结合、建立减灾防灾机制,通过提高温光资源利用率,实现稻麦周年高产。集成水稻钵苗机插与小麦机条播、侧深配方施肥、精确定量栽培、绿色防控等相关技术,提高科技在... 在淮北地区不增加施肥量与其他成本情况下,采取稻麦品种搭配、农机农艺结合、建立减灾防灾机制,通过提高温光资源利用率,实现稻麦周年高产。集成水稻钵苗机插与小麦机条播、侧深配方施肥、精确定量栽培、绿色防控等相关技术,提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份额。2019年在江苏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灌南示范推广基地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淮北稻麦周年均衡增产关键技术与模式的研究”,高产示范片小麦亩产609.2kg、水稻亩产935.2kg、稻麦周年亩产1544.4kg,创造了淮北地区同一块田百亩方稻麦周年亩产超1500 kg最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周年 均衡增产 高效栽培技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粳11号优质高效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妍 《中国种业》 2016年第10期67-68,共2页
近年来,灌南县在水稻的耕作、收获等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育秧及栽插环节机械化水平不高。因此,突破水稻机械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机械化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瓶颈已成为水稻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主攻方向。2014年灌南县申报了中央... 近年来,灌南县在水稻的耕作、收获等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育秧及栽插环节机械化水平不高。因此,突破水稻机械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机械化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瓶颈已成为水稻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主攻方向。2014年灌南县申报了中央财政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水稻新品种连粳11号优质高效全程机械化配套技术应用及推广,建立万亩高产示范片,项目实施地点位于灌南县新安镇闸北村、小元村大吴村、相庄村、龙沟村,面积共计776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 全程机械化 机械化插秧 万亩高产 分蘖肥 新安镇 元村 精量播种 江苏省农业 中央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葡萄栽培技术及智能化技术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成苗 董礼花 +1 位作者 贾金川 李春艳 《上海蔬菜》 2020年第5期74-76,共3页
大棚葡萄上市早、病害轻、品质优、经济效益好,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先后被列为江苏(葡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地、全国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为精准控制大棚环境,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促进增产增收,作者开展了智能化技... 大棚葡萄上市早、病害轻、品质优、经济效益好,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先后被列为江苏(葡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地、全国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为精准控制大棚环境,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促进增产增收,作者开展了智能化技术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该文从基地建设、搭建大棚、品种与树型选择、定植、幼苗管理、智能化技术应用、葡萄树体修剪、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葡萄栽培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大棚栽培 智能化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生态种养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宪雪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第5期43-46,共4页
稻虾共作模式生态种养实现水稻田间小气候与龙虾生长的协调发展,很好的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稻田套养龙虾生态养殖技术,论述技术应用的保障措施,希望通过... 稻虾共作模式生态种养实现水稻田间小气候与龙虾生长的协调发展,很好的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稻田套养龙虾生态养殖技术,论述技术应用的保障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种养户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套养龙虾 生态养殖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叶菌唑悬浮剂等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尉德翠 郇国磊 高波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第5期134-136,共3页
为筛选出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扩大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的选择范围,特研究了8%叶菌唑悬浮剂等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具体效果。结果表明,每667 m~2施8%叶菌唑悬浮剂100 mL、每667 m~2施8%叶菌唑悬浮剂75mL+36%咪鲜胺铜盐·... 为筛选出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扩大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的选择范围,特研究了8%叶菌唑悬浮剂等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具体效果。结果表明,每667 m~2施8%叶菌唑悬浮剂100 mL、每667 m~2施8%叶菌唑悬浮剂75mL+36%咪鲜胺铜盐·噻霉酮悬浮剂40 mL、每667 m~2施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40 mL、每667 m~2施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60 mL,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第2次施药后7 d的病指防效均在70%以上,第2次施药后27 d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达100%,上述药剂建议在小麦赤霉病偏重以上发生的年份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防治效果 安全性 灌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比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妍 《基层农技推广》 2020年第4期41-43,共3页
稻田综合种养是根据水稻特征特性与虾、蟹、鱼等生活特点设计出的一种高效立体种养模式,通过稻渔共生互促,在保证水稻不减产的前提下,能显著增加稻田综合效益。针对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稻田综合种养快速发展的现状,2019年引进了... 稻田综合种养是根据水稻特征特性与虾、蟹、鱼等生活特点设计出的一种高效立体种养模式,通过稻渔共生互促,在保证水稻不减产的前提下,能显著增加稻田综合效益。针对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稻田综合种养快速发展的现状,2019年引进了稻—小龙虾、稻—蟹+沙塘鳢、稻—澳洲小龙虾、稻—南美白对虾共四种不同综合种养模式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适合灌南县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为稻—蟹+沙塘鳢、稻—小龙虾,两种模式每亩纯收益分别为3745元、2188元,较单季水稻分别亩增收益2783.4元、1226.4元,增幅达289.46%、127.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南县 稻田综合种养 对比 增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