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昌市某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余学如 余小辉 涂小云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660-663,共4页
目的了解南昌市第九医院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南昌市第九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网报的抗菌药物227例ADR信息,从患者过敏史和家族史、性别与年龄、涉及药品、发生时间、累及器官/系统、关联性及转归等方面... 目的了解南昌市第九医院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南昌市第九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网报的抗菌药物227例ADR信息,从患者过敏史和家族史、性别与年龄、涉及药品、发生时间、累及器官/系统、关联性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过敏史和家族史不详的比例较高;男女比例为4.5:1,21-60岁患者ADR发生比例约占80%;注射用两性霉素B、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占据前3位;用药5d内所发生的ADR超过全部的一半;累及皮肤的ADR也超过全部的一半;ADR“肯定”与某种或联合用药有关的病例占比不到10.00%,ADR大多能好转或痊愈。结论作为专科医院,该医院ADR发生在性别和涉及药品方面有其鲜明特点,这为今后分析专科性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传染病医院 专科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南昌地区急性肝衰竭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谢能文 涂慧敏 +1 位作者 何金秋 熊墨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分析江西省南昌地区急性肝衰竭(ALF)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并且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在评估ALF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南昌地区47例成年AL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因、临床特征、... 目的分析江西省南昌地区急性肝衰竭(ALF)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并且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在评估ALF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南昌地区47例成年AL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因、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转归等。结果导致南昌地区ALF的病因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最为常见,占本组患者的40.4%(19/47),其次为药物引起10例(21.3%),其中抗结核药引起4例,中草药引起3例,抗肿瘤药引起2例,解热镇痛药引起1例;HBV+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6.4%),妊娠急性脂肪肝1例,热射病2例,毒蕈中毒2例,病因不明5例(10.6%)。本组患者死亡34例,病死率为72.3%。ALF存活组与死亡组在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甲胎蛋白、血氨、MELD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评分越高,病死率亦越高,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MELD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1,当取Cut-off值为30.2分时,把47例患者分为MELD评分≤30.2和>30.2分两组,两组病死率比较,MELD评分≤30.2分组的病死率较低。结论南昌地区HBV感染是导致ALF的首要原因,MELD评分对评估ALF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地区 急性肝衰竭 病因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1870例HIV/AIDS病人及合并HBV HCVTP感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绛青 胡塔 +1 位作者 朱冬红 郑璐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936-939,共4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人(AIDS)及合并HBV、HCV及梅毒螺旋体(T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感染程度与CD4的关系,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九医院2003年1月至2018年7月HIV门诊和住院AIDS病人,收集性...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人(AIDS)及合并HBV、HCV及梅毒螺旋体(T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感染程度与CD4的关系,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九医院2003年1月至2018年7月HIV门诊和住院AIDS病人,收集性别、年龄、职业、感染途径等基本情况,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HBV、HCV及TP感染及严重程度等情况。结果 1870例患者中,男74.8%(1400例),女25.2%(471例),平均年龄38.5岁(7-86岁);性传播占93.9%(1757例),其中异性52.7%(987例),同性41.1%(770例),职业中农民及外出务工人员52.9%(991例),CD4<200个/μl48.8%(914例),HBsAg阳性率12.1%(227例),HBV-DNA阳性率41.4%(94例),合并HBV的性、静脉吸毒和不确定途径传播组与母婴传播和输Ⅷ因子组有差异,P<0.05;抗HCV阳性率2.4%(46例),HCV-RNA阳性率30.4%(14例),合并HCV感染的静脉吸毒和输Ⅷ因子与其他传播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合并HBV、HCV感染90%患者CD4<350个/μl,疾病严重程度和CD4<200个/μl与CD4在200-350个/μl有差异,P<0.05;合并TP阳性率9.5%(178例),同性与异性有显著性差异,P<0.001;RPR滴度>1:8占37.3%(56例)CD4均<350个/μl,神经梅毒2例CD4<100个/μl。结论男性青壮年、农民及外出务工人员是HIV主要的感染人群,同性感染更年轻;性途径是主要的传播方式,HIV/AIDS合并HBV、TP感染率较高,静脉吸毒合并HCV感染率高;合并HBV、HCV、TP感染愈严重CD4愈低,AIDS进展更快。需积极干预,加强HIV的HBV、HCV和TP率筛查,优选抗病毒方案,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AIDS病人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梅毒螺旋体 共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部分地区慢性HBV感染的家族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徐龙 吴敏 +4 位作者 邹鲁 朱龙川 范声春 张伟 徐贞秋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831-832,843,共3页
目的分析江西部分地区慢性HBV感染的家族聚集性特点。方法收集167个家族907例家庭成员HBV感染的情况分析。结果 907例研究对象血清HBs Ag阳性率为48.7%。母亲、父亲、父母亲HBs Ag阳性家族中HBs Ag阳性率分别为49.7%、39.9%、60.2%(两... 目的分析江西部分地区慢性HBV感染的家族聚集性特点。方法收集167个家族907例家庭成员HBV感染的情况分析。结果 907例研究对象血清HBs Ag阳性率为48.7%。母亲、父亲、父母亲HBs Ag阳性家族中HBs Ag阳性率分别为49.7%、39.9%、60.2%(两两比较P<0.05)。≤10岁年龄组HBs Ag阳性率为14.9%,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P<0.01)。乙型肝炎家族聚集HBs Ag阳性率地区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岁年龄组乙肝疫苗联合HBIG与单纯接种乙肝疫苗的HBs Ag阳性率分别为4.2%、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西地区慢性HBV感染呈高度家族聚集性,≤10岁年龄组HBs Ag阳性率最低;父母亲HBs Ag阳性家族中慢性HBV感染比例高;乙肝疫苗联合HBIG可降低HB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慢性 家族聚集性 流行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地区97例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淑梅 周婷 +2 位作者 谢淑华 黄艳霞 陈宏义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395-397,共3页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7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例输入性疟疾患者实验室确诊病例81例,其中间日疟20例,恶性疟疾病34例,恶性疟...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7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例输入性疟疾患者实验室确诊病例81例,其中间日疟20例,恶性疟疾病34例,恶性疟间日疟混合感染8例,卵形疟1例,未分型18例。输入性疟疾患者主要为男性(94.85%);病例职业居前是农民61例(62.89%),工人20例(20.62%),两者累计占83.51%。输入地绝大多数是非洲(96.91%)。所有病例均有发热,畏寒寒战症状明显(92.78%);大部分病例在就诊10d内诊断为疟疾(83.51%)。治愈94例(96.91%),死亡1例(1.03%)。结论 97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以非洲输入的恶性疟为主。加强输入病例监测、提高早期诊治率,能有效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性疟疾 流行病学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诊断标志物的研究
6
作者 黄美玲 章春平 +2 位作者 李小广 陶欣 王淑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4期541-545,共5页
目的:比较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者与健康对照(HC)者蛋白质组学差异表达情况,寻找LTBI新型诊断标志物。方法:采用DIA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两组差异表达蛋白质,并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差异蛋白进行分析。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 目的:比较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者与健康对照(HC)者蛋白质组学差异表达情况,寻找LTBI新型诊断标志物。方法:采用DIA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两组差异表达蛋白质,并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差异蛋白进行分析。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验证,并评估该潜在生物标志物在LTB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共发现88个蛋白质具有差异性表达,其中32个表达上调(FC>1.5,P<0.05),56个表达下调(FC<0.7,P<0.05)。结合GO、KEGG、COG、互作网络分析,差异表达蛋白(GRK2、PLA2G7和ADAMTSL4)被筛选为LTBI的潜在生物标志物。ELISA结果显示:LTBI组的GRK2、PLA2G7与HC组、其他肺部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K2和PLA2G7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6和0.756,灵敏度分别为0.667和0.722,特异度分别为0.917和0.833。结论:本研究将DIA技术与ELISA验证相结合,获得了2种新的LTBI诊断生物标志物(GRK2和PLA2G7),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LTBI的诊断中有较好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蛋白质组学 标志物 潜伏感染 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日本老年介护事业的发展展望江西老年护理发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邹龙珍 《全科护理》 2010年第29期2716-2717,共2页
通过在日本冈山旭川庄为期26d的"老年介护师资培训"的研修,了解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和内容,认为日本老年介护保险制度非常完善,老年介护设施发展迅速,介护人员敬业等,我省(江西)老年护理值得借鉴和学习,并探讨完善具有我省老年... 通过在日本冈山旭川庄为期26d的"老年介护师资培训"的研修,了解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和内容,认为日本老年介护保险制度非常完善,老年介护设施发展迅速,介护人员敬业等,我省(江西)老年护理值得借鉴和学习,并探讨完善具有我省老年医疗保障相关配套政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老年介护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儿童耳聋患者的耳聋基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刘会华 沈佳 +4 位作者 杜琴 闵亮 周红平 柯江维 刘发娣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225-227,234,共4页
目的进一步完善本地区儿童耳聋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江西儿童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的特点。方法提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基因组DNA,采用博奥晶芯九项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对常见的4个耳聋基因(GJB2、GJB3、... 目的进一步完善本地区儿童耳聋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江西儿童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的特点。方法提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基因组DNA,采用博奥晶芯九项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对常见的4个耳聋基因(GJB2、GJB3、SLC26A4以及线粒体12S r RNA)的9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对197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的耳聋基因筛查数据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7例聋病患儿中,检测到28例患儿耳聋基因突变携带(14.21%),其中检出GJB2基因突变16例(8.12%),包括GJB2-235del C纯合突变4例(2.03%),GJB2-235del C/GJB2-176del 16复合杂合突变1例(0.51%),GJB2-235del C/GJB2-299del AT复合杂合突变1例(0.51%),GJB2-235del C单杂合突变9例(4.57%),GJB2-299del AT单杂合突变1例(0.51%);检出SLC26A4基因突变11例(5.58%),其中SLC26A4-IVS7-2 A>G纯合突变3例(1.52%),SLC26A4-2168 A>G纯合突变1例(0.51%),SLC26A4-IVS7-2 A>G单杂合突变7例(3.55%);线粒体12S rRNA突变1例(0.51%),为12S rRNA 1555均质突变型。结论 4个常见的致聋基因中,江西省儿童聋病患者GJB2 235 del C基因突变携带率最高,SLC26A4IVS7-2A>G基因突变携带率次之;耳聋基因筛查可以为遗传性耳聋患儿提供早期诊断、及时干预以预防由聋致哑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基因 GJB2基因 SLC26A4基因 12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江西省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结果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赖启南 李雯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485-486,490,共3页
目的分析江西省地区登革热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登革热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8月-10月收治的76例登革热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登革热患者的一般流行病学特征、临床... 目的分析江西省地区登革热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登革热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8月-10月收治的76例登革热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登革热患者的一般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这些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76例本地登革热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94.7%)、乏力(73.7%)、畏寒(55.3%)、皮疹(31.6%)、头痛/头晕(30.3%)和全身酸痛(27.6%);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15.8%)、腹泻(7.9%)和咳嗽(6.6%)等症状。76例登革热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特点为白细胞减少(73.7%)、血小板减少(56.6%)、中性粒细胞减少(64.5%)、ALT和AST升高(53.9%,64.5%)、乳酸脱氢酶升高(71.1%),部分患者出现HCT降低(27.6%)、CRP升高(27.6%)、总蛋白降低(31.6%)、电解质紊乱、肌酸激酶升高(43.4%),另有少部分患者出现白蛋白降低(14.5%)、尿素和肌酐升高(11.8%,13.2%)。结论 2019年江西省本地登革热发病高峰期为9月,以南昌市、樟树市及吉安市为主要区域,发病年龄以18-60岁为主,男女比例接近,以发热、乏力、畏寒、皮疹、头痛/头晕和全身酸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减少,ALT、AST和乳酸脱氢酶升高、血清钾和血清钙降低,所有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登革热 临床特征 检验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人事档案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0
作者 辜向英 罗莎琴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4期37-37,共1页
人事档案是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以及德能勤绩综合素质的直接记载,它的作用在于为人事管理工作服务,是全面了解人才、选拔人才的基础。是领导者决定用人的重要参考依据。人事档案管理又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的发展赋... 人事档案是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以及德能勤绩综合素质的直接记载,它的作用在于为人事管理工作服务,是全面了解人才、选拔人才的基础。是领导者决定用人的重要参考依据。人事档案管理又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的发展赋予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新的内涵,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必须实现现代化,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事档案 人力资源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式下医院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
11
作者 辜向英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8年第7期136-136,共1页
本文就从分析医院图书馆的现状着手,查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并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浅谈新形式下医院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 医院图书馆 对策 生存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传染病医院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方式
12
作者 辜向英 《管理观察》 2010年第18期44-44,共1页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宗旨,建设“人性化服务”图书馆是当今世界图书馆界发展的方向之一,本文阐明了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内涵,分析了医院图书馆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必要性,并从多方面探索了传染病图书馆进行人性化服务的方式。
关键词 传染病医院图书馆 人性化服务 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肺癌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黄美玲 陶欣 +1 位作者 章春平 王淑梅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1期1854-1857,共4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与肺癌之间的关系、发病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特征和诊治,为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早期发现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通过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2例肺结核合并肺癌,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2例患者抗酸染色(+)、肺组织HE... 目的探讨肺结核与肺癌之间的关系、发病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特征和诊治,为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早期发现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通过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2例肺结核合并肺癌,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2例患者抗酸染色(+)、肺组织HE染色均见肿瘤细胞,瘤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丰富、嗜酸性,核圆形、卵圆形,核大深染;免疫组化示CK-pan、CK5/6、TTF-1、Ki-67均为阳性。结论肺结核和肺癌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肺结核会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慢性炎症、免疫功能异常、药物因素、瘢痕组织相关。癌症本身所具有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抗癌治疗也可能会增加肺结核的发生风险。快速明确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预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肺癌 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妇女确诊HIV感染时母婴传播忧虑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14
作者 黄平兰 涂玉婷 余甜甜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9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究妊娠期妇女确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时母婴传播的忧虑心理。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10例HIV感染妊娠期妇女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 目的探究妊娠期妇女确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时母婴传播的忧虑心理。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10例HIV感染妊娠期妇女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编码、归纳,然后提炼出忧虑心理的具体表现。结果妊娠期妇女确诊HIV感染时母婴传播忧虑心理可分为3个种类及9种表现,分别为确诊后对传播不确定性的恐惧(对阻断效果存疑、担心药物影响婴儿、对死亡的恐惧),对亲属和社会的关注(婚姻维系、亲朋疏离、社会歧视),对治疗维系和未来生存的担忧(经济负担加重、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受限、孩子成长受阻)。结论妊娠期妇女确诊HIV感染时产生的母婴传播忧虑心理有多种表现,结合各种表现产生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以缓解患者的忧虑心理,增强治疗效果,保护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妊娠期妇女 母婴传播 忧虑心理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20
15
作者 何金秋 陈川英 +3 位作者 邓见廷 祁红霞 张小青 陈绛青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症肝炎(重肝)的疗效和血浆置换(PE)、血浆吸附(PP)、血液灌流(DHP)治疗重肝的适应证。方法:治疗组64 例,对照组60 例。2 组病例内科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ALS...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症肝炎(重肝)的疗效和血浆置换(PE)、血浆吸附(PP)、血液灌流(DHP)治疗重肝的适应证。方法:治疗组64 例,对照组60 例。2 组病例内科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ALSS治疗,其中PE每次置换40~60 m l/kg 异体同型等量血浆;PP每次交换100~150 m l/kg 血浆;DHP每次交换170~250 m l/kg 全血量,2~7 日治疗1 次,直到病情稳定好转。结果:治疗组共计治疗168 例次,平均2.6 次,存活44 例,存活率68.75% ;对照组存活28 例,存活率46.67% (P< 0.01)。治疗组早、中、晚期存活率分别为85.71% 、76.47% 和52.17% ,PE、PP和DHP治疗存活率分别为73.81% 、66.67% 和50.00% 。结果显示PE适合中毒症状严重的各型重肝,PP宜用于严重胆汁淤积的重肝,DHP以降低NH3 为主,适宜高氨血症和肝性脑病的治疗。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24 例次(15.58% ),经对症处理不良反应均能缓解。结论:ALSS治疗重症肝炎能有效清除体内病理成分,包括血清总胆红素、血氨、肿瘤坏死因子和内毒素等,提高存活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人工肝支持系统 血浆置换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评价8种原发性肝癌实验室诊断指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7
16
作者 孙华宝 叶德强 +3 位作者 曹立 梁青 吕定英 陈国栋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650-2653,共4页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探讨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血清铁蛋白(SF)、a-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实验室诊断指标在诊断原发性肝癌(PHC)中临...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探讨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血清铁蛋白(SF)、a-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实验室诊断指标在诊断原发性肝癌(PHC)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预装有耦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琼脂糖微量离心柱分离AFP-L3,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酶速率法对175例各型肝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上述实验室指标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对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AFP、AFP-L3、CA199、CEA、SF、AFU、GGT、AL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1、0.894、0.724、0.730、0.654、0.807、0.884、0.763;AFP、AFP-L3、CEA、AFU、GGT诊断指标,PHC组与其他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项指标中以AFP-L3的AUCROC最大,诊断价值最高;系列试验中以AFP+AFP-L3+GGT作为确诊PHC,平行试验中以AFP/AFP-L3/CEA作为排除PHC较好的组合项目;ROC分析结合logistic回归简单有效,尤其适用于多指标联合诊断试验的分析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异质体 实验室诊断 LOGISTIC回归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3
17
作者 邓茜 肖影群 +10 位作者 邹正宇 章萍 钟青梅 雷延昌 谢南 梁青 熊晓晴 朱龙川 邬芳玉 王武 姚迪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592-2595,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的变化情况。方法慢性乙肝患者30例(干扰素组),经干扰素α1b(50μg)治疗6个月;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肝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10例...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的变化情况。方法慢性乙肝患者30例(干扰素组),经干扰素α1b(50μg)治疗6个月;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肝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10例(正常对照组);尸检正常肝组织10例(尸检组)。采集干扰素组和正常对照组6个月前后的抗凝外周血,收集干扰素组抗病毒前和尸检组的肝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的频率(Treg/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Foxp3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Foxp3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HBV DNA的相关性。结果干扰素组治疗前Treg的频率为(1.18±0.4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55±0.13)%(P<0.01),Treg的频率与ALT、AST的变化均呈正相关(r=0.69、0.72,均P<0.01),而与HBV DNA无明显的相关性(r=-0.06,P>0.05);干扰素组治疗6个月后Treg的频率为(0.74±0.19)%,明显低于治疗前。免疫组化和RT-PCR可以对该结果鉴定和印证。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Treg的频率升高,干扰素α1b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Treg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CD4+CD25+Foxp3+ 免疫表型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妊娠全程替比夫定治疗的疗效及母婴阻断的有效性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芳 涂相林 +4 位作者 陈川英 程全红 李欣 林学 幸泽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6-639,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妇女妊娠全程使用替比夫定(Ld T)抗病毒的疗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CHB妇女64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33例。两组婴儿均接受标准免疫预防,人工喂养。观察整个孕期生化、HBV标志物、HBV...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妇女妊娠全程使用替比夫定(Ld T)抗病毒的疗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CHB妇女64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33例。两组婴儿均接受标准免疫预防,人工喂养。观察整个孕期生化、HBV标志物、HBVDNA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检测婴儿出生时、1、6及12月龄时HBVDNA、HBs Ag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孕24周及分娩前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孕12、24周及分娩前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48.39%vs.3.03%(P=0.000)、83.87%vs.6.06%(P=0.000)、90.32%vs.6.25%(P=0.000);两组婴儿在出生时HBs Ag阳性率是12.90%vs.37.50%(P=0.025),出生后1、6、12个月均为0 vs.18.75%(P=0.035);HBVDNA阳性率在出生时是0 vs.21.88%(P=0.018)、出生后1、6、12个月均为0 vs.18.75%(P=0.035)。两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HB患者妊娠全程使用Ld T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可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妊娠 替比夫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1年内再出血及其预测指标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龙川 文卓夫 +1 位作者 徐龙 林颖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441-2444,共4页
目的研究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1年内再出血情况及其预测指标,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1年随访,分析其再出血、预防再出血治疗措施等情况,先后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 目的研究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1年内再出血情况及其预测指标,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1年随访,分析其再出血、预防再出血治疗措施等情况,先后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究再出血具有显著影响的预测指标。结果 192例患者均获随访,再出血前静脉曲张程度:轻度19例(9.9%),中度29例(15.1%),重度144例(75.0%)。全组总再出血率52.6%。轻中度静脉曲张者,各预防治疗组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静脉曲张者,手术组再出血率低于药物组、无预防组及内镜组,联合组再出血率低于药物组、无预防组、内镜组及介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小板、重度静脉曲张及联合预防治疗是再出血的预测指标,其中联合预防治疗是保护性因素。结论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后1年内再出血率较既往明显下降。预防再出血的治疗措施中,单一治疗可能疗效有限,建议首选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胃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曲张 再出血 预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败酱草提取物耐缺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万国兰 李洪亮 +1 位作者 杨庆春 曾靖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30-1131,共2页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草提取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方法常压耐缺氧法、断头喘息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结果白花败酱草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常压耐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显著性延长断头小鼠的喘息时间;显著延长脑缺氧时间。结论白花败酱草...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草提取物对小鼠耐缺氧作用。方法常压耐缺氧法、断头喘息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结果白花败酱草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常压耐缺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显著性延长断头小鼠的喘息时间;显著延长脑缺氧时间。结论白花败酱草提取物具有显著的耐缺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败酱草 耐缺氧 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