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PA对吸入麻醉药催眠、镇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杭黎华 邵东华 +3 位作者 杨映红 施蕾蕾 戴体俊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71-1575,共5页
目的探讨AMPA(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AMPA)对吸入麻醉药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催眠、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腹腔注射吸入麻醉药催眠、镇痛模型,在催眠和热板法实验中分别观察侧脑室(intracer... 目的探讨AMPA(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AMPA)对吸入麻醉药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催眠、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腹腔注射吸入麻醉药催眠、镇痛模型,在催眠和热板法实验中分别观察侧脑室(intracerebroventricular,icv)或鞘内(intrathecal,it)注射不同剂量的AMPA对小鼠睡眠时间(sleep time,ST)和热板法痛阈值(pain threshold in hot-plate test,HPPT)的影响。结果催眠实验中,AMPA50、75、100ng组的ST与aCSF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实验中,aCSF及AMPA0.25、0.5、1.0ng it对正常对照组小鼠的HPPT均无影响(P>0.05)。AMPA0.25、0.5、1.0ng it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吸入麻醉药镇痛小鼠的HPPT(P<0.05或P<0.01)。结论脑内的AMPA受体与吸入麻醉药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催眠作用的关系不大,脊髓的AMPA受体参与了吸入麻醉药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A受体 吸入麻醉药 催眠 镇痛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及有无术后镇痛对TNF和IL-2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尹宁 杨映红 +1 位作者 袁登玉 李冰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胆囊手术 麻醉方法 术后镇痛 TNF IL-2 肿瘤坏死因子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带显微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心血管反应及术毕苏醒的比较
3
作者 戴甫成 杨映红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319-320,共2页
本文比较了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复合麻醉(Ⅰ组)和异丙酚诱导的气管插管全麻(Ⅱ组)对声带显微手术期间的心血管反应和术毕苏醒情况.结果Ⅰ组的HR、BP、RPP在诱导后、置入支撑喉镜即刻、置入后5min均显著增高。(P<0.01),SpO2在... 本文比较了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复合麻醉(Ⅰ组)和异丙酚诱导的气管插管全麻(Ⅱ组)对声带显微手术期间的心血管反应和术毕苏醒情况.结果Ⅰ组的HR、BP、RPP在诱导后、置入支撑喉镜即刻、置入后5min均显著增高。(P<0.01),SpO2在诱导后明显降低(P<0.01)。Ⅰ组的HR、BP、RPP在诱导后稍降低,置入支撑喉镜即刻明显增高(P<0.01),5min后接近术前水平。术毕恢复情况及清醒质量Ⅱ组明显优于Ⅰ组.说明,用异丙酚诱导的气管插管全麻具有减少心肌耗氧、心血管反应小、术毕恢复快、清醒质量高等特点,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和某些老年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 麻醉 心血管反应 苏醒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中麻醉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蓓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6年第19期50-51,共2页
目的针对门诊无痛人流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研究,探究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自主进行流产手术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34例患者在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作为实验... 目的针对门诊无痛人流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研究,探究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自主进行流产手术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34例患者在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啶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作为实验一组,34例患者在手术中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作为实验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以及麻醉效果,探究二者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使用价值。结果结果显示实验一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实验二组,但是在手术中实验二组患者的心率[1]相对稳定,实验一组的患者的心率率高;实验一组在手术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于实验二组,实验二组的经济效率优于实验一组。结论在门诊无痛人流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啶以及丙泊酚对于手术中各有优点,在临床使用上都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人流 麻醉 药物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半数有效量 被引量:12
5
作者 杭黎华 邵东华 +3 位作者 王洪 周蓓 黄霞萍 顾月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测定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择48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成年患者,用点斜法测定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ED50。结果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 目的测定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择48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成年患者,用点斜法测定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ED50。结果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ED50为0.23mg/kg(95%可信区间:0.08~0.39mg/kg),ED95为0.68mg/kg(95%可信区间:0.41~1.92mg/kg)。结论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ED50为0.23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雷米芬太尼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精氨酸对心内直视手术期间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冷玉芳 马玉清 陈远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心肺转流期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拟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L-Arg组(L组)和对照组(C组)。L组于主动脉开放后给予L-Arg200mg/kg。分别于主动脉插管时、主动脉开放...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心肺转流期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拟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L-Arg组(L组)和对照组(C组)。L组于主动脉开放后给予L-Arg200mg/kg。分别于主动脉插管时、主动脉开放后30min、2、6h检测心肌肌钙蛋白T(cTn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主动脉开放后两组cTnT比主动脉插管时显著升高(P<0·01),L组cTnT在主动脉开放后2、6h显著低于C组(P<0·05)。与C组比较,L组主动脉开放后2h血浆cTnT、LDH、CK-MB和MDA的上升幅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L-Arg对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精氨酸 心内直视手术 肌钙蛋白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预处理对心肺转流手术患者心肌线粒体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冷玉芳 马玉清 陈远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665-666,共2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预处理在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28例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川芎嗪预处理组(川芎嗪组)和对照组。川芎嗪组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滴入川芎嗪3mg/kg,30min内滴完,CPB期追加1mg/kg于氧合... 目的探讨川芎嗪预处理在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28例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川芎嗪预处理组(川芎嗪组)和对照组。川芎嗪组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滴入川芎嗪3mg/kg,30min内滴完,CPB期追加1mg/kg于氧合器中;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和CPB后(主动脉开放后30min)取右心耳心肌组织,应用电镜技术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和心肌线粒体变化。结果川芎嗪组心肌超微结构受损较对照组为轻。川芎嗪组CPB后心肌线粒体记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预处理有较好的内源性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心肺转流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给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瑞芬太尼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施蕾蕾 邵东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8期66-68,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给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瑞芬太尼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为2022年1月—2024年6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分...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给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瑞芬太尼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为2022年1月—2024年6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参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每组40例。四组患者进行手术时均采用瑞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参照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生理盐水,小剂量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中剂量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大剂量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比较四组麻醉效果。结果:四组拔管后0.5 h、1 h、2 h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以及曲马多使用人数、剂量比较,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中剂量组未发生恶心呕吐、烦躁、寒战等不良反应,小剂量组上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预泵注右美托咪定,可减轻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减少曲马多的使用,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预给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全身麻醉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间心率变异性及术后躁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晓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2期2373-2375,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间心率变异性(HRV)及术后躁动(EA)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70例接受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Dex泵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间心率变异性(HRV)及术后躁动(EA)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70例接受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Dex泵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泵注,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期间HRV、EA和POCD情况。【结果】两组HRV参数中,总频、低频(LF)、高频(HF)和LF/HF在泵注Dex(或生理盐水)负荷量结束时(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在T1~T5时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两组麻醉时间、首次自主呼吸出现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定向力恢复30min时疼痛评分、EA评分、EA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Dex可明显提升老年全麻患者麻醉诱导期HRV,调节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均衡性,降低术后躁动和POCD发生率,减少术后芬太尼用量,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药理学 麻醉 全身 心率 情绪障碍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喉罩全麻下乳腺手术患者HR、MAP以及SpO_(2)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束薇薇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8期74-77,共4页
目的分析喉罩全麻下乳腺手术患者应用依托咪酯复合右美托咪定的效果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评估其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该院行喉罩全麻下手术的60例乳腺疾病患者,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30例。其中... 目的分析喉罩全麻下乳腺手术患者应用依托咪酯复合右美托咪定的效果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评估其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该院行喉罩全麻下手术的60例乳腺疾病患者,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麻醉使用依托咪酯,研究组在上述麻醉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10 min,予以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麻醉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4.08±0.97)min、呼之睁眼时间(8.76±1.45)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2.96±2.74)min及喉罩拔出时间(10.85±1.76)min,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均显著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5、4.702、4.441、5.959,P<0.05)。研究组T2、T3、T4、T5时的HR、MA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40、4.559、4.739、5.519,P<0.05)。两组T2、T3、T4、T5时的MA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16、8.048、10.275、7.811,P<0.05)。两组Ta、Tb、Tc时刻的Ppeak、PETCO_(2)水平无明显差异,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乳腺手术应用依托咪酯与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能够使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右美托咪定 乳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马西尼全麻术后催醒效果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罗席珍 《中国厂矿医学》 2000年第6期409-410,共2页
目的 :观察气静全麻术后使用国产氟马西尼拮抗咪唑安定的镇静、催醒作用的效果。方法 :5 0例ASAⅠ~Ⅱ级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2 5例 ,采用咪唑安定全麻诱导和维持麻醉 ,实验组术毕用氟马西尼拮抗 ,观察血压、脉搏、呼吸... 目的 :观察气静全麻术后使用国产氟马西尼拮抗咪唑安定的镇静、催醒作用的效果。方法 :5 0例ASAⅠ~Ⅱ级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2 5例 ,采用咪唑安定全麻诱导和维持麻醉 ,实验组术毕用氟马西尼拮抗 ,观察血压、脉搏、呼吸、SpO2 的变化 ,及患者自然睁眼时间、理解合作程度。结果 :血液动力学无变化 ,拮抗后病人清醒程度有所改善 ,对指令反应满意。结论 :国产氟马西尼的催醒效果确切 ,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安定 国产氟马西尼 全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平面阻滞复合布托啡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张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9期3306-330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平面阻滞复合布托啡诺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麻醉科收治的80例接受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全身麻醉前对照组实施超声引...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平面阻滞复合布托啡诺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麻醉科收治的80例接受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全身麻醉前对照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平面阻滞,观察组实施复合布托啡诺的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平面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术中单位时间瑞芬太尼使用量、术后清醒时间和患者入手术室(T0)、神经阻滞后15min(T1)、30min(T2)以及术后30min(T3)、术后60min(T4)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情况以及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比对照组短,其单位时间内瑞芬太尼使用量比对照组少(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刻HR、SBP、DBP、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4时刻VAS评分均比T0时刻低,观察组T1~T3时刻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应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平面阻滞复合布托啡诺,可缩短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减少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以及缩短苏醒时间,降低疼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麻醉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超声引导 腰方肌平面阻滞 布托啡诺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于10kg低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的麻醉处理
13
作者 马玉清 冷玉芳 陈远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年第8期57-58,共2页
目的总结小于10kg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在心内直视矫治手术中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1月~2007年3月65例小于10kg低体重先心病患儿心脏矫治手术的麻醉处理特点。结果本组患儿体外循环(CPB)转流时间35~104m... 目的总结小于10kg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在心内直视矫治手术中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1月~2007年3月65例小于10kg低体重先心病患儿心脏矫治手术的麻醉处理特点。结果本组患儿体外循环(CPB)转流时间35~104min,平均(78.90±31.6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5~87min,平均(52.60±21.77)min,术后12例出现严重肺部感染,经治疗缓解。本组65例患儿皆痊愈出院。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精细的麻醉管理,完善的CPB、良好的心肌保护和改良超滤法的应用显著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是低体重患儿心脏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重儿 先天性心脏病 麻醉
原文传递
氯胺酮抑制瑞芬太尼致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杭黎华 邵东华 +3 位作者 王洪 周蓓 黄霞萍 顾月萍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80-781,共2页
目的确定氯胺酮抑制瑞芬太尼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痛觉过敏的量效关系。方法择期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5例,年龄40~60岁,体重45—80kg,ASA I或Ⅱ级,静脉注射眯达唑仑、芬太尼、阿曲库铵和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行... 目的确定氯胺酮抑制瑞芬太尼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痛觉过敏的量效关系。方法择期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5例,年龄40~60岁,体重45—80kg,ASA I或Ⅱ级,静脉注射眯达唑仑、芬太尼、阿曲库铵和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术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维持麻醉。麻醉诱导后,采用序贯法静脉注射氯胺酮,初始剂量为0.8mg/k,相邻剂量比为2,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患者术后痛觉过敏抑制时(气管拔管后10min时VAS评分〈4分)氯胺酮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95%有效剂量(ED95)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氯胺酮抑制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的ED50(95%可信区间)为0.23(0.12~0.35)mg/kg,ED95,(95%可信区间)为0.62(0.51~0.68)mg/kg。结论氯胺酮抑制瑞芬太尼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痛觉过敏的ED50和ED95分另1为0.23、0.62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哌啶类 痛觉过敏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原文传递
体外循环下心肺联合移植术一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宗白鹭 杨婷 +1 位作者 王亚珠 倪锁娣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0-240,共1页
心肺联合移植术是目前治疗晚期心肺疾患的有效方法.本院于2003年7月24日在体外循环(CPB)下成功施行1例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术,现将有关施行CPB的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心肺联合移植术 体外循环 2003年7月 有效方法 心肺疾患 同种异体 前治疗 CPB
原文传递
COX迷宫手术加瓣膜置换体外循环的管理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倪锁娣 宗白鹭 王亚珠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2-362,共1页
我院自1995年5月至1998年12月对1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心房纤颤(AF)患者施行COX迷宫手术加瓣膜置换术.其中5例同时施行二尖瓣置换(MVR),4例MVR+三尖瓣成形(TVP),1例MVR+主动脉瓣置换(AVR)+TVP.心脏自动复跳9例,电击除颤复跳1例.心... 我院自1995年5月至1998年12月对1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心房纤颤(AF)患者施行COX迷宫手术加瓣膜置换术.其中5例同时施行二尖瓣置换(MVR),4例MVR+三尖瓣成形(TVP),1例MVR+主动脉瓣置换(AVR)+TVP.心脏自动复跳9例,电击除颤复跳1例.心功能0~Ⅰ级9例,Ⅱ级1例,9例已经恢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COX迷宫手术 瓣膜置换 体外循环 管理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在全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半数有效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杭黎华 束薇薇 +3 位作者 陈远丰 孙文晋 施蕾蕾 蔡会凤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 测定右美托咪定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半数有效量(ED5o).方法 择期全麻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及右美托咪定组(D组).D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采用序贯法泵注右美托眯定,初始剂量为0.8 μg/kg,... 目的 测定右美托咪定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半数有效量(ED5o).方法 择期全麻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及右美托咪定组(D组).D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采用序贯法泵注右美托眯定,初始剂量为0.8 μg/kg,相邻剂量之差为0.1 μg/kg;C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泵注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记录各组气管拔管后30 min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右美托咪定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ED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D组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经计算右美托咪定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ED50是0.51 μg/kg,95%可信范围为0.32~0.66 μg/kg.结论 右美托咪定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ED50是0.51 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痛觉过敏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