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个不同经纬度地区肝癌血液检验年周期余弦曲线拟合参数对比
1
作者 张永虹 甘文 +3 位作者 曹莉萍 蔡莉莉 王正荣 谢梦莉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56-58,共3页
目的 从临床血液检验项目研究肝癌恶性生长的年生物周期模式 ,及其气候差异大地区的时间生物学参数是否有差异。方法 选择国境内三个气候差异大的不同经纬度地区采样 ,列出肝癌临床血液检测 6个项目 ,三地区共 18个项目分别用余弦法... 目的 从临床血液检验项目研究肝癌恶性生长的年生物周期模式 ,及其气候差异大地区的时间生物学参数是否有差异。方法 选择国境内三个气候差异大的不同经纬度地区采样 ,列出肝癌临床血液检测 6个项目 ,三地区共 18个项目分别用余弦法程序拟合成年周期余弦曲线 ,对三地区峰值时相参数及振幅与均值比 (P值 )进行分析。结果 在三地区 18个项目所拟合的年周期余弦曲线上 ,其峰值时相参数全部出现在 - 110 .10°~ - 2 0 5 .2 0°( 4~ 7月份 ) ,9个项目的振幅与均值比P <0 .0 5 ,提示具有显著生物节律特征 ,95 %可信限。结论 从肝癌临床血液检测项目反映出肝癌细胞恶性生长的最快速度时间是在 4~ 7月份 ,其在气候差异大的不同经纬度地区为同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不同经纬度 时间生物学 血液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高凝状态血小板参数改变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胡龙华 魏欣 张润香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79-280,共2页
糖尿病患者高凝状态血小板参数改变的原因分析胡龙华魏欣张润香(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南昌330006)关键词糖尿病高凝血小板参数糖尿病并发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与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控制高凝状态是防... 糖尿病患者高凝状态血小板参数改变的原因分析胡龙华魏欣张润香(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南昌330006)关键词糖尿病高凝血小板参数糖尿病并发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与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控制高凝状态是防治血管并发症的重要一环,文献〔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凝 血小板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线粒体抗体测定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谭立明 董叶 +4 位作者 吕娇凤 刘宁 李华 秦和昌 叶如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24-926,共3页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测定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意义.方法:41例PBC及51例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9例,乙型肝炎21例,丙型肝炎11例,戊型肝炎10例)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回...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测定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意义.方法:41例PBC及51例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9例,乙型肝炎21例,丙型肝炎11例,戊型肝炎10例)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阳性率90.24%(37/41),自身免疫性肝炎阳性率44.44%(4/9),乙型肝炎阳性率23.81%(5/21),丙型肝炎阳性率27.27%(3/11),戊型肝炎阳性率80%(8/10),40例对照组3例阳性.PBC、戊型肝炎与正常组血清AMA检测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I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乙型肝炎组、丙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乙型肝炎组、丙型肝炎组分别与戊型肝炎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乙型肝炎组与丙型肝炎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BC组与非PBC组血清AMA的阳性率分别为90.24%和39.22%,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抗AMA抗体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临床意义 抗体测定 诊断 自身免疫性肝炎 显著性差异 抗线粒体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正常对照组 戊型肝炎 阳性率 回顾性分析 肝硬化患者 AMA 检测比较 抗体检测 PBC 血清 正常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株假单胞菌的鉴定及药敏 被引量:7
4
作者 桂炳东 徐建民 +1 位作者 贾坤如 熊莉芝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3-34,共2页
201株假单胞菌的鉴定及药敏桂炳东,徐建民,贾坤如,熊莉芝(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330006)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是一群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本届细菌种类很多,用rRNA-DNA... 201株假单胞菌的鉴定及药敏桂炳东,徐建民,贾坤如,熊莉芝(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330006)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是一群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本届细菌种类很多,用rRNA-DNA分子杂交试验可将其分为5个同源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二钾的含量对红细胞体积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余方友 甘文 谢爱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3-53,共1页
EDTA二钾的含量对红细胞体积的影响探讨余方友甘文谢爱民(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330006)关键词抗凝剂红细胞体积EDTA·K2是血细胞分析仪的常用抗凝剂,我们应用CD-1600型血细胞分析仪观察了... EDTA二钾的含量对红细胞体积的影响探讨余方友甘文谢爱民(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330006)关键词抗凝剂红细胞体积EDTA·K2是血细胞分析仪的常用抗凝剂,我们应用CD-1600型血细胞分析仪观察了不同含量的EDTA·K2对红细胞体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剂 红细胞 体积 EDTA二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检测AmpC酶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胡龙华 桂炳东 +4 位作者 余方友 贾坤茹 徐建民 胡晓彦 樊有龙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的新方法 ,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新建立的纸片表型筛选法 ,以头孢西丁三维试验为参考方法 ,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 82株肺炎克雷伯菌和 91株大肠埃希菌进行...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的新方法 ,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新建立的纸片表型筛选法 ,以头孢西丁三维试验为参考方法 ,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 82株肺炎克雷伯菌和 91株大肠埃希菌进行了AmpC酶的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  1 73株试验菌中建立的纸片法结果显示产AmpC酶的菌株共有 1 1株 ,占6 .35 % (1 1 / 1 73)。头孢西丁三维试验阳性菌株共有1 2株 ,占 6 .95 % (1 2 / 1 73) ,新建方法敏感性为 91 .6 6 % ,特异性为 1 0 0 %。结论 建立的纸片检测法用于 2种菌产AmpC酶的检测 ,简便快速 ,结果可靠 ,无需特殊仪器 ,可在普通实验室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酶 纸片表型筛选法 革兰阴性杆菌 头孢西丁三维试验 临床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患者AECA、TM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樊有龙 徐建民 +1 位作者 王外梅 李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5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cellantibodies,AECA)和血浆可溶 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thrombomdulin,sTM)的联合检测,旨在探讨急性脑梗塞临床发病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 内在关系。方法:采用...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cellantibodies,AECA)和血浆可溶 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thrombomdulin,sTM)的联合检测,旨在探讨急性脑梗塞临床发病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 内在关系。方法: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性脑梗塞组)和35例 献血员标本(对照组)的AECA、sTM水平。结果:急性脑梗塞组的AEC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 脑梗塞组治疗前sT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塞组治疗3~4周后sTM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 著性差异(P>0.05)。结论:AECA、TM的检测可作为急性脑梗塞血管内皮损伤的观察指标,有助于脑血管病变的 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急性 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 血栓调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60c-src在高静水压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饶芳 苏海 +3 位作者 王伶 程晓曙 朱延华 蒋建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 :探讨短期高压刺激是否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增殖以及pp60c -src所起的作用。方法 :分大气压 (AP ,0mmHg) ,中压 (MP ,12 0mmHg)和高压培养 (HP ,180mmHg) 3组 ,各组分别用卡托普利 (Cap ,10μmol/L)和厄贝沙坦 (Irb ,10 ... 目的 :探讨短期高压刺激是否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增殖以及pp60c -src所起的作用。方法 :分大气压 (AP ,0mmHg) ,中压 (MP ,12 0mmHg)和高压培养 (HP ,180mmHg) 3组 ,各组分别用卡托普利 (Cap ,10μmol/L)和厄贝沙坦 (Irb ,10 μmol/L)进行干预。测定 β -N -乙酰氨基己糖苷酶活性以反映细胞增殖。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定细胞内pp60c -src含量。结果 :① 2h时各组氨基己糖苷酶活性相似 ;中、高压组 4h时酶活性明显增高 (0 118± 0 0 0 3vs 0 14 5± 0 0 18和 0 14 4± 0 0 19,P <0 0 1) ,而大气压组 8h才见增高。 12h时各组酶活性相近。与此相应 ,2h时中、高压组pp60c -src明显高于大气压组 (0 12± 0 0 3vs 0 16± 0 0 2和 0 19± 0 0 6,均P <0 0 5) ,而大气压组 4h后才缓慢增加至中、高压组水平。② 12h时大气压组Cap与Irb对细胞数无影响 ,而在中、高压组两药使细胞增加 (MP组 0 189± 0 0 0 6vs 0 2 0 2± 0 0 0 5和 0 2 0 7± 0 0 0 3 ,P <0 0 5;HP组 0 193± 0 0 0 4vs 0 2 13± 0 0 0 4和0 2 2 1± 0 0 0 4,P <0 0 5)。但Cap与Irb干预组pp60c -src含量与对照组相似。结论 :压力刺激促使HUVECs早期 (4h)增殖 ,pp60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原癌基因蛋白质 pp60c-src 高静水压培养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静水压对血管内皮细胞ADMA水平的影响及RAS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饶芳 苏海 +3 位作者 李菊香 王伶 夏春华 程晓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70-1372,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压力培养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非对称性NG-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NG,NG-dimethyl-L-arginine,ADMA)代谢的影响。方法:分大气压(APC,0mmHg),中压(MPC,120mmHg)和高压(HPC,180mmHg)三组,各组分别用卡托普利(Cap,10μ... 目的:观察体外压力培养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非对称性NG-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NG,NG-dimethyl-L-arginine,ADMA)代谢的影响。方法:分大气压(APC,0mmHg),中压(MPC,120mmHg)和高压(HPC,180mmHg)三组,各组分别用卡托普利(Cap,10μmol/L或100μmol/L)和厄贝沙坦(Irb,10μmol/L或100μmol/L)进行干预。测定β-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活性以反映12h细胞增殖。上清液用以测定ADMA的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果:①中、高压组ADMA浓度显著高于大气压组(0.75±0.05vs4.69±0.37和4.48±0.39,P<0.01),两压力组间无明显差异。②大气压时Cap与Irb对ADMA浓度无明显影响,而中、高压组药物使ADMA增加幅度减轻,且呈浓度依赖性趋势。结论:压力刺激可使条件培养液中ADMA的水平增加。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可以减轻ADMA增加,表明RAS激活参与压力诱导的ADMA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内皮细胞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样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桂炳东 贾坤如 +2 位作者 胡龙华 徐建民 章白苓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9年第4期216-216,共1页
关键词 酵母样真菌 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检测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功能预后的评估作用(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立明 彭卫华 +1 位作者 李华 秦和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9期168-169,共2页
背景: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细胞浆抗体、抗拓扑异构酶I抗体是系统性硬皮病疾病形成中产生的几种主要的自身抗体,并与疾病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各种自身抗体和蛋白的检测,探讨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背景: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细胞浆抗体、抗拓扑异构酶I抗体是系统性硬皮病疾病形成中产生的几种主要的自身抗体,并与疾病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各种自身抗体和蛋白的检测,探讨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设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对象:选择1995-12/2004-12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系统性硬皮病患者74例,男19例,女55例,年龄12~59岁,包括皮肤弥漫型系统性硬皮病46例、皮肤局限型系统性硬皮病24例及重叠综合征4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其他疾病患者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19~54岁。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细胞浆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拓扑异构酶I抗体。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水平。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拓扑异构酶I抗体、抗细胞浆抗体检测结果。②两组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水平。结果:74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对照组40例的血样合格,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拓扑异构酶I抗体、抗细胞浆抗体阳性率: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犤66%(49/74),53%(39/74),39%(29/74),7%(5/74),0,(χ2=57.15,P<0.01)犦。皮肤弥漫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皮肤局限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犤57%(26/46),83%(20/24),(χ2=5.03,P<0.05)犦、抗拓扑异构酶I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皮肤局限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犤48%(22/46),21%(5/24),(χ2=4.85,P<0.05)犦。③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免疫球蛋白G和类风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犤(16.89±11.94),(11.89±2.05)g/L;(23.06±6.18),(22.44±5.53)IU/mL,(t=8.01,2.46,P<0.01)犦。结论: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细胞浆抗体和抗拓扑异构酶I抗体阳性率及免疫球蛋白G和类风湿因子水平明显增高,以上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对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抗体 抗核 免疫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检测对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春芝 周玉珍 +1 位作者 谭立明 舒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5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肌电图、各种自身抗体及血清肌酶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中的检测及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001-01/2004-06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皮肤科门诊、住院,临床确诊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47例,男16例,女31例,年龄4~73岁。... 目的:探讨肌电图、各种自身抗体及血清肌酶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中的检测及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001-01/2004-06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皮肤科门诊、住院,临床确诊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47例,男16例,女31例,年龄4~73岁。对照组40例,均为本院健康献血员,男20例,女20例,年龄23~52岁。采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对47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进行同心针常规肌电图检查;检测两组对象抗核抗体和抗细胞浆抗体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JO-1抗体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测定血清肌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47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样合格,均进入结果分析。①47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中肌电图呈肌原性损害39例(其中包括不典型肌原性损害2例、神经原性损害1例),异常率为83%(39/47)。②抗核抗体,抗细胞浆抗体及抗JO-1抗体阳性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检测抗细胞浆抗体及抗JO-1抗体阳性率明显多于对照组犤19%(9/47),0;23%(11/47),0,χ2=6.479,10.717,P<0.05,0.01犦,抗核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基本接近犤15%(7/47),5%(2/40),χ2=2.281,P>0.05犦。③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α-羟丁酸脱氢酶活性: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犤(17.056±8.713),(1.959±1.375)μkat/L;(4.311±1.815),(2.254±0.847)μkat/L;(1.96±1.330),(0.575±0.490)μkat/L;(7.476±5.961),(2.257±0.995)μkat/L,t=2.46~18.01,P<0.01犦。结论:①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肌电图异常率,抗核抗体、抗细胞浆抗体、抗JO-1抗体阳性率较高,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α-羟丁酸脱氢酶活性增高,以上指标的检测对指导治疗和对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肌电描记术 肌酸激酶 抗体 抗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酰胺酶测定进展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桂炳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U08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 临床意义 I型AmpC酶 测定方法 细菌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球菌耐药性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桂炳东 胡龙华 章白苓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肠球菌 耐药性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鼠强中毒患者心肌酶谱和AL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詹伦琴 吴金花 +2 位作者 吕娇凤 张秋英 谢爱民 《江西医学检验》 2003年第4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毒鼠强中毒 心肌酶谱 ALT 临床意义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及轻链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谭立明 彭卫华 +2 位作者 王外梅 曹莉萍 叶倩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及轻链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4 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及轻链。结果  ( 1) 2 6例为IgG型 ,其中IgGκ型 17例 ,IgGλ型 9例 ;11例为IgA型 ,其中IgAκ型 8例...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及轻链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4 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及轻链。结果  ( 1) 2 6例为IgG型 ,其中IgGκ型 17例 ,IgGλ型 9例 ;11例为IgA型 ,其中IgAκ型 8例 ,IgAλ型 3例 ;3例为IgM型均为IgMλ型 ;5例为轻链型 ,其中κ型轻链 4例、λ型轻链 1例 ;( 2 )IgG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和IgM型血清免疫球蛋白IgM的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3)IgGκ型、IgGλ型、IgAκ型、IgAλ型、IgMλ型、LCκ型的血、尿液κ、λ轻链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球蛋白 轻链 散速率射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在血尿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玲玲 谢爱民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2年第5期1-2,共2页
目的 :应用尿红细胞形态检测分析肾脏血尿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 ,鉴别肾小球血尿或非肾小球血尿。结果 :5 0例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中变形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 90 % (45 / 5 0 ) ,混合性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 ... 目的 :应用尿红细胞形态检测分析肾脏血尿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 ,鉴别肾小球血尿或非肾小球血尿。结果 :5 0例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中变形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 90 % (45 / 5 0 ) ,混合性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 10 % (5 / 5 0 ) ;5 0例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中均一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 96 % (48/ 5 0 ) ,混合性红细胞血尿阳性率为 4 % (2 / 5 0 )。结论 :普通光镜下检测红细胞形态操作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 普通光学显微镜 红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沟肠杆菌为临床感染诱因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龙华 贾坤如 +1 位作者 余方友 桂炳东 《江西医学检验》 2000年第3期144-146,共3页
探讨阴沟肠杆菌的感染诱因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临床调查,对临床分离出的102株阴沟肠杆菌进行了感染诱因的探讨,同时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抗生素耐药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菌株对多种抗生素显示很高的耐药率,且多重耐药性严... 探讨阴沟肠杆菌的感染诱因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临床调查,对临床分离出的102株阴沟肠杆菌进行了感染诱因的探讨,同时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抗生素耐药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菌株对多种抗生素显示很高的耐药率,且多重耐药性严重,氨苄西林(Ampicillin)的耐药率100%,头孢唑啉(Cefazolin)耐药率81.5%,头孢呋辛(Cefuroxime)的耐药率74.6%,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50%的有7种,氨基糖苷类的阿米卡星(Amikacin)对本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Imipenum)对本菌有强的抗菌活性.主要易感因素与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严重的基础疾病及侵袭性操作、放疗、化疗等免疫抑制剂有关.结论 本菌的耐药性严重,且有多重耐药性,应引起重视.患者有严重的基础疾病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及侵袭性操作增加了本菌感染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危险因素 耐药性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兰阴性杆菌诱导型β-内酰胺酶测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桂炳东 贾坤如 +3 位作者 胡龙华 徐建民 余方友 曹莉萍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5-16,共2页
对 174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诱导型 β-内酰胺酶的测定和耐药性分析 ,结果产诱导型 β-内酰胺酶细菌 6 5株(37.4% )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检出率最高 ,分别为 6 0 .0 %、6 0 .0 %、5 3.8%、... 对 174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诱导型 β-内酰胺酶的测定和耐药性分析 ,结果产诱导型 β-内酰胺酶细菌 6 5株(37.4% )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检出率最高 ,分别为 6 0 .0 %、6 0 .0 %、5 3.8%、5 0 .0 %。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细菌对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有较高耐药性 ,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甙类、喹喏酮类耐药率较低 ,产酶株与非产酶株耐药率很接近。提示常规药敏试验未能真正反映细菌耐药情况 ,诱导型 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可以补充常规药敏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头孢菌素酶 药物耐受性 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_2、抗Pre-S_2和HBV DNA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彭卫华 谭立明 +1 位作者 廖晚珍 吕小林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49-50,共2页
目的 :探讨Pre_S2 、抗Pre_S2 二对半和HBVDNA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ELISA法和PCR法分别检测 93例乙型肝炎患者和 2 8例健康人血清中的Pre_S2 ,抗Pre_S2 ,二对半和HBVDNA水平。结果 :93例乙肝患者HBsAg、HBeAg、HBcA... 目的 :探讨Pre_S2 、抗Pre_S2 二对半和HBVDNA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ELISA法和PCR法分别检测 93例乙型肝炎患者和 2 8例健康人血清中的Pre_S2 ,抗Pre_S2 ,二对半和HBVDNA水平。结果 :93例乙肝患者HBsAg、HBeAg、HBcAb阳性 32例 ,HBsAg、HBeAb、HBcAb阳性 39例 ,HBsAg、HBcAb阳性 18例 ,HBcAb阳性 4例。Pre_S2 结果阳性率 6 6 .7% (6 2 / 93) ,Pre_S2 抗体结果阳性率 1.1% (1/ 93) ,HBVDNA结果阳性率40 .9% (38/ 93)。 2 8例健康人二对半 ,五项全阴 16例 ,HBsAb阳性 12例 ,Pre_S2 阳性 1例 ,HBVDNA阳性 1例 ,Pre_S2 抗体阳性 5例占HBsAb阳性 41.7% (5 / 12 ) ,Pre_S2 和HBVDNA相比有明显差异 (P <0 .0 1) ,非HBeAg阳性组中HBVDNA阳性率约低于Pre_S2 。结论 :Pre_S2 ,抗Pre_S2 ,HBVDNA和二对半在乙型肝炎血清学诊断中显示 ,Pre_S2 优于HBVDNA和二对半。Pre_S2 抗体出现早于抗HBs和抗HBe ,抗Pre_S2 阳性检出率较低 ,可能同乙型肝炎疫苗中抗Pre_S2 含量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2 乙型肝炎 DNA 聚合酶反应 抗Pre-S2 HBV-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