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口腔科应用
1
作者 徐剑青 孙光 +1 位作者 黄辉 曹钟义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1994年第1期18-19,共2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ct Growth Factor.FGF)是一种生物活性较强的促分裂原,是由巨噬细胞产生,能刺激人类成纤维细胞DNA的合成,具有广泛的生理效应。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口腔科 临床应用 牙周病 牙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志华 陈天云 +3 位作者 刘剑 吴建勇 王敏 丁成辉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1年第A01期31-33,共3页
目的 :建立上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为分析上颌第一磨牙的生物力学性质提供一个数字模型。方法 :采正常的头颅骨 ,通过螺旋CT扫描的方法得到上颌第一磨牙的 2 6副断层图像 ,将这些图像描绘在坐标纸上得到 2 6副牙齿平面图 ,将... 目的 :建立上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为分析上颌第一磨牙的生物力学性质提供一个数字模型。方法 :采正常的头颅骨 ,通过螺旋CT扫描的方法得到上颌第一磨牙的 2 6副断层图像 ,将这些图像描绘在坐标纸上得到 2 6副牙齿平面图 ,将这些牙齿平面图在PentiumⅡ 35 0的计算机上用Super SAP93的程序进行处理得到上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包括牙齿、牙槽骨、牙周膜在内 ,共 4983个节点 ,42 81个单元。结论 :该模型所包含的数据量大 ,可以满足对该牙在正畸作用下的各种力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三维有限元模型 CT扫描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臭与口腔内、胃内幽门螺杆菌的关系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16
3
作者 曹钟义 危由春 +1 位作者 蒋泽先 万腊根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 :探讨口臭与口腔内、胃内幽门螺杆菌 (HP)的关系 ,对口臭的病因进行研究 ,找出治疗口臭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口腔科及消化内科就诊且资料完整的口臭患者 2 0 0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均行胃镜检查 ,行胃粘膜活检组织多... 目的 :探讨口臭与口腔内、胃内幽门螺杆菌 (HP)的关系 ,对口臭的病因进行研究 ,找出治疗口臭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口腔科及消化内科就诊且资料完整的口臭患者 2 0 0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均行胃镜检查 ,行胃粘膜活检组织多聚酶链反应 (PCR)检测HP ,口腔内均行后牙牙菌斑多聚酶链反应 (PCR)检测HP。从中选择 10 0例患者 ,根据口腔内及胃内HP感染情况分成四组 ,分别给予不同方案治疗 ,然后对所得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 :口臭组的口腔内及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为 9⒈ 5 %、87%明显高于对照组 ,三联药物 +口腔洁治的综合治疗方法对口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2 .5 %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幽门螺杆菌是口臭的直接致病菌之一。三联药物 +口腔洁治的综合治疗方法是治疗口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口腔内 胃内 幽门螺杆菌 关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幽门螺旋杆菌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危由春 蒋泽先 樊明文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2年第A01期119-120,122,共3页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口腔 现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洁牙术对口腔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危由春 蒋泽先 康琼琴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68-69,72,共3页
目的 探讨洁牙术对口腔幽门螺旋杆菌的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 5 0例有胃炎史同时口腔有牙菌斑的患者为实验组 ,在洁牙前 ,洁牙后 3个月、6个月和 1年分别用快速尿素酶法检测口腔幽门螺旋杆菌 ;以 5 0例有胃炎史有牙菌斑未行洁... 目的 探讨洁牙术对口腔幽门螺旋杆菌的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 5 0例有胃炎史同时口腔有牙菌斑的患者为实验组 ,在洁牙前 ,洁牙后 3个月、6个月和 1年分别用快速尿素酶法检测口腔幽门螺旋杆菌 ;以 5 0例有胃炎史有牙菌斑未行洁牙术的患者为对照组 ,依上述顺序和方法检测口腔幽门螺旋杆菌。结果 实验组 :洁牙前、洁牙后 3个月、6个月和 1年的口腔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数为 4 5、12、2 6、38;对照组 :相应阶段的口腔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分别为 4 2、4 0、4 3、4 1,对其进行 χ2 检验 ,两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牙术 幽门螺旋杆菌 快速尿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时牙根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志华 吴建勇 +1 位作者 刘剑 陈天云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2-23,26,共3页
目的研究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时其牙根应力分布情况,探寻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的最佳荷载方式,为正畸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考。方法采用已建立的上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使用四种不同负荷方式对模型进行加载。结果上颌第一磨牙远中... 目的研究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时其牙根应力分布情况,探寻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的最佳荷载方式,为正畸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考。方法采用已建立的上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使用四种不同负荷方式对模型进行加载。结果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时,不同的加载所在牙根上产生应力分布不同。结论在上颌第一磨牙颊面中心附近施加远中力并结合抗衡力矩(Mt/F=10Mr/F=6)可以使牙根获得较平均分布的低压应力,它能使牙齿倾向于整体移动并且可以避免牙根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牙根 应力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基特氏淋巴瘤三例口腔表现 被引量:1
7
作者 蒋泽先 黄河青 孙光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87-87,共1页
伯基特氏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属B淋巴器官单克隆性肿瘤,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一种。现将本科所见3例报告如下。例1:付某,男,10岁,江西临川人。1979年右耳前发现拇指大包块,抗炎无效,肿块下方又出现等大肿块。当地诊断... 伯基特氏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属B淋巴器官单克隆性肿瘤,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一种。现将本科所见3例报告如下。例1:付某,男,10岁,江西临川人。1979年右耳前发现拇指大包块,抗炎无效,肿块下方又出现等大肿块。当地诊断为“淋巴结炎”,一年后肿块发展到右颧右颞,伴张口困难。体检:肿块约12cm×7cm。右颈部可触淋巴结三个,大小分别为6cm×6cm,4cm×5cm,6cm×5cm,均质中,无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氏淋巴瘤 口腔表现 化学疗法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同区域P^(53)和P^(21)表达差异
8
作者 叶平 蒋泽先 张永福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1年第A04期101-103,共3页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区域 免疫组织化学 P53、P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岛状皮瓣修复颜面口腔大型缺损失败原因探讨
9
作者 张永福 蒋泽先 朱婉琳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2期82-83,共2页
本文回顾分析作者采用7种类型带蒂岛状皮瓣修复颜面口腔4cm直径以上的大型缺损后,皮瓣坏死在20%以上的12例的失败原因。文中并介绍了对失败原因作出判断的根据。皮瓣的血供类型不同,术后发生坏死的原因与程度不同。如能有效地克服导致... 本文回顾分析作者采用7种类型带蒂岛状皮瓣修复颜面口腔4cm直径以上的大型缺损后,皮瓣坏死在20%以上的12例的失败原因。文中并介绍了对失败原因作出判断的根据。皮瓣的血供类型不同,术后发生坏死的原因与程度不同。如能有效地克服导致失败的因素,此7种类型皮瓣均可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瓣 颜面口腔缺损 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治疗口腔疾病
10
作者 文冰 邱嘉旋 +2 位作者 黄辉 危由春 张翀旎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射频治疗 手术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同区域的p^(53)、p^(21)基因蛋白表达差异
11
作者 叶平 蒋泽先 张永福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33-37,共5页
目的 :通过对口腔鳞癌的手术切除标本划分不同区域 ,研究不同区域的病理分级 ,以及 p53、p2 1基因蛋白表达差异。方法 :分别对表面区、中心区、深层浸润区进行病理分级 (WHO) ,并统计观察其差异性。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来检验... 目的 :通过对口腔鳞癌的手术切除标本划分不同区域 ,研究不同区域的病理分级 ,以及 p53、p2 1基因蛋白表达差异。方法 :分别对表面区、中心区、深层浸润区进行病理分级 (WHO) ,并统计观察其差异性。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来检验口腔鳞癌标本的不同区域的p53、p2 1基因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2 0例口腔鳞癌标本中表面区70 %属病理I级 ,无一例Ⅲ级 ,中心区则 65 %属病理Ⅱ级 ,深层浸润区 70 %为病理Ⅲ级 ,无一例I级 ;两两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p53和p2 1基因蛋白表达亦随病变的区域出现不同阳性表达率。结论 :本研究发现口腔鳞癌在其表面区域、中央区域、深层浸润区域 ,病变的分化程度有明显差异 ,即自表面至中心至浸润区分化程度越来越差。p53和 p2 1基因蛋白的表达亦出现类似趋势 ,即随着病变进展阳性表达率亦随之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区域 病理分级 P53 P21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白芨膜剂治疗口腔溃疡100例报告
12
作者 徐萍 芦志忠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24-26,共3页
本药膜以中药白芨为成膜材料,既有药效,又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粘着性,还载有肿节风、三七、板兰根、冰片等中药,在口腔内药效时间长。应用于口腔溃疡性病变,包括复发性口疮,扁平苔癣、创伤性溃疡、疱疹性口炎、慢性唇炎、腭皱襞区剥脱性... 本药膜以中药白芨为成膜材料,既有药效,又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粘着性,还载有肿节风、三七、板兰根、冰片等中药,在口腔内药效时间长。应用于口腔溃疡性病变,包括复发性口疮,扁平苔癣、创伤性溃疡、疱疹性口炎、慢性唇炎、腭皱襞区剥脱性炎症等治疗,经随访100例,显效和好转率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复方白芨膜剂 中药疗法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大肌岛状肌皮瓣即刻整复口腔癌术后缺损围术期的护理
13
作者 张世凡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胸大肌岛状肌皮瓣 口腔癌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学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附162例分析)
14
作者 徐健安 张永福 +2 位作者 严一佳 付新文 喻纪娴 《江西医药》 CAS 1989年第5期261-263,共3页
应用细针穿刺和组织印片等新技术对16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进行穿刺涂片或组织印片细胞学检查。结果诊断准确率为95.2%,病理类型诊断符合率为89.9%,表明其不失为简易、快速、准确、可靠的肿瘤快速诊断方法,而且应用于口腔领域有其独特... 应用细针穿刺和组织印片等新技术对16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进行穿刺涂片或组织印片细胞学检查。结果诊断准确率为95.2%,病理类型诊断符合率为89.9%,表明其不失为简易、快速、准确、可靠的肿瘤快速诊断方法,而且应用于口腔领域有其独特功效。另外本文还讨论了其优缺点,分析了误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诊断 颌面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窝沟封闭剂预防第一恒磨牙龋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虞巧玲 文冰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龋病 第一恒磨牙 窝沟封闭剂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与ABO血型的研讨
16
作者 徐健安 罗金根 袁兆康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26-29,共4页
复习了我科23年来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住院病人资料共400例,将其ABO血型构成比分别与本院健康献血员1469人和汉族40980人进行对照比较,经X^2检验,没有发现血型与肿瘤发生之间的相关联系。
关键词 口腔肿瘤 病因学 ABO血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型天疱疮的口腔表现及其疗效
17
作者 谢景华 吴式大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文对18例寻常型天疱疮进行了临床总结。发现口腔损害,发病率高达77%;口腔损害先于全身皮疹者占50%;口腔溃疡愈合缓慢。随访观察10例,提出必须重视口腔损害,尽早诊断与治疗可争取到较好的预后。对本病的激素治疗及其并发症和中草药疗... 本文对18例寻常型天疱疮进行了临床总结。发现口腔损害,发病率高达77%;口腔损害先于全身皮疹者占50%;口腔溃疡愈合缓慢。随访观察10例,提出必须重视口腔损害,尽早诊断与治疗可争取到较好的预后。对本病的激素治疗及其并发症和中草药疗效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损害 皮质类固醇 药物疗法 寻常型天疱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并发症临床分析(附82例报告) 被引量:25
18
作者 黄辉 文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1-223,共3页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并发症临床分析(附82例报告)黄辉文冰(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330006)~~~~~~~~~~~~~~~~~~~~近年来,光固化复合树脂以其良好的性能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并发症临床分析(附82例报告)黄辉文冰(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330006)~~~~~~~~~~~~~~~~~~~~近年来,光固化复合树脂以其良好的性能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引起牙髓并发症在临床上也较常见。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树脂 牙髓充血 牙髓炎 牙髓坏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泰用于根管超声冲洗抗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辉 吕小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20-422,共3页
目的 :研究口泰与超声波联合应用杀灭感染根管内厌氧菌的效果。方法 :将 6 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共 6 0颗患牙随机分为 3组 ,每组各 2 0颗患牙 ,第 1组常规法手持器械根管预备及常规针筒式根管冲洗 ,第 2、3组均用超声法进行根管预备并... 目的 :研究口泰与超声波联合应用杀灭感染根管内厌氧菌的效果。方法 :将 6 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共 6 0颗患牙随机分为 3组 ,每组各 2 0颗患牙 ,第 1组常规法手持器械根管预备及常规针筒式根管冲洗 ,第 2、3组均用超声法进行根管预备并分别以生理盐水、口泰作为超声冲洗液 ,根管预备前后分别取样进行厌氧培养。结果 :第 2组厌氧菌减少程度明显大于第 1组 (P <0 .0 5 ) ;第 3组厌氧菌减少程度明显大于第 2组 (P <0 .0 1) ,显著大于第 1组(P <0 .0 0 1)。结论 :超声波在根管杀菌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口泰可有效杀灭感染根管内厌氧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根管冲洗剂 超声疗法 细菌 厌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修复楔形缺损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辉 许华山 +1 位作者 孙符庭 文冰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修复楔形缺损较好的材料( 方法) 。方法 在同一个体上, 选择条件基本相同的楔形缺损患牙, 分别应用 Dyract 复合材料、夹层技术及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修复, 共120 例360 颗患牙, 随访观察12 ~18月。... 目的 探讨修复楔形缺损较好的材料( 方法) 。方法 在同一个体上, 选择条件基本相同的楔形缺损患牙, 分别应用 Dyract 复合材料、夹层技术及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修复, 共120 例360 颗患牙, 随访观察12 ~18月。结果  Dyract 组、夹层技术组修复物脱落率分别为1 .67 % 、2 .50 % , 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 , 与复合树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 Dyract 组、夹层技术组密合度失败率及牙髓病变发生率均为0 , 两组之间无差异, 与复合树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 Dyract 组、夹层技术组总失败率分别为1 .67 % 、2 .50 % , 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 , 与复合树脂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1) 。结论  Dyract 复合材料与复合树脂玻璃离子夹层技术均是修复楔形缺损较好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ract复合材料 夹层技术 楔形缺损 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