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联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患者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谢金锋 张潇然 《中国伤残医学》 2025年第4期51-55,共5页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联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6月于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血管内介入栓...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联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6月于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小板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小板聚集指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27%,低于对照组的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3%,与对照组的9.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联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患者的效果良好,可改善其神经功能,降低血小板聚集参数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替格瑞洛 临床疗效 血小板功能
原文传递
脑出血并发脑白质低密度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罗曙辉 黄国骥 +1 位作者 谢金锋 钟琰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8期3106-3109,共4页
目的:探究脑出血(CH)并发脑白质低密度(LA)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CH患者,根据入院时多功能MRI检查结果是否出现合并LA现象,将患者分为合并组(n=32)与未合并组(n=48)。统计... 目的:探究脑出血(CH)并发脑白质低密度(LA)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CH患者,根据入院时多功能MRI检查结果是否出现合并LA现象,将患者分为合并组(n=32)与未合并组(n=48)。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分析结果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得出CH并发LA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史、肺部感染、血肿体积、血肿破入脑室、血肿不规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血肿体积、血肿破入脑室、血肿不规则为CH合并LA独立危险因素(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未合并组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表现以及脑出血复发情况上均显著优于合并组(P<0.05)。结论:年龄、血肿体积、血肿破入脑室、血肿不规则均与CH合并LA密切相关,且CH合并LA患者预后不良情况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白质低密度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吸痰液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凤莲 陈丽华 +4 位作者 陈婷 钟玉萍 刘晓霞 方秋红 谢地发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总结量化吸痰液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外科2012-2017年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268例,根据吸痰方式分为量化吸痰组和常规吸痰组,每组134例,两组采用同样的吸痰手法,严格控制吸痰的安全时间(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常... 目的总结量化吸痰液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外科2012-2017年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268例,根据吸痰方式分为量化吸痰组和常规吸痰组,每组134例,两组采用同样的吸痰手法,严格控制吸痰的安全时间(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常规吸痰组每2小时吸痰1次,采用"痰多、痰中、痰少"描述痰液量;量化吸痰组对吸痰液进行量化评估和记录,吸痰时观察吸痰管内有无痰液,从而判断吸痰的终止时间,用数字代号标识记录吸痰量。结果量化吸痰组吸痰次数(9.5±1.2)次,吸出血性痰液发生率(10±3)%,明显低于常规吸痰组的吸痰次数(12.0±4.8)次和吸出血性痰液发生率(26±7)%,差异有显著性(P<0.05)。量化吸痰组吸痰操作时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98±2)%、心率(108±5)次/分,明显优于常规吸痰组的脉搏血氧饱和度(95±6)%、心率(128±12)次/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量化吸痰法能严格控制吸痰技术操作的安全时限,减少吸痰并发症,有效提高患者的气道护理质量与安全,客观地知晓患者每次的吸痰量,做到"按需"吸痰,提高了医生对护士吸痰操作技术的满意度,为医生提供了客观的诊疗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液 量化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恶性脑膨出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易仁辉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恶性脑膨出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3年4月21例因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恶性脑膨出后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持续...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恶性脑膨出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3年4月21例因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恶性脑膨出后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对患者恶性脑膨出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21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经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后恶性脑膨出得到缓解,5例患者拔除腰穿引流管后动态复查CT后考虑脑积水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恢复良好/中残(GOS 4-5分)13例(62%);重残/长期昏迷(GOS 2-3分)8例(38%);死亡(GOS 1分)0例。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恶性脑膨出患者,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引流 恶性脑膨出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群生 《医疗装备》 2016年第14期71-71,共1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3例,将93例患者根据手术实施时间分为三组,每组31例患者。患者在发病后7 h内进行手术,称为超早期组;在发病后7 h至1 d...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3例,将93例患者根据手术实施时间分为三组,每组31例患者。患者在发病后7 h内进行手术,称为超早期组;在发病后7 h至1 d内进行手术,称为早期组;患者在发病后1~2 d内进行手术,称为延期组;然后观察三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等级。结果超早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V级占87.10%(27/31),Ⅳ级占6.45%(2/31),Ⅲ级占3.23%(1/31),Ⅱ级占3.23%(1/31),患者无死亡;各级情况均明显优于早期组和延期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超早期尽快实施手术,可以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治疗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脑半球肿胀患者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群生 《医疗装备》 2016年第12期11-12,共2页
目的研究去骨瓣减压术对临床脑外伤后脑半球肿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9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标准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术后两组患者颅内压情况、并发... 目的研究去骨瓣减压术对临床脑外伤后脑半球肿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9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标准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术后两组患者颅内压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意识障碍预后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颅内压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意识障碍评分为(4.85±0.92),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6.47±0.87),P<0.05。此外,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48%)明显少于对照组(46.67%),P<0.05。结论对脑外伤后脑半球肿胀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情况,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但是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要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脑半球肿胀 去骨瓣减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疗法治疗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的应用意义
7
作者 李群生 《医疗装备》 2016年第4期20-20,共1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治疗脑外伤觉醒障碍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压氧疗法治疗,观察两组脑外伤觉醒障碍患...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治疗脑外伤觉醒障碍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压氧疗法治疗,观察两组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及脑外伤残疾评分量表(DRS)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的GCS(13.25±2.26)分、DRS(10.25±1.53)分,优于对照组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疗法治疗脑外伤觉醒障碍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有效提高患者的神经行为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疗法 脑外伤觉醒障碍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子同患巨大枕大池病例报道
8
作者 易城辉 李群生 王肇平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巨大枕大池 病例报道 父子同患 头皮挫裂伤 头部外伤 自觉症状 头皮肿胀 临床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