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拉玛依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东风 吴伟林 +2 位作者 张云波 杨海滨 赵朝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6-704,共9页
进行了克拉玛依石油污染土壤生物模拟修复实验,考察了最佳启动条件,分析了在生物修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学特性、石油烃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影响生物修复效果的主要因子为菌剂的投加量、水分含量以及鸡粪投加量;最佳启动条件... 进行了克拉玛依石油污染土壤生物模拟修复实验,考察了最佳启动条件,分析了在生物修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学特性、石油烃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影响生物修复效果的主要因子为菌剂的投加量、水分含量以及鸡粪投加量;最佳启动条件为每1kg污染土壤菌剂投加量200mL、水分含量15%、鸡粪投加量120g、麦糠投加量50g、表面活性剂30mL,经75d修复后石油烃的降解率达到了56.31%;生物修复的不同阶段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学特性有较大变化,修复过程土壤脲酶、脱氢酶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石油烃四组分分离和模拟蒸馏实验表明,微生物对石油烃中四组分的降解能力大小依次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在生物修复过程中,微生物优先降解低碳数的正构烷烃,经过70d的降解,C12~C14含量低于检测限;正构烷烃色谱峰型发生较大变化,由左右对称变为"左缓右陡";异构烷烃相对含量增加,色谱基线被明显抬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学特性 模拟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盐城地区气层损害及保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薛芸 袁萍 +1 位作者 刘爱武 姚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盐城气田是江苏油田至今发现的储量最大的气田。该区上覆地层压力较高 (上覆地层压力系数高达1.2 0 ) ,又不下技术套管 ,钻井液密度不能平衡地层压力 ,发生严重垮坍 ,损失时间长 ,最后不得已把钻井液密度提高 ,造成了大量漏失 ,对气层... 盐城气田是江苏油田至今发现的储量最大的气田。该区上覆地层压力较高 (上覆地层压力系数高达1.2 0 ) ,又不下技术套管 ,钻井液密度不能平衡地层压力 ,发生严重垮坍 ,损失时间长 ,最后不得已把钻井液密度提高 ,造成了大量漏失 ,对气层造成严重的损害 (储层压力系数小于 1) ,而且该区岩心、气层特性等资料都缺乏 ,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料 ,快速预测气层损害机理和损害程度 ,采取有效保护气层技术 ,是非常关键的、必要的。文章通过对盐城地区气层的储层特征分析及实验研究 ,表明该气藏属低渗气藏 ,粘土矿物以绿泥石和伊利石为主、具有各层组渗流能力变化大、气层压力低等特性 ;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气层损害机理 :含水饱和度较高、水敏性严重、水锁及液相聚集损害、入井液水锁严重、气藏应力敏感性较强 ;进行了气层保护技术的研究 ,提出了使用高抑制性的低界面张力型的水基钻井液、完井液及加速储层中入井流体的反排等预防措施 ;建议采用压裂和酸化对低渗气层改造 ,消除钻井及其它类型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盐城气田 气层 储层特征 损害机理 预防措施 储层保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法富氧局部增氧助燃技术及其在各种锅炉和窑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沈光林 丁建林 +1 位作者 李玉林 刘怠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0-53,共4页
膜法富氧局部增氧助燃技术及装置已十分成熟,可用于各种窑炉,如锅炉、加热炉和窑等如用于玻璃窑炉时,不但平均节约燃料118%,增产102%,而且玻璃质量提高,窑炉寿命延长,烟尘排放达标等,一般3~11个月就能收回全... 膜法富氧局部增氧助燃技术及装置已十分成熟,可用于各种窑炉,如锅炉、加热炉和窑等如用于玻璃窑炉时,不但平均节约燃料118%,增产102%,而且玻璃质量提高,窑炉寿命延长,烟尘排放达标等,一般3~11个月就能收回全部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法富氧 局部增氧 助燃 节能 工业窑炉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油田易塌地层分类及泥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薛芸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5-58,共4页
地层矿物组分、理化性能分析是整个泥浆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在对江苏地区主要勘探开发区块地层的岩心矿物组分和理化性能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地层分类及地层泥浆技术及工艺的适应性研究 ,制定出富民等 32个区块的泥浆技术方... 地层矿物组分、理化性能分析是整个泥浆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在对江苏地区主要勘探开发区块地层的岩心矿物组分和理化性能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地层分类及地层泥浆技术及工艺的适应性研究 ,制定出富民等 32个区块的泥浆技术方案 ,解决了一些地区的垮塌问题 ,尤其是近年来在崔庄、码头庄会战中 ,大大减少复杂事故的发生 ,缩短了钻井周期、完井周期、保护了油气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泥浆技术 矿物 垮塌 井眼 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油田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何竹梅 宋碧涛 +1 位作者 吴富生 戴晓红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9-203,共5页
江苏SN油田S7、S19、S20、S30等区块钻井中常发生钻井液漏失,主要发生在戴南组、阜宁组辉绿岩层成套、裂缝发育的地层。在专门研制的DL-2堵漏实验仪上,使用分别以粒径1~2cm和2~3cm碎石充填的大尺寸(φ10cm×60cm)人造岩心,... 江苏SN油田S7、S19、S20、S30等区块钻井中常发生钻井液漏失,主要发生在戴南组、阜宁组辉绿岩层成套、裂缝发育的地层。在专门研制的DL-2堵漏实验仪上,使用分别以粒径1~2cm和2~3cm碎石充填的大尺寸(φ10cm×60cm)人造岩心,通过测定承压强度、憋压能力、侵入深度、漏失量、返排压力,考察了加入橡胶粒子RP、商品单向封堵剂DF-2、棉籽壳粉、杏仁壳粉的10%膨润土浆的堵漏效果,确定了此堵漏浆的工作配方。设计了应对辉绿岩段裂缝漏失的随钻堵漏施工工艺,并成功用于5口井的钻进,介绍了其中的S20—54井1640-1840m长辉绿岩裂缝段随钻堵漏工艺措施。还介绍了S19—41井钻井中,在常发生砂砾岩渗漏和玄武岩裂缝性漏失的700~1900m井段采取的分段随钻堵漏工艺措施。图2表2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堵漏 裂缝漏失 江苏SN油田 堵漏黏土浆 组成与配方 钻井工艺设计 钻井液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油田Z1区块保护储层钻井完井液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薛芸 徐国良 +2 位作者 许春田 朱伟民 李祥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2-74,共3页
江苏油田Z1区块整体属低孔低渗特细喉储层,J(?)S2储层敏感性特征为弱一中等盐敏、强水敏、中等一强酸敏、中偏弱速敏和中等偏强水锁。进行了保护油层的完井液研究,提出了减少损害的预防措施,即采用高抑制性的低表面张力型的完井液,结合... 江苏油田Z1区块整体属低孔低渗特细喉储层,J(?)S2储层敏感性特征为弱一中等盐敏、强水敏、中等一强酸敏、中偏弱速敏和中等偏强水锁。进行了保护油层的完井液研究,提出了减少损害的预防措施,即采用高抑制性的低表面张力型的完井液,结合使用复合广谱型暂堵剂,有效地封堵非均质储层。确定采用聚合醇-甲酸盐复合广谱暂堵型完井液。现场7口井的应用表明,该钻井液完井液体系及储层保护技术满足了Z1区块深井的需要,储层井段表皮系数在-2.78-0.90之间,证明储层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井液 防止地层损害 水锁 聚合醇-甲酸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原油破乳脱水的声场参数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虞建业 袁萍 俞力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30,共4页
本文阐明了超声波原油破乳脱水基本原理.实验研究了超声场参数对脱水率的影响,其中,声强、辐照时间和频率是影响原油脱水率的主要因素,而间歇比、脉冲宽度为次要因素.对本实验系统而言,声场参数有一个最佳值或范围,声强 0.6... 本文阐明了超声波原油破乳脱水基本原理.实验研究了超声场参数对脱水率的影响,其中,声强、辐照时间和频率是影响原油脱水率的主要因素,而间歇比、脉冲宽度为次要因素.对本实验系统而言,声场参数有一个最佳值或范围,声强 0.65W/cm2、频率 20kHz、间歇比 8、脉冲宽度9.7ms、辐照时间5-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脱水率 化学驱油 原油 破乳脱水 声场参数 脱水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微滤膜用于油田采出水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50
8
作者 王怀林 王忆川 +2 位作者 姜建胜 云金明 王建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9-64,共6页
综述了微滤膜及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介绍了国内外的一些相关研究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温度、压差、膜面流速、孔径等参数对过滤特性的影响针对膜处理中最为关键的清洗问题,我们设计了脉冲及预处理工艺,有效地延长... 综述了微滤膜及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介绍了国内外的一些相关研究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温度、压差、膜面流速、孔径等参数对过滤特性的影响针对膜处理中最为关键的清洗问题,我们设计了脉冲及预处理工艺,有效地延长了过滤周期同时根据油田采出水对膜面的污染特征,确定了B、C两种清洗剂交替使用的清洗方案并验证了所采用的预处理工艺、清洗工艺、脉冲工艺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为工业性放大试验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微滤膜 过滤 油田注水 注入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照法原油破乳脱水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虞建业 袁萍 顾春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用一台功率 1kW的超声波发生器 ,在声强 0 .6 5W /cm2 、频率 2 0kHz、脉冲宽度 97ms,间歇比 3∶1条件下 ,在 5 5℃将江苏真武含水原油 (80 0mL)辐照 10min ,静置沉降脱水 ,同时与自然沉降、化学破乳 (破乳剂加量 10 0mg/kg)、化学破乳 ... 用一台功率 1kW的超声波发生器 ,在声强 0 .6 5W /cm2 、频率 2 0kHz、脉冲宽度 97ms,间歇比 3∶1条件下 ,在 5 5℃将江苏真武含水原油 (80 0mL)辐照 10min ,静置沉降脱水 ,同时与自然沉降、化学破乳 (破乳剂加量 10 0mg/kg)、化学破乳 +超声辐照破乳等方法作了对比。超声辐照法的初期脱水速率高于化学破乳法 ,最终 (36 0min)脱水率略高 (6 0 .8%对 5 9.4% ) ;化学破乳 +超声辐照法的初期脱水率高于化学破乳法但低于超声辐照法 ,最终脱水率提高至 71.3%。超声辐照法脱出水含油量 (17.6 7mg/L)比自然沉降法 (5 6 .32mg/L)、化学破乳法 (4 2 .5 8mg/L)和超声辐照 +化学破乳法 (33.97mg/L)均有大幅度降低。与自然沉降法脱出水相比 ,超声辐照法脱出水中TGB ,SRB ,铁细菌数分别降低 6 2 .0 % ,5 2 .6 % ,36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照法 原油 破乳脱水 室内研究 油包水乳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水敏性油藏注入水配伍工艺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钱家煌 时维才 《钻采工艺》 CAS 2000年第6期22-25,共4页
结合注水配伍工艺在江苏油田的应用实例 ,说明注入水配伍对于低渗、中———强水敏油藏储层保护、高效注水尤为重要。注入水配伍工艺的研究方法是确定注入水源、确定预处理工艺、确定地层受到伤害后的处理、确定三防、精细过滤等配套措... 结合注水配伍工艺在江苏油田的应用实例 ,说明注入水配伍对于低渗、中———强水敏油藏储层保护、高效注水尤为重要。注入水配伍工艺的研究方法是确定注入水源、确定预处理工艺、确定地层受到伤害后的处理、确定三防、精细过滤等配套措施。尽量做到污水回注或清污混注 ;防膨应做为一项常规措施 ,普遍实施 ;对低渗高强或极强水敏地层应采取酸化预处理工艺增大孔道半径 ,降低粘土的膨胀性稳定地层 ,减少颗粒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油田 低渗透油藏 水敏性油藏 注入水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油田套管损坏原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12
11
作者 施智玲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4期31-32,共2页
江苏油田近年来套管损坏越来越严重,严重地影响了油田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认真、全面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就江苏油田套管损坏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初步掌握了江苏油田的套损现状、一般规律和损坏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套管损坏的预... 江苏油田近年来套管损坏越来越严重,严重地影响了油田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认真、全面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就江苏油田套管损坏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初步掌握了江苏油田的套损现状、一般规律和损坏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套管损坏的预防措施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油田 套管损坏 原因分析 预防 套管腐蚀 套管质量 套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T法变频加热技术及其在集输管线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大军 徐亚俊 陈秀和 《节能》 2001年第9期13-14,共2页
SECT法变频加热技术在原油集输管线上的应用与SECT法工频加热技术相比,可提高用电效率,以1km原油集输管线输入电流频率500Hz为例,节电率达23.2%,节能效果明显。
关键词 SECT法 变频加热 集输管线 节能 原油 电伴热 加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壁稳定的弹塑性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3
13
作者 丰全会 程远方 张建国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11,共3页
建立了直井在均匀水平地应力作用下的弹塑性模型 ,并推导了坍塌压力、破裂压力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井壁稳定弹塑性分析软件 ,并在江苏油田盐城地区盐城 3井中进行了初步应用 ,结果表明 ,地层坍塌压力的预测结果与现场实际非常... 建立了直井在均匀水平地应力作用下的弹塑性模型 ,并推导了坍塌压力、破裂压力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井壁稳定弹塑性分析软件 ,并在江苏油田盐城地区盐城 3井中进行了初步应用 ,结果表明 ,地层坍塌压力的预测结果与现场实际非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轨迹 油井 井壁稳定 弹塑性模型 坍塌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预测最小混相压力 被引量:9
14
作者 任双双 杨胜来 沈飞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6-218,共3页
应用BP神经网络预测CO2最小混相压力,选择C5+分子量、油藏温度、挥发油(CH4和氮气)的摩尔分数、中间油(C2—C10)的摩尔分数作为参数,用相关文献的实验结果作为样本进行训练,选取网络模型各层函数、隐含层节点数和算法得出适合的BP神经网... 应用BP神经网络预测CO2最小混相压力,选择C5+分子量、油藏温度、挥发油(CH4和氮气)的摩尔分数、中间油(C2—C10)的摩尔分数作为参数,用相关文献的实验结果作为样本进行训练,选取网络模型各层函数、隐含层节点数和算法得出适合的BP神经网络,结合实际细管实验的数据及相关参数修改网络输入参数应用于实际油藏,预测最小混相压力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指导生产和相应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最小混相压力 CO2驱 细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CO_2气井相态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任双双 杨胜来 +2 位作者 朱海鹏 范照伟 沈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104,共4页
通过实验对不同含量CO2天然气偏差因子、密度的相应高压物性变化规律进行相态变化研究,针对沿井筒相态的关键参数压力、温度等变化规律复杂,而多个参数关联起来变化可能性更多,不可能通过实验一一测定,对不同含量CO2气井应用常规天然气... 通过实验对不同含量CO2天然气偏差因子、密度的相应高压物性变化规律进行相态变化研究,针对沿井筒相态的关键参数压力、温度等变化规律复杂,而多个参数关联起来变化可能性更多,不可能通过实验一一测定,对不同含量CO2气井应用常规天然气井压力温度计算模型加不同CO2含量状态方程修正偏差因子,从而通过数值方法对非线性方程编程计算压力温度分布,并进一步计算相态参数偏差因子、密度分布。通过相关实例研究混CO2气井相态特征,得出混CO2气井流动气柱时成饱和蒸汽相、不饱和蒸汽与气相分布;而静止气柱时成液相、液气过渡相、气相,呈现重上轻下的倒置现象,实验结果与相关油田测试结果比较,相态特征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CO2气 密度 偏差因子 计算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金属两性离子聚合物保护油气层钻井液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芸 徐罗凤 许春田 《钻采工艺》 CAS 1999年第6期64-68,共5页
针对江苏油田地层的特性,通过钻井液体系的抑制性、配伍性评价,优选了两性离子聚合物保护油气层钻井液,并探讨了保护油气层机理即中和粘土表面的负电荷,防止储层的碱敏性,防止微粒运移,减少亚微米颗粒进入储层,屏蔽暂堵。现场应... 针对江苏油田地层的特性,通过钻井液体系的抑制性、配伍性评价,优选了两性离子聚合物保护油气层钻井液,并探讨了保护油气层机理即中和粘土表面的负电荷,防止储层的碱敏性,防止微粒运移,减少亚微米颗粒进入储层,屏蔽暂堵。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表现出类似MMH 钻井液特殊的流变性和类似于两性离子聚合物的强抑制性和低的滤失量。提高了钻井速度,缩短了完井周期,减少了钻井液对储层的浸泡时间,满足了钻井工程的需要,保护了油气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金属 两性离子聚合物 钻井液 保护油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差因子在富含CO2天然气井计算中应用
17
作者 任双双 杨胜来 +3 位作者 沈飞 王刚 吴晓云 杭达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77,共4页
井筒压力、温度分布在气井的日常管理及气井设计、动态分析中是两个重要的参数,直接用烃类气井压力、温度模型计算富含CO2气井的压力温度,因CO2的性质和烃类差异较大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为此,通过针对富含CO2气修正相应偏差因子,考... 井筒压力、温度分布在气井的日常管理及气井设计、动态分析中是两个重要的参数,直接用烃类气井压力、温度模型计算富含CO2气井的压力温度,因CO2的性质和烃类差异较大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为此,通过针对富含CO2气修正相应偏差因子,考虑CO2性质影响,基于质量、动量、能量守恒原理及传热学理论,建立预测井筒流体压力、温度分布的数学模型,进行井筒计算。通过计算,分析不同CO2含量情况下偏差因子、压力、温度及密度变化井筒中天然气相态变化情况,得出同一深度时压力随CO2含量的增加而变小,温度随深度增加趋于气藏温度,沿井筒向井口流速增高,向地层传热减少,井口温度增高,井口差异较大,在井口密度接近液相,即密度较大,越到井底密度越小,总的有从液相向气相过渡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气井 偏差因子(Z) 压力 相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野外饮用水装置
18
作者 储明来 丁建林 +3 位作者 刘利生 刘苏 恽寿键 袁林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7-48,55,共3页
为解决钻井野外饮水难的问题,通过对江淮流域的水质调查,研制出一种宜于钻井队职工饮水用的源水处理装置。装置对水的处理过程分为净化阶段和深度处理阶段。净化阶段采用混凝、澄清和过滤合一的一体化净水器;深度处理阶段采用美国最... 为解决钻井野外饮水难的问题,通过对江淮流域的水质调查,研制出一种宜于钻井队职工饮水用的源水处理装置。装置对水的处理过程分为净化阶段和深度处理阶段。净化阶段采用混凝、澄清和过滤合一的一体化净水器;深度处理阶段采用美国最新净化技术———派斯滤水系统来取代国内外常用的RO膜反渗透技术。经过净化的水质优于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经钻井队近一年的使用证明,这种装置结构合理,性能可靠,并且运行费用低于其他水处理方法,已在江苏油田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饮用水 净化装置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金属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保护储层机理初探
19
作者 薛芸 徐国良 黄吉兰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0年第1期4-6,共3页
复合金属两性离子聚合物是由复合金属与乙烯基单体、阳离子单体聚合而成。室内试验表明,复合金属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比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具有更好的保护储层作用,渗透率恢复值可达80%以上。通过分析复合金属两性离子聚合... 复合金属两性离子聚合物是由复合金属与乙烯基单体、阳离子单体聚合而成。室内试验表明,复合金属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比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具有更好的保护储层作用,渗透率恢复值可达80%以上。通过分析复合金属两性离子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官能团的作用,较详细地阐述了该体系保护储层的机理。复合金属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能中和粘土表面的负电荷,减小储层的碱敏性,防止微粒运移,减少亚微米颗粒进入储层,对油气层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止地层损害 钻井液 复合金属 两性离子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CO_2流量计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钱家煌 陈晓威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1999年第10期37-38,共2页
利用CO_2提高原油采收率是EOR中发展较快的一项工艺技术,它能达到比水驱更好的驱油效果.在实施CO_2单井吞吐及CO_2驱时,注入液态CO_2与注入气态CO_2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工艺实施中,CO_2的注入量是影响增油效果及经济效益的... 利用CO_2提高原油采收率是EOR中发展较快的一项工艺技术,它能达到比水驱更好的驱油效果.在实施CO_2单井吞吐及CO_2驱时,注入液态CO_2与注入气态CO_2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工艺实施中,CO_2的注入量是影响增油效果及经济效益的一个敏感性因素.而准确计量CO_2的注入量,尤其是驱油试验中各个不同周期的注入量,达到油藏工程设计要求,获得最佳增油效果,是工艺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CO_2吞吐及CO_2驱工艺后评估中解决经济评价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二氧化碳 流量计量 注二氧化碳 混相驱油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