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能聚焦超声刀在泌尿生殖系肿瘤治疗中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应学明 王共先 +2 位作者 熊礼生 邓顺中 汪芳 《江西医药》 CAS 2001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对泌尿生殖系肿瘤治疗的疗效。 方法 应用高强度体外聚焦超声热疗机治疗泌尿生殖系肿瘤患者20例(年龄44~79岁,平均67.8岁),一个月随防,观察其生活质量,相关症状,B超、CT肿瘤大小变化和并发症。 结果 7...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对泌尿生殖系肿瘤治疗的疗效。 方法 应用高强度体外聚焦超声热疗机治疗泌尿生殖系肿瘤患者20例(年龄44~79岁,平均67.8岁),一个月随防,观察其生活质量,相关症状,B超、CT肿瘤大小变化和并发症。 结果 70%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症状明显减轻,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泌尿生殖系肿瘤安全有效,产生副作用少。然而,控制好声强,照射时间和靶点定位是技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刀 肿瘤 治疗 HIFU 泌尿生殖系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泌尿生殖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承智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1年第5期197-198,共2页
转移抑制基因Kail在泌尿生殖系高转移性肿瘤细胞中表达下降或完全不表达。Kail基因主要参与调节细胞间的粘附 ,通过封闭肿瘤细胞表面的粘附受体 ,使肿瘤细胞不易脱离原发灶而抑制转移。本文对Kail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人类泌尿生殖系... 转移抑制基因Kail在泌尿生殖系高转移性肿瘤细胞中表达下降或完全不表达。Kail基因主要参与调节细胞间的粘附 ,通过封闭肿瘤细胞表面的粘附受体 ,使肿瘤细胞不易脱离原发灶而抑制转移。本文对Kail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人类泌尿生殖系高转移性肿瘤细胞中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抑制基因Kail 肿瘤转移 泌尿生殖系肿瘤 基因结构 前列腺癌 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汪泱 王共先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44-245,共2页
关键词 干细胞 应用研究 泌尿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初步临床结果和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共先 熊礼生 +3 位作者 孙庭 胡峰 刘捍红 宋新新 《江西医药》 CAS 1999年第6期325-326,共2页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 TVP) 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 应用美国Cirron ACMI 公司经尿道汽化设备治疗了150 例前列腺增生( BPH) 患者。结果 术后3 个月随访时,国际症状评分(IPSS) 、生活质量...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 TVP) 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 应用美国Cirron ACMI 公司经尿道汽化设备治疗了150 例前列腺增生( BPH) 患者。结果 术后3 个月随访时,国际症状评分(IPSS) 、生活质量评估、最大尿流率和膀胱残余尿量均得到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结论 TVP 是治疗BPH 的一个适应症广、打击小、安全有效的方法。开展TVP,不仅需掌握汽化电极的使用技巧, 还需具有经尿道电切( TURP) 的基本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电汽化术 T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气化术联合高能超声体外聚焦治疗晚期膀胱癌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共先 熊礼生 +7 位作者 应学明 胡峰 习海波 邓顺中 汪芳 宋新新 谢淑云 胡年香 《江西医药》 CAS 2001年第6期401-402,共2页
目的阐明高能聚焦超声刀加经尿道气化术联合应用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优点,适应症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高能聚焦超声刀(HIFU)加经尿道气化术(TV-Bt)联合治疗12例晚期膀胱癌。先用高能取焦超声刀瞄准膀胱壁深层及膀胱壁外的肿瘤社照射,然后... 目的阐明高能聚焦超声刀加经尿道气化术联合应用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优点,适应症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高能聚焦超声刀(HIFU)加经尿道气化术(TV-Bt)联合治疗12例晚期膀胱癌。先用高能取焦超声刀瞄准膀胱壁深层及膀胱壁外的肿瘤社照射,然后行经尿道气化电切术将突间膀胱腔内的癌社切除。术后酌情再补充作1~2次HIFU治疗。对远处转移社(如肋骨等)可同步行小剂量放射治疗。结果治疗后3月随访,所有12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B超、CT和膀胱镜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HIFU加TV-Bt联合应用治疗晚期膀胱癌具有微创、恢复快、适应症广、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众多优点,尤其适宜于年老体弱、已失去膀胱全切时机的晚期膀胱癌患者。它是有效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一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高能聚焦超声刀 经尿道气化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在诊断成人膀胱输尿管返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卫民 熊礼生 +2 位作者 张青 王共先 杨晓晴 《江西医药》 CAS 1997年第1期15-16,共2页
采用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MCU)和单光子发射体层扫描(SPECT)同时检测20例成人膀胱出口梗阻患者,其中3例有膀胱输尿管返流(VUR),均由SPECT间接法查出,MCU没有查出返流。由此可见,SPECT在诊断VUR... 采用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MCU)和单光子发射体层扫描(SPECT)同时检测20例成人膀胱出口梗阻患者,其中3例有膀胱输尿管返流(VUR),均由SPECT间接法查出,MCU没有查出返流。由此可见,SPECT在诊断VUR时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返流 诊断 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与前列腺增生梗阻性逼尿肌不稳定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峰 熊礼生 《江西医药》 CAS 1999年第5期261-262,共2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 与前列腺增生(BP H) 梗阻性逼尿肌不稳定的关系。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8 例无排尿异常的正常对照组和10 例前列腺增生梗阻不稳定组、6 例梗阻稳定组的膀胱逼尿肌NO 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梗...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 与前列腺增生(BP H) 梗阻性逼尿肌不稳定的关系。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8 例无排尿异常的正常对照组和10 例前列腺增生梗阻不稳定组、6 例梗阻稳定组的膀胱逼尿肌NO 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梗阻稳定组、梗阻不稳定组逼尿肌组织中NO 含量分别为18 .2 ±1 .7 、17 .1 ±1 .2 、9 .2 ±1 .8μmol/L。梗阻不稳定组较正常对照组和梗阻稳定组NO 含量明显降低( P< 0 .01) ,正常对照组和梗阻稳定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P> 0 .05) 。结论 NO 可能参与BPH梗阻性逼尿肌不稳定的产生,提示应用NO 供体膀胱内灌注治疗不稳定膀胱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梗阻 一氧化氮 逼尿肌 膀胱 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内注药减少TURP术中出血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8
作者 罗力 熊礼生 +1 位作者 彭轼平 王共先 《江西医药》 CAS 1995年第6期331-334,共4页
作者通过动物实验综合比较几种止血剂的作用后,选用5%鱼肝油酸钠加微量去甲肾上腺素和美蓝,经尿道前列腺内注射后行电切,通过与未注药组比较发现术中出血量和灌洗液用量均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手术野更清晰。术中术后未发现明显并发症。... 作者通过动物实验综合比较几种止血剂的作用后,选用5%鱼肝油酸钠加微量去甲肾上腺素和美蓝,经尿道前列腺内注射后行电切,通过与未注药组比较发现术中出血量和灌洗液用量均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手术野更清晰。术中术后未发现明显并发症。另还介绍和讨论了几种局部止血剂的药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切除 出血 鱼肝油酸钠 酒精 孟氏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射频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附110例报告)
9
作者 王共先 熊礼生 +1 位作者 彭轼平 谢平 《江西医药》 CAS 1994年第1期19-21,共3页
前列腺增生的射频疗法是九十年代初才开发出来的一种新的非手术治疗技术,自1992年11月到12月底,我们用ThermeX-Ⅱ型射频治疗仪治疗了11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3个月后随访主观症状改善者达90.8%,客观指标改善... 前列腺增生的射频疗法是九十年代初才开发出来的一种新的非手术治疗技术,自1992年11月到12月底,我们用ThermeX-Ⅱ型射频治疗仪治疗了11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3个月后随访主观症状改善者达90.8%,客观指标改善者达89.6%。比较射频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症状评分(S)平均由热疗前的15.8降至热疗后的7.1,生活质量指数(L)由5.1降至2.2,最大尿流率(MFR)平均由7.33增进至14ml/秒,膀胱残余尿量平均由182.9减少至16.9ml.本文就射频疗法的优点、射频疗法的适应症和射频热疗后恢复期的处理等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尿道 射频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545例疗效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帅光 邓顺中 +4 位作者 彭轼平 熊礼生 王道仁 谢平 王共先 《江西医药》 CAS 2000年第4期237-239,共3页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体外冲击波 ESWL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尿瘘的治疗
11
作者 陈志辰 崔苏萍 《江西医药》 CAS 2003年第3期196-197,共2页
尿瘘是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15%~30%[1].2000年2月至2002年5月,共收治外院及本院尿道下裂术后尿瘘21例.根据瘘口大小采用不同的修补方法,且所有病例均采用薇乔缝线(Coated Vicryl),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道成形术 尿瘘 治疗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的膀胱灌洗液对不稳定膀胱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捷 姚茶花 +3 位作者 罗燕萍 曹润福 王共先 熊礼生 《江西医药》 CAS 2001年第3期202-203,共2页
关键词 膀胱出口梗阻 B00 逼尿肌不稳定 DI 膀胱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组织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共先 张中华 +2 位作者 汪泱 黄学明 刘伟鹏 《江西医学检验》 2004年第5期387-388,420,共3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肾组织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SD雄性大鼠胫、股骨骨髓,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骨髓MSCs。32只雌性SD大鼠复制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模型,随机分为两... 目的探讨外源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肾组织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SD雄性大鼠胫、股骨骨髓,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骨髓MSCs。32只雌性SD大鼠复制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模型,随机分为两个组: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经下腔静脉移植骨髓MSCs,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1天、2天、3天、4天处死大鼠,两组大鼠每天均经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嘧啶(bromodeoxyuridine,BrdU)。留取肾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BrdU阳性细胞在肾组织内的分布情况。结果在缺血再灌注后的第二天,移植组和对照组都有表达BrdU阳性细胞,并随时间延长BrdU阳性细胞个数逐渐增多,但移植组BrdU阳性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移植的外源性骨髓MSCs能够促进损伤肾脏的细胞增殖,参与肾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肾组织 骨髓 阳性细胞 细胞增殖 肾损伤 缺血再灌注 个数 结论 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脏器移植的临床疗效观察
14
作者 王共先 刘通 +7 位作者 邓顺中 胡红林 秦克旺 彭贵祖 揭志刚 曹润福 谢平 王道仁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4期188-190,共3页
目的总结胰-肾和肝-肾联合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1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患者行经门静脉-小肠引流的胰-肾联合移植术;1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尿毒症的病人施行肝-肾联合移植术。术后均采用普乐可复、霉酚酸酯和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 目的总结胰-肾和肝-肾联合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1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患者行经门静脉-小肠引流的胰-肾联合移植术;1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尿毒症的病人施行肝-肾联合移植术。术后均采用普乐可复、霉酚酸酯和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例患者术后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恢复正常。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停用外源性胰岛素,血糖、C肽恢复正常。随访12~18个月移植物功能良好。结论联合脏器移植是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器移植 临床疗效观察 肝-肾联合移植术 三联免疫抑制剂 胰-肾联合移植 多器官功能衰竭 外源性胰岛素 肝硬化合并 临床经验 经门静脉 普乐可复 霉酚酸酯 生活质量 尿毒症 患者 肝炎后 糖尿病 术后 转氨酶 恢复 尿素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性阴茎异常勃起介入治疗成功1例报告
15
作者 胡峰 冯亮 +3 位作者 张中华 李旭 习海波 王共先 《江西医药》 CAS 2004年第6期454-455,共2页
关键词 阴茎异常勃起 动脉 介入治疗 意疗 阴茎勃起 患者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艳萍 《江西医药》 CAS 2001年第3期236-237,共2页
关键词 膀腔肿瘤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移植与肾上腺皮质疾病
17
作者 钟柯兆 王道仁 《江西医药》 CAS 2001年第3期228-229,共2页
关键词 肾上腺移植 肾上腺皮质疾病 自体种植 异体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图像分析及应用
18
作者 陈捷 熊礼生 《江西医药》 CAS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采用图像分析仪探究前列腺癌(PCa)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PCa40例及对照组前列腺增生(BPH)12例进行较为系统的细胞与体视、DNA、AgNORs以及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的定量组化分析等研究。结果 各功能模块对PC... 目的 采用图像分析仪探究前列腺癌(PCa)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PCa40例及对照组前列腺增生(BPH)12例进行较为系统的细胞与体视、DNA、AgNORs以及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的定量组化分析等研究。结果 各功能模块对PCa的良恶性鉴别、病理诊断分级、临床分期及浸润转移等预后判断均具有应用价值。结论 PCa生物学特性的图像分析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临床病理实践开发专项模块的更具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生物学特性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双囊式前列腺扩张导管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19
作者 王共先 熊礼生 +1 位作者 罗力 陆秉仁 《江西医药》 CAS 1992年第5期281-284,共4页
前列腺气囊扩张法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它已被前列腺增生患者(尤其是手术高危患者)所乐于接受。目前国内外的前列腺扩张器有多种,但或因价格昂贵,或因操作显繁琐而受限。我们设计了一种双囊式前列腺气... 前列腺气囊扩张法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它已被前列腺增生患者(尤其是手术高危患者)所乐于接受。目前国内外的前列腺扩张器有多种,但或因价格昂贵,或因操作显繁琐而受限。我们设计了一种双囊式前列腺气囊扩张导管,用它治疗了1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同国外进口管和山东济南管(各做2例)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西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D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前列腺癌分化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月明宪 熊礼生 《江西医药》 CAS 1999年第1期56-58,共3页
浸润和转移是上皮肿瘤治疗失败、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浸润是肿瘤恶性程度高的重要标志和转移的先决条件。肿瘤细胞与原发灶分离是发生转移的关键步骤。这种分离的调节因素之一是肿瘤细胞间的粘附。研究表明,人上皮钙粘素Eca... 浸润和转移是上皮肿瘤治疗失败、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浸润是肿瘤恶性程度高的重要标志和转移的先决条件。肿瘤细胞与原发灶分离是发生转移的关键步骤。这种分离的调节因素之一是肿瘤细胞间的粘附。研究表明,人上皮钙粘素Ecadherin(ECD)与肿瘤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人上皮钙粘素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