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循环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IL-21在银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薛国辉 华琳 +3 位作者 刘晓峰 陈雪礼 赵汝霖 周南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45-1648,1652,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及相关细胞因子IL-21在银屑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收集38例银屑病患者及32例健康对照者,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循环CD4^+CXCR5^+Tfh和CD4^...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及相关细胞因子IL-21在银屑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收集38例银屑病患者及32例健康对照者,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循环CD4^+CXCR5^+Tfh和CD4^+CXCR5^+ICOS^+Tfh细胞比例以及Th17细胞比例;ELISA检测血清IL-21浓度;分析这些指标间及与银屑病疾病活动度评分PASI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循环CD4^+CXCR5^+Tfh和CD4^+CXCR5^+ICOS^+Tfh细胞比例更高,血清IL-21浓度和Th17细胞比例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21浓度与CD4^+CXCR5^+Tfh和CD4^+CXCR5^+ICOS^+Tfh细胞比例均显著正相关,而与Th17细胞比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且CD4^+CXCR5^+ICOS^+Tfh细胞比例和血清IL-21与银屑病疾病活动度PASI评分显著正相关,而CD4^+CXCR5^+Tfh则与之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循环Tfh比例、IL-21浓度上调与银屑病患者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提示Tfh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这一效应可能是通过分泌高水平IL-21实现;IL-21浓度与Tfh细胞比例相关,而与Th17细胞比例无相关性提示银屑病患者IL-21可能主要由Tfh细胞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滤泡辅助T细胞 白介素-21 TH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yro 3和Ax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
作者 薛国辉 章平贵 +4 位作者 华琳 周南进 戴革 赵林 谢大泽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219-220,224,共3页
目的为了构建可在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Tyro3和Axl的真核表达质粒,以便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从Gen Bank中获取小鼠Tyro3和Axl mRNA序列,构建目的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利用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质... 目的为了构建可在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Tyro3和Axl的真核表达质粒,以便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从Gen Bank中获取小鼠Tyro3和Axl mRNA序列,构建目的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利用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质粒DNA转染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结果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目的基因Tyro3和Axl正确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转染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可在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Tyro3和Axl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Tyro3、pEGFP-N1-Ax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ro3基因 Axl基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赵林 吴鹏 +3 位作者 章平贵 谢大泽 高典 周南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99-1404,共6页
目的探究雷公藤甲素(TP)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的影响和可能的抑制机制。方法取TP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作用HCT116细胞,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TP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检测蛋白LC3-Ⅱ表达,MDC检测细胞自噬。结果 T... 目的探究雷公藤甲素(TP)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的影响和可能的抑制机制。方法取TP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作用HCT116细胞,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TP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检测蛋白LC3-Ⅱ表达,MDC检测细胞自噬。结果 TP能够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不同浓度的TP作用HCT116细胞48 h后,LC3-Ⅱ的水平随着TP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呈浓度依赖性;用40nmol·L^(-1)TP作用HCT116细胞,LC3-Ⅱ蛋白水平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呈时间依赖性,同时荧光显微镜观察到HCT116细胞中酸性自噬囊泡的数量增多。TP+3-MA作用HCT116细胞48 h,与对照组比较TP组细胞凋亡率下降;与TP组比较TP+3-MA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TP+RAPA作用HCT116细胞24 h,与对照组比较TP组细胞凋亡率增加;与TP组比较TP+RAPA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结论TP能够抑制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诱导HCT116细胞凋亡,提示自噬和凋亡间可能有协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结肠癌 HCT116细胞 增殖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Bcl-2/Bax和活性Caspase 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林 吴鹏 +3 位作者 章平贵 谢大泽 高典 周南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24期3580-3586,共7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 cell lymphoma/leukmia-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mia-2,Bcl-2)和活性Caspase 3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 cell lymphoma/leukmia-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mia-2,Bcl-2)和活性Caspase 3表达的影响,从而研究TP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P(5、10、20、30、40、80 nmol/L)和空白对照组(0 nmol/L)处理HCT116细胞24、48、72 h,用MTT法检测TP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蛋白Bcl-2、Bax和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TP可显著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且细胞的存活率随着TP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呈浓度和时间效应.5、10、20、30、40 nmol/L浓度的TP分别作用HCT116细胞48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5%、13.6%、34.4%、43.8%、44.5%,呈剂量依赖关系(P<0.01).10、20、30、40 nmol/L TP处理T116细胞48h,随TP浓度的增加,Bcl-2的蛋白水平不断降低,Bax在细胞质的蛋白水平下降,而在线粒体的蛋白水平升高,呈剂量依赖关系;Caspase 3的蛋白水平不断降低,促进cleaved Caspase 3的蛋白水平升高,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TP可显著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可能通过抑制Bcl-2表达水平,促进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使其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抵抗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结肠癌 细胞凋亡 Bcl Bax 活性Caspase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倍子等中药及其组方对女性生殖道感染厌氧菌耐药菌株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大泽 湛学军 +3 位作者 舒向荣 汤幽 周南进 戴革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0期2199-2203,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五倍子等中药及其组方对女性生殖道感染厌氧菌耐药菌株的抑制作用,筛选抑菌活性强的中药。方法应用平皿打孔法测定五倍子等中药及其组方对厌氧菌耐药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五味子、五倍子、黄连、大黄不... 目的通过分析五倍子等中药及其组方对女性生殖道感染厌氧菌耐药菌株的抑制作用,筛选抑菌活性强的中药。方法应用平皿打孔法测定五倍子等中药及其组方对厌氧菌耐药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五味子、五倍子、黄连、大黄不同组方对脆弱类杆菌耐药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且分析五味子等4个组方对耐药菌株是否有协同抑菌作用。结果五倍子、诃子分别对厌氧消化链球菌、脆弱类杆菌耐药菌株的抑菌环直径最大,分别为21.33 mm和20.38 mm。五倍子、诃子对消化链球菌耐药菌株的抑菌环直径明显高于黄连、金银花、大黄(P<0.01);诃子、黄连与大黄、金银花,五倍子、诃子、黄连、大黄与金银花对脆弱类杆菌耐药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五倍子与黄连、大黄组方,诃子与黄连、大黄组方对消化链球菌耐药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均值均明显低于其单味药的均值(P<0.01);五倍子与大黄,黄连与诃子,诃子与黄连、大黄组方对脆弱类杆菌耐药菌株的抑菌环直径均值明显低于其单味药均值(P<0.05,P<0.01)。5种中药对消化链球菌和脆弱类杆菌耐药菌株的敏感率最高者分别是五倍子(93.33%)和诃子(70.83%)。五味子与大黄、黄连、五倍子组方对脆弱类杆菌耐药菌株的抑制浓度指数(FIC)分别为0.28、0.31、0.75。五倍子与大黄组方的FIC值为1.13。结论五倍子、诃子对消化链球菌、脆弱类杆菌耐药菌株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五味子与大黄、黄连、五倍子组方对脆弱类杆菌耐药菌株具有协同抑菌作用。有必要对中药及其组方对厌氧菌耐药菌的作用及其机制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厌氧菌耐药菌株 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