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胡琼清 甘志坚 王代君 《江西公路科技》 2020年第2期80-82,共3页
院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消耗的能耗约占能源消耗总量的8%,做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的管理工作对于推进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政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江西交通运输能耗管理工作实际,以研发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管理信息系统为目标,从需求分... 院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消耗的能耗约占能源消耗总量的8%,做好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的管理工作对于推进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政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江西交通运输能耗管理工作实际,以研发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管理信息系统为目标,从需求分析入手,在设计系统总体框架的基础上,梳理了交通运输能耗管理信息系统的创新点,为全省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能源消耗 系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赣江航道生态可持续性提升潜力评价
2
作者 朱俊 万穗 +2 位作者 周元 付俊 李竞 《中国水运》 2025年第6期23-25,共3页
赣江目前整体航道等级偏低,无法满足未来江西省的规划运输需求,故需尽快作出赣江航道等级提升建设工程决策。通过考虑航道开发、生态压力、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的因素,建立量化指标,进而采用航道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评估航道可持续... 赣江目前整体航道等级偏低,无法满足未来江西省的规划运输需求,故需尽快作出赣江航道等级提升建设工程决策。通过考虑航道开发、生态压力、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的因素,建立量化指标,进而采用航道生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评估航道可持续发展潜力,计算结果表明:赣江赣州至龙头山枢纽段航道等级将提升至II级和龙头山枢纽至湖口段航道规划为4.5m深水航道后,航道开发率为76.72%,距最佳航道开发80%仍有一定差距;经济效益指数提高至1.68‰;生态压力由0.62增加至0.68;增加幅度相对较小;航道生态可持续性发展指数由0.52提升至0.56,研究结果可为赣江的航道可持续性工程开发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 航道工程 航道开发率 经济效益指数 生态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3
3
作者 黄萍 刘安 +3 位作者 张林鹏 乔俊婧 赵红 任天成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3年第3期142-149,共8页
为了解江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现状,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采用系统归纳与典型解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省高速公路62对服务区污水处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发现江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采用A2O+MBR、A/O生物接触氧化、应急式A/O... 为了解江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现状,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采用系统归纳与典型解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省高速公路62对服务区污水处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发现江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采用A2O+MBR、A/O生物接触氧化、应急式A/O一体化、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和SBR法5种污水处理工艺;服务区污水处理达标率为77.4%,污水设施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致使部分服务区污水未能达标排放。并针对突出问题,从处理工艺的选择与设计、基础设施及设备升级改造、运维管理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服务区 污水处理 问题及建议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沸石对服务区污水氨氮的吸附特性试验研究
4
作者 曾波 任天成 +3 位作者 赵红 邓利智 吴永明 邓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68,共6页
从材质、投加量、固体悬浮物等方面考察了人造沸石(1#、2#)、红火山石和天然沸石四种常见吸附材料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中氨氮的去除影响。结果表明:人造沸石(1#、2#)对氨氮去除效果明显优于红火山石和天然沸石;振荡有利于提高氨氮的去... 从材质、投加量、固体悬浮物等方面考察了人造沸石(1#、2#)、红火山石和天然沸石四种常见吸附材料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中氨氮的去除影响。结果表明:人造沸石(1#、2#)对氨氮去除效果明显优于红火山石和天然沸石;振荡有利于提高氨氮的去除效率,其中80 r/min振荡速度较静置状态提升了23.57%;投加量增大,不仅能提高氨氮去除率,也可以缩短处理时间,其中,4 g/L实验组较2 g/L实验组缩短约17 h达到相似去除效果,而50 g/L实验组则在反应前1 h就可以使氨氮降至27.35 mg/L并趋近24 h时对应浓度23.95 mg/L,去除率达66.53%。污水中固体悬浮物(SS)对沸石降低氨氮效果无明显影响,但沸石具有一定的氨氮去除限度,浓度无法持续降低。进一步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表明,人造沸石1#对氨氮的反应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R^(2)>0.93,且理论吸附量q_(e)(cal)更接近实验吸附量q_(e)(exp),而热力学实验证明人造沸石1#吸附氨氮属于吸热反应(△H为3693.92 J/mol),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高速公路服务区 污水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累加算法的交通科技人员职称智能评审系统研究
5
作者 糜江 王代君 李彤 《江西公路科技》 2021年第1期81-85,共5页
本文介绍了交通科技人员职称评审管理现状,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采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交通科技人员职称评审管理中难题的思路,并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设计了一套基于加权累加算法的交通科技人员职称智能评审系统。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减少了大... 本文介绍了交通科技人员职称评审管理现状,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采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交通科技人员职称评审管理中难题的思路,并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设计了一套基于加权累加算法的交通科技人员职称智能评审系统。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减少了大量繁重的人力劳动,而加权累加算法的应用则提高了职称评审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大大提高了评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称评审 加权累加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智能航运系统构建 ——以江西省为例
6
作者 马俊 陈星 张赛飞 《中国水运》 2023年第9期50-52,共3页
内河水运一直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且展现出不可替代的趋势。智能航运是当前航运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物联网技术在智能航运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研究提出了“一网、一图、一中心、两平台”的智能物联网航运体系,通过... 内河水运一直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且展现出不可替代的趋势。智能航运是当前航运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物联网技术在智能航运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研究提出了“一网、一图、一中心、两平台”的智能物联网航运体系,通过对航道、枢纽、港口、船舶等物联网设备的感知和数据采集等,实现了对航运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调度,提高了航运安全水平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水运 物联网 智能航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试验检测技术研究
7
作者 王镜鉴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1期017-020,共4页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公路交通越发重要,促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增多。而沥青是道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材料,并且沥青路面具有防水、防腐蚀等优势,逐步成为道路工程的主要路面之一。基于这种情况,为确保道路工程质量目标达成,应当重点关注沥青...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公路交通越发重要,促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增多。而沥青是道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材料,并且沥青路面具有防水、防腐蚀等优势,逐步成为道路工程的主要路面之一。基于这种情况,为确保道路工程质量目标达成,应当重点关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试验检测技术,通过对沥青路面原材料、路面强度等检测,有利于提升道路工程沥青路面建设水平。因此,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应当认识到沥青路面施工的重要性,加强该部分的试验检测,才能掌握沥青路面施工的具体情况,以此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试验检测技术 毛体积施工相对面积 核子密度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物理场模拟的航道水运工程泥沙控制技术研究
8
作者 翁冰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109-112,共4页
鉴于航道水运工程泥沙控制技术的重要性,采用多物理场模拟方法论述泥沙运移模拟优点、已有技术应用及局限性,并对模型建立,参数设定,数值模拟方法和算法的选择,模拟结果的评价和验证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综合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有针... 鉴于航道水运工程泥沙控制技术的重要性,采用多物理场模拟方法论述泥沙运移模拟优点、已有技术应用及局限性,并对模型建立,参数设定,数值模拟方法和算法的选择,模拟结果的评价和验证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综合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与发展意见,以期对航道水运工程泥沙控制技术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控制技术 多物理场模拟 航道水运工程 模型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石、花岗岩和氧化铝粉末改性水泥混凝土研究
9
作者 彭涛 万金贵 《江西交通科技》 2024年第3期73-75,共3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单独和混合使用大理石粉末(MD)、花岗岩粉末(GD)和氧化铝粉末(NA)对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MD和GD添加剂掺量分别为4%、6%、8%替代水泥,而NA掺量分别为0.75%、1.0%和1.25%。MD、GD和NA的最佳比例用于设计两种... 本研究旨在评估单独和混合使用大理石粉末(MD)、花岗岩粉末(GD)和氧化铝粉末(NA)对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MD和GD添加剂掺量分别为4%、6%、8%替代水泥,而NA掺量分别为0.75%、1.0%和1.25%。MD、GD和NA的最佳比例用于设计两种混凝土混合料,混合料为6%MD+1%NA和6%CD+1%NA。除了控制混合料之外,通过抗压、劈裂、小梁弯曲试验测试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D、GD和NA总体上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其中总体提高效果为NA>GD>MD。掺加MD和GD的混凝土强度均在掺量为6%时达到最大。在混凝土中使用6%MD+1%NA的混合添加剂能最大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 MD GD 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和硅灰对道路混凝土板力学性能的改善研究
10
作者 杜嘉楠 丁聪 《江西交通科技》 2024年第2期39-41,113,共4页
本文通过抗压试验和抗弯拉试验研究了钢纤维和硅灰对道路路面板抗压强度和抗弯性能的影响。掺加了钢纤维和钢纤维+硅灰的水泥混凝土在养护7d后,相对于无添加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增加了8.53%和20.87%,养护28d后,其抗压强度增加了9.21%... 本文通过抗压试验和抗弯拉试验研究了钢纤维和硅灰对道路路面板抗压强度和抗弯性能的影响。掺加了钢纤维和钢纤维+硅灰的水泥混凝土在养护7d后,相对于无添加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增加了8.53%和20.87%,养护28d后,其抗压强度增加了9.21%和21.90%。无添加、掺加钢纤维、掺加钢纤维+硅灰的混凝土养护7d后增加至28d,抗压强度分别增加了20.29%、21.04%和22.07%。相对于无添加的混凝土,其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20.57%和55.22%。研究表明:硅灰和钢纤维均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掺有硅灰+钢纤维的混凝土不仅具有最高抗压强度,且强度增长率也最高。钢纤维的添加在加载初期会增加混凝土的刚度,抑制弯曲性能,而硅灰的添加则提高了混凝土的弯曲性能,钢纤维和硅灰综合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 弯曲行为 钢纤维 硅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检测技术应用及质量控制的措施研究
11
作者 周致西 周叶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桥梁在现代交通基础设施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的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进展,桥梁的数量和规模都在逐年上升,特别是跨江、跨海大桥等大型桥梁的建设,对桥梁检测... 桥梁在现代交通基础设施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的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进展,桥梁的数量和规模都在逐年上升,特别是跨江、跨海大桥等大型桥梁的建设,对桥梁检测技术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桥梁经过长时间的服役后,受交通载荷,自然环境的影响,其结构有可能发生破坏与老化。所以对桥梁进行日常的检测和养护是非常重要的。运用桥梁检测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保障桥梁使用过程中结构安全及使用寿命。文章旨在深入研究桥梁检测技术应用现状和质量控制措施,并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技术手段确保桥梁长期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检测 技术应用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再生塑料混凝土轴压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春锋 李晓宝 +2 位作者 梁炯丰 秦玉娇 鲁圣鹏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7-69,75,共4页
研究了聚丙烯(PP)再生塑料混凝土在轴压作用下的抗压性能。设计并制作了混凝土试件,采用聚丙烯颗粒替代天然细骨料,替代率分别为0、5%、10%、15%、20%,并对其破坏模式、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变进行了试验研究。根... 研究了聚丙烯(PP)再生塑料混凝土在轴压作用下的抗压性能。设计并制作了混凝土试件,采用聚丙烯颗粒替代天然细骨料,替代率分别为0、5%、10%、15%、20%,并对其破坏模式、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变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聚丙烯塑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应力-应变曲线的回归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塑料 混凝土 轴向压力 抗压强度 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组分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春锋 董焕焕 +3 位作者 李晓宝 梁炯丰 陈林 鲁圣鹏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以取代率、养护龄期为变化参数,以再生微粉砂浆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韧性作为评判指标,探究了再生微粉砂浆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微粉砂浆的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均随水泥取代率的增加而下降;韧性受水泥... 以取代率、养护龄期为变化参数,以再生微粉砂浆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韧性作为评判指标,探究了再生微粉砂浆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微粉砂浆的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均随水泥取代率的增加而下降;韧性受水泥取代率的影响较小;养护龄期越长,抗折、抗压强度越大,韧性反而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砂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组分再生微粉水泥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丽红 董焕焕 +1 位作者 梁炯丰 陈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9-151,共3页
为了探究再生微粉和再生砂部分取代水泥和细骨料对水泥砂浆的影响,以取代率和养护龄期为因素,重点研究了全组分再生微粉水泥砂浆的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韧性等相关性能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再生微粉和再生砂的取代率... 为了探究再生微粉和再生砂部分取代水泥和细骨料对水泥砂浆的影响,以取代率和养护龄期为因素,重点研究了全组分再生微粉水泥砂浆的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韧性等相关性能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再生微粉和再生砂的取代率会降低砂浆的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但较小程度的影响砂浆韧性;增加养护龄期会增大砂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减小砂浆韧性。可见,全组分再生微粉水泥砂浆力学性能优劣主要取决于再生微粉、再生砂的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砂 再生微粉 水泥砂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沸石去除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氨氮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永明 邓利智 +4 位作者 赵红 沈紫飞 任天成 周佳钰 邓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05,共7页
采用人造沸石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高浓度NH_(3)-N污水,从温度、投加量、pH和不同搅动方式等角度考察人造沸石对污水中NH_(3)-N去除的影响,同时结合人造沸石重复使用性能探讨其工程运用的潜能。结果表明:静置条件下,20 g/L人造沸石在4℃... 采用人造沸石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高浓度NH_(3)-N污水,从温度、投加量、pH和不同搅动方式等角度考察人造沸石对污水中NH_(3)-N去除的影响,同时结合人造沸石重复使用性能探讨其工程运用的潜能。结果表明:静置条件下,20 g/L人造沸石在4℃和25℃下24 h内对污水中NH_(3)-N的去除率分别达41.28%和48.34%(相差7.06%),表明温度对NH_(3)-N去除无显著影响;不同搅动方式对NH_(3)-N去除效果的影响表现为曝气>振荡>静置,20 g/L人造沸石在曝气(1.0 L/min)条件下,NH_(3)-N去除率达80.02%;当人造沸石投加量增大到50、100 g/L时,振荡(100 r/min)条件下NH_(3)-N去除率分别可达83.34%、89.48%;对于不同pH污水,曝气处理时pH对NH_(3)-N去除效果的影响表现为碱性>中性>酸性;人造沸石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重复使用6次,NH_(3)-N去除率仍可达36.77%。人造沸石在去除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中NH_(3)-N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沸石 高速公路服务区 污水 氨氮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施工控制张拉力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炎 陈常松 董道福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7-161,共5页
为了简化斜拉桥施工控制张拉力的计算过程,基于无应力构形控制法的思想,以设计构形为成桥目标,采用无应力索长值作为张拉控制参数进行无应力构形迭代求解.并得到一组满足设计成桥状态的施工控制张拉力,求解过程均由程序自动计算完成,该... 为了简化斜拉桥施工控制张拉力的计算过程,基于无应力构形控制法的思想,以设计构形为成桥目标,采用无应力索长值作为张拉控制参数进行无应力构形迭代求解.并得到一组满足设计成桥状态的施工控制张拉力,求解过程均由程序自动计算完成,该过程为反复正装迭代过程,且计算过程中充分计入了结构非线性效应和徐变、收缩效应,因此计算结果精度较高。在嘉鱼长江公路大桥施工全过程计算分析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极大方便斜拉桥施工过程中控制张拉力的求解,求解结果与设计结果吻合良好,避免了反复试算的求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无应力构形 控制张拉力 正装迭代 非线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砂水泥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程丽红 董焕焕 +1 位作者 梁炯丰 陈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5-137,共3页
通过测定再生砂水泥砂浆的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韧性,探究了再生砂取代率及养护龄期对再生砂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再生砂取代率,胶砂流动度会降低0.95%~10.00%,再生砂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整... 通过测定再生砂水泥砂浆的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韧性,探究了再生砂取代率及养护龄期对再生砂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再生砂取代率,胶砂流动度会降低0.95%~10.00%,再生砂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当取代率超过15%时,再生砂水泥砂浆的韧性会增加;增大养护龄期,再生砂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会增大,但韧性会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砂 水泥砂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泥岩沉积互层面剪切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童第科 黄诗渊 +2 位作者 简富献 袁鹏 刘丛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74,共7页
沉积层面力学特性是探究砂岩泥岩互层岩质边坡变形及稳定的重要因素。以室内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接触面与薄层单元模拟层面剪切特性,对比了两者应力应变曲线特点,分析了开挖条件下软硬互层岩质边坡层间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接触面模拟砂... 沉积层面力学特性是探究砂岩泥岩互层岩质边坡变形及稳定的重要因素。以室内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接触面与薄层单元模拟层面剪切特性,对比了两者应力应变曲线特点,分析了开挖条件下软硬互层岩质边坡层间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接触面模拟砂岩泥岩界面特性时,其剪切应力应变曲线符合双曲线特征,呈应变软化现象,存在明显残余强度。薄层单元模拟层面剪切力学特性时存在初期应力剧增现象,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存在一定程度离散性。接触面与薄层单元均能模拟砂岩泥岩界面剪切应力应变特性。顺层岩质边坡开挖时难以控制接触面法开挖过程模型计算收敛程度,薄层单元方式更能有利于模拟开挖作用下其层面剪应力分布(即剪切错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剪切特性 沉积层面 砂岩泥岩地层 应力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连续刚构桥收缩徐变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熊志朋 陈瑛 黄福伟 《交通科技》 2021年第3期9-12,共4页
以某大跨连续刚构桥为实例,根据相似准则,在实桥环境条件下,采用与实桥相同的材料,建立几何缩尺比1∶40的三跨连续刚构模型和简支梁模型。分析2个缩尺模型桥的混凝土收缩徐变变化规律,与预测模型对比分析,验证现行规范的收缩徐变模型。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收缩徐变 缩尺模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联结系对改善装配式T梁受力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娟燕 易汉斌 俞博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2-166,共5页
针对某大桥引桥40m预应力混凝土T梁加固工程中提出采用增设钢结构横向联结系来改善主梁结构受力性能的方案,采用Ansys软件建立4种数值模型:(1)原结构;(2)L/4处增设钢结构横向联结系;(3)L/6处增设钢结构横向联结系;(4)L/4处增设混凝土横... 针对某大桥引桥40m预应力混凝土T梁加固工程中提出采用增设钢结构横向联结系来改善主梁结构受力性能的方案,采用Ansys软件建立4种数值模型:(1)原结构;(2)L/4处增设钢结构横向联结系;(3)L/6处增设钢结构横向联结系;(4)L/4处增设混凝土横隔板。通过计算4种模型下主梁跨中挠度比求得跨中横向分布,并对4种模型的横向分布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增设钢结构横向联结系或混凝土横隔板对改善上部主梁受力的作用很小。此外,探讨了加固改造前后不同行车道宽度对上部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T梁 加固 横向联结系 横向分布 受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