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理工科院校学生心理咨询问题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莉
周小金
-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中国(赣州)
-
出处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4期399-401,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理工科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分布规律。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记录(共12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理工科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情感和人际关系问题比例最高,其次为情绪、学业和考研就业问题。咨询问题存在性别、年级差异。结论理工科学生心理问题有性别和年级差异,需根据不同的性别特点、不同的年级,采取有针对性、灵活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措施。
-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学生
心理咨询
情感问题
人际交往问题
-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counseling
Love problem
Interpersonal relation problem
-
分类号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理工科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李莉
罗佳
毕来峰
-
机构
中国.江西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赣州市第三中学
-
出处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48-149,共2页
-
文摘
目的为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本研究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某理工科院校3327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7.96%的新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新生其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与06年新生心理普查结果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07级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一般。
-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大学生人格问卷
-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gy University
Freshmen
Mental health
UPI
-
分类号
R395.6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R167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理工科院校新生SCL-90测查与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马蓉
曾智斌
郭修凤
刘晓军
-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
出处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40-42,共3页
-
基金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XL1009)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编号:09YB439)
-
文摘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理工大学2009级3842名新生进行调查,探析理工类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能够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临床心理干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高达12.50%,较2007、2008级新生明显提高,其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状尤为突出;女生、独生子女、文科类和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该理工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须引起高度重视。
-
关键词
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90项症状清单
-
分类号
G448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维也纳心理测试系统在运动心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 4
-
-
作者
王卫兵
段忠阳
-
机构
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体育系
江西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
出处
《科学之友》
2007年第02B期86-87,共2页
-
文摘
在回顾我国已有运动心理学测量计算机化尝试的基础上,结合维也纳心理测试系统(Vienna Test System)若干分测验的理论构想与技术路线,探讨了心理测试的计算机化在今后运动心理学领域内的应用前景和应注意的问题。
-
关键词
心理测试
计算机化
运动心理学
-
Keywords
psychological test
computerize
sports psychology
-
分类号
G841.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抑郁状态下大学生自我污名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郭修凤
吴四德
曾智斌
黄传昊
-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江西省赣州市第八中学
-
出处
《校园心理》
2023年第1期38-43,共6页
-
基金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ZZX20137)
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20DJQN017)
江西理工大学党建研究项目(DJXM2020005)。
-
文摘
目的调查抑郁大学生自我污名现状,从高等院校管理者的角度对如何降低抑郁自我污名提出对策。方法2022年1月选取某高等院校107名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状态的大学生进行抑郁自我污名量表匿名测量。结果在抑郁自我污名体验、保密性、刻板印象认同3个维度得分中,最高的是保密性维度,其次是污名体验维度,最低的是刻板印象认同维度;抑郁复发的大学生在刻板印象认同维度上得分高于首次发病的大学生(P<0.05);家庭来源地是农村的抑郁大学生在总分、污名体验、刻板印象维度上得分高于来自城市的抑郁大学生(P<0.05);不同病程的抑郁大学生在自我污名总分、污名体验、保密性和刻板印象4个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学科的抑郁大学生在自我污名总分、污名体验和保密性3个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的抑郁大学生在总分、污名体验和刻板印象3个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学生抑郁自我污名总体上得分偏高,并在不同人口学统计变量上存在差异,高等院校管理者应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并整合专业医院、家长等资源,有效减轻大学生抑郁自我污名。
-
关键词
抑郁
大学生
自我污名
心理疾病污名
-
Keywords
Depression
University students
Self-stigma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试论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9
- 6
-
-
作者
马蓉
-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8-41,共4页
-
文摘
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作出积极评价时的一种自我愉悦的精神状态。近年来,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无不把对教师职业生存状况及其生命质量的提高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问题。农村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教育资源贫乏,教师幸福感缺失严重。然而农村教师却在数量上占据着教师的主体,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影响其工作热情和身心健康,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甚至关系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成败。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从加强政府的"平衡"作用,增强学校主阵地的"强化"作用,发挥农村教师自身"能动"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以期为改进农村学校的管理,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并为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
关键词
农村教师
职业幸福感
缺失
提升策略
-
分类号
G443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