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
1
作者 胡爱珍 方晟 +3 位作者 谢姊萍 李静懿 孙美花 赖丽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6期298-299,共2页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省医院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的现实水平,分析影响该能力的各种因素,本研究于2010年分别对江西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了健康评估能力现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调查对象:本调查对象为...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省医院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的现实水平,分析影响该能力的各种因素,本研究于2010年分别对江西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了健康评估能力现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调查对象:本调查对象为江西省人民医院(简称"人民医院",下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一附院",下同)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二附院”,下同)3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一线的专业护理人员。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分层的依据是调查对象的学历、从业年限和职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护理人员 三级甲等医院 健康评估 江西省 能力 调查 第二附属医院 分层随机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黄柏液和康复新液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会阴部皮肤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汪淑英 卢玉云 +3 位作者 杨艳秋 贺卓瑶 王婧 李卿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复方黄柏液和康复新液在治疗宫颈癌放疗患者会阴部皮肤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84例宫颈癌放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复方黄柏液或康...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复方黄柏液和康复新液在治疗宫颈癌放疗患者会阴部皮肤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84例宫颈癌放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复方黄柏液或康复新液外敷,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率、Ⅱ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恢复时间、会阴部症状改善率。结果干预4周后,试验组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放射性皮炎的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会阴部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和康复新液有利于减少宫颈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加快放射性皮炎的愈合以及改善患者会阴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黄柏液 康复新液 宫颈癌 放射性皮炎 皮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护理超声在预防VA-ECMO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
3
作者 冷夏华 吴洁华 +4 位作者 王蒙蒙 方岚 况玲 彭珍 陶少宇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15-18,共4页
目的:探究重症护理超声在预防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6月31日符合条件的80例VA-ECMO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究重症护理超声在预防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6月31日符合条件的80例VA-ECMO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症护理超声技术引导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下肢肌力及血管直径。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髂腰肌、臀大肌、内收肌、臀中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的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而血管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护理超声在预防VA-ECMO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中的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下肢肌力回复,缩小血管直径,加快下肢静脉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 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 重症护理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自噬在电针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4
作者 邹智勇 周志东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57-260,319,共5页
目的探讨脊髓自噬在电针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80~350 g,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n=12):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组(NP组)、电针组... 目的探讨脊髓自噬在电针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80~350 g,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n=12):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组(NP组)、电针组(EA组)、三甲基腺嘌呤组(MA组)和电针+三甲基腺嘌呤组(EM组)。NP组、EA组、MA组和EM组进行脊神经结扎术(Spinal nerve ligation,SNL)制备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S组仅予以暴露脊神经但不结扎。EA组于NP建模7 d后开始给予电针刺激,每次持续30 min,每天1次,连续7 d;MA组于NP建模当天至NP建模后7 d每天鞘内给予10μL三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连续给药7 d;EM组于建模当天至建模后7 d每天鞘内给予10μL三甲基腺嘌呤,连续给药7 d,同时在连续给药7 d结束后予以电针刺激,每天1次,每次持续30 min,连续7 d;S组和NP组鞘内给予等剂量的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但不予以电针刺激。于NP建模前1 d(T0)和NP建模后1、3、7、10、14 d(T1~T5)分别测定大鼠疼痛行为学指标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并在SNL术后14 d进行行为学测试后处死大鼠,取脊髓L4~L6段,通过电镜观察分析各组大鼠脊髓背角自噬小体的形态和数量;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脊髓组织LC3Ⅱ、Beclin 1及p62蛋白表达水平;采集尾静脉血样,使用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浓度。结果与S组比较,NP组大鼠建模3 d后MWT降低,TWL缩短,脊髓组织LC3Ⅱ及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62表达水平下调,自噬小体数量增加,血清IL-6和TNF-α浓度均升高(P<0.05);与NP组比较,EA组大鼠建模3 d后MWT升高,TWL延长,脊髓组织LC3Ⅱ及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6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自噬小体数量增多,血清IL-6和TNF-α浓度均降低(P<0.05);与EA组比较,EM组大鼠建模3 d后MWT降低,TWL缩短,脊髓组织LC3Ⅱ及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62表达水平上调,自噬小体数量减少,血清IL-6和TNF-α浓度均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减轻大鼠NP,其机制与诱导脊髓自噬和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脊髓 神经病理性疼痛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苏妍 徐高四 +1 位作者 涂卫平 房向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142-2147,共6页
目的:评价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OVID医学电子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有关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 目的:评价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OVID医学电子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有关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3年10月;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专业资料。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对符合标准的同质资料进行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合计2 464例患者,其中英夫利西单抗+甲氨蝶呤组1 303例,安慰剂+甲氨喋呤组1 16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英夫利西单抗+甲氨蝶呤组与安慰剂+甲氨蝶呤组对比,在ACR20、ACR50和ACR70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优于甲氨蝶呤单药治疗,可考虑作为用药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英夫利西单抗 甲氨蝶呤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伴超重/肥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4
6
作者 赖晓阳 沈云峰 +4 位作者 杨雅 邹芳 蔡霞 熊燕 雷水红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95-97,117,共4页
目的评价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于伴超重或肥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7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新诊断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BMI大于23.5),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评价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于伴超重或肥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7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新诊断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BMI大于23.5),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注射液,连续治疗24周。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的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0MA-IR)。结果治疗24周后,对照组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HOMA-IR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治疗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联合治疗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伴超重肥胖新诊断2型糖尿病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减重,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利拉鲁肽 超重 肥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输血尿毒症患者免疫抗-Jk3引起输血无效及家系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龚晨辉 饶美英 +3 位作者 周芬 余玲 胡芬 叶水文(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对罕见Jknull血型患者产生抗-Jk3引起的输血无效进行表型分子机理分析及家系调查与输血史调查。方法:对先证者血样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血清游离抗体和红细胞放散试验;对其家系进行Kidd标清定型与分子生物学分析。Kidd血型系统... 目的:对罕见Jknull血型患者产生抗-Jk3引起的输血无效进行表型分子机理分析及家系调查与输血史调查。方法:对先证者血样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血清游离抗体和红细胞放散试验;对其家系进行Kidd标清定型与分子生物学分析。Kidd血型系统Jka与Jkb抗原决定位采用荧光染料结合PCR-SSP技术进行分析,并对调控Kidd血型系统的SLC14A1基因进行全基因片段扩增与Sanger直接测序分析碱基变异。结果:先证者抗体鉴定结果为抗-Jk3,标清定型为Jk(a-b-),基因分型为Jk(a-b+);先证者子代与丈夫的标清定型与基因分型皆为Jk(a-b+)。SLC14A1基因测序与家系调查结果,先证者两等位基因分别是(341+12C>T,342-1G>A,588A>G,838G>A)和(222C>A,499A>G,588A>G,838G>A)。先证者子代携带等位基因(341+12C>T,342-1G>A,588A>G,838G>A)但表型正常。先证者为尿毒症患者,输血前检测从抗筛试验阴性与直抗试验阳性,转为抗筛与直抗试验皆为阳性,直抗阳性样本进行放散试验结果为抗-Jk3。结论:先证者两条等位基因中出现342-1G>A与222C>A导致SLC14A1基因产物抗原性消失而出现Jknull血型,对长期需要多次输血患者应进行直抗试验追踪或于疾病初期应进行稀有血型抗原检测,避免高频抗原抗体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knull 抗-Jk3 高频抗原抗体 稀有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大鼠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杜晓红 陈勇 +2 位作者 童希忠 胡衍辉 徐国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9-692,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大鼠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 SD 大鼠48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 组)、右美托咪定5μg/kg 组(D5组)、右美托咪定10μg/kg 组...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大鼠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 SD 大鼠48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 组)、右美托咪定5μg/kg 组(D5组)、右美托咪定10μg/kg 组(D10组)和右美托咪定15μg/kg 组(D15组)。以肢体Ⅱ导联监测 ECG,股动脉置管监测 MAP,股静脉置管给药。D5、D10、D15组分别于布比卡因给药前15 min 时经股静脉分别泵注右美托咪定5、10和15μg/kg,C 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四组大鼠均泵注0.75%布比卡因2 mg·kg-1·min-1。分别记录大鼠发生抽搐、心律失常及心脏停搏的时间和布比卡因的用量,并测定心肌组织布比卡因含量。结果与C 组比较, D5、D10和 D15组发生抽搐、心律失常和心脏停搏的时间明显延长(P 〈0.05),布比卡因的用量及心肌布比卡因含量明显增加(P 〈0.05);与 D5组比较,D10和 D15组发生抽搐、心律失常和心脏停搏的时间明显延长,布比卡因的用量及心肌布比卡因含量明显增加(P 〈0.05);D10与 D15组发生抽搐、心律失常和心脏停搏的时间、布比卡因的用量及心肌布比卡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内预先给予右美托咪定可明显提高布比卡因中毒剂量阈值,延迟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发生时间,减轻大鼠布比卡因心脏毒性反应,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布比卡因 心脏毒性 预先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中miR-106b^25基因簇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叶敏华 张安玲 +3 位作者 王坤 吴淼经 黄强 祝新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1-285,共5页
目的:检测胶质瘤细胞系及组织中miR-106b^25基因簇成员miR-106b、miR-93、miR-25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不同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及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标本中miR-106b^25基因簇成员miR-106b、miR-93和miR-25的... 目的:检测胶质瘤细胞系及组织中miR-106b^25基因簇成员miR-106b、miR-93、miR-25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不同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及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标本中miR-106b^25基因簇成员miR-106b、miR-93和miR-25的表达水平。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含不同病理级别及瘤旁正常脑组织的胶质瘤组织芯片中miR-106b^25基因簇成员的表达情况,进而分析该簇miRNAs的表达与胶质瘤病理级别的相关性。结果:以正常脑组织表达量为基准,3种miRNA在所有检测细胞系中均有增高的趋势。收集43例胶质瘤标本中,RT-PCR结果显示,随着肿瘤病理级别的升高,3种miRNA在各组中的平均表达量也逐步升高。其中,miR-106b(F=4.479,P=0.018)和miR-93(F=3.493,P=0.040)各组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miR-25表达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F=2.766,P=0.07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3种miRNA的表达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低级别肿瘤。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3种miRNA的表达信号强度分布均与胶质瘤的WHO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在miR-106b、-93、-25中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s=0.617(P<0.001)、rs=0.438(P<0.001)、rs=0.463(P<0.001)。结论:miR-106b^25在胶质瘤中表达呈不同程度增高,并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06b-25 miRNA表达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艳霞 吴险峰 +3 位作者 房向东 秦晓华 黄翀 涂卫平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 EPO)对高糖诱导的正常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诱导组(高糖终浓度为30mmol/L)、甘露醇对照组(甘露醇浓度为24...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 EPO)对高糖诱导的正常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诱导组(高糖终浓度为30mmol/L)、甘露醇对照组(甘露醇浓度为24.5 mmol/L)、rh EPO对照组(rh EPO终浓度为20 U/m L)、不同浓度rh EPO干预组(高糖终浓度为30 mmol/L+rh EPO终浓度分别为5、10、20 U/m L)及Rho激酶抑制剂(Y27632)组(Y27632终浓度为30μmol/L+高糖终浓度为30 mmol/L),各组均刺激24 h。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HK-2细胞Rho A、ROCK1 m RNA的表达;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凋亡。结果高糖诱导组Rho A及ROCK1m 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不同浓度rh EPO干预组Rho A m RNA及ROCK1 m RNA的表达较高糖诱导组显著减少(P<0.05),高糖诱导组及不同浓度rh EPO干预组Rho A m RNA与ROCK1 m RNA表达呈正相关。rh EPO可明显促进HK-2细胞增殖(P<0.05),而高糖可诱导正常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加入不同浓度rh EPO或Y27632干预后,其凋亡明显受抑制(P<0.05),且在实验rh EPO浓度范围内,rh EPO促进增殖及抑制凋亡的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 rh EPO可促进高糖诱导的HK-2细胞增殖,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阻断Rho A/ROC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RHO相关激酶类 HK-2细胞 高糖 RhoA/ROC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热应激对脾脏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长文 蔡成行 +2 位作者 李光明 马景胜 傅华群 《新医学》 2009年第6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轻度热应激对脾脏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鼠脾脏巨噬细胞,将细胞置于41℃恒温箱中,使细胞轻度热应激,1h后恢复到37℃,分别在应激后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杀伤活性... 目的:探讨轻度热应激对脾脏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鼠脾脏巨噬细胞,将细胞置于41℃恒温箱中,使细胞轻度热应激,1h后恢复到37℃,分别在应激后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杀伤活性和趋化作用。结果:轻度热应激后,脾脏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杀伤活性和趋化作用均比应激前明显加强(P〈0.05—0.01),60min后到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结论:轻度热应激对脾脏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巨噬细胞 脾脏 免疫 吞噬 杀伤 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栓治疗中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人强 程晓曙 +7 位作者 苏海 吴清华 吴延庆 洪葵 姜醒华 徐劲松 程应樟 李运德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S1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抗栓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 预防作用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泮托拉唑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患者 低分子肝素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部皮下注射曲安奈德引起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娟 游志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2252-2252,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曲安奈德 皮下注射 额部 阿司匹林肠溶片 右眼视力 视力突然下降 硝酸甘油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对不同年龄段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春江 刘昊 +1 位作者 熊吉信 袁庆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051-3052,306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与不同年龄段患者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诊治的13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分布分为3组,即40~<56岁为A组,56~<66岁为B组,≥66岁为C组,分别测定并比较3组患者总胆固醇(... 目的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与不同年龄段患者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诊治的13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分布分为3组,即40~<56岁为A组,56~<66岁为B组,≥66岁为C组,分别测定并比较3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斑块性质。结果 B组和C组患者TG、FIB显著高于A组,HDL显著低于A组,B组和C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不稳定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及FIB与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中老年患者较其他年龄段患者而言,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程度更为严重且以不稳定性斑块居多。因此,对于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患者,可通过测定血脂及FIB水平对疾病进行早期防治及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高表达与骨肉瘤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青松 尹旭 +5 位作者 徐文硕 金宝城 吴建龙 文颂 俞炎平 王荣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3112-3119,共8页
目的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高表达与骨肉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建库至2015年11月公开发表的骨肉瘤相关临床研究,语种限定为中英文。按照文献纳入和排... 目的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高表达与骨肉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建库至2015年11月公开发表的骨肉瘤相关临床研究,语种限定为中英文。按照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研究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MMP-2高表达与骨肉瘤预后关系的OR(95%CI),并进行发表偏倚检验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篇临床研究、1 180例受试者,其中包括MMP-2阳性骨肉瘤658例和MMP-2阴性骨肉瘤284例,MMP-2阳性良性骨肿瘤和肿瘤旁组织45例,MMP-2阴性良性骨肿瘤和肿瘤旁组织1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MMP-2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合并OR值为27.07〔95%CI(8.12,90.31),P=0.001〕;MMP-2高表达与骨肉瘤高外科Ennecking分期、肺转移、软组织浸润相关,合并OR值分别为7.54〔95%CI(4.38,13.00),P<0.001〕、4.78〔95%CI(2.02,11.34),P<0.001〕、5.74〔95%CI(2.58,12.80),P<0.001〕;MMP-2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发病部位无明显相关性,合并OR值分别为1.06〔95%CI(0.90,1.24),P=0.955〕、1.54〔95%CI(0.97,2.43),P=0.915〕、1.30〔95%CI(0.86,1.95),P=0.955〕、1.22〔95%CI(0.56,2.65),P=0.885〕。敏感性分析提示各项统计结果可信。结论 MMP-2高表达与骨肉瘤高外科Ennecking分期、肺转移和软组织浸润有关,是骨肉瘤预后重要不利因素。进一步大型临床试验有助于证实本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2 预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telman综合征伴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1例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燕 赖晓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17-117,共1页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 二氧化碳分压 标准碳酸氢根 实验室检查 血气分析 血红蛋白 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时机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左室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红梅 温宁笑 徐劲松 《武警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582-584,587,共4页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syndrome,NSTE—ACS)患者在不同时间窗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左室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NSTE.ACS入院且...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syndrome,NSTE—ACS)患者在不同时间窗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左室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NSTE.ACS入院且符合条件入组的患者101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早期(24—48h)介入治疗组(49例)和延迟(≥48h)介入治疗组(52例)。比较患者的基本临床特点、冠脉病变情况、治疗经过及结果,术前左室舒张末径(left ventn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来评价不同的介入治疗时间窗对术后生活质量、患者心功能及心肌重构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冠脉病变特点、LVDd、LVEF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80d早期介入治疗组与延迟介入治疗组LVDd[(50.83±5.02)vs(52.15±4.79)]、LVEF[(60.98±7.06)vs(57.24±7.08)]相比,早期介入治疗组明显优于延迟介入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延迟介入治疗相比,早期介入治疗有利于急性NSTE-ACS的左室功能恢复,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不同时间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误诊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人强 程晓曙 +6 位作者 吴清华 吴延庆 洪葵 姜醒华 程应樟 李运德 陈琦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S1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 左心室流出道 急诊 误诊 胸痛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介导受体靶向卵巢癌SKOV3细胞量子点体外成像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聂丽菊 许恒毅 +3 位作者 叶称连 黄小林 刘雯婷 傅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研制一种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S)介导叶酸受体(FR)靶向量子点(QD)荧光探针,初步验证其靶向性及信号放大效应。方法:采用活泼酯法,将链霉亲和素(SA)与QD共价偶联制备QD-SA并对其物理特性进行验证;采用活泼酯法以牛血清蛋白为载体合... 目的:研制一种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S)介导叶酸受体(FR)靶向量子点(QD)荧光探针,初步验证其靶向性及信号放大效应。方法:采用活泼酯法,将链霉亲和素(SA)与QD共价偶联制备QD-SA并对其物理特性进行验证;采用活泼酯法以牛血清蛋白为载体合成生物素化叶酸(FA)。通过生物素化FA与QD-SA结合制备BAS介导叶酸受体(FR)靶向QD探针,比较该探针对卵巢癌SKOV3细胞及FR表达阴性的肺癌A549细胞的识别情况,并验证其靶向特异性;对比该探针在生物素化FA孵育1、4 h时成像的效果;比较该探针与未经BAS介导的QD-FA探针在不同孵育时间对卵巢癌SKOV3细胞成像的差异。结果:BAS介导FR靶向QD探针可特异性识别FR表达阳性的卵巢癌SKOV3细胞,且孵育4 h较1 h荧光信号明显增强,同等条件下其产生的荧光强度较未经BAS介导的QD-FA探针明显增强。结论:制备了一种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BAS介导FR靶向QD探针,该探针在卵巢癌早期诊断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 叶酸量子点 卵巢癌细胞 体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素贞 洪葵 《新医学》 2011年第4期269-271,共3页
心力衰竭易并发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约85%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的心源性猝死是由室性恶性心律失常所致,但其发病机制一直不详。近年的研究进展,从多方面阐述了其发生机制。临床医生了解心力衰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研究进展,可以及早... 心力衰竭易并发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约85%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的心源性猝死是由室性恶性心律失常所致,但其发病机制一直不详。近年的研究进展,从多方面阐述了其发生机制。临床医生了解心力衰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研究进展,可以及早发现并处理心力衰竭性心律失常,从而降低心力衰竭性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进一步减少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恶性心律失常 心源性猝死 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